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707章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707章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齐恒公九合诸侯,不以车兵,只是奠定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齐国国君与其他诸侯的地位是平等的。

    但是楚霸王项羽分封诸侯则不同,因为十八路诸侯皆由项羽分封,这样一来,楚霸王项羽不仅是诸侯伯王,更是君。

    其余诸侯虽为王,但是他们是楚霸王项羽的臣,君臣之分早已经确定。

    这便是齐恒公与楚霸王的区别,同时也是秦王嬴斐此刻的目的。

    ……

    看到众人大惊失色,秦王嬴斐嘴角掠过一抹嘲讽,效仿齐恒公称霸中原,他根本不需要会盟。

    因为此时的秦国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原霸主,这一点,就算是关东诸国都不得不承认。

 第1395章 不管是谁,都不允许漠北崛起!

    欲为西楚霸王,这便是秦王嬴斐这一次南下会盟的打算,因为只有西楚霸王这样的地位与权势才能配得上他。

    更因为这样做,有利于秦王嬴斐下一步的布局。毕竟不管是为了将来兼并天下做准备,还是为了北击胡。

    他都需要绝对的权柄,来调兵遣将,来布局后手。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大幕上东西鲜卑的巨大潜力,想要北上击胡,就必须要将中原各国凝聚在一起,这是一件大事,容不得秦王嬴斐不谨慎小心。

    只有坐拥楚霸王项羽这样的权力,他才能够从容布局,毕竟当年政由羽出,位虽不终,然千古未曾有也。

    只有号令天下的权柄,秦王嬴斐才打算与关东诸国商议北上大幕之事。

    ……

    秦王嬴斐的野心就这样肆无忌惮的裸露在了天下众诸侯的眼前,这一刻,关东诸国诸侯除了脸色大变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他们都是一代枭雄,对于权柄的掌控自然而然极重,不到万不得已,哪怕是宁愿粉身碎骨,也不愿放弃手中的权柄。

    关东诸国的沉默,不是妥协,而是在酝酿接下来的爆发。

    ……

    “秦王,当初西楚霸王项羽一战而破巨鹿,天下皆惊,秦末天下诸侯皆由西楚霸王所封。”

    “这便是齐恒公与西楚霸王的本质区别,如今秦国虽然气势如虹,占地极大,拥有天下十之有六的地盘。”

    韩公袁绍眼底掠过一抹凝重,沉吟了片刻,朝着秦王嬴斐一字一顿,道。

    “但是关东诸国并非秦王所封……”

    ……

    很显然,这便是韩公袁绍的态度,同样的这也是关东诸国的共同态度。

    他们可以接受秦王嬴斐成就齐桓公的霸业,但是绝对不会允许出现楚霸王一般的盖世霸业。

    这其中,有着巨大的差别。他们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自然不愿意在自己的头顶上悬着一柄利剑,有人限制。

    ……

    “哈哈……”

    猛然间,秦王嬴斐大笑一声,紧紧的盯着韩公袁绍,道:“韩公,你莫不是以为我大秦兵锋不利乎?”

    随着秦王嬴斐脸色顿变,整个大帐中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了起来,在这一刻,没有人会怀疑,秦王嬴斐的这句话。

    如今的秦国虽然因为战争受损严重,但是它的实力,绝对不会是关东诸国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轻视的。

    正因为如此,随着秦王嬴斐的脸色变化,几乎就在一瞬间,关东诸侯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秦王,如今秦国内忧外患,更有大幕上的威胁,难道秦王会盟天下诸侯,只是为了彰显大秦威严?”

    ……

    最后,魏公曹操终于是忍不住了。他之所以北上会盟,就是因为漠北上发生的这些事情,要不然他绝对不会轻易离开许都。

    但是当来到封丘之后,秦王嬴斐的表现让他心中惊讶不已。

    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理解好像是出现了问题,秦王嬴斐想要会盟,并不是为了漠北上的变故。

    一想到这里,魏公曹操对于秦王嬴斐会盟的意图,一时间有着搞不清楚了。

    ……

    闻言,秦王嬴斐第一次变了脸色,他眼底掠过一抹冰冷,朝着魏公曹操,道。

    “这件事,难道魏公不该给孤一个解释?”

    嬴斐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对于荀彧这样的行为极为痛恨。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卖国叛族之辈。

    也许是因为秦王嬴斐经历了那一个时代,所以他对于叛国的行为极为不满,是以,这一刻他对魏公曹操语气生硬。

    “秦王,这一切事情不过是你的猜测,谁也没有保证就是荀彧!”

    魏公曹操心里清楚,荀攸就在这里,他作为魏国君上,不得不为此辩解。

    ……

    “哼!”

    听到魏公曹操的辩解,秦王嬴斐脸色更冷,转头朝着林峰,道:“去将整理出来的情报,让魏公看一看。”

    “诺。”

    点头应诺一声,林峰转身离开了中央大帐,向着外面走去。

    面对魏公曹操的质疑,林峰心里头也是气愤不已,毕竟这些琐碎的信息是黑冰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收集而来。

    结果在魏公曹操等人眼中,成了一种质疑,对于黑冰台而言,他们是严谨的,秦王嬴斐对于他们的要求就是必须要做到情报的准确。

    正因为如此,魏公曹操的质疑,就像是一种打脸,这让作为黑冰台统领的林峰极为不满。

    作为对天下情报最为了解的一个人,他自然清楚,在这个时候,秦王嬴斐还没有余力能够一统天下。

    在秦王嬴斐不能在短时间内统一天下的当口,面对大幕上日新月异,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只有一个办法。

    那便是放下中原内部的矛盾,一心北击大幕,唯有毕其功于一役,将大幕上的东西鲜卑解决,秦国才有余力吞并天下。

    林峰心中憋着一口气,但是他又不得不压下来,因为他心里清楚,就算是秦王嬴斐如此肆无忌惮。

    只不过是为了给关东诸国一定的压力,而不是搅黄这一次的会盟,要不然,魏公曹操将台阶递上,秦王嬴斐也不会顺势而下了。

    ……

    “魏公,请!”

    魏公曹操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他心里清楚,既然秦王嬴斐给了他一纸书信,这就意味着秦国手中有着更多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十有八九能够指明,大幕上兴风作浪,翻云覆雨的那个人,就是荀彧。

    ……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魏公曹操不得不接过林峰递过来,关于大幕上的资料。

    “嘶……”

    无奈之下,魏公曹操只好当着众人的面翻看了起来,只是随着了解越深入,他脸上的神色就越发难看。

    “秦王,大幕上变革爆发,一旦等到西鲜卑兼并东鲜卑,统一整个大幕,这样一来,对于中原大地将会是巨大的冲击。”

    事到如今,有着如此详细的情报,魏公曹操没有再做辩解,因为他心里清楚,任何的辩解都是苍白的。

    只有事实才能够证明一切,不管这个人是不是荀彧,他都不允许大幕上的异族崛起。

 第1396章 八十五万大军,一言而定。

    心中掠过一抹杀机,魏公曹操看着秦王嬴斐,道:“对于此事,秦王以为该当如何?”

    ……

    虽然他们对于秦王嬴斐很是抵触,但是这一刻,随着魏公曹操出口,众人都将目光目光看向了秦王嬴斐。

    他们虽然是一国霸主,心中想着的永远都是自己,但是面对大幕上的威胁,没有一个人敢拖后腿。

    因为不管是在场的那一个人,他们都有志于天下,自然而然,大幕上的危机,都与他们息息相关。

    特别是其中的秦国与韩|国,他们的分别与东西鲜卑接壤,可以说只要是东西鲜卑大军南下。

    不可避免,他们都将会首当其冲,再加上,魏公曹操因为荀彧一事,对于北击大幕,充满了热情。

    这样一来,中原诸侯中,就只剩下了楚公袁术与吴公孙权,在大势所趋之下,两个人根本就没有反驳的余地。

    因为他们都不想被秦,魏,韩三国群起而攻之,同样的,如果不参与北击大幕,到时候在天下百姓眼中,他们的名声就臭了。

    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情,楚公袁术与吴公孙权自然不会去做。

    这一次会盟的轻松程度,出乎了秦王嬴斐的预料,他没有想到魏公曹操等人,对大幕上的忌惮,不下于他。

    ……

    “呼……”

    听到魏公曹操提出来,秦王嬴斐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这滋味着魏公曹操看到了大幕上的巨大威胁。

    目光如炬,他深深的看了一眼韩公袁绍等人,道:“这一次孤布告天下,会盟诸侯的根本原因就因为此事。”

    “汉高祖有一句话说的极其有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前一次鲜卑南下,诸位也都见识到了鲜卑大军的战力。”

    “”如今西鲜卑加强中央集权,分置百官,这样一来,西鲜卑必将会在短时间内实力大增。”

    “这样的西鲜卑已经有了席卷整个大幕的可能,这对于中原大地而言,是一个极大的灾难。”

    说到这里,秦王嬴斐顿了一下,继续,道:“孤打算率军北击大幕,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这件事,秦王嬴斐本来就有腹稿,在秦国之中与文武百官早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面对如今的局面,他不得不再询问一次。

    毕竟北击大幕,不是秦国一家之事,他需要更多的助力。

    ……

    “孤赞同秦王的计划,不管漠北发生了何事,都绝不能放任其崛起!”

    魏公曹操小眼睛里掠过一抹凝重,紧随着秦王嬴斐,道。

    ……

    “孤也赞同!”

    ……

    不一会儿,中原各大枭雄就已经达成了共识,因为这一刻他们别无选择,大幕上的强大实力,非一国可以抗衡。

    抛开民族大义,民族气节,不管是魏公曹操,还是楚公袁术都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

    面对大幕上的威胁,中原各国的立场是一致的,都赞同出兵大幕,让战争爆发在漠北。

    对于这一点,秦王嬴斐从一开始就有所预料,毕竟这个时代,距离封狼居胥的时代还不远,这是一个充满英雄的时代。

    “只是秦王,东西鲜卑,号称四十万控弦之士,再加上匈奴等异族,整个漠北聚集起的大军数量,恐怕不下于五十万。”

    魏公曹操眼底掠过一抹凝重,沉默了一会儿,道:“如今中原各国因为内耗兵力严重不足,就算是北伐大幕,恐怕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闻言,秦王嬴斐神色微微一变,他心里清楚这不是曹操不愿意出兵,而是一个事实。

    前一次关东诸国合纵,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而秦国也留下了不下于二十万的尸体。

    这个时候,整个中原都尚未恢复生气,在这个时候北伐大幕,本来就不是最佳时机。

    “呼……”

    ……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嬴斐在这一刻,也是沉默了,他心里清楚,这只能说是荀彧眼光卓绝。

    他选择的这个时机,太合适了,就算是中原各国明知道西鲜卑是一个心腹大患,也无能为力。

    “孤可以出兵五十万,但是秦国粮草不足,根本不足以供应大军北伐大幕,粮草问题,孤希望关东诸国可以提供。”

    话已经说开,这个时候秦王嬴斐也就没有了顾及,他心里清楚,出兵多少对于秦国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五六十万大军北击大幕,需要的粮草,将会是一笔天文数字,凭借秦国根本不足以负担的起。

    “五十万大军?”

    秦王嬴斐的大手笔,直接吓坏了众诸侯,只是在片刻之后,他们就清楚了秦王嬴斐的打算。

    北伐大幕就像是一柄双刃剑,有利有弊。这一场战争虽然会有巨大的伤亡,但是不管是秦国还是关东诸国,都以新兵居多。

    只要北击大幕,战争结束,这些新兵蛋子,到时候就会成长为一等一的沙场老卒,这样一来,对于任何一国家都是极其有利的。

    在场的众人都是沙场宿将,他们自然清楚新兵与百战老卒之间的差距,沉默了一会儿,道。

    “我魏国可以出兵十万,但是由于魏国连年欠收,只能保证十万大军之数。”

    眼光极其犀利的魏公曹操,自然不愿意秦王一人独占好处,眼珠子一转,立马就做出了决定。

    而且他只提供十万大军的粮草,这样一来,等于各自负责各自大军的粮草,这对秦国极其不利。

    瞥了一眼魏公曹操,秦王嬴斐眼底掠过一抹厉色,不愧是不世奸雄,这样的小手段,确实极其妙。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