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701章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701章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念头闪烁,左相蒋琬目光闪烁了一下,朝着秦王嬴斐,道:“王上,据资料记载,周朝会盟数量至少有二百次。其中以葵丘会盟、践土会盟、黄池会盟、徐州会盟最为著名,被合称为春秋四大会盟。”

    “从最初尊王攘夷等以礼仪治理天下的会盟,到后来为了争夺霸主以武力治理天下的会盟,无疑是周王朝从兴盛的礼仪之邦,发展到权势旁落的一个傀儡政权的写照。”

    说到这里,左相蒋琬目光一闪,道:“对于我国而言,此时此刻应当如同始皇帝一样,以绝对的武力攻取天下。”

    “臣以为诸侯会盟大可不必!”

    ……

    “轰……”

    秦王嬴斐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左相蒋琬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提出相反的意见,态度更是强势的出奇。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看了一眼蒋琬,道:“左相之言不无道理,以武力取天下,才有可能大一统。”

    “但是在这个时候,会盟诸侯,至少在明面上,能够给大幕上传递一个隐晦的消息,这样一来,更为有利于我国布局。”

    “同样的,会盟诸侯也可以让我国时刻得到关东诸国的消息,这样一来,什么时候出兵,什么休战,一切的主动权都在我们手中!”

 第1383章 北击还是伐吴?

    “会盟一事,不仅可以向天下彰显大秦武功,又能迷惑大幕上蠢蠢欲动的东西鲜卑,孤又有什么理由不做呢?”

    ……

    很显然,在秦王嬴斐的眼中,诸侯会盟这件事有利可图,不仅可以彰显于大秦武功于天下,同样的也能迷惑大幕。

    对于一个王者而言,只要有利可图,他就可以推行这件事,毕竟对于秦王嬴斐而言,这不过是他一声令下的事情。

    至于手底下人,如何解决,那就不是秦王嬴斐能够考虑的了。

    如今的局势下,大幕上的东西鲜卑,就是秦国最大的威胁,只要能够化解这一威胁,秦王嬴斐绝对会不惜一切代价。

    因为当下的局势已经到了统一天下的最后时间,不管是天下局势还是民心所向,都偏向于秦国。

    在这个时候,秦王嬴斐自然不愿意出现意外了。

    ……

    秦王嬴斐的这一番话出来,也就意味着他坚持诸侯会盟,一时间秦国文武也就没有太大的分歧。

    毕竟他们的分歧,最终都要向着秦王嬴斐靠拢,这一点,他们一清二楚。

    正因为如此,左相蒋琬等人才会在第一时间选择屈服秦王嬴斐的意志。

    ……

    “军师,孤问你的问题,你还没有结果?”

    秦王嬴斐虎目如刀,深深的看了一眼军师郭嘉,整个人身上涌起一抹冲动,他心里清楚,诸侯会盟推行最大的节点在于成功的几率。

    如果成功的几率不大,那就没有必要举行诸侯会盟,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样的事情,秦王嬴斐可不会干。

    ……

    沉吟了片刻,军师郭嘉也是回过了神,他从一开始就清楚,别看左相蒋琬反对的义正言辞,最后还的服从秦王嬴斐的意志。

    因为从秦王嬴斐争霸天下以来,他的决定就没有改变过,特别是这一次秦王嬴斐开口,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自然而然,其他人的反对都不能改变,秦王嬴斐推行诸侯会盟的决心。

    心中念头闪烁,军师郭嘉眼中掠过一抹精光,随之收敛于眼底,朝着秦王嬴斐,道:“禀王上,此刻诸侯会盟成功率不超过百分之三十。”

    如今天下之间,除了仇怨与利益之外,没有恩情,对于关东诸国而言,秦国就是它们在这个时代最大的敌人,两者之间又怎么会和平共处。

    “百分之三十……”

    呢喃了一句,秦王嬴斐也是被镇住了,百分之三十这个比例太小了,简直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百分之三十,对于秦王嬴斐而言,就等于失败,因为完成诸侯会盟需要足够长的时间,花费的时间与钱财都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这样一来,对于秦王嬴斐,亦或者秦国而言,都不是好事。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沉默了一会儿,朝着军师郭嘉以及太尉徐庶等人,道:“诸位爱卿,会盟一事该由谁出使,会盟之地当选择何处?”

    此刻听到秦王嬴斐这一番话,众人都清楚诸侯会盟一事已经被决定了下来,只要时机成熟,就可以举行会盟。

    左相蒋琬目光闪烁了一下,沉默了一会儿,道:“禀王上,出使之人当由卫厉,以纵横家的三寸不烂之舌,必能够舌绽莲花。”

    “同时会盟之地应当放在洛阳,否则对于王上而言极为不利!”

    左相蒋琬是一个政治家,思考一件事的观念不同,他是一个有政治家情怀的人,自然清楚诸侯会盟的优劣。

    “嗯。”

    微微颔首,秦王嬴斐转头朝着魏浩然,道:“中车府令,传旨卫厉,令其立即出使关东四国,促成诸侯会盟。”

    “诺。”

    点头应诺一声,魏浩然转身离去,他心里清楚,整个未央宫中,只有他位卑官小,根本插不上话。

    但是关于发生了什么事,作为秦王嬴斐的亲信,作为秦国的中车府令,魏浩然自然清楚这件事对于秦国的远大影响。

    ……

    望着中车府令离去,秦王嬴斐虎目如刀,深深的看了一眼在场的秦国重臣,一字一顿,道。

    “诸位爱卿,孤欲北击大幕,不知尔等有何想法?”

    北击大幕,这是秦王嬴斐从一开始就有的想法,只是当时秦国局势岌岌可危,为了应对中原大地上发生的危机,不得不放弃犁庭扫穴。

    如今这也许是一个机会,一个收拾大幕上的鲜卑以及关东诸国的机会。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军师郭嘉以及太尉徐庶大惊失色,一时间脸色大变,这一刻,他们才明白为何秦王要将中车府令魏浩然派出去。

    因为接下来的话题,根本就是秦国下一个军事方针,是关于大幕上以及关东诸国生死存亡的问题。

    “王上,不管是大幕上的东西鲜卑,还是关东诸国都是我大秦的死敌,不管是哪一个,都不容放过。”

    “不管是大幕上的东西鲜卑,还是关东诸国都将是秦国下一步军事针对的目标。”

    诸葛亮眼底掠过一抹精光,沉吟了片刻,朝着秦王嬴斐,道。

    “只是王上,不管是我国还是关东诸国都是属于损失惨重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动出兵大幕,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对于我军的影响更大。”

    “毕竟我军北上,将会导致咸阳一带空虚,这样一来,北上旗开得胜还好,一旦出现败绩,将会是巨大的灾难。”

    诸葛亮目光如炬,盯着秦王嬴斐,道:“是以,臣以为此时此刻不该北击大幕,而是等到秋后之后,出兵伐吴。”

    “伐吴?”

    呢喃了一句,秦王嬴斐心中念头闪烁,忍不住朝着诸葛亮,道:“孔明,若秋收以后伐吴,有几成胜算?”

    事到如今,秦王嬴斐必须要保证,出手就是胜利,要不然将会白白耗尽了秦国的底蕴而毫无建树。

    ……

    闻言,诸葛亮神色微微一变,朝着秦王嬴斐,道:“禀王上,秋后之后国库之中的粮草足以支持一场大的战争。”

    “只要我军屯兵于胶州以及荆州边境,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分数路而出,将吴国吞并!”

    ……

 第1384章 卧龙的绝世风姿

    不得不说,这一刻的诸葛亮大有些不一样,他站在未央宫中,颇有些遗世而独立的风姿。

    投降秦国的诸葛亮第一次在秦国文武百官面前展现出了他那不甘人下的决心,他这一刻的风姿,让秦国三公九卿眼眸之中多了一丝凝重。

    与此同时,他们心中的那一丝怀疑尽去,此时此刻,他们也清楚了秦王嬴斐任命诸葛亮为太子少保的原因了。

    因为他们都清楚,从这一番话中,就可以看出诸葛亮这个人的才华。

    足可以用经天纬地之才来形容,在这个大殿上,诸葛亮的能力根本就不下于左右二相。

    秦国文武并不清楚,诸葛亮就是秦王嬴斐用来接替右相陈宫的最佳人选。

    ……

    “太子少保,出兵吴国,意味着将当下的中原局势打破,以关东诸国对我国的敌意,一旦我军出兵,势必会引起魏、韩、楚……”

    秦王嬴斐的话说了一半,就没有了下文,他心里清楚,有些事情他不需要说出来,只需要透露出相应的意思就是了。

    因为他是秦国王上,有时候根本不需要表现的太多。有时候,一个上位者只需要做足姿态就够了。

    在这个时候,秦国文武百官在第一时间都沉默了,因为他们都清楚,诸葛亮说的其实没有错。

    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秦王嬴斐也没有说错,毕竟大幕上的威胁,远不是一个小小的吴国可比的。

    况且一旦出兵吴国,必将会让关东诸国警惕,毕竟秦国此刻已经成了公敌。

    ……

    诸葛亮眼中掠过一抹精光,随之隐藏在眼底最深处,他在心里思考了片刻,沉吟了一会儿,道。

    “禀王上,伐吴以通南方,以南方再加上关中之力,我军就可以对关东诸国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只要我军在短时间内击破吴国,到时候就可以对关东诸国形成绝对性的压制,特别是楚国。”

    “这样一来,魏,韩,楚三国都与我国接壤,投鼠忌器之下,我军完全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统一天下。”

    ……

    不得不说,这一刻的诸葛亮已经有了舌战群雄的峥嵘,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但是秦王嬴斐心里清楚,伐吴与他的想法相违背,因为他对于大幕上的忌惮,远超关东诸国。

    ……

    “对于太子少保的观点,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将话题转向了在场的其他人,因为作为一个上位者,他清楚这个时候不应该由他赤膊上阵。

    作为秦国王上,嬴斐只需要做一个裁决者就够了,因为他有的是战斗者。

    ……

    闻言,丞相蒋琬与军师郭嘉等人眼中掠过一抹幽深,因为他们都清楚,秦王嬴斐根本就不赞同南下伐吴。

    心中念头闪烁,太尉徐庶沉吟了片刻,道:“王上,不管是伐吴还是北击大幕,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开始,现阶段我国还是以休养生息为上。”

    ……

    沉吟了片刻,秦王嬴斐在心里思考了许久,方才朝着太尉徐庶等人,道。

    “在这个时候,我们确实不可以南下伐吴,毕竟在我军的强大压力下,关东诸侯自然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

    “在这个时候,只要我军出动,势必会引起关东诸国的警惕,进而联合反抗,不仅对诸侯会盟不利,更有可能爆发新的战争。”

    “这样一来,极有可能会导致北地空虚,给大幕上的东西鲜卑可趁之机。”

    ……

    说到这里,秦王嬴斐指着大殿上的地图,目光之中掠过一抹凝重,手指一动,道:“诸位爱卿请看……”

    “在这里有着东西鲜卑不下于三十万控弦之士,只要他们南下,兵锋必将会在第一时间抵达我国并州境内。”

    “哪怕是有白土大营在,但是战争一旦爆发,必将会是死伤惨重,并州靠近边境土地将会遭受到鲜卑大军的践踏。”

    “是以,孤以为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面对虎视眈眈的东西鲜卑,应该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防守。”

    ……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对于秦王嬴斐的这一句话,秦国重臣一时间沉默了。

    他们都清楚秦王嬴斐话中的意思,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这意味着秦王嬴斐想要将战场放在大幕上。

    至少会偏离秦国境内,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军师郭嘉还是太尉徐庶都不能够说什么。

    因为秦王嬴斐作为秦国王上,这样做是应该的,他们作为臣子也无可奈何。

    ……

    “王上,黑冰台有消息传来?”

    军师郭嘉的观察力极其敏锐,通过秦王嬴斐的坚持,他突然间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大幕上必然是出了变故。

    从而让秦王嬴斐不得不放弃休养生息,开始积极备战,一念至此,军师郭嘉忍不住朝着嬴斐,道。

    “嗯。”

    微微颔首,秦王嬴斐朝着军师郭嘉点了点头,他没有想到,郭嘉居然能够在自己不经意的举动中,察觉到一个大概。

    目光犀利如刀,秦王嬴斐看了一眼在场的文武百官,道:“黑冰台传来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