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693章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693章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法心里清楚,按照一条鞭法,针对存在的占地多者田增而税减的情况,只有从清丈土地入手,才能做到赋役均平。

    这一点自然是没有错的,如果能够清丈秦国所有土地,必然会增加了无数的土地,使世家大族隐瞒的土地缴了税。

    这样一来,秦国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复苏,恢复国力了。

    心中念头闪烁,李法朝着秦王嬴斐,道:“王上,以臣看来,若是能够推行一条鞭法,自然能够度过难关。”

    作为秦国变法的第一人,李法自然清楚,想要推行一条鞭法,绝对比前一次变法,更引人关注。

    同样的一条鞭法,等同于在世家大族的身上割肉,这意味着推行一条鞭法的阻力将会是空前的。

    一想到这里,李法朝着秦王嬴斐,道:“王上一条鞭法虽然惊世骇俗,但是一旦推行,就意味着在世家大族的虎口夺食。”

    “这意味着这一次变法,我们遭受到的压力,也将会是空前绝后的。”

    ……

    李法自然清楚变法一事的危险性,师从法家,自然而然养成了李法谋定而后动的性格。

    他心里清楚,秦王嬴斐既然拿出了一条鞭法给他看,这意味着一条鞭法一定会推行,而那个人无疑就是他。

    因为他太了解秦王嬴斐的性格了,这个人一旦认定一件事,就算是碰的头破血流,也不会回头。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第一时间将推行一条鞭法的难处一一说出来,让秦王嬴斐有一个心理准备。

    “呼……”

    对于李法的意思,秦王嬴斐自然一清二楚,毕竟一条鞭法可是他提出来的,更何况后世已经给出了答案。

    沉默了一会儿,秦王嬴斐将腰间的大夏龙雀解下来,放在御案上,双眸如刀,看着李法,道。

    “孤自然清楚推行一条鞭法的阻力与难度,但是为了秦国,孤义不容辞,从今天起,由你持大夏龙雀,推行一条鞭法。”

 第1367章 君臣交心

    大夏龙雀!

    这柄剑在秦国之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他不仅是嬴不凡的遗物,更是当今秦王的王剑。

    手执王剑,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刻,李法手握滔天权柄。

    秦王嬴斐心里清楚,推行一条鞭法,必将会触动了秦国内部的世家大族的反抗之心。

    哪怕秦军强势无比,秦王嬴斐铁血霸道,秦国内部的世家大族以及故秦遗族,必然会率先发难。

    一想到这里,秦王嬴斐一时间沉默了下去。

    ……

    “王上,一条鞭法非同一般,就这样推行,会不会激起世家大族歇斯底里的反扑?”

    这个时候,太尉徐庶与军师郭嘉自然也是翻看了秦王嬴斐亲自手书的一条鞭法,自然而然清楚了嬴斐的想法。

    ……

    只是太尉徐庶眉头紧锁,他心里认为这个时候是秦国内部最为脆弱致命的时候,绝对不能在这个敏感的时期,推行一条鞭法。

    心中念头闪烁,太尉徐庶忍不住开口,道。

    ……

    他心里清楚,此刻李法还未踏出未央宫,一切都有转换的余地,只要秦王嬴斐开口,一切都能够收回来。

    “王上,太尉所言极是,现在推行一条鞭法,确实没有到最佳时机,这个点虽好,但是危险太大了。”

    同样的,军师郭嘉也是投出了反对票。

    ……

    迎着两个人坚决的目光,秦王嬴斐心中念头闪烁,沉吟了一会儿,道。

    “两位爱卿不必多虑,只要孤在咸阳,就不会发生任何变数!”

    这便是秦王嬴斐的霸道,他就敢言,只要他在咸阳,秦国就乱不了。

    ……

    感受到秦王嬴斐的霸气,军师郭嘉与太尉徐庶对视一眼,两个人在这一刻,都不在言语。

    因为秦王嬴斐的霸道,同样也因为秦王嬴斐的自信。

    ……

    “变法一事继续推进,如果有人反抗,李法你可以试一试大夏龙雀锋利否?”

    “诺。”

    点头应诺一声,李法心中大喜,他心里清楚,秦王嬴斐的这一番话,就代表着他对他的鼎力支持。

    只要是不碰触到秦王嬴斐的底线,他一般不需要在意其他人。

    ……

    望着李法离去,秦王嬴斐方才将目光看向了军师郭嘉与太尉徐庶以及左相蒋琬,右相陈宫。

    他心里清楚,这四个人才是秦国朝廷的中流砥柱,有些事情根本就不能绕开他们,正因为如此,秦王嬴斐才会等李法离开。

    “诸位爱卿,孤自然清楚当下秦国内部脆弱不堪,特别是粮草问题,死死的掣肘着秦国的发展。”

    “不管是为了兼并天下积蓄力量,还是为了秦国能够维持下去,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推行一条鞭法。”

    秦王嬴斐的目光锋利如刀,让军师郭嘉等人神色微微一变,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一次秦王居然会乾纲独断。

    这一点,极其不符合秦王嬴斐的性格。

    ……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看着左右二相,以及军师郭嘉,太尉徐庶,道:“正是这个原因,一条鞭法必须推行。”

    “孤手握百万大军,别说是区区秦国内部的世家大族,就算是整个天下的世家大族,孤也不会放在眼中。”

    ……

    这一刻,秦王嬴斐身上军事强人的气息散发,让左右二相,军师,太尉等人心中大惊失色。

    他们都没有想到,秦王嬴斐居然会如此果决。

    他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他手握百万秦军,就算是整个天下都来反对,他根本一点也不介意。

    只要大军在手,随时都可以出手,逆转局势。

    秦王嬴斐虎目如刀,看着陷入震惊的左右二相,道:“尔等不必再劝,孤心意已决。”

    他心里清楚,在这个时候徭役其实并没有彻底的成型。

    其中以田赋与人头税为主干,以户为基本单位,户又按丁粮多寡分为三等九则,作为编征差徭的依据。

    丁指十六至六十岁的合龄男丁,粮指田赋。粮之多寡取决于地亩,因而徭役之中也包含有一部分地亩税。

    这种徭役制的实行,以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广泛存在及地权相对稳定为条件。

    但随着时间的变迁,尤其是到了后期,大汉王朝所制定的徭役赋税制度已然被破坏殆尽。

    首先,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日益资本化,土地兼并也逐渐加剧,地主豪强,勾结官府,强占农民的土地,并运用一切可行的手段来逃避相应的赋税。

    加上汉朝中后期,宦官掌权,操纵朝政,卖官鬻爵和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有了灵帝的推波助澜,更是让买官的风气大涨。

    与此同时,为了迎合爱财的宦官,各地官员拼命搜刮民脂民膏。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侵蚀了税基,造成了国家赋税急剧减少。

    如今乱世到来,秦国建立,但是由于乱世之中战争时常爆发,秦国更是以武立国,战争频繁爆发。

    几乎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没有间断过,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争以及征兵,这导致朝廷开支逐步加大,财政十分困难。

    庞大军费支出等,使得当时的财政入不敷出。哪怕是秦王嬴斐将田赋由三十税一,改为十五税一,依旧让秦国岌岌可危。

    秦王嬴斐目光如炬,他心里清楚在这个时候,唯有推行一条鞭法,就算是不能彻底解决,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暂缓。

    没有人比秦王嬴斐更加清楚,一条鞭法意味着什么,一条鞭法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改变了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简化了赋役制度,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的转变。

    一条鞭法虽有先进的一方面,但是它仍然是为封建社会的基础服务的,它的实行是为了整理封建政权的财政。

    一条鞭法是一种改良的政策!

    ……

    这也是秦王嬴斐不得不考虑的事,毕竟一条鞭法,可以说是一种崭新的模式,一旦推行,成败将会变得极其重要。

    正因为如此,秦王嬴斐不得不考虑推行一条鞭法失败的后果。

 第1368章 嬴斐心中的紧迫感

    一条鞭法的推行,势必会困难重重,只是秦王嬴斐此刻并没有其他选择。

    毕竟这是乱世,而不是治世,温水煮青蛙,只适合盛世,而不是刀兵肆虐的乱世。

    有道是乱世用重典,顽疾下重手,唯有如此,才能让秦国在短时间内复兴,拥有再一次出兵东方的机会。

    特别是如今大幕上轲比能虎视眈眈,关东诸国野心勃勃,清楚知道历史走向的秦王嬴斐心里清楚,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这一世,中原必将会威临天下,而绝对不会出现五胡乱华的惨剧。

    这便是秦王嬴斐心中的底线,为了这件事,他不介意身负暴君之名,为后人唾骂。

    ……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逼迫秦王嬴斐只能强大不能弱小,中原九州也只能由他统一而不是其他人。

    因为不管是韩公袁绍,魏公曹操,亦或者楚公袁术统一天下,这势必会引起历史轨迹的转移,五胡乱华不可避免。

    唯有他统一天下,才会对大幕上的这一群狼子野心的家伙,时刻保持着警惕,才能杜绝五胡乱华的发生。

    正因为如此,一条鞭法的推行势不可挡,也只有推行一条鞭法,才能让秦国席卷天下。

    为接下来整个中原推行摊丁入亩做出准备,只有这样做,中原大地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复苏。

    到时候不管是大幕上的威胁,亦或者正在蓬勃壮大的五胡,甚至于罗马等国家,都不会是秦国的对手。

    正是这个原因,秦王嬴斐面对其他人的质疑,才会如此强硬。他不介意杀人,在他看来,只要杀人能够完成的事情,都不愿大事。

    就像当年始皇帝一样,不论是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制,更是大开杀戒,让整个秦国无人敢劝谏。

    当初继位之初,因为太后赵姬与嫪毐的那点事,导致儒家的七十二贤士,被他杀的一干二净。

    由此可见,作为一国之君,就应该掌握权柄。

    秦王嬴斐一生视秦始皇为偶像,他对秦国大军的掌控,可以说是远超秦始皇,正因为如此,秦王嬴斐的手段与态度,分外强硬。

    ……

    “秦一,摆驾后宫,孤先行拜见太后!”

    “诺。”

    秦王嬴斐心里清楚,国事处理到这个地步,就已经到头了,他不可能像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为秦国的王上,他需要做的就是指明方向,让其他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此时此刻的秦国朝廷之中,全部都是当世一等一的大才,秦王嬴斐自然不害怕他不在,秦国朝廷会乱作一团。

    毕竟他常年出征在外,秦国的政务其实都在左右二相的掌控之中,正因为如此,秦王嬴斐一点也不害怕发生意外。

    ……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与秦一两个人向着坤宁宫走去,看着越来越近的坤宁宫,这一刻,他的心里居然涌上了一丝忐忑。

    太后荀姬,是秦王嬴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

    ……

    “见过王上!”

    “嗯。”

    微微颔首,秦王嬴斐摆了摆手,走进了坤宁宫,由于他对太后荀姬的亏欠,这一刻,他对于坤宁宫的宫女都十分和善。

    如今的秦王嬴斐早已经不同往日,毕竟他也是有了孩子,更是经常流连于战场,见惯了生死。

    他能够感受到太后荀姬对他的关心,以及每一次出征在外时的担忧,只是母子二人的关系并不怎么融洽。

    这让太后荀姬就算是想要开口,也不没有机会。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心思复杂,快步走进坤宁宫,朝着闻讯前来的太后荀姬,道。

    “儿臣拜见母后!”

    微微躬身,秦王嬴斐在这一刻,心绪翻滚,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王上,快起来!”

    眼眶微红的太后荀姬,连忙将秦王嬴斐扶了起来,这一幕的发生,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天伦之乐。

    ……

    这一刻,母子二人心结尽去,她们的眼中只有对方,只有彼此。

    两个人在坤宁宫中,天南地北,从嬴斐出征开始,一直谈论到了结束,整整一下午都在说话。

    期间就算是连用膳都心不在焉!

    就这样,秦王嬴斐在坤宁宫中,一直陪太后荀姬到天黑,方才转身离开了坤宁宫,朝着太极宫而去。

    原来按照秦王嬴斐的打算,今日他会拜见太后荀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