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653章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653章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田丰眼中目光凌厉,朝着韩公袁绍,道:“秦公嬴斐这样做,就是要借手中大军,一举击溃长陵杨氏,以一百五十多口人的鲜血,来洗刷他们的罪行。”

    “这一招杀鸡儆猴,确实是杀了鸡,同时也惊了猴。”

    ……

    丞相田丰的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韩公袁绍心中的炙热,几乎就在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因为他清楚丞相田丰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既然他如此说,这就意味着秦公嬴斐必须要讲究策略。

    “杀鸡儆猴,不愧是秦公嬴斐,这样的计谋也能够想出来。”

    说真的,韩公袁绍对于秦公嬴斐在心中充满了佩服,只是此刻他们彼此站立在对方的对面。

    两个人在这一场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江湖话中,感觉到了一股杀气冲天而起。

    “对于此事,不知诸位爱卿可有何解决之法?”

    韩公袁绍也是人精儿,他心里清楚这一场战争虽然没有亮兵,但是提前布局在所难免。

    今天下班迟了,红塔山休息一会儿了,码第三章

 第1287章 当合纵

    不管是韩公袁绍还是丞相田丰,都清楚秦国如日中天之势必须要予以遏制,要不然关东五国将会向赵国一样,迟早被吞并。

    如今的秦公嬴斐已经成为关东五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可谓是不除不快。

    这一点已经成了天下人的共识,并非一个国家的独识。

    ……

    只是不管是韩公袁绍还是魏公曹操都没有单挑秦国的能力,这也是袁绍与田丰一直纠结的问题。

    秦国原本就强大无比,再加上秦公嬴斐在更是强势。如今韩国与魏国一战中,两败俱伤。

    不管是韩公袁绍心气多高,都不得不面对现实,这一刻,韩公袁绍心中念头闪烁,恨不得联合诸国反攻秦国。

    如今秦公嬴斐吞并赵国,将兵出函谷关的障碍清除,此时此刻的秦国绝非简单,就算是将整个韩国压上,恐怕也不够阻止秦国扩张的脚步。

    更何况韩公袁绍亦是一个枭雄,作为一国之君,他岂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从而为其余诸侯挡灾。

    “君上,当今天下局势恰似当年战国,秦国独强于天下,其余五国皆弱,想要阻止秦国吞并关东五国,统一天下。”

    “唯一的办法就是合纵,联合关东五国,以绝对的力量对抗强大到不可战胜的秦国。”

    田丰眼中掠过一抹凝重,沉默了一会儿,方才朝着韩公袁绍,道。

    “事到如今,唯有联合众弱以抗最强,要不然,到时候光凭借我军以及我国的实力,根本就不足以对抗秦国。”

    “一旦秦公嬴斐以雷霆万钧之势强势碾压,以绝对的力量横推我国,如果没有关东五国的支持,恐怕坚持不了一月之久。”

    田丰的话犹如暮鼓晨钟,几乎可以说是字字珠玑,打在了韩公袁绍以及军师沮授的心上。

    让他们在沉默了同时,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正因为如此,大明宫中几乎就在这一瞬间变得安静。

    “合纵,非一国之势,就算是我国千肯万肯,其余诸国未必就会如愿!”

    沉吟了良久,韩公袁绍将心中的忐忑向着众人说出来,他心里清楚,他的意志未必就是关东五国的意志。

    光凭借自己一个人,根本就不足以压服关东诸国,正因为如此,就算是由韩国出手合纵,其余诸侯国未必就会顺从。

    “君上所言甚是,只是往常也许应该担忧,但是这个时候,秦国太过于强大,压的关东五国不得不低头。”

    “如今强秦是中原诸侯最大的绊脚石,只要君上派出使者,到时候关东魏、楚、越、吴等国,必将会云集响应。”

    ……

    田丰的话铮铮有力,让大明宫中充斥着一种果断,让以韩公袁绍等人为首的众人神色变得果决。

    “既然如此,就以丞相之言,派遣使者南下关东诸国,促成合纵之议。”

    ……

    “诺。”

    点头应诺一声,田丰与沮授退出了大明宫,他们心里清楚,事已至此韩国就再无退路。

    唯有合纵,才能抵抗秦国带来的无双压力。

    ……

    许都。

    此时此刻,不光是韩国,魏国朝廷之中一片死寂,秦国的势力,太过于强大,压的中原各国抬不起头。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韩国以及魏国,正因为如此魏公曹操虎目如刀,阴沉的快要滴出水来。

    “君上,秦国内部的眼线传来消息,秦公嬴斐举起屠刀,铁血镇压秦国内部的世家大族,在落日广场上斩杀长陵杨氏,书其罪于千秋罪碑。”

    “与此同时秦公嬴斐约谈故秦遗族的中流砥柱,从而导致故秦遗族败退。”

    “此刻的秦国内忧外患之势瓦解,可以说正是休养生息的最佳时间,一旦放任,秦国将会如日中天,大有席卷天下之势。”

    荀攸眼中掠过一抹杀机,朝着魏公曹操,道:“如今的强秦,吞并赵国全境,其势已不可控。”

    “这段时间绝对不能让秦国安稳,否则我国再无机会。”

    ……

    荀攸的这一番话出口,顿时让魏国朝廷为之一静,特别是魏公曹操,小眼睛里光芒闪烁,一时间想到了很远。

    作为不世奸雄,魏公曹操绝非一般人可比,他的目光之远,更是在其他人之上。

    “丞相,以军师所言你以为如何?”

    随着魏公曹操的一番话,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在程昱的身上,在魏国之中,只要魏公曹操,军师荀攸,丞相程昱三人点头。

    这就意味着有了决定,其他人就算是不满,也不可能改变。

    ……

    闻言,程昱目光如炬,深深的看了一眼魏公曹操,在心中推演了良久,将各种局势思考妥当。

    方才朝着魏公曹操,道:“禀君上,臣以为军师所言甚是,秦国太强,以至于以一己之力强压诸国。”

    “如果再不加以遏制,到时候恐怕只能是秦国一统天下。”

    ……

    “只能是秦国一统天下!”

    这一句话,就像是一个锤子狠狠敲击在魏公曹操的心上,让他心里充满了苦涩与愤怒。

    在乱世颠沛流离,谁不愿意一统天下,更别说是魏公曹操这样的不世奸雄了。

    从太平道起义至今,酣战至今,魏公曹操为了建立魏国耗尽了心力,他绝对不允许坐视秦公嬴斐冲天而起。

    “既然如此,面对秦国如日中天之势,我国以及我军该当如何?”

    面对魏公曹操犀利的目光,魏国朝廷文武百官一下子都沉默了下去,魏国在这一场战争中损失惨重。

    正因为如此,凭借魏国的势力,根本不足以单独面对秦国,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哪怕是魏国朝廷明知道魏公曹操心中志向,此时此刻也无能为力。

    “禀君上,事到如今我国只能再起合纵,否则面对秦国的如日中天,恐怕整个魏国必将步赵国的后尘。”

    ……

    不得不说,此刻天下局势紧张,哪怕是心比天高的魏国群臣,也不得不低头。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今天下局势如此,整个天下都心知肚明,只要君上出头,必将会促成合纵。”

 第1288章 争锋相对的计策

    秦公嬴斐在咸阳铁血镇压,一举荡平秦国内部的动乱,当消息传出去,几乎就在瞬间便引爆了天下。

    杀伐无忌,直接以绝对的力量碾压一切反对者,这便是秦公嬴斐的选择,霸道而简单,但是效果又绝对好。

    消息传出,几近于震动天下,因为秦国太强,近乎于让关东五国众志成城,大有合纵出兵秦国的局势。

    ……

    此时此刻,不管是韩国还是魏国,以及楚国,吴国,越国都在商议,几乎关东诸国的决定都一样,那便是合纵五国以抗衡秦国。

    秦在西方,五国土地南北相连,如今秦国的势力不断强大起来,成为东方五国的共同威胁,于是合纵成为六国合力抵抗强秦的唯一办法。

    ……

    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韩而欲攻秦!

    这便是整个天下,整个关东五国群臣如今的共识。随着韩国使者迅速南下关东诸国,立即在天下引起了轩然大波。

    ……

    “君上,黑冰台传来消息,不论是韩国还是魏国以及楚国等诸侯国,举国动荡,各国使者足迹遍布关东五国。”

    “根据黑冰台的的分析,关东诸国极有可能意图再一次合纵,以韩国丞相为合纵长,从而对抗我国。”

    ……

    咸阳未央宫中,当林峰的声音响起,几乎可以说是在同一时刻,整个秦国朝廷为之失声。

    合纵!

    这个词出自于合纵连横,以张议苏秦为其中翘楚,最近这一时间段,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则是六国合纵伐秦。

    六国合纵伐秦一事,可以说是秦国自从立国以来最危险的一次,数十万诸侯联军兵临城下。

    若不是秦公嬴斐拿出了孤掷一注的决心,亲自率领麾下大军与关东五国争锋,恐怕此时此刻,中原局势恐怕今非昔比。

    正因为前一次六国合纵伐秦太过于记忆犹新,这才导致秦国文武百官以及整个秦国对于合纵二字感觉有极大的不一样。

    ……

    目光如炬,嬴斐望着在场的文武百官,沉吟了片刻,道:“诸位爱卿,关东五国虽有合纵出世,我国未必就不能促成连横。”

    “更何况以当前秦国的实力,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担忧,哪怕是张仪苏秦复生,韩信白起助阵。”

    “关东五国未必就能够一举击溃秦国,彻底灭了西方强秦。”

    ……

    秦公嬴斐的话恰到好处,就像是一道强心剂,让原本有些慌乱的秦国朝廷,在一瞬间变得有条不紊。

    整个秦国之中,秦公嬴斐才是最大的凭仗,不管是秦军还是秦国政府,秦公嬴斐活着就是一面旗帜。

    能够让陷入低落的士气在第一时间恢复,让混乱的人心在一瞬间安定。

    这便是秦公嬴斐的能量,以及对于广阔秦国的巨大影响,这一点,不是任何人以及任何事情可以改变的。

    “诸位爱卿,既然关东五国已有合纵趋势,不知诸位可有何策以破之?”

    嬴斐虎目之中掠过一抹凝重,其眼底深处隐藏着让人心惊胆战的杀伐,他虽然在面上不显,但是合纵伐秦带给他的压力只有他自己清楚。

    以一敌五,这根本就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赌博,秦公嬴斐是一代枭雄,秦国至高无上的君上,他不是赌徒。

    面对秦国百姓,秦国大军,秦国文武百官,秦公嬴斐根本不敢赌。

    此时此刻,他需要背负的东西太多了,如今再也不是由着自己性子来的时候。

    ……

    秦公嬴斐的这一句问话落下,就像是平地起惊雷,给秦国文武百官一个措手不及。

    御史大夫蔡邕眼中掠过一抹精光,在心中沉思了良久,方才朝着秦公嬴斐,道。

    “君上,老臣以为五国合纵,吞灭诸侯,瓜分秦国不过是一个空想,根本就不能实现。”

    “我秦国境内可以紧急调集大军五十万,足以抗衡关东五国兵马,只要派遣大军紧守关隘,若能如此,则危难可解,国家幸甚。”

    ……

    听到谏议大夫蔡邕的回答,秦公嬴斐眼底掠过一抹精光,他心里清楚蔡邕的这一条计策,归根到底脱胎于秦国内部绝对不能受到冲击这一个基础上。

    蔡邕字斟句酌,一番话很是持重谨慎,绝不是以明确决断据理力争,而是以老臣以为如何的商量的语气。

    这恰恰是他的身份,权力与资望形成的一种矜持,绝不意味着暧昧含糊。

    随着谏议大夫蔡邕出口,整个秦国朝廷为之一静,可以说是陷入了死寂之中。

    谏议大夫蔡邕位高权重,在秦国之中威望极深,就算是文武百官心中有异议,也不得不经过深思熟虑,方才做出决定。

    如今秦国世子嬴御地位稳固,夫人蔡琰坐镇后宫,太尉徐庶位高权重,可以说聚拢在谏议大夫蔡邕身边的势力,近乎于等同秦国世子嬴御。

    这样强大的势力面前,任何文武百官都要趋利避害,做出最适合此刻的决定。

    “君上,臣以为谏议大夫所言虽老臣谋国,但绝对不适合此刻的秦国。”

    随着军师郭嘉等的声音响起,整个大殿上的目光一下子全部看向了郭嘉,万众瞩目之下,他从容不迫。

    只是郭嘉心里清楚,他本就不想当这个出头鸟,只是秦公嬴斐罢免二相,与此同时太尉徐庶与谏议大夫关系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