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646章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646章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然在外籍军团以及卫尉军的长枪下,任何家族都将会成为一具具尸体,曾经的繁华,也许将会成为了废墟。

    能够成为蒙氏的精英,又岂会那么简单,几乎就在家主声音落下的一瞬间,他们就清楚了意思。

    ……

    “呼!”

    ……

    将该交代的都交代了一下,蒙氏家主方才松了一口气,他心里清楚,他不同于其余故秦遗族。

    蒙鹏在秦国之中,如日中天,如果不出意外,将会带领着蒙氏走向另一个辉煌,就算不能比肩先祖,恐怕也会成为当世数一数二的存在。

    而且这个人还是他的儿子,只是让他心中有一丝不快的则是,蒙鹏不是嫡子。

    “只有蒙鹏才能带领蒙氏崛起,看来老夫是时候准备一下了……”

    对于蒙氏家主这样的人而言,任何事情都必须为家族让步,更何况蒙鹏同样是他的儿子,蒙氏依旧在他们这一脉手中。

    停电了,一片黑,这一章是红塔山用手机码,

 第1273章 载于碑文传之后世

    秦公嬴斐连续不断的动作,不仅惊动了蒙氏,同样也令王、白、尉等家族一下子大惊失色。

    秦公嬴斐的信号极其明显,甚至于透露出无尽的肃杀,这一点整个故秦遗族,甚至于整个秦国都感觉到了。

    特别是长陵杨氏下狱,更是让故秦遗族中的众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不光是野心收敛,更是停下了计划。

    因为从长陵杨氏的下场就可以看出,秦公嬴斐是真的会杀人,会抛弃规则,用军队压服一切,铁血铲除一切变数。

    此时此刻的故秦遗族,可没有这样犀利的剑,在秦军虎视眈眈的注视下,他们不得不低头。

    虽然说布局尚未开始,就被秦公嬴斐识破很憋屈,但是相比于死亡,他们更愿意活下去。

    ……

    可以说秦公嬴斐的出现刷新他们的认知,这样的强势,这样的杀伐果断,一言不合就会血流成河霸道。

    让他们想到了当年那个万古唯一的帝王,当年大秦帝国昌盛,镇压中原的时候,就有一个帝王如同秦公嬴斐这般霸道。

    整个大秦帝国,无人敢反驳,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金口玉言,言出法随。

    他们从秦公嬴斐的身上,看到了始皇帝陛下的影子,正因为如此,故秦遗族纷纷下令停止计划。

    想要暂缓一段时间,从而避开秦公嬴斐的锋芒。

    ……

    不管是蒙氏还是白氏等人,都清楚在秦国境内与秦公嬴斐对着干,只有死路一条。

    他们不过是地头蛇,与秦公嬴斐这条真龙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特别是他手中握有秦军这柄利器。

    这是足以佛挡杀佛,神挡杀神的盖世利器!

    ……

    咸阳。

    廷尉李法将长陵杨氏羁押回来,之后就对于长陵杨氏展来了审讯。

    他清楚秦公嬴斐对于这件事的看重,正因为如此,廷尉李法就连秦公嬴斐都没有请示,直接开始审讯。

    他要以雷霆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长陵杨氏的案件弄成铁案,给秦公嬴斐一个借口,打压世家大族。

    虽然他清楚秦公嬴斐解决完了世家大族,接下来首当其冲的就是故秦遗族,只是他此刻投靠了秦公嬴斐,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这个时候,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故秦遗族,都可以说是他的敌人。

    对于信仰法家学术的李法等人而言,他们依靠的不是家族,而是人君的权力,更何况在故秦遗族之中,李家太小了。

    当初大秦帝国时代,他的先祖李斯站错位置,导致大秦帝国毁于二世皇帝与赵高之手。

    这使得李家在故秦遗族之中名声极其不好,遭受到了近乎全部势力的打压,让当时显赫的李氏一蹶不振。

    特别是李斯被二世皇帝与赵高谋害,整个李氏顿时失去了顶梁柱,从此李氏就成了浩荡历史的一朵浪花。

    到了李法这一代,已经是一脉单传,这也是李法倒向秦公嬴斐时,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的原因。

    他孑然一身,了无牵挂,倒向谁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相比于故秦遗族,秦公嬴斐无疑更有优势。

    ……

    “请通禀君上,廷尉李法有事求见!”

    “诺。”

    小黄门魏浩然,点头应诺一声,转身向着未央宫走去,他心里清楚,秦公嬴斐一大早就在未央宫中。

    “咯吱。”

    轻轻的推开宫门,魏浩然转身而入,向着龙椅的位置走去,等到距离秦公嬴斐还有一箭之地,躬身,道。

    “禀君上,廷尉李大人在殿外求见!”

    秦公嬴斐眸子一开合,看了一眼小黄门魏浩然,道:“传!”

    “诺。”

    点头应诺一声,魏浩然转头朝着未央宫门口,大喝一声,道。

    “君上有请!”

    ……

    “臣李法拜见君上!”

    放下手中的奏章,秦公嬴斐抬起头看了李法一眼,道。

    “李爱卿,长陵杨氏一案,廷尉府查的如何了,可有水落石出?”

    ……

    闻言,李法心头掠过一抹喜色,连忙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语言,朝着秦公嬴斐,道。

    “禀君上,经过廷尉府连夜彻查,长陵杨氏一族私通鲜卑,在战争期间囤积粮草,资敌,证据确凿。”

    “嘶!”

    秦公嬴斐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法,心中念头闪烁不定,他心里清楚,长陵杨氏囤积粮草是事实,只不过这私通鲜卑,只怕是无中生有。

    只不过长陵杨氏的结局已经决定,有了通敌资敌的罪名,更能够让天下人信服。

    “廷尉,下令在皇城之外落日广场,建立千秋耻辱碑,碑成之日,斩杀长陵杨氏族人,以他们的鲜血,为孤的清洗开道。”

    “同时将长陵杨氏主要人员的名字刻在碑上,千秋永传,用以警醒世人。”

    “诺。”

    点头应诺一声,廷尉李法大惊失色,他没有想到秦公嬴斐居然如此狠辣,他这不是斩尽杀绝,而是要让长陵杨氏遗臭万年。

    一想到千百年后,依旧有人指着碑文骂,李法心中不由掠过一抹庆幸。

    遗臭万年,对于一个有志成为国之重臣的人而言,这绝对是最大的惩罚。

    因为不管是儒家,还是法家等读书人,他们追求的都是生前闻达于诸侯,死后青史留名。

    如果说死后青史留名是一生最大的荣耀的话,那么遗臭万年则是最大的抹黑。

    ……

    心中念头闪烁,李法第一次对于秦公嬴斐产生了敬畏,因为他看到了秦公嬴斐除了用兵之外的才能。

    而且还如此犀利,甚至于根本就不弱于用兵。

    ……

    “君上,行刑之日,臣请君上亲至!”

    沉默了一会儿,廷尉李法朝着秦公嬴斐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在他看来,秦公嬴斐亲至,具有极大的威慑作用,能让让天下人看到秦公嬴斐对于通敌叛国的态度。

    这样一来,无疑会让秦国内部出现一个暂时的安稳,能够让他们有时间来查清楚其他的布局。

    ……

    闻言,秦公嬴斐眼中掠过一抹精光,他在心里思考着李法建议的可行性,沉吟了良久,方才朝着李法,道。

    “碑成之日,孤亲至落日广场!”

    第二更,

 第1274章 蒙鹏的问题

    “碑成之日,孤亲至落日广场见证这一时刻!”

    秦公嬴斐的这一句话,让廷尉李法脸色一下子变了,他心里清楚长陵杨氏的下场,将会让无数世家大族为之止步。

    置家族于危险,这便是族人一生最大的不孝。

    秦公嬴斐这样做,根本就是在赶尽杀绝,一点机会也没有给长陵杨氏留,甚至于想要一次性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

    家国天下!

    家排在第一位,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更是如此,一个人要是离开了家族,可以说是会遭到天下人的唾弃,甚至于无路可走。

    这也是蒙鹏为何在功成名就之后依旧向蒙氏靠拢的原因,因为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能改变,他的身体里留着蒙氏的血液。

    血浓于水,这是改变不了事实!

    更何况整个华夏历史根本就是血脉的延续,这一点不管是秦公嬴斐还是廷尉李法都一清二楚,一个人对于家族的忠诚远远大于国家。

    秦公嬴斐这一次之所以下重手,就是为了以雷霆手吓住秦国内部的世家大族,给他解决故秦遗族以及秦国接收荆州做准备。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此时此刻,看似兵强马壮的秦国,实际上正处于岌岌可危的边缘。

    。。。。。。。。。

    秦公嬴斐走下龙椅,转身向着书房走去,他心里清楚这个时候任何人都可以休息,唯独他不可以。

    不将秦国内部的隐忧解决,就算是让他休息,他也没有那个心去休息。

    。。。。。。。

    看着黑冰台绘制的中原地图,秦公嬴斐双目如刀,紧紧的盯着地图半响不语,他心里清楚此时此刻整个秦国看似兵强马壮。

    其实已经处于最危险的地步,甚至于远远超过前一次六国合纵伐秦,他心里清楚前一次仅仅只是外部的压力,只要在军事上胜利就可以瓦解一切阴谋诡计。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除了他斩杀赵王吕布兼并荆州的举动,彻底的刺痛了关东五国,会带来巨大外部压力之外,还有来自世家大族以及故秦遗族的内部压力。

    内外交困,这才是让秦公嬴斐也为之头疼的困局。

    。。。。。。。。

    目光盯在地图上,看着颜色各不相同区域,秦公嬴斐心中念头迭起,他心里清楚在这个时代阴阳家学说盛行,五德轮替更是深得人心。

    以至于中原六国的旗帜以及服饰都是极有讲究,有据而定。讲究的依据就这个国家的天赋国命,阴阳家认为,任何一个王朝与邦国都有一种上天赋予它的德性。

    这种德性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表示,这便是五德轮始。

    阴阳家认为这个国家的行政特点,必须以它的德性相符合,他崇尚的颜色即是国色,也必须与它的德性相符合,唯有如此,这个国家才能在上天的庇佑下安稳的运行。

    只是秦公嬴斐心里清楚,如今的中原六国之所以改旗易帜,最根本的原因则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消除大汉王朝的影响。

    中原六国,魏国起于魏地,为火德,便崇尚红色。韩国继承前韩,为木德,旗帜服饰皆为绿色,楚国继承前楚,为土德,无论是旗帜还是服饰皆为土黄色,吴国由于濒临大海继承水德,为蓝色。

    越国国君刘备乃大汉之后,刘备在继承大汉的火德之余,辅以金德,推演出火德为主,金德为辅,金炼于火,王器恒久之意,为火金德,旗帜服饰皆为紫色。

    至于秦国,由于秦公嬴斐乃是始皇帝的后人,继承大秦帝国的水德,旗帜服饰为黑色。

    是以,整个地图上五颜六色看起来就像是一幅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画卷。

    。。。。。。。

    “恢复大秦帝国当真是一场任重道远的坚持,当时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方才有天下之一统,中原归于秦!”

    “如今这方天下,绝对比秦末乱世更为复杂!”

    秦公嬴斐的叹息在空旷的书房中回荡,他心里清楚秦末乱世虽然也有十八路诸侯,但是真正争夺天下的只有汉王刘季以及西楚霸王项羽。

    这也是秦末乱世仅仅持续了十数年的原因,但是这一次不一样,汉末乱世,这是整个华夏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最为精彩的时期。

    武将比比皆是,谋士层出不群,枭雄更是应有尽有!

    不论是韩公袁绍,魏公曹操,还是楚公袁术甚至于越公刘备,吴公孙权都是心有天下的雄主,绝非一般人可比。

    。。。。。。。。

    秦一站在书房门口,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他看着秦公嬴斐欲言又止,此刻已经是天交四鼓之时,秦公嬴斐的书房中依旧烛火通明,秦公嬴斐的一直在羊皮大图前转悠沉思。

    时而停下来在纸张上写下几个字,便又开始转悠,秦一将那一鼎炖羊肉已经烧了五次,还是依旧在书案上。

    秦一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重热,绝对不会出声去打扰神色疲惫的君主。跟随着秦公嬴斐这么久,秦一发现秦公嬴斐远比秦国任何一个老人都深沉。

    说话极少,大部分时间都在翻阅书房中那无穷无尽的竹简,甚至于行军打仗的过程中都不改这个习惯。忘记吃饭决然比准时吃饭的次数多。

    凭经验,秦一知道对这样经常皱眉深思的秦公嬴斐绝不能唠唠叨叨的提醒什么,打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