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576章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576章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孤这么做也是逼不得已……”

    望着底下文武百官的神情变化,秦公嬴斐忍不住在心里轻轻一叹。

    他心里清楚,局势风云变幻已经到了不得不发的地步,魏韩两国使者到来,这意味着中原战争的爆发就在春耕之后。

    如果秦国不能置身事外,就必须彻底入局,从韩楚二国之中弄到粮食,这将会使秦公嬴斐在接下来的布局中更为从容。

    ……

    “外臣程昱见过秦公。”

    瞥了一眼程昱,秦公嬴斐眉头一皱,他对于程昱这个人了解极多,哪怕是没有郭嘉等人那么声名显赫,但程昱一直都是曹操谋士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相比于许攸,程昱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大才,同样也极其难缠。

    ……

    一想到这里,秦公嬴斐双眸微微闪烁,望着程昱,道:“魏使跋涉千里而来,不知所为何事?”

    秦国与魏国的关系极度恶劣,秦公嬴斐也不在意些许礼节,对于奸雄曹操这等敌人,自然是不吝打压。

    因为秦公嬴斐心里清楚,魏公曹操成长起来,将会是超越任何诸侯的盖世大敌。

    像曹操这样的奸雄,如果放在别的时代,必将是席卷天下的绝世霸主,这样的人,绝不可小觑。

    正因为如此,秦公嬴斐对于魏国的打压,一直都很严厉。

    ……

    一进未央宫,程昱就清楚秦国与魏国的关系不和睦,互为眼中钉肉中刺。此刻秦国群臣,目光不善,大有一哄而上的冲动。

    心中念头闪烁,程昱抬起头看着秦公嬴斐,道:“禀秦公,这一次外臣西向咸阳,乃我家君上有令,与秦盟约以抗韩公袁绍。”

    “对于此议,不知秦公以为何?”

    程昱简单直入,话题直白无比,因为他心里清楚,秦国朝廷对魏国抱有深深的敌意,旁敲侧击不适合自己。

    “哈哈……”

    莞尔一笑,秦公嬴斐看着程昱,道:“不瞒魏使,方才韩国使者许攸刚从未央宫离开……”

    “对于你,孤只有一个要求,那便是三十万石粮食,换取秦国的鼎力支持,必要时候出兵十万以助之。”

    秦公嬴斐对于程昱这样的聪明人,没有丝毫隐瞒,对于这个人他极其看重,想要收入麾下。

    “此事事关重大,外臣需要与君上商议。”

    瞥了一眼从容不迫,就连他道出韩使许攸的消息都未曾变色的程昱,秦公嬴斐是越看越满意。

    只不过双方互为敌对,就算秦公嬴斐对于程昱看重,也绝不会放弃他的底线。

    “魏国本就弱于韩,一旦中原战争爆发,不知道魏国能够坚持多久,孤希望魏使不要耽搁。”

    ……

    从始至终,秦公嬴斐都没有想过要左右逢源,因为此刻他的实力不够,在他看来秦国尚不具备做看风云变幻的资格。

    秦公嬴斐心里清楚,实力不够,一旦想要左右逢源,必将会如同六国合纵伐秦之时的韩公袁绍一样,损失惨重。

    ……

    “外臣告退!”

    最终,魏使程昱告退,离开了未央宫,他心里清楚继续耗下去,也改变不了秦公嬴斐的决策。

    秦公嬴斐言出法随,乾纲独断,是一个固执己见的枭雄,同时秦公嬴斐既然当面告诉自己韩使许攸的消息。

    这就意味着这件事没有改变的可能,没有粮食,秦魏联盟将是一场空谈。

    心中念头闪烁不定,秦公嬴斐对于韩魏二国的局势了如指掌,程昱有一种感觉,这一切仿佛有一只大手在推动。

    而那只大手的主人就是秦公嬴斐,因为在这个中原,除了秦公嬴斐之外,其他人根本没有这个资格。

    扯皮终于结束了,写的太累了,接下来将会是中原大战,这一场的视觉角会以魏韩二国为主,大家觉得曹操袁绍那一个会胜?

 第1134章 惊雷乍起

    中原大地的战争气息浓烈,已经快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硝烟弥漫,让天下人再一次将目光看向了中原。

    这一刻,战争的气息已经不是诸国重臣感觉到了,就连底层百姓也感觉到了空气中的凝重。

    风雨欲来风满楼。

    ……

    随着韩使许攸,魏使程昱的离开,整个秦国上下像一台战争机器上足了发条,开始疯狂运转。

    一个月过去了,魏韩二国的消息几乎同时传来,十万石粮草,在这一场战争中,秦国置身事外。

    秦公嬴斐没有找郭嘉等人商量,直接拍板决定了下来,因为他心里清楚粮草乃战争的命脉,十万石这是魏韩二国的底线。

    二十万石粮食虽然不多,却也能解秦国的燃眉之急,况且秦国此时并非最佳的介入时机,秦公嬴斐乐的坐观风云起。

    手握魏韩两国的二十万石粮食,秦公嬴斐虎目闪烁,心中有一道念头不断成熟。

    ……

    邺城。

    大明宫中,韩公袁绍位于上首,神色变幻不定,筹谋数月,最佳的出兵时机终于等到了。

    一想到这里,韩公袁绍心中就激动无比,这一战,自己筹谋许久如今终于到了实现梦想的一刻。

    这一战,不管是魏国,还是秦公嬴斐插手,就算是鲜卑介入,他也在所不惜。

    只是这一战关系到韩国以后的地位,以及自己的生死,哪怕是韩公袁绍这样见过大风大浪的枭雄,一时间也不敢大意。

    他心里清楚,韩国不仅有魏国为敌,同时秦国与鲜卑就像两头饿狼,时刻准备着分食韩国。

    越到这个时候,韩公袁绍心里清楚越不能放松。

    ……

    作为一国之主,雄跨三州的霸主,,韩公袁绍力排众议,强行压下朝廷重臣的不满开战,背负着难以想象的压力。

    这一点,不身处其位,是不可能感同身受,这一场战争就像一场惊天豪赌,而是以韩公袁绍与魏公曹操的基业为赌注。

    成功了将会成为北地之主,成为这个天下最强大的诸侯,一人雄跨四州,兵力强大,成为天下诸侯之首。

    只是失败了,将会变得一无所有,从一国之君,成为阶下囚。

    袁绍虎目之中掠过一抹凝重,这件事关系着袁氏一族的未来,关系着河北中原两地的霸主,他自然不会轻视。

    “许攸,与秦国结盟一事如何了?”

    四世三公的袁绍,是一流的战略大师,他心里清楚,想要与魏公曹操争锋,就必须要稳固后方。

    只有稳固安定的后方,他才能与魏公曹操一决高下,虽然他并认为这一次开战就能彻底的灭了魏国。

    但只要打下一地就是一地,对自己的实力增强,就是对敌人实力的削弱。

    ……

    闻言,许攸走出序列,朝着韩公袁绍,道:“禀君上,秦国已经答应君上的要求,十万石粮草保持中立,不干涉魏韩战争。”

    “嗯。”

    微微颔首,韩公袁绍心里清楚,既然自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只怕魏公曹操也是一样。

    他对于自己的发小太了解了,这一场战争关系着韩魏的国运,曹操是不会让秦公这样的饿狼入局的。

    甚至于魏公曹操一定会给秦公嬴斐制造麻烦,拖住秦公嬴斐的脚步。

    “既然秦国答应保持中立,不介入这一场战争,那么孤决定出兵南下攻魏,以兴我韩国。”

    “君上英明。”

    ……

    在一片恭维声中,韩公袁绍做出了这个改变中原局势的决定,攻魏这是韩国上下商议的决定,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故而韩公袁绍说出来,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反对,一致赞同。

    “鞠义。”

    “君上。”

    深深的看了一眼鞠义,韩公袁绍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这个麾下第一大将,他自是倚重无比。

    特别是颜良文丑战死,高览阵亡之后,韩国能用之将进一步减少,对于能力出众的鞠义,袁绍自然不会不用。

    “由你率领五万大军自历城而出,以沮授为军师,攻打泰山郡内的黑山军。”

    “诺。”

    韩公袁绍的这一番话,太过于出乎意料,让韩国文武为之一愣,明明是出兵魏国,此刻又变成攻打黑山军。

    虽然心里不解,但是对于袁绍做出的决定,在大明宫内没有一个人质疑。

    跟随袁绍这么久,田丰等人都心里清楚,袁绍是一个极好面子的人,当众反驳非但起不了作用,恐怕还会引起袁绍的牛脾气。

    这样一来,反而会让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

    整整一个朝议,韩公袁绍就决定了这件事,然后就不了了之。

    ……

    “君上,为何会突然攻打黑山军,以前的部署全部都是为了攻魏,凭一个黑山军,又何必与秦结盟!”

    等到文武百官走了以后,整个大明宫中只剩下了韩国三公九卿,望着空荡荡的大殿,许攸忍不住,道。

    ……

    “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洛阳时秦公嬴斐曾经说过一句话,孤深以为然。”

    说到这里,袁绍目光如炬,从每一个人的脸上划过,瞬间变得犀利如刀。

    “当初孤,魏公曹操,秦公嬴斐曾谈论汉朝,秦公嬴斐曾有一句话让孤记忆犹新,那便是攘外必先安内。”

    “若是内部都不安定,又有什么资格去出征,如今与秦盟约,除了鲜卑乃无法预测的变数外。”

    “就剩下盘踞在泰山郡的黑山军,这股贼寇实力强大,张牛角,张燕都不是凡俗之辈,绝不能掉以轻心。”

    “特别是孤与公孙瓒的战争中,张燕帮助公孙瓒攻打我军,这笔账也是时候收回来了。”

    ……

    韩公袁绍不仅是解释给许攸一个人,而是将这件事告诉田丰等三公九卿,毕竟调动粮草之事,必须要丞相田丰亲力亲为。

    ……

    “君上的打算是兼并张燕,让魏公曹操甚至于天下人都误以为我国出兵只是为了攻打黑山军,从而放松警惕。”

    “再收拾了黑山军,壮大我军之后,以泰山郡为口,直接攻打兖州,给魏国一个措手不及?”

    ……

 第1135章 联黑山以抗韩

    田丰乃不世智者,眼珠子一转,他就清楚了韩公袁绍打的什么主意。这根本就是声东击西,同时借机混淆视听。

    但是他不得不承认,韩公袁绍的这一手玩的相当溜儿,这个计策一旦布置恰当,足以起到惊人的作用。

    念头闪烁,田丰在心中推演着此事的可行性。

    ……

    对于田丰能够看穿自己的想法,袁绍一点也不觉得惊讶,对于田丰这样的大才,如果看不透,他才会感觉到惊讶呢!

    毕竟作为韩国丞相,肩负一国百姓,连这一点见识都没有,又岂能让韩国壮大,兴盛。

    “嗯。”

    微微颔首,韩公袁绍望着丞相田丰,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调度一事孤就交给丞相负责,务必要保证大军出征粮道不绝。”

    “诺。”

    韩公袁绍也是从一开始率兵出征的君主,他对于大军出征的一些事宜了如指掌,自然清楚粮草的重要性。

    正因为如此,当秦公嬴斐提出以三十万石粮草结盟时,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因为他心里清楚,粮草就是一场战争的命脉。

    韩公袁绍心里清楚,他之所以能与秦公嬴斐抗衡,就是因为有冀州青州之富饶,以及幽州之悍勇。

    故而,粮草这一命脉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

    如今中原九州七国并立于世,但由于统一的思想深入人心,这导致每一个诸侯眼中看到的都是九五至尊的那把椅子。

    可以说统一是大势,根本不可阻挡,韩公袁绍对于这一点一清二楚,在这人吃人的乱世,不前进就是后退,后退就代表着死亡。

    袁绍不想死,所以他只能一路向前,因为自从他走上争霸天下道路,发誓将刘氏变为袁氏的那一天开始,他就没有了退路。

    正因为如此,韩公袁绍一直都在疯狂扩张,他的战绩虽然没有秦公嬴斐那般惊人震惊,却也不下于当世任何名将。

    清晰的头脑,卓越的见识,以及四世三公带来的庞大人脉,这让韩公袁绍迅速崛起壮大。

    更让韩公袁绍几乎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幽、冀、青三州之地,成为当世数一数二的诸侯。

    ……

    “都下去准备,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攻破黑山军,绝不能给魏国太久的时间去准备。”

    “诺。”

    点头应诺一声,田丰等人离去。目光如炬,袁绍深深的看了一眼田丰等人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

    “这一场战争孤筹谋许久,这一战,韩国必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