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53章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53章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明。”

    “主公。”

    一身黑衣的王明,神色恭敬。眸子里的冷漠,如同寒冰。史阿的师兄弟,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瞥了一眼,面无表情的三人,嬴斐嘴角露出一抹笑,和询而无声,道:“汝去匠作坊,言其铸造可供五千人的大马刀。同时铸造,重铠、戈、剑、弓弩、矢囊皆万余。”

    “诺。”

    王明转身离去。铁剑死士对于嬴斐的命令,从不过问,只有一个条件,那便是执行。看着王明的背影,嬴斐神色闪烁。

    一个势力的发展,在于方方面面。虽然其未雨绸缪,在洛阳时,重金聘了二十铁匠,看似不少,但,此刻却显得不足。

    兵器制作,需要一大笔资金支撑。更加需要无数技艺精良的工匠,持之以恒。每一个工匠史上的无可跨越,都代表了一场变革,一次盛大。

    秦朝工艺甲于天下,始皇兵威之盛,亘古无人能及。唐朝唐刀天下无双,这才有了天可汗的赫赫威名。

    一场技术的变革,代表一次强盛。

    眸子里掠过一抹思索,嬴斐有了扩大匠作坊的心思。无论是为了现在,还是将来,扩大匠作坊都有巨大意义。

    日后,乱世开启,需要的兵器,将会是一个无底洞。一个精良的匠作坊,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李承。”

    “主公。”

    嬴斐眸子如剑,散发着凛冽的光。盯着李承半响,方才道:“附耳过来。”

    “诺。”

    靠着李承,耳语半天,方才离去。这件事,事关重大,对于嬴斐的现在与未来,皆有重大影响。为了安全,只能由铁剑死士负责。

    带着赵奕,流连于青石板街。顶着当头的烈阳,嬴斐有些烦躁。连续四个月的高压生存,为了活着,为了天下而谋划布局。

    整天算计,时时谋划,这让嬴斐感觉到一股疲惫。从内心深处,到达四肢。有时候,嬴斐真心想要休息一番,放松放松。

    但,黄巾起义。

    这四个大字犹如一把刀,时时提醒嬴斐,时间不多了。再有一年小半的时间,浩荡如洪流,百万黄巾揭竿而起。

    华夏九州,中原汉土将会陷入一场浩劫。嬴斐非英雄,他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枭雄,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主。

    但是“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这样的场景,他不愿见。

    只要嬴斐想到,赤壁一战后,中原人口锐减至一百四十余万,内心深处的愤怒与不甘就如火沸腾。

    要知道,在大汉王朝巅峰时期,汉人已经突破了六千万。达到四十比一的存活率,三国璀璨的乱世,背后血腥无比,全是人命祭奠。

    其后五胡乱华,汉人成为“两脚羊”化作畜生,用作口粮。想到这些,嬴斐心里就不平静了。

    他不是土生土长的汉朝人,对于这些事做不到无知。嬴斐是一个汉人,一个老秦人,对于这样的事情,自然不愿其发生。

    面对这些苦难,嬴斐停不下来。他的心是急迫的,带着目的,一路向前。脑海里念头百转,但是脸上却丝毫未显。

    “赵奕。”

    “主公。”

    瞥了一眼,一直跟着自己的赵奕,嬴斐眸子一闪,掠过一道璀璨。天下将乱,他没有时间放松。汉失其鹿,自当逐之。

    “汝去找孙德仁,言本官有召。”

    匠作坊一直都在孙德仁手中,这是精良兵器之基,嬴斐不可能放而任之。而跟随自己最早的孙德仁,就成了唯一人选。

    “诺。”

    答应一声,赵奕并没有离去。如今史阿等人皆不在,他便是嬴斐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可轻去。

    听着身后的脚步声,嬴斐便明白了赵奕的想法。轻轻一笑,浑身一轻,有些释然。忙碌算计的累,也消散了许多。

    ……

    “主公。”

    县府内,孙德仁一脸恭敬。虽然他不知嬴斐找其何事,但也瞬间便至。看着有些苍老的孙德仁,嬴斐眸子闪过一抹欣慰。

    “老孙,小三等人有消息否?”

    迎着嬴斐的目光,孙德仁道:“小三等人,皆已立足。其言一月之后可反哺中枢。”

    “嗯。”

    点了点头,嬴斐神色欣喜。他没有想到张小三等人,手段如此不俗,短短两个月已立足他乡,一月之后就可反哺中枢。

    顿了顿,嬴斐朝着孙德仁道:“老孙,扩大匠作坊,此事由汝负责,秘密进行。”

    ps: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书友群514258896

 第105章 剑指氏羌

    “诺。”

    孙德仁肃然,他从嬴斐的眸子里看到了深思,与对此的看重。

    作为一路跟随,千里跋涉至敦煌的孙德仁,对于嬴斐的性格十分了解。既然其露出这种情绪,就代表了此事的重要。

    ……

    挥了挥手,让孙德仁离去。嬴斐转身朝着后堂走去,县府后堂,占地极广。嬴斐没有家眷,就连侍女也没有。

    县府后堂,住着郭嘉一人。此番进入后堂,嬴斐欲找郭嘉有事相商。对于当前的局势,他需要一个清楚的认知与规划。

    贴切的说,嬴斐想要捡便宜了。

    敦煌郡诸羌内乱,这是嬴斐逐一击破的最佳时机。战略眼光惊人的他,自是不愿错过。

    “奉孝兄。”

    柳树倒垂而下,树底下郭嘉拿着一卷竹简,聚精会神的翻阅。郭嘉是一个好读书的人,这个习惯一直未变。

    也许,这也是郭嘉能够成为汉末第一智者,号为鬼才的原因。其引领风骚,让天下智者,莫敢比之。

    “大都护。”

    轻语一句,郭嘉放下手中竹简,轻身而起,对着嬴斐淡然一笑。捋了捋衣衫,神态有些懒散,飘然若仙。

    “奉孝,斐有事找汝。”

    打扰郭嘉沉思,这是极其不道德的,眼神掠过一抹谦意,嬴斐自认,他还没有与郭嘉熟悉到解衣衣我的地步。

    “大都护,坐。”

    两个人相对而坐,眸子里闪烁着。郭嘉在思考,嬴斐此行的目的。而嬴斐则有些不知如何开口。

    “奉孝兄,汝看。”

    嬴斐唤人铺开地图,指着用朱砂勾勒的路线。手指点了点道:“今,氏羌举族而出,广至,效谷空虚,其族不可守之。”

    “羌戎尽起族中之兵,伐其姜羌。姜羌兵强马壮,自举兵抗之。据侦骑言,羌戎与氏羌联军五万,意图吞并姜羌。”

    抬起头,看了一眼仔细倾听的郭嘉,继续道:“面对两族强势出兵,姜羌局势堪危,举族血战。全族上下,不分老幼,皆提刀而战。”

    “此时,三大羌族战正酣,无瑕分身四顾。此千载难逢之际,正是我军用兵之时,斐欲起兵取之。奉孝兄以为何?”

    嬴斐手指沿着朱砂线,滑动,最后停在广至。只要他攻取广至,就可以将冥安,渊泉,以及沙头四县连成一片。

    以四县之地,养其兵,逐步蚕食敦煌郡。时间紧迫,容不得嬴斐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统一敦煌郡。

    郭嘉眸子一闪,神色顿了顿。目光沿着朱砂勾勒的路线,仔细回想,思考着嬴斐布局之中的漏洞。

    “大都护,广至距冥安不足一百里,急行军半天便至。”

    郭嘉抬起头,眸子里掠过一抹精光,看了一眼嬴斐继续道:“凭八千铁甲,自可一战而取之,然,冥安三县当若何?”

    他对嬴斐的计划,并不反对。因为这个机会确实难得。但是,欲一战而拔之,除非领其精锐,否则,根本不可能。

    八千铁甲一出,冥安三县兵力空虚,很容易给敌人机会。贺兰戈的两千匈奴骑兵,刚刚成军,根本无法持久而战。

    郭嘉的话,犹如一道寒冰,让嬴斐一激灵。眸子在地图上回来扫动,最后变得坚毅无比,对着郭嘉道。

    “斐决定以贺兰戈守沙头,卢狼守渊泉,魏良守冥安。”抬起头,深深看了一眼郭嘉,道:“由奉孝领兵四千,携典韦,秦川以伐广至,斐自领萧战、甘义征讨效谷。”

    “大都护,若氏羌回军,汝当如何?”郭嘉眸子一闪,朝着嬴斐道。

    郭嘉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一旦嬴斐兵寇效谷,遇到氏羌回军,必是一场恶战。迎着郭嘉担忧的目光,嬴斐自信一笑。

    “奉孝,不必忧之。”

    嬴斐的指尖停在冥安,对着郭嘉道:“冥安距效谷两百多里,斐必一战而克之。若氏羌回师,则令魏良驰援。”

    “以魏武卒的行军速度,一天便至。凭借三千铁甲,守效谷一日,斐自信可之。”

    “善。”

    郭嘉看出了嬴斐的执着,他主意已定,再劝已无用。更何况,领兵四千伐广至,第一次独自领军,这也让郭嘉血液沸腾。

    热血一冷寂,郭嘉眸子闪过一抹不确定,对着嬴斐道:“大都护,贺兰戈守沙头,汝信乎?”

    贺兰戈的老窝就是沙头县,一旦放其离去,无异于放虎归山。郭嘉对其不放心。要知道,郭嘉对于汉高祖的一句话,记忆犹新。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哈哈,无碍。”

    嬴斐摆了摆手,朝着郭嘉道:“卢狼五千骑兵驻扎渊泉,沙头若反,旦夕便至,斐料想贺兰戈知晓轻重。”

    话平淡至极,但,其锋锐十足。嬴斐并不是相信贺兰戈,而是相信卢狼的牵制。嬴斐对于沙头等三县的布置,一环接着一环,环环相扣。

    他并不是一个轻信之人,就连郭嘉,他都不敢深信,更别说,异族的贺兰戈以及最新入伙的魏良与卢狼了。

    三个人各守其地,互为掣肘,自可保证后方安宁,让其放心征讨。

    听到嬴斐的话,郭嘉点了点头,半响不语。他不得不承认,嬴斐看事情,十分刁钻。同时,也让郭嘉对于嬴斐多了一份戒惧。

    嬴斐的多疑,已经达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郭嘉就从来没有见过,其对谁坦诚相待。哪怕是徐庶,亦是如此。

    “大都护,大军何时开拔?”

    眸子闪了闪,各种情绪深藏于底,其神色恭敬。其心里的激动如同山洪爆发,一发不可收拾。嬴斐已经做出了决定,郭嘉也不再劝。

    独自领军,决战沙场的热血,沸腾如水,咚咚作响。郭嘉有一种期待,男儿谁不愿为霍骠骑,他亦不例外。

    “奉孝兄,战场不同儿戏。事不可为,可速退之。”

    沉默了一下,嬴斐叮嘱道。他对于郭嘉的智慧,从来不会小觑。但是其指挥才能,却不清楚。

    郭嘉不同常人,对于嬴斐的意义重大。嬴斐不得不提醒。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郭嘉之才,可敌百万军。

    嬴斐自是不愿其,出现偏差。

    ps:感谢071103。qd打赏10币,荒天疯魔打赏20币。书友群514258896求收藏,求推荐。

 第106章 贺兰一族的小心思

    黄昏。

    夕阳西下,将天空映成一片艳红。犹如鲜血,弥漫整个天际。

    此刻,嬴斐领着三千五百铁甲,低调出城。人马静默,除了马蹄声,在无它音。夕阳洒下,使黑色铁甲浮现一抹暗红。

    仿佛被鲜血侵染。微风吹来,空气中铁锈与血腥味扑鼻而来。在嬴斐眼中,战争本来就是带血的,一如此刻夕阳。

    当鲜血染红地面,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令人作呕,战场中布满断臂残肢,也就意味着,一场惊天大战的结束。

    “驾。”

    萧战领兵在前,为大军开路,甘义断后,防备敌袭。嬴斐坐镇中军,调控大军。三人各领兵马,朝西极速而去。

    时间就是金钱。

    不。

    在战场,对于军人来言,时间就是生命。大军号令严明,嬴斐一声令下,马蹄奔飞,如同一道黑色洪流,在官道上驰骋。

    马蹄奔飞,黄沙溅起,官道之上黄色倾腾,形成一道洪流,将大军踪迹隐藏。嬴斐领军西去,郭嘉亦走。

    整个冥安县,陷入了一场诡异的平静。城北的魏武卒,城南的骑兵,互不干涉,各自为政。而居中震慑的城东铁甲只剩下贺兰戈的两千匈奴骑兵。

    城东。

    贺兰戈,一脸的苦涩。关于城中兵马调动,他早已知晓。三天前,嬴斐下令,调集沙头县甘义,渊泉县萧战入冥安。

    他就感觉到了战争的气息。瞥了一眼,空荡荡的大营,贺兰戈眸子一闪。转身朝着大帐走去。

    冥安县,局势复杂。两千匈奴骑兵,虽成军日久,但只有两千余,更兼之为匈奴人。贺兰戈心知肚明,一旦他稍有轻举妄动,城北与城南,立马就会发兵而至。

    “大兄,大都护根本不信吾等,汝何必死命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