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481章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481章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是秦国国君,就像荀姬所言,一国之君,肩负万民。他的身份决定了有些事情,身不由己。

    更何况,荀攸入秦,不先拜见国君嬴斐,而是前去拜见太后荀姬,这让嬴斐心中生出了一个疙瘩。

    防患于未然,对于一个新建的国家而言,极其有必要。

 第947章 驱逐

    对于荀姬这样的聪明人,有些事根本就不需要点明,从侧面敲打一二就足以,但是这一次嬴斐近乎直面了。

    因为这件事宜早不宜迟,一旦事情发生了,只会追悔莫及。

    在嬴斐看来,长痛不如短痛。

    ……

    “王权就如此重要?”

    望着嬴斐离去的背影,荀姬一阵失神,她虽然听说过黑冰台的恐怖,却没有想到居然厉害到了这种地步。

    前脚刚见完荀攸,后脚嬴斐就摆驾坤秀宫,前后相差不过一个时刻,这样的效率,太过于恐怖。

    那怕以荀姬的睿智,心中都有些隐隐的后怕,她的这个儿子太过于优秀,也太过恐怖。

    “当年你的父亲为了权势,如今你又如此……”

    对于嬴斐的警告,她自然一清二楚,出身名门,荀姬对于宣太后与吕后,这两位的鼎鼎大名知之甚详。

    荀姬能够理解嬴斐的担忧,只是她不愿意嬴斐与荀氏对上,所谓知子莫若母,她对于嬴斐太了解了。

    以秦君嬴斐的狠辣,以及缜密的手段,一个荀氏根本就不够塞牙缝,虽然荀攸与荀彧都是当世一等一的大才。

    但是嬴斐麾下同样有着郭嘉与徐庶这样的大才,在荀姬看来魏国虽然强大,却不如秦国多矣。

    如今的天下大势如同战国,以秦最强,其次便是韩,魏,赵,楚等国皆弱,想要抗衡强秦,唯有合纵。

    压下心中的担忧,荀姬坐在床榻上一言不发,她心里清楚,嬴斐已经开口告诫,这等于是警告。

    这个时候,她不宜介入此事!

    ……

    大业殿。

    取大业初建,也寓意着将来他嬴斐将会在这里,指挥着大秦的文武百官,建立盖世功业。

    大业殿就是秦君嬴斐心中的无上霸业,是他心中炙热的野心。

    ……

    “参见君上!”

    嬴斐登上高坐,不动声色,望着满朝文武,目光犀利。

    “众卿家免礼平身!”

    ……

    这个时候的秦国由于刚刚建立,制度不全,对于这一点,嬴斐并未在意。

    因为他清楚这不过是每一个新建国家必经的路程。只要渡过这段时间,秦国制度必将逐步健全,在未来将会成为这个天下的超级大国。

    “君上有命: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随着小黄门的这一嗓子,大业殿中声音开始杂乱,没有了刚开始安静。

    “臣有本奏!”

    蔡邕眼中精光闪烁,走出文官队列,向着嬴斐微微躬身,道。

    “准奏!”

    对于一场朝议,不害怕有人启奏,最害怕众人哑口无言,嬴斐虽然追求始皇帝时的绝对****皇权。

    但那不过是大事件上的乾纲独断,而不是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自己亲自处理,嬴斐不是明太祖朱元璋那样的工作狂。

    嬴斐想要的只是决定权在手而已!

    ……

    “君上,魏国使臣荀攸入秦以来,未曾朝见君上,便私会太后,于礼不合……”

    从蔡邕嘴里出来的话,让嬴斐恨不得走下去,一把掐死。私会太后,这样的话都能够说的出来,嬴斐真心想不通蔡邕心里想的是什么。

    说智商不够,人家是鼎鼎大名的大儒,说情商不够,人家交友遍布天下。

    双眸如刀,死死的盯着蔡邕,他从蔡邕的眼中看到了执着与认真。嬴斐心里清楚,蔡邕这样做只是在尽职尽责。

    身为秦国的御史大夫,蔡邕就有监察百官的职责,哪怕是秦国太后也不例外。

    心中念头闪烁不定,几乎就在一瞬间,他就清楚了过来。蔡邕这样做,不是他对荀姬或者荀攸有偏见。

    不管是今天弹劾荀攸私会太后,还是当日支持荀姬封后,都是因为御史大夫的职责。

    当嬴斐将这一切都想明白,他看着蔡邕心中大慰,因为只有这样,不为私利,全心全意为秦国的官员在。

    大秦才不会亡!

    ……

    “嗯!”

    微微颔首,嬴斐目光透过平天冠,落在了文武百官的脸上,将他们的神色变化一一收于眼底。

    “对于此事,诸位爱卿以为该当如何?”

    随着嬴斐的这一番问话落下,大业殿彻底成了菜市场,争论声不断,不管是文官之间,还是文武之间意见都不统一。

    “君上,魏使入秦不守秦法,私自拜见太后,至国法于何地,臣以为当重罚以儆效尤!”

    蒋琬作为左丞相,文官之首,一句话落下,顿时将文官中纷杂的声音压了下去,只是武将那边,依旧争论不休。

    “君上,魏使不守秦法,当驱逐!”

    ……

    “轰!”

    ……

    徐庶的这一番话,太过于出人意料,一经落下,就让满朝文武大惊失色。

    他们没有想到太尉徐庶的对策,居然如此霸道而坚决,驱逐一国使者,这等于与魏国交恶。

    不管是春秋战国还是秦汉时期,不到两国交战,一般而言都不会轻易驱逐使者,甚至于两国交兵依旧不斩来使,相反还会将之当做贵客款待。

    正因为这种古来就有的礼法,让众人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因为驱逐使者,不管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使者个人而言,都是一种羞辱。

    “太尉的意思是杀鸡儆猴?”

    念头迭起,嬴斐一瞬间就明白了徐庶的意思,他这是打算借助这一次荀攸的事情,树立秦法的威严。

    只要驱逐荀攸的消息传遍天下,以后绝对没有人敢在秦国境内违反秦法,可以说徐庶打算牺牲荀攸一人,来铸就秦法的至高无上。

    “嗯。”

    微微颔首,徐庶走出武将序列,向着嬴斐行了一礼,道。

    “当年商君于咸阳城徒木立信,方有变法之始,今日君上当学商君,驱逐魏国使臣,树立大秦国法的威严。”

    随着徐庶将话中意思讲明,大业殿中的文武百官,纷纷沉默不言。因为他们都清楚,相比于一个魏国使臣,秦法才是秦国的根本。

    一念至此,以蒋琬与徐庶为首的文武百官纷纷躬身,道。

    “请君上驱逐魏国使臣!”

    ……

    看到这一幕,嬴斐微微一笑,心中很是有些感慨,他不介意文武百官自成派系,争权夺利。

    但必须清楚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必须一致对外,以他的命令为准。

 第948章 依此势,十年之后天下再无敌手。

    “请君上驱逐魏国使臣!”

    ……

    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纷纷躬身而请求,大有不驱逐魏国使臣荀攸不罢休。这样的众志成城,有些出乎了嬴斐预料。

    文武不和,历来都是一国一朝的诟病,但是这一刻的秦国大业殿中,却没有一点违和。

    嬴斐高坐君位,眼中掠过一抹惊喜,他望着底下的文武百官,心中生出了一丝满意。

    如今文武百官同心协力,一心只为秦国崛起,这让嬴斐心中生出了一抹感慨。

    这便是凝聚力。

    这便是属于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只有一个国家强大,盛世繁华,必将会使文武百官以及国中百姓,对于这个国家产生归属感。

    此时此刻,三公九卿,文武百官齐齐躬身,一心为大秦崛起壮大,这便是大秦立国的巨大好处。

    只要大秦在将来不坍塌,一直昌盛一方,必将会得到国中所有人的归属感,一起为壮大大秦而奋斗。

    ……

    心中念头闪烁,秦君嬴斐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望着底下的文武百官,道。

    “传旨,魏使荀攸入秦,不守秦法,以外臣的身份私自拜见太后,其罪该杀,今驱逐出境,从孤旨意传达之时,荀攸不得在秦国境内逗留一丝一毫。”

    “诺。”

    随着秦君的话音落下,一旁的小黄门魏浩然立即将其记录,在嬴斐加注了国君印之后,携旨离去。

    “君上圣明!”

    ……

    见到秦君嬴斐下达了驱逐荀攸的命令,一时间,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纷纷口称圣明,并为之叫好。

    ……

    深深的看了一眼文武百官,嬴斐不得不将驱逐魏国使臣的后果说出来,让文武百官在心中做好准备。

    一念至此,秦君嬴斐眼中露出一抹凝重,犀利的目光望向了底下的众人,一字一顿,道。

    “驱逐魏国使臣不过是孤一句话的事情,但是驱逐之后,必将会伴随着秦国与魏国的交恶,对于这一点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嬴斐作为一国之君,身为秦国的君上,就必须要为秦国军民负责,驱逐魏国使臣,他就必须要做好魏君曹操暴怒的一切准备。

    ……

    当秦君嬴斐的这一番话出口,顿时让气氛喧闹的大业殿,在一瞬间安静了下来,此刻文武百官心中念头闪烁,刚才他们只顾着秦法威严,却忘记了这样一来必将会引起魏国的敌对。

    高坐在君位的嬴斐将底下众人的脸色变化都收于眼底,他自然看到了秦国栋梁,三公九卿中的一大部分人,从始至终脸色就没有变过。

    ……

    “君上不必担忧,以臣之见就算是驱逐魏国使臣荀攸,魏公也不会轻易起兵犯境,就算是他心中有再大的怒气。”

    郭嘉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整个人看起来霸气至极,整个人身上有着无尽的霸气在宣泄而出。

    “因为我秦国兵强马壮,非魏国一国之力可敌,以魏公的英明睿智,他绝对不会立即犯境,而是会忍下这一口气。”

    “等到我国与赵国交兵之际,必定会爆起,在背后捅我们一刀。”

    郭嘉对于天下几位霸主的了解,远超一般人,特别是对于韩公袁绍与魏公曹操两人,因为在他看来这两个人是嬴斐最大的对手。

    也正是源自于那一份了解,他才会在一这一刻说出这样一番话。

    ……

    “右丞相所言甚是,臣以为驱逐魏国使臣为首要大事,至于魏国大怒以至于兴兵来犯,届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

    就在嬴斐等人沉默的瞬间,三公之列的徐庶开口,道。

    ……

    徐庶这一次开口,一如往常的霸道,以至于都提出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对策,这根本就是不惧一战。

    “哈哈……”

    见到臣子们如此自信霸气,秦君嬴斐一时间也是感同身受,其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望着麾下的文武百官,道。

    “太尉所言有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放眼天下,我大秦又有何惧!”

    ……

    嬴斐大话说的轻松,但是他心里清楚,想要做到这一点,根本就不容易。如今的秦国虽为诸国最强,却远没有强大到足以碾压的地步。

    特别是关中之地尚且还在赵国手中,就算是想要凭借山川之固坚守,也没有本钱,更何况如今的天下并非真正的战国。

    当年始皇帝能够以一国之强,横推关东六国,除了奋六世之余烈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关东六国不是无兵可用就是腐朽到了骨子深处。

    例如齐国,甚至于大秦黑色精锐一到,纷纷开城投降,都不需要战斗,兵不血刃下一国。

    但嬴斐心里清楚,战国之时或许可行,但是此时此刻绝对没有可能。相比于守成之君,这些开国之君,无论是胆识还是脾性,都非一般人可比。

    他们大多数都是从无到有,从一介白身建立了一个国家,对于他们而言,这个国家并非不可毁灭。

    这些开国之君,乱世枭雄,都有破釜沉舟,决死一战的勇气。

    嬴斐心里清楚,勇气这一点对于一国之君非常的难得,一个有血性的君主,自然不会放任国家灭亡而无动于衷。

    这些人绝对不会投降,因为他们一定会战斗到最后,那怕只剩下一兵一卒。

    “哎!”

    ……

    叹息了一声,嬴斐望着空荡荡的大业殿,一时间感慨万千。

    ……

    官驿。

    此刻小黄门魏浩然带着嬴斐旨意,来到了驿站中,这是大秦立国以来,建立的一个驿站。

    用来接待其他国家前来的使者,此刻官驿中只有一个人那便是魏使荀攸。

    自从荀攸来到秦国,他一时间也被震撼到了,此刻的秦国境内官清民安,五谷丰登,可谓是大顺。

    法令严明,每一个人一丝不苟,这让荀攸想到了当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