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371章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371章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

    林峰点头应诺一声,脸色凝重的走了,他不知道嬴斐的想法,但却清楚秦侯嬴斐肯定会出手动这些地方。

    “主公,这异族青壮南下巴蜀,恐怕会造成内乱!”

    待林峰消失不见,一旁的周瑜方才开口,道。

    “哈哈。”

    ……

    闻言,嬴斐大笑了一声,眼中掠过一抹精光,其盯着周瑜,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年始皇驾崩过早,导致直道未曾修建。如今巴蜀落入本侯之手,必须要贯穿巴蜀与凉并二州。”

    “唯有如此,才能在遇到战事发生,巴蜀之地的粮食才能源源不断,按时送达。本侯令异族青壮南下,不为其他,只求直道与灵渠。”

    这一刻的嬴斐身上闪烁着光辉,就像是朝圣一样。

    “而且使用异族青壮开挖直道与灵渠,才能将消耗与损失降到最低。那怕异族青壮死伤惨重,也不会令凉并二州以及天下百姓反对。”

    “呼。”

    嬴斐吐出一口气,叹息了一声,道:“最多儒家开口对本侯谴责而已!”

 第730章 若降,其之一脉与国同休

    儒家与嬴斐的目标不同,两者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一个代表着铁血强权,代表着森严的法制。

    一个代表着仁义,崇尚道德,可以说儒家与法家走的是两个极端。嬴斐虽然崇尚百家争鸣,但其骨子里依旧是一个法家。

    ……

    内圣外王,这是一种成熟的思想,只是并不适合乱世。内圣外王即指,对内以王道以服其民,对外以霸道铁血服其国。

    这是治世之策,或者说是天下一统之后的国策。

    只是乱世用重典,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只能推行霸道。以霸道灭其他势力,一统中原九州。

    只有这样才能将战乱结束的时间缩短到最短,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原大地保留更多的元气。

    “主公,只是与儒家关系恶劣到了这一步,恐怕对主公日后的霸业有所阻碍,毕竟儒家之势太大。”

    周瑜的小脸上露出一抹担忧,出身官宦世家的他,自是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儒家之势。

    ……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

    嬴斐朝着周瑜摇了摇头,笑着解释,道:“公瑾,汝多虑了。不管是儒家还是诸子百家的其他,他们追求的最终还是利益。”

    “虽然此刻本侯与儒家敌对,但只要本侯给他们足够大的利益,儒家就一定会倒戈相向。”

    望着大帐之外的蓝天,嬴斐低声叹息,道:“被董仲舒阉割了儒家,只剩下了一味的迎合帝王,更何况当今天下也不再是春秋战国。”

    ……

    “嘶。”

    ……

    倒吸了一口凉气,周瑜的脸色也不在轻松,他不是白痴,自然能够听懂嬴斐话中的意思。

    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极其兴盛,百家争鸣,学术璀璨夺目。那时候的儒家虽然并不强大,但极其独立。

    如今被董仲舒阉割的儒家,早已经失去了独立生存的本能,它只能依附皇权而存在,一旦秦侯取得天下,儒家只有缴械投降。

    想明白了这一点,周瑜心中震惊于嬴斐的高瞻远瞩,心里念头一转,其起身朝着嬴斐躬身,道。

    “主公深谋远虑,瑜佩服!”

    这一句佩服真心实意,是周瑜的心里话。他心里清楚,眼前的秦侯嬴斐不仅是一个战略高手,更是一个战术高手。

    ……

    “公瑾。”

    “主公。”

    瞥了一眼神色恭敬的周瑜,嬴斐微微一笑,道:“派遣使者入成都,告诉刘焉就地投降,封侯,他之一脉与国同休。”

    “诺。”

    周瑜震撼于嬴斐给出的手笔太大,封侯还好,毕竟刘焉贵为一地州牧,原本就是侯爷。

    可是这他之一脉与国同休,这代表着日后秦侯嬴斐立国,大秦不灭,刘氏一族长存。

    这句话比封侯诱惑大多了,只是周瑜明白此刻嬴斐的想法,清楚秦侯在担忧并州战事。

    袁绍与曹操都是天下一等一的枭雄,他们的手段层出不穷,麾下大军更是强大。两个人麾下都有数一数二的谋士团,徐庶与蒋琬虽强,终究有点势单力孤。

    此刻唯有兼并巴蜀,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下来,秦侯嬴斐才能抽身北上。然而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刘焉。

    只要刘焉跪地乞降,巴蜀之地将会在短时间民心尽收,同时也能得到刘焉手底下的七万大军,北上之事将会更有力量。

    ……

    成都城。

    州牧府中刘焉高坐其上,脸上的颓废,根本无法掩饰而去。偌大的巴蜀之地,如今就只剩下成都一地。

    作为一个枭雄,这一刻的刘焉身上散发出一抹迟暮。枭雄迟暮,这对于一个人,一个势力是最大的悲哀。

    “高卿。”

    法真恭敬的坐在下首,脸上掠过一抹凝重,其朝着刘焉,道:“主公。”

    “嗯。”

    点了点头,刘焉眼中闪过一抹莫名,其盯着法真,道:“城中局势如何,秦侯有何举动?”

    这是刘焉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故而一出口就是重点。

    闻言,法真眼珠子一转,立即躬身,道:“禀主公,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属下现已将巴蜀四大宗族软禁。”

    “此刻他们没有了与秦侯通敌的机会,至于秦侯嬴斐正在采南山之石。”

    “嗯。”

    点了点头,刘焉凝重的脸色终于有了一丝松动,朝着法真,道:“密切关注秦侯的一举一动,至于四大宗族就先软禁吧!”

    “诺。”

    法真躬身而出,他心里清楚方才的最后一句话便是刘焉对自己的敲打。这个时候,不是与四大宗族交恶的时候。

    刘焉害怕法真暗地里下黑手,毕竟南下士族与益州四大宗族之间的矛盾,无法缓和。

    “高卿,希望汝能够明白,此刻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本侯不想教训四大宗族,只是时机尚不成熟。”

    ……

    望着法真离去的身影,刘焉心中微微一叹息,呢喃,道。

    ……

    益州四大宗族在关键时候背叛自己,刘焉心中杀机滔天,只是他心里清楚,此刻杀不得。

    一旦冒然杀了四大宗族,成都必乱,而且南下永昌郡的刘璋等人,将会得到四大宗族疯狂的追杀。

    ……

    “主公。”

    听到孟达的声音,刘焉眼珠子一转,开口,道:“发生了何事?”

    走进大厅,孟达朝着刘焉行了一个军礼,道:“禀主公,方才属下在巡城时发现一少年,自称秦侯使者想要见主公。”

    “秦侯使者?”

    双方已经是不死不休之局,此刻嬴斐派遣使者到来,一时间刘焉还未猜不到嬴斐此举的用意。

    “孟达,将人带进来。”

    “诺。”

    ……

    “秦侯麾下周瑜,见过益州牧!”

    周瑜的礼节一丝不苟,没有一点错误,高坐在上首的刘焉眼中精光闪烁,顿了片刻,道。

    “周使者不必多礼,坐!”

    “多谢刘益州!”

    等到周瑜落下来,刘焉虎目中掠过一抹精光,其盯着周瑜,道:“周使者,不知昔日河南、尹周大人是汝什么人?”

    闻言,周瑜眼中闪过一抹笑意,其抬起头盯着刘焉,一字一顿,道:“不瞒刘益州,正是家父!”

 第731章 汝与秦侯谁强?

    “原来是周兄家的公子,一晃数年不见,贤侄已是人中龙凤。”

    刘焉与周异有旧,曾经一起谈论过文章,逛过青楼,两个人的关系不浅,不是一般的铁。

    只是后来,周异辞官归乡,刘焉成为了益州牧,由于距离太远两个人的联系才慢慢淡了下去。

    此刻见到故人之子,刘焉心中可谓是五味俱全,周瑜的气质与从容不迫让刘焉暗自惊叹。

    拿周瑜与自己儿子一比较,刘焉心中不由大叹!

    “周瑜,见过伯父!”

    周瑜也是一个懂眼色的人,此刻见到刘焉要拉关系,其立马爬杆上树。

    ……

    两个人寒暄了一会儿,大厅中的气氛也是有了松懈,没有周瑜刚进来时的那般紧张。

    “公瑾,不知汝这一次来秦侯有何贵干?”

    叙完旧,两个人终于是将话题提上了正题,因为不管是刘焉还是周瑜,他们两个都清楚,这件事迟早都要解决,就算是拖也拖不过去。

    闻言,周瑜整了整衣衫,脸色也在瞬间变得正式起来。作为秦侯嬴斐的使者,周瑜绝对不会让刘焉三句话就拉拢过去。

    这一刻,他心里清楚自己的地位。

    站起身来,走到最中间朝着刘焉躬身行了一礼,周瑜一字一顿,道。

    “禀刘益州,秦侯这一次派遣在下前来,有一句话告诉刘益州!”

    “哦!”

    听到周瑜说出来的话不是劝降,一时间刘焉心里也是生出了一抹好奇,其眼中精光一闪而过,盯着周瑜,道。

    “秦侯有何话要对本侯言,公瑾汝但说无妨!”

    周瑜的观察力极其敏锐,那怕刘焉眼中的好奇仅仅只是一闪而逝,却也被周瑜捕捉到了。

    捕捉到了刘焉的好奇,周瑜嘴角掀起一抹笑意,其朝着刘焉,道。

    “秦侯有言,只要刘益州投降,他日一旦大秦立国,刘益州一脉与国同休。”

    ……

    “轰。”

    听到周瑜这样不加掩饰的话,刘焉心中大震,其猛的从座位站起来,眼中杀机滔天而起。

    “秦侯要复辟大秦?”

    刘焉身上的杀气与上位者的威严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直面周瑜。在这股巨大的压力下,周瑜昂头挺胸一步不退。

    “哼!”

    被刘焉这样压迫,心高气傲的周瑜自是不满,其冷哼一声,一股凌厉的杀机争锋相对而起。

    周瑜盯着刘焉,一字一顿,道:“当今天下,四分五裂,秦侯立国大秦有何不可!”

    这一句有何不可,就像一道钉子钉在了刘焉的心脏,让刘焉原本的惊天暴怒与杀机消失殆尽,仿佛泄了气的气球,在一瞬间软了下去。

    当年秦失其鹿,十八诸侯共逐之,今汉天子亦失其鹿,就算是刘焉再如何不甘,也无可奈何。

    更何况此刻秦侯嬴斐的势力无疑是最大的,不管是四世三公的袁绍,还是刘氏皇族的自己,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大汉王朝,大势已去!

    ……

    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这一刻刘焉心中念头迭起,心情复杂无比。

    是他亲手搅动无边风云,到头来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这种憋屈,只有此刻的刘焉才能体会。

    “此事事关重大,公瑾且留些许时间,待本侯与麾下文武商量过后,再给汝答复如何?”

    听到刘焉的话,周瑜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刘益州自便。”

    此刻的刘焉代表着很多人利益,到了这个时候并不是他一个人说了就算,周瑜心里清楚这些事,故而答应的斩钉截铁。

    ……

    “孟达。”

    “主公。”

    瞥了一眼匆匆走进来的孟达,刘焉点了点头,道:“汝先带公瑾下去休息。”

    “诺。”

    点头应诺一声,孟达与周瑜先后走去,就在这个时候,刘焉的声音幽幽的传了出来。

    “公瑾乃本侯故人之子,尔等不可慢待之!”

    ……

    “诺。”

    看着周瑜与孟达走出去,刘焉脸上的笑容在一瞬间消失不见,阴沉的快要滴出水。

    “张修。”

    刘焉心中念头百转,他心中清楚,秦侯嬴斐的条件如此丰厚,肯定是秦军出现了意外。

    这个疑惑,也是刘焉没有直接答应周瑜的原因,不弄清楚这些事,一时半会儿他做不出决定。

    “主公。”

    张修从门口走进来,其脸色微微有些凝重,其望着刘焉躬身行礼,道。

    ……

    深深看了一眼走进来的张修,刘焉眼中精光一闪,道:“方才秦侯嬴斐派麾下周瑜前来劝降,汝可知秦侯发生了何事?”

    闻言,张修眼中精光一闪,其朝着刘焉,道:“禀主公,我们的人方才传来消息,韩侯袁绍,魏侯曹操两人联袂进犯并州。”

    “二十万大军兵锋直指并州,想必是秦侯也得到了情报。”

    ……

    “嗯。”

    点了点头,刘焉眼中神色难明,他心里清楚秦侯嬴斐的情报系统远远比任何人都要犀利。

    “秦侯有言,若本侯投降,一旦他日大秦立国,本侯一脉与国同休,对于此,汝以为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