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189章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189章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推门而入,袁安神色恭敬。其,作为袁逢的心腹,自是清楚其情绪多变,一个不好就会雷霆震怒。

    “嗯。”

    点了点头,袁逢瞥了一眼袁安,道:“通知本初与公路,速至书房。”

    “诺。”

    袁绍与袁术,乃袁氏第二代最为出类拔萃者,袁逢心里清楚,自己老了。袁氏百年梦想能否实现,将依靠二人。

    袁逢目光如刀剑,闪烁着令人心骇的寒光。这一次,袁氏绝对不会如同先帝继位之时一样,坐视不理。

 第370章 必成窦武之祸

    ”

    袁绍与袁术几乎在同一时间到达,两人互看一眼,皆,摆过头去。两人势成水火,互不相容。半响之后,皆朝着书房,道。

    “叔父。”

    闻言,袁逢双目微微一变,道:“进来。”

    “咯吱。”

    两人闻言,逐推门而入。

    。。。。。。

    望着神色恭敬地两人,袁逢双目里闪过一抹柔和,左手向前一指,道:“坐。”

    “诺。”

    闻声落座,袁绍二人皆目露不解,望着袁逢等待其开口。见到这一幕,袁逢莞尔一笑,道:“本初、公路,汝二人乃我袁氏嫡系,肩负袁氏兴衰大任。对于宫中惊变,汝二人以为何?”

    无论袁绍还是袁术,皆袁逢亲子。是以,其对于二人抱有极大的期望。以至于,到了此时此刻,袁逢依旧在提点二人。

    四世三公的传承,令袁氏规矩极其严苛。特别是对继承人的选择,更是宁缺毋滥。毕竟袁氏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带领袁氏,一飞冲天的家主,而不是一个无能之辈。就算袁逢不介意,其他人也不会同意。

    如今的袁氏早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家族,而是一个利益结合体。在其的身后,站着无数门生故吏,组成了一个遍布九州的大网。

    一飞冲天、扶摇直上九万里。与其说是袁氏的目标,不如说是这个利益体的诉求。这就像宋太祖的陈桥兵变,在其时,黄袍加身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

    闻言,两个人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抢答,而是陷入了沉思。望着这一幕,袁逢眼中露出一抹笑意。深思熟虑方是一个智者所为,冒然抢答,根本就是莽夫之举。

    “父亲。”

    半响之后,袁术抬起头看着袁逢,道:“术以为,新帝虽出人意料,其手段也算不凡,然,奈何其生不逢时矣。若,其甘愿平庸尚能苟全性命,否则,唯死而已。”

    袁术心里清楚,若是当今天子生于恒帝之时,尚有可能兴复大汉。然,生不逢时,夫复奈何。先帝刘宏为了复兴大汉,令大汉国力于一空,此时此刻,大厦将倾,绝难匡扶。

    更何况,大汉王朝先有太平道暴乱,后有北宫伯玉等羌胡之乱,如今更是张举勾结乌恒,作乱幽州。真可谓是内忧外患,民心尽失。大汉王朝承平四百载,气数已尽,仅凭借刘辩一人根本就独木难支。

    “恩。”

    点了点头,袁逢脸上闪过一抹满意。在这两年里,袁术的确成长了不少。想到这里,袁逢对嬴斐生出了一抹感激。

    “唰。”

    热切的目光转向袁绍,袁逢眼中满是期待。望着这个庶子,其,心里感慨万千。有过骄傲,亦有过后悔。

    察觉到袁逢的目光,袁绍眸子一闪,道:“绍以为,为今之计当联络三公九卿,凝聚成一股势力。加入到十常侍与外戚的争锋中,以获取最大利益。”

    袁绍看的很清楚,此时此刻,无论是外戚还是十常侍,都无法吃下对方。如此一来,世家一系将成举足轻重的力量,无论其倒向那一边,都足以打破这个脆弱的平衡,彻底的动荡大汉朝廷。

    “嘶。”

    闻言,袁逢便是一愣。袁绍委婉的回答,令其心底一惊。袁逢心里清楚袁绍之所以能够有此言,必定是对当前时局认真研究过,否则,其根本不可能说出这等言辞。

    “恩。”

    压下心中的惊讶,袁逢望着袁绍与袁术二人,道:“汝二人之言不假,老夫已令尔等叔父前去联络三公九卿过府一叙。”

    解释了一句,袁逢眼中的神色由柔和变得凌厉,其望着袁绍,道:“本初。”

    “叔父。”

    迎着袁绍的目光,袁逢,道:“汝尽快掌控中军一校,以作后用。”

    “诺。”

    。。。。。。

    袁绍离去之后,袁逢便沉默了。其,仿佛忘记了袁术还在,便陷入了思考。

    。。。。。。

    西街。

    整个洛阳城乱作一团,无数世家与势力都在召开会议,研究下一步的站队问题。可以说,刘宏驾崩来的太过于突然,令很多人都措手不及。

    。。。。。。

    大将军府,此刻人满为患。不仅有何进、何苗以及杨阜,更有除三公九卿之外的文武百官。刘辩登基为帝,这说明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自然引得一些墙头草所追逐。

    前来拜访的人,自然没有资格进入这里。书房中,何进虎目中闪过一抹厉色,朝着杨阜,道:“太子如此手段,只怕祸事矣!”

    纸始终包不住火,毒杀先帝这件事,迟早会东窗事发,何进自然不愿意新帝太过于强势。闻言,杨阜神色一变,道。

    “新帝杀伐果决,手段霸道,确实出乎了我等预料。为今之计,当联络袁氏,铲除十常侍,彻底掌控朝堂。”

    此时,两者乃同一条线上的蚂蚱,杨阜对此并未藏私。其,心里清楚,这件事关乎生死,一旦出了差错,何进或许不会死,而他则必死无疑。

    “恩。”

    点了点头,何进双目之中掠过一抹思索,道:“先生之言,甚善。”

    何进走到今日,亦绝非等闲。其,心里自是清楚,如何选择才对自己有利。如今,因为一时之念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何进已经没有了退路。为今之计,只能一路向前,重复王莽之路。

    窃取大汉天下为己有,窥觊九州神器于今日。

    。。。。。。

    “大兄,十常侍数十年积累,其势不可小觑。愚弟窃以为,目前,当不应于十常侍交恶。”

    何苗的想法十分实际,其,也比何进与杨阜更加理智。此时此刻,其,看似势大却不过镜花水月。北军虽强,却刚刚接手,面和心不合。这等境况下,于十常侍鱼死网破,胜算太低,诚不可取也。

    闻言,何进脸色一变,逐将目光看向了杨阜。其,清楚何苗之言,并非骇人听闻。

    他要做的是最后的胜者,而不是为世家徒做嫁衣。

    “嘶。”

    听到何苗之言,察觉到何进目光之中的质疑。杨阜凝声,道:“十常侍若不早除,必成窦武之祸。”

 第371章 中平三年春

    洛阳惊变,新旧帝易位,这并不能阻挡冬春的交替。熬过最可怕的冬季,整个九州大地,展现出一股生机勃勃来。

    乍暖还寒时候,正是二月之初。嬴斐一行人,行走于下辨县城外,仰观天地之间春色撩人。

    风和日丽,太阳自天空之中倾泄而下,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微风袭来,吹起衣抉飘飘,皱了一池春水。

    ……

    岷山之上,青草渐出,露出一抹绿色,嬴斐四人席地而坐,在堪蓝的天空下,谈笑风生。

    勾栏红墙,自是他人风流地。风花雪月,平常人家寻柳处。

    言辞之间,放荡不羁。这一刻,四人之间,根本无君臣之别,一起讨论着那些趣事。一时之间,斯文扫地。

    “苍狗白云,一佳友,当浮一大白。”

    半响之后,郭嘉嘴角掀起一抹笑意,在一瞬间放大,其举杯,道。

    “哈哈……”

    淡然而笑,自是一派风轻云淡。三年时间的打磨与历练,使得魏良沉稳无比,大将之风尽显。

    “军师所言,甚善。”

    “当浮一大白。”

    ……

    太史慈亦随之符合,一时间众人举杯,皆望着嬴斐,笑而不语。

    ……

    迎着三人的目光,嬴斐压下心底的乱想,微微一笑,开口,道:“文臣武将,一主君,当浮一大白。”

    “主公。”

    饮尽一杯酒,放下手中酒杯,郭嘉神色一闪,道。

    “奉孝,何事不解,汝,言之即可。”

    瞥了一眼欲言又止的郭嘉,嬴斐莞尔一笑,语气之中,笑意盎然,其,仿佛一点也不在意。

    “夫人乃颍川荀氏,主公何不借荀氏之势,纳公达与文若为己用。”

    郭嘉眸子里精光爆闪,其盯着嬴斐,目光犀利,仿佛要一下子看透嬴斐的内心深处。

    “嘉,自幼生于阳翟。学于颍川书院,更与文若、公达相熟,深知其人之才。公达善军,其,用兵大开大合,以奇辅正,乃当世兵之大家。”

    “文若更是不凡,其才王佐。其,治理后方,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乃再世萧何也。”

    “更何况,荀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荀氏八达,声望著于九州。一旦主公借势于荀氏,西凉一地,文武俱足矣。”

    “哈哈……”

    闻言,嬴斐仰天大笑,其,声中沧桑易见,心酸微不可察。

    “唰。”

    鹰目之中射出一抹精芒,嬴斐双眸紧紧的望着郭嘉,这一刻,其,就像一只鹰隼,孤独而又高傲。

    “呼。”

    目光凌厉,爆发出璀璨的光华,其深深的吐出一口气,在几个深呼吸后,平息掉情绪,道。

    “奉孝,若本将借荀氏之势,引其门生故吏于州郡。届时,关键时刻,本将之令,未必有荀氏之主有用!”

    ……

    这虽然不是嬴斐拒绝荀氏的最主要原因,却,亦是嬴斐忧虑所在。外戚势力太大,这根本就是祸乱之始。

    汉高祖刘邦,其,击破楚霸王这等天骄,灭杀盖世兵仙韩信,可谓是天下共主。然,其在世之时,吕氏势大。

    到后来,终究是发生了吕后之乱,令大汉王朝差一点倾覆。前车之鉴,乃后事之师。如此赤裸裸,明晃晃的例子,就在眼前,嬴斐自是心下忌惮。

    “文若,公达,非此人也!”

    三人自幼相熟,亦是相交极深。此际,闻嬴斐之言,郭嘉自是不信,逐开口反驳。言辞间,凿凿有辞。

    这一刻,郭嘉脸上有一种光辉,极其神圣。这就像一个朝拜者,一步一叩首,跨越千里,走到了圣城耶路撒冷。

    “嗯。”

    点了点头,嬴斐,道:“名士何颙曾言荀文若有王佐之才,可见其智。其侄荀攸,大智若愚,皆,世间大才。”

    “奉孝,倘若一旦事成。这样的家族,何人可制?”

    嬴斐神色凝重,其嘴角露出一抹苦涩,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

    闻言,郭嘉与魏良三人神色瞬间一震,其望向嬴斐的眸子里,露出一抹尊敬。

    三个人震撼于这句话中,久久不能自拔。这句话所造成的冲击,太过于犀利,简直可以说是霸道绝伦。

    郭嘉等三人,皆熟于孙子,善于兵法战阵。此话点明中心,意在概括,简直就像暮鼓晨钟一般。

    “轰。”

    巨大冲击于心中,犹如滔天海浪一般,席卷向四方。郭嘉眸子微眯,沉默了半响之后,朝着嬴斐,道。

    “主公大才,嘉拜服。”

    ……

    “主公之言,犹,醍醐灌顶而不能比,慈/良受教也!”

    ……

    嬴斐随意的一句话,令三人敬若神明。要知道,这个时期,这句话还未出现。这样的警世名言,天下无双。

    ……

    “主公。”

    就在此时,一道冷冽的声音传来,其声之中,焦急如焚。

    “何事惊慌?”

    冷哼一声,嬴斐低头看向了林峰。其,虽语气不善,却行动果决。

    “羌胡联军于上禄县作乱,上禄县县尉投降,引羌胡兵入城,肆意杀戮百姓。据黑冰台消息,上禄县中百姓十不存一。”

    “嘶。”

    林峰带来的消息,将轻松一击而溃。魏良与太史慈对视一眼,猛然间跪倒在地,道。

    “主公,羌胡欺人太甚,慈/良请主公下令,出兵上禄,屠了这支羌胡兵。”

    “唰。”

    两道犀利的目光,在一瞬间交汇,嬴斐鹰目微眯,道。

    “奉孝,此事汝以为何?”

    闻言,郭嘉眸子之中射出凌厉的杀机,语气冷如寒冰,道。

    “杀。”

    ……

    “嗯。”

    点了点头,嬴斐鹰目一厉,大喝,道:“魏良。”

    “主公。”

    瞥了一眼魏良,嬴斐沉声,道:“由汝领魏武卒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