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117章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117章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29章 武夫当国

    ”

    点了点头,嬴斐哈哈一笑,道:“两位皆朝廷栋梁,方才之举,实不智也。”

    “刀兵无眼,一旦两军相互攻伐。此地必将血流成河,届时尸骨堆积如山。此事责任重大,一旦传扬出去,则后患无穷矣!”

    嬴斐语气平淡,并未暴怒。但其言语之间,严厉无比。一股肃杀,犹如冰渣一般,彻骨冰寒。

    “此事,乃儒之过也!”

    王儒心绪难平,只是望着嬴斐,其违心而言,道。

    嬴斐瞥了一眼王儒,其眸子一闪,转头看向了郭嘉。王儒心有芥蒂,根本就未掩饰,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

    “主公,约束军士不严,嘉愿领罪!”

    郭嘉顿首,一番话轻飘飘落地,让王儒与嬴斐为之一愣。特别是嬴斐,其嘴角抿起一抹笑意。

    这便是智者与大儒的区别,两者的回答,简直就是千差万别。

    王儒的回答,一如既往,有着儒士的执着。而郭嘉的回答则巧妙无比,一下子将罪责推到了士兵身上,将自己推的一干二净。

    “此事就此作罢,郡守请。”

    “大都护,请。”

    ……

    眸子一动,一抹亮光掠过。嬴斐转头喝,道:“萧战。”

    “主公。”

    “领大军驻扎,以协周全。”

    两军关系复杂,就像针尖遇到了麦芒。彼此之间,有一种针对。嬴斐示意萧战领军执法,以防突变。

    “诺。”

    萧战离去,其虎目中疑惑丛生。嬴斐的军令太过于匪夷所思,下的莫名其妙。

    郡守府内。

    嬴斐,王儒,郭嘉等人俱在。复杂的神情色一闪而逝,几个人神色难明,一时间气氛凝固,皆无言。

    “奉孝,汝入青州已久,对黄巾之势势,有何见地?”

    一句话,将几个人的目光拉进,众人一下子看向了郭嘉。闻言,其眸子一闪,拱手,道。

    “黄巾大势已去,正是我等建功立业之时。嘉请主公以大军驻守平原,发布告示,以招降之。”

    “若有不遵之辈,遣大军讨伐之。以雷霆万钧之势,铁血镇杀!”

    “嗯。”

    点了点头,嬴斐眼中冰冷无比。念头复杂,其转头,道。

    “地图。”

    “诺。”

    萧战取出地图,“哗啦”一下子铺开。一张局势复杂的九州地图,映入眼帘。嬴斐星目发出光,道。

    “一顿棒子,给一颗枣子。当真是无上大法也。”

    手指在地图上划动,其星眸中光华掠过,嬴斐抬起头,看着郭嘉的双目,道。

    “奉孝,若黄巾降,其者甚众,当若何?”

    青州黄巾逾百万,一旦闻风而降。一时间必将自己困于青州,使之不能纵横天下,驰骋疆场。

    “百万黄巾只是一个谣传,其数必不足百万。而且黄巾大军老弱病残与青壮共存,根本不能称之为军队。”

    郭嘉眼中射出一抹亮光,十分璀璨。其神色一凝,抬起头,道。

    “一旦黄巾降,择其青壮以成军。同时遣散老弱病残,以存青州。如此一来,青州黄巾逐平,其地生产亦无拖累。”

    “嘶。”

    倒吸一口凉气,嬴斐眸子缩了一缩。他不得不承认,郭嘉其智惊天,更是对于人心的把握敏锐无比。

    这一点,嬴斐十分佩服。其一瞬间,便将黄巾之势,捋的一清二楚。

    “嗯。”

    点了点头,嬴斐对此深以为然。郭嘉之言,正应其时。不仅有理由说服王儒,也可以给朝廷一个交代,更是一下子减轻了嬴斐的负担。

    与此同时,面对嬴斐势力暴涨,其他人也只能哑口无言。

    瞥了一眼两人,嬴斐神色一动,对着王儒,道:“王郡守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招降令,将由汝书,若何?”

    “诺。”

    王儒神色一变,其拱手笑,道。他知道,嬴斐出言,自己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与其被迫,不如坦而受之。

    ……

    “驾。”

    一匹赤红的战马,绝尘而去。其身上一健硕的壮年,略微有些肥胖。壮年身后,大批的铁骑跟随。

    尘土飞扬,在骑兵身后带起一道长龙。旌旗招展,一飞熊图案刻于其上,其势张狂,张牙舞爪。

    一股暴虐气息,扑面而来。

    “岳父。”

    李儒催马赶至,朝着董卓,道。其神色匆忙,带着丝丝恭敬。

    “吁。”

    一把勒住战马,董卓脸色一挑,其眸子一缩,道:“我儿,所为何来?

    董卓圆脸抖了抖,望着李儒时一脸笑意。对于这个二女婿,董卓极其满意,李儒不像大女婿牛铺,只是一介莽夫。

    李儒足智多谋,其在董卓崛起之路上,帮助良多。正是因为如此,董卓对于李儒感官极好。

    “岳父大人,密卫消息,西域大都护嬴斐,兵出青州,已经占据平原郡,正在对黄巾逐一击破。”

    “与此同时,曹孟德于南阳,击破黄巾张曼成部,一时声威无两。曹操三战三胜,其已率军北上,直逼广宗而来。”

    “而且四世三公之袁绍,其于洛阳而出,领兵三万,兵朝广宗。”

    ……

    “嗯。”

    董卓神色一凝,眸子里闪过一抹沉重。对于曹孟德,袁绍等人,其并不惧怕。真正让董卓担忧的,则是嬴斐。

    相对于袁绍等人,嬴斐太犀利了。其兵锋所向,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与这样的人争战功,董卓心有戚戚然。

    “文正,此去汝有何策?”

    董卓眸子一动,朝着李儒问计。这是一次机会,只要把握住,其才能逆天而起。在文人横行的世界,武夫当国。

    “岳父汝不必多虑,我军浩荡,飞熊军战无不胜,更有陛下旨意在,官至东中郎将,总督广宗战事。”

    “无论是西域大都护嬴斐,还是曹操,四世三公的袁绍,一旦其至广宗,必将听岳父将令。”

    “那怕是战功赫赫如嬴斐,还是四世三公背景雄厚的袁绍,其都不得不从之。岳父不必惧也。”

    董卓眸子一缩,思考了片刻,道:“然也。”

    他虽是武夫,却也有自知之明。无论是袁绍,还是嬴斐。其所凭借的只有刘宏的圣旨,与军中的资历,才能给于震慑。

    喝醉了,兄弟们晚安

 第230章 青州哗然

    “昔、高祖于邙砀山,斩白蛇起义。手执赤霄剑,号曰赤帝之子。击败项楚,已逾四百载。”

    “其间,王莽忤逆,窃取九鼎之重而据之。匆匆数年,民乱四起。先有更始帝起,后有光武中兴。”

    “光武帝据河北王霸之基,领云台二十八将,席卷天下,始有后汉二百载承平。令陛下贤明,文治武功皆不逊色于先贤。”

    “朝堂之上,多勇武忠义之辈。大汉江山原本安宁,圣天子荣光耀四方。然,巨鹿郡有张氏子,名角。”

    “本寒门子弟,偶得太平要术十卷。借鬼神之名,愚弄百姓。为满私欲,悍然揭竿而起。”

    “一时间,八州震荡。中原之上,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天下大乱。今圣天子,震怒,特招本将已平叛。”

    “陛下有令,只惩首恶,余者不究。本将嬴斐,特于平原郡静候诸君!”

    ……

    一时间,嬴斐昭告天下。榜文发布于青州各郡县,顿时引起巨大哗然,原本安静的青州各郡县,一下子变得风起云涌。

    东莱郡,蒲麻村。

    一群人围在布告前,神色凝重,皆在窃窃私语。在一个偏远山村,这种盛况,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村中老人张老汉,依稀还记的。前一次,朝廷发布布告,还是前一任皇帝时。此刻在位的刘宏,那时候还是一个落魄皇亲,谁也不知道其会飞黄腾达。

    “子义,汝给大家伙说一说叨。”

    “好。”

    应张老汉之言,猿臂虎躯的青年,眸子里掠过一抹精光,道。

    “西域大都护发布布告,令黄巾残部,率众投降。其只惩祸首,余者既往不咎。”

    “大都护何许人也?”

    到底是山野村夫,交通不便。其接触到的信息,跟不上变化。张老汉儿明显不认识,这个名扬天下的后起之秀。

    “唰。”

    目光浑浊,齐刷刷的望向了青年。眸子里的寓意,不难理解。被称为子义的青年,嘴角掀起一抹笑容,道。

    “西域大都护,乃一方重臣,坐镇西域诸国。其人战功赫赫,百战百胜也。”

    字词间的崇拜,不加掩饰。语气更显尊敬。显然,嬴斐之功绩,是青年梦寐以求的。

    男儿生于世间,苦练武功。就是为了饮马贝加尔,扬鞭大漠北。这一刻,他心动了。在其的眸子里,仿佛看见了一代军神的崛起。

    就像当年卫霍一样,催马扬鞭击败大汉北边的强敌,将自己的名字,书写在史书上,千百年后太史之名,依旧张扬。

    “哎。”

    叹了一口气,太史慈转身离去。其脚步决绝,不带一丝眷恋。

    城东,一座破旧的茅草屋,就是太史慈的家。

    “阿母。”

    “咯吱。”

    收拾了一下情绪,轻唤一声。太史慈一下子将大门推开,大门因为太大力,而在摇摇晃晃,发出难听的声音。

    “我儿回来了。”

    一老妪,柱着拐杖,从大堂中迈步而出。颤颤巍巍,就像风中残烛在摇曳。

    “嗯。”

    太史慈是一个孝子,见状连忙将太史夫人扶住。脸上的恭敬,浓郁的无可分割。

    “我儿外出,可有心事乎?”

    正所谓知子莫若母,方一临近,太史夫人便察觉到了儿子的不同以往。浑浊的双眸内,光芒一闪,道。

    “西域大都护,发布告于青州。言乱民可降,赦其罪!”

    一同进屋,太史慈扶着母亲坐了下来。在其母熠熠生辉的目光下,头越来越低。老夫人眸光如剑,死死的盯着太史慈,道。

    “心已动,何必强忍之!”

    苍老的声音,略微颤抖。太史夫人,对于儿子,十分了解。更何况,太史慈乃其一手拉扯长大,无论秉性,还是能力,皆知之甚详。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矣!”

    潮红的脸庞,颤抖的双手。太史慈压下身体的激动,将之隐藏。

    家中老母尚在,故不轻出,这便是太史慈的选择。

    太史夫人望着儿子,眼眶泛红。她自是知晓太史慈,自幼师从名家,其弓马娴熟,箭法精良,今不得出,实乃其故。

    浑浊的双目里,泪光婆娑,太史老夫人良久之后,道。

    “大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奉老母乎!”

    语气凌厉,很有一股恨铁不成钢。太史夫人之言,令太史慈心中躁动,就像一个恶魔和一个天使在争斗。

    战况激烈,不争个你死我活不罢休。

    ……

    布告一出,整个青州为之震荡。不光是太史慈如此,一州七郡,同时哗然。无数人奔走相告,一时间,人心惶惶。

    千乘郡深处。

    牛头山上的忠义堂内,一群人正在来回走动,步伐焦急,显然有难决之事困扰。

    “老四,老八,老九,老十三。”

    一声大喝,怒气蓬发。坐于首座的壮年,脸上青筋狰狞。暴起的血管,让本来凶恶的面容,更加吓人。

    “嬴斐小儿,欺人太甚。”

    “啪啦。”

    将手中的茶杯摔碎,老八怒喝,道。漆黑的脸膛,因为发怒,有些黑里透红。

    “大哥,汝乃一军之主,此事当若何?”

    目光犀利如刚刀,老十三孙一任,道。话虽强硬,其却深知两者之差,简直有云泥之别。

    “哼!”

    赵四年从座位上站起,发出一声冷哼。忠义堂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静如鬼蜮。冰冷的杀气,就像一把宝剑,徒然出鞘。

    犀利,霸道!

    虎目一沉,怒喝,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有大军十万,岂会惧怕区区嬴斐小儿!”

    “嘶。”

    一语出,吓得众人脸都白了。望着赵四年的眼神,充满了惊恐与不可思议。他们想不通,到底是怎么样的伟力。

    才会让其如此猖狂,居然对声名著于天下的嬴斐,如此无视。

    “大哥,波才二十万大军,一战而溃。其只能趁乱逃遁。”老九眸子里掠过一抹担忧,道:“况且波才连败朱儁,皇甫嵩,其才不亚于兄长!”

    “十万大军生死,存于一线。弟请兄长慎重从之!”

 第231章 连横

    “放肆!”

    赵四年语气冰冷,凌厉的杀气犹如飓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