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992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992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和伯。”

    这些人个个面色憔悴,为首的蹇义拱手道:“娘娘已经回去了,陛下的身后事由襄王暂时支应着。”

    方醒回身,缓步走着,说道:“襄王毕竟有些不自在,用新乡郡王都好许多。”

    朱瞻墉是自己脱困的,轻视于他的罗权单独看守他,却被他脱困后一拳打在太阳穴上昏死过去,至今未醒。

    而后他躲在书房的门背后,在齐老六回来时,用他在书院自己的寝室里练就的刀法一刀劈掉了齐老六的半张脸。

    如果只是到这里的话,最多能夸一句朱瞻墉果决。可他出了书房后,居然还敢对着十多名手持棍棒的家丁吆喝,最后居然策反了这些人,带着他们去杀逆贼。

    只可惜才出去没多远,他们就被五城兵马司的人拦截了,然后被擒进了宫中。

    杨荣向前几步,低声说道:“郡王很伤心,在陛下的梓宫前长跪不起,哎!真是……”

    “你们在杜绝后患吗?”

    方醒同样低声说道:“襄王背负了这么一个名头,再接过支应陛下身后事的功劳,等太子登基后,那就是猜忌。罢了,身为皇子,这就是他的命!”

    杨荣毫不掩饰的道:“若是他以往没有弄出那个贤王的模样,谁会拿他出来当做谋逆的由头?所以你说这是命,本官认为恰如其分。太子之下,本就不该有贤王!”

    “那也无需用这等手段,不过随便你们吧,娘娘没意见就行。”

    对于朱瞻墡这个喜欢和煦微笑的皇子,方醒总是无法接受,他更欣赏朱瞻墉一些。

    杨荣疲惫的叹息一声,说道:“娘娘能如何?”

    皇后很无奈,她通过这个举动来间接告诉朱瞻基:你们都是兄弟,别下死手。

    襄王想必已经被吓成鹌鹑了吧?

    方醒有些不厚道的想着朱瞻墡现在的状态,却没注意杨荣在边上打量着他。

    “兴和伯,殿下那边究竟有没有把握?要知道晋王可是个……城府不浅之人,若是殿下……兴和伯,到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

    “是啊兴和伯,殿下此次多半是兼程赶路,身边的人肯定不多,若是那些逆贼拦截……大明危矣!”

    “娘娘方才还提及此事,说是想让你兴和伯出马去接应殿下。”

    方醒点点头,说道:“那就让人去转告娘娘,就说我这就去。不过城中谁来守卫?神机营单薄了些,要不就把朱雀卫给提出来吧。至于宫中,让梁中把人组织起来,目前暂且控制住,等殿下回京后再慢慢的甄别也不迟,毕竟在绝望中等待的感觉应当不错。”

    杨荣觉得这个安排也不错,就问了大家的意见。

    此时朱瞻基不在,皇后只能是掌总,当个傀儡,拿主意的还是眼前这帮人。

    “还行,宋建然谨慎,朱雀卫一直没出什么大岔子,而且还有玄武卫在盯着,可以。”

    “神机营有安远候看着,这样是三足鼎立,好!”

    “……”

    这群人在讨论着,不时剖析人心,分析时局,把方醒忘在了一边。

    擅长于内部揪扯,却乏于大格局。

    这就是目前大明这群重臣的模样。

 第1781章 截杀(感谢:‘恶魔…烈’成为本书的新盟主!)

    感谢新盟主,择机加更!

    兄弟姐妹们,最后一天,求月票!

    。。。。。。

    明月楼没有了,被皇帝派人来直接封掉了。

    明月楼是王府的产业这个传闻就是在被封之后传出来的,当看到那些被拉出来的美女哭哭啼啼的不愿意归家时,整个太原城都懵逼了。

    明月楼里面全是美女早就被人所知,可谁都没想到居然是晋王的产业。

    堂堂晋王居然经营青楼……

    啧啧!

    舆论瞬间就把晋王府给淹没了,大家开始想起了老晋王朱济熺的好来。

    朱济熺虽然作死,可好歹也没这么不着调啊!

    再恶毒的揣测都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核心,最多就是说朱济熿恶贯满盈,以后大抵是要蛰伏了。

    朱济熺作死蛰伏,最后被朱棣拿下。

    朱济熿把自己的大哥掀翻了,但目前看来也不容乐观。

    太原城里的人觉得这里不是藩王的风水宝地,大家都搬出小板凳,嗑着瓜子,等着看朱济熿的应对。

    可朱济熿却躲在王府里没出声,就在大家以为他被吓坏了的时候,他出来了。

    “晋地风光甚好啊!”

    朱济熿悄然上了城墙,看着城外的春天景象感叹着。

    他的身边是指挥使苗处和王府左长使蒋密,两人的神色各自不同。

    苗处一脸的憧憬,而蒋密却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殿下,袁熙那边的消息,那人的身体不大见好,已经没过问朝事,太医院的人已经在里面待了许久都没出来,殿下,估摸着就是这几日了。”

    蒋密说完后,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宣府那边还是没消息,殿下,方醒已经大胜,捷报都入京了却没有动静。殿下,那人的秉性可不好,他当初既然不愿意出京,此刻大战终结,他应当是要请旨回京的啊!可……”

    苗处不悦的道:“蒋大人,他若是私自回京,那就是大罪,就算是再大的功劳,以后也别想再领军,所以你多虑了。”

    蒋密摇摇头道:“陛下深信他,而且陛下已经下旨召回太子,那他会不会召回方醒回京……以防……”

    “聚宝山卫还在塞外,他孤身回京能有何用?只会让人猜忌。”

    朱济熿看着城外,振眉道:“实际上此事的关键在宫中,在黄俨那里,只要宫中事成,外面怎么闹腾都没用!”

    “只要拿住了那些人,谁敢否认?”

    蒋密今天心中不安,就不顾触怒朱济熿的风险说道:“殿下,还有太子啊!”

    提到朱瞻基,连苗处都有些忌惮。

    这位太子可是从太孙过度过来的,他深得朱棣的喜爱,评价曰:‘英果类己’,若是朱瞻基回到京城,那些武勋会支持谁?

    “殿下,弄不好就是天下大乱,四处烽烟啊!”

    蒋密有着部分文人的共性:要和平,不要战争!

    一旦有部分武勋支持朱瞻基,那么大明马上就会呈现分裂状态,然后各地藩王……

    苗处嘿然道:“怕什么?乱了更好!”

    朱济熿看着远方,眼中闪动着野心之火,淡淡的道:“别担心这个,本王早有安排。”

    蒋密心中一惊,他是朱济熿的心腹,自然知道那些在秘密操练着的军队在哪。

    “殿下,莫不是……”

    苗处欢喜的道:“难道是哪位王爷要共襄盛举?那可是好事。”

    朱济熿摇摇头,负手道:“非也,在太子去金陵之后,本王就陆陆续续的派了人去,如今……本王就等着好消息了。”

    蒋密心中一松,窃喜道:“殿下,那咱们现在就看宫中了!”

    “对,现在就要看袁熙和雷度的了!本王担保那些武勋不敢插手,谁插手谁倒霉!谁都容不下这等野心勃勃之辈!”

    春风吹拂人面,让人感到飘飘然。

    ……

    “殿下……”

    山东历城外,一个指挥使纠结的看着眼前的一群骑兵,说道:“各位大人令臣在此等候,请殿下稍等,马上出迎。”

    骑兵们下马,默默的给马喂食,一人三马,得花点时间。

    朱瞻基的脸又黑了些,他喝了水,把水囊收好,说道:“北平的消息到了吗?”

    指挥使摇头道:“还没有,殿下,想来无事。”

    皇帝身体不适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山/东,不过大家都比较乐观,认为只是小问题,所以山东一地的官员依旧在按部就班。

    朱瞻基心急如焚,却不能显露于外,他说道:“食物饮水草料,马上备好。”

    这是没有应酬的心思,指挥使心中纠结,却不敢再劝,就叫人去找布政使。

    肖顾伟过来说道:“殿下,要不歇息一天?”

    他们一路从金陵开始赶路,基本上都是风餐露宿,这和战场上的长途奔袭没啥区别。肖顾伟担心朱瞻基的身体挨不住,到时候半路病倒。

    朱瞻基摇摇头,他这一路都在想着方醒以前说过的话。

    肥胖的人多半不长寿,如果保养不好的话,心脉出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大。

    “殿下,下面咱们走哪边?”

    “商河!”

    朱瞻基随口说道,这是他早就定下的路线。

    肖顾伟低声道:“殿下,汉王殿下可是在乐安洲啊!”

    朱高煦的封地几经修改,最终定在了距离京城相对不远的乐安洲,不过朱高煦后来却没怎么回京城,好似在乐安洲修身养性了。

    不过虽然朱高煦湮灭无闻,威风不再,肖顾伟却不敢小觑他。

    朱高煦在靖难时就是一员猛将,如今也算是廉颇老矣,但还能喝酒吃肉。

    朱瞻基摇摇头道:“不必改动。”

    没多久,城中来了一大帮人。见礼之后,为首的布政使热情的请朱瞻基进去歇息,说是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却被拒绝了。

    “抓紧把本宫要的东西送到。”

    朱瞻基随便应付了几句,再也没了精神,就原地踱步,活动手脚。

    布政使只得陪在一边,心中腹诽着当众活动手脚的朱瞻基没有储君的矜持,又叫人去弄了些点心来,可朱瞻基却没兴趣。

    大车把粮草拉出来,黑刺的人依次取了。

    朱瞻基最后才取,然后对着历城官员们点点头,上马远去。

    一人三马,两千多匹战马轰隆声震慑人心。

    “本官怎么觉着……哎!让各地注意着,准备殿下一行的粮草饮水。”

    边上的官员都暗自翻白眼,太子一行人都是一人三马,怎么赶得上?

    ……

    商河有条河,玉带般的从南到北缓缓流淌。

    战马在饮水,天边夕阳已经落下大半。

    朱瞻基坐在河边吃着干粮,看着天边的夕阳默不作声。

    “殿下,再过了德平咱们就算是进了京城,臣派人去探探吧。”

    朱瞻基点点头,肖顾伟就派了斥候,嘱咐他们进京打听消息,然后赶紧回报。

    这是不安的表现。

    说不清道不明的,从朱瞻基到下面的黑刺将士,大家都觉得有些不安。

    吃完干粮,前方探路的斥候已经回来了。

    “殿下,并无发现。”

    朱瞻基起身看看黑刺的人,说道:“准备吧,继续赶路!”

    ……

    商河有古河道,冲刷淤积出了沟壑等地形,看着颇有些鬼斧神工的震撼,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却给了朱瞻基一行不少麻烦。

    因为不大熟悉路,又是黑夜,到子时时分,他们才过了德平。

    第二天凌晨,一行人继续赶路。

    四野茫茫,植被复苏,映入眼帘的多是绿色。

    朱瞻基准备再用两天的时间赶到京城。他有些慌,不知怎么的有些慌。

    “殿下,斥候回来了。”

    迎着朝霞,一队斥候疾驰回来。

    “殿下,前方安全。”

    斥候们天没亮就前出查探,此时人马的身上都沾染了露水。

    朱瞻基点点头,斥候们马上归队,第二队斥候出发。

    朱瞻基在马背上活动了一下腰部,目光转动,刚看到右侧两骑狂奔而来时,示警声也传来了。

    “敌袭……”

    瞬间朱瞻基抛掉了心中的不安,拔刀出来喝令道:“列阵!”

    肖顾伟放下望远镜,却说道:“敌军一千余人,保护殿下先走!”

    一千余人,若是没有朱瞻基同行的话,肖顾伟敢说自己带着黑刺能轻松脱身,击败他们也很轻松。

    可他不敢冒险!

 第1782章 意外的援军(最后一天,求月票。)

    朱瞻基冷冷的看了他一眼,等阵列集结后,当先冲了出去。

    “保护殿下!”

    朱瞻基只觉得胸中一股热气在蒸腾着,莫名其妙的蒸腾着。

    “杀光那些叛逆!”

    他高呼着,眼睛发红。

    这里到北平已经不远了,就算是朱高炽派人来接应他,那也不会是从侧面。

    那么这就是拦截的敌人!

    他们的胆子为何那么大?要知道京城诸卫都在,随便派一军出来就能镇压地方。

    父皇……

    朱瞻基眨了一下眼睛,对面的斥候已经冲了过来。

    “殿下,是叛逆!”

    朱瞻基并未停马,冷冷的看着同样在加速的敌军说道:“那就杀光他们!”

    随着距离的拉近,敌军的模样也渐渐清晰起来。

    “殿下,他们是拼凑起来的!他们的战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