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95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95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后第二个就是薛华敏,他带来了张辅的话,让方醒和汉王交往坦荡些,不能遮掩,否者就是自取祸端。

    第三个居然是柳溥,他扭扭捏捏说了些汉王性子暴躁,有勇无谋的话,然后被方醒一脚踢飞。

    就在大家眼珠子都不眨的盯着宫中对方醒的处置时,一队马车来到了方家庄。

    “方醒,你也有今日?哈哈哈哈!”

    李茂正在城里和那位帮助太子联络外面的男子喝酒,两人谈起方醒和汉王事发,都是胸怀大畅。

    正畅快的时候,一个矮小男子走进来,附在耳边说了几句,随即李茂就觉得事情发生了。

    因为那人的脸色已经开始发青了!

    果然,男子等报信人走了之后,端起酒壶,仰头就喝光了壶中的酒水。然后也不顾顺着下巴滴落的水线,一把揪住了李茂的脖子,恶狠狠的道:“卧槽尼玛的李茂,你是不是专门来坑老子的?啊?”

    李茂被脖子上的那只手给勒的气都喘不过来,他脸色涨红的道:“这从何说起,没有的事!”

    男子嘴里的酒水都喷到了李茂的脸上,喝道:“不是你说汉王偷偷的去见了方醒吗?”

    “对…对啊!”李茂极力的挣扎着,可他才是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挣得过对方,只得呼哧呼哧的喘息着。

    “放尼玛的屁!”

    男子扬起左手,可最终想到李茂的父亲是顺天府知事,才忍住了抽下去的欲望,冷道:“刚才的消息,小郡主已经在太孙殿下的护送下去了方家庄。”

    “这不可能!”

    李茂失魂落魄的道:“我亲眼看到的,汉王就一个人,进去前还伏在马背上,这不是偷偷摸摸是什么?”

    到了方家庄,朱瞻基骑在马背上,看着庄门口那摊已经干涸的呕吐物说道:“谁喝多了?”

    来迎接的方杰伦一脸堆笑的道:“好像是那天的汉王殿下,当时他老人家还差点跌下马来。”

    朱瞻基摇摇头,然后跟着车队进了方家庄。

    方醒正在给铃铛洗澡,一边洗还一边念叨道:“你个小兔崽子,专门往那些灌木里钻,这一身的杂乱怎么洗!”

    “方醒!”

    铃铛的耳朵竖了起来,然后猛地一甩身体,那水就溅了方醒一头一脸。

    “铃铛!”

    方醒还在揉着眼睛时,婉婉和铃铛这对好朋友已经碰面了。

    “德华兄。”

    朱瞻基看到方醒狼狈的样子就忍不住笑了。

    方醒喊来小白,让她继续给铃铛洗澡,然后和朱瞻基去了书房。

    一到书房,朱瞻基就问道:“德华兄,你觉得我汉王叔是什么性子?”

    方醒一边用毛巾擦脸一边说道:“有些简单。”

    “简单?”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评价汉王,让朱瞻基颇有兴趣的追问道:“什么简单?”

    方醒放下毛巾,舒坦的说道:“汉王看似凶蛮,可心中所想其实最少,只是性格有些执拗,认准了一件事就放不下。”

    “说到这个,你想想汉王对太子动的手脚,不就是简单粗暴吗。”

    朱瞻基想想觉得还真是这样,汉王对自己太子大哥的不满历来都不隐瞒,就算是要怼他也是明刀明枪的,不屑于用那种下三滥的手段。

    方醒见朱瞻基有些悟了,就笑道:“汉王总是觉得自己的功劳比你爹的大,所以你爹当上了太子就觉得自己吃亏了,这需要慢慢化解。”

    朱瞻基叹道:“在我记事的时候,汉王叔还会抱我,可后来……渐渐的他就冷漠了。”

    “不过我父亲对两位王叔真是没说的,他们小时候皇爷爷经常练兵或是出征,都是我父亲带着两位叔叔玩耍,所以……”

    方醒笑道:“长兄如父呗!”

    正因为有这份感情在,所以朱高炽才几次救下了两个犯错的弟弟。一直到他死,都没有动那两个一直在对他的位子虎视眈眈的弟弟。

 第181章 出一本书?

    ps:推荐美女作者:‘巫山云没有雨’写的历史大作‘大宋第一废柴神童’,这美女历史专业出身,根底浑厚,写出来的文字带着女性的细腻,用生动的文笔和别样的视觉描述了倒霉神童方仲永的逆转故事。。。。。。

    。。。。。。

    朱瞻基回去把方醒的说法转告给了朱高炽。

    “哎!”

    朱高炽神色黯然道:“你汉王叔小时候脾气就倔,而且还不讲道理,只是……那时候他还帮我打过架。”

    朱元璋挺能生的,儿子不老少,所以到了朱高炽这一代,那真是儿孙满堂,发生点冲突很正常,肥胖和有足疾的朱高炽经常被那些堂兄堂弟欺负。

    而那时的汉王就已经显露出了高超的武力值,经常为自己的大哥出头。

    至于赵王朱高燧,朱高炽不想提,他觉得这个幼弟真是从小就坏,而且还阴。

    “帝王之家啊!”

    方醒也在感叹着亲兄弟之间的关系,然后无比的庆幸自己没生在朱家。

    可没出生在朱家的人也有烦恼,比如说张家。

    “二哥和三哥都说要参与北征,正和大哥在闹着呢。”

    回了趟娘家的张淑慧有些唏嘘的道:“大哥目下是英国公,已经是到头了,而二哥和三哥觉得自己至少也能封个候伯。”

    方醒正在帮小白躲铃铛,闻言就放开可怜巴巴的铃铛说道:“你二哥和三哥是觉得自己亏了,要是当年靖难之役他们能接过岳父的班,也许今日的英国公就换人了!这种美梦我以前也经常做,不足为奇。”

    这话张淑慧深感赞同,她说道:“我大哥眼下没有一个继承人,所以那几个侄子经常到国公府去玩耍,隐然觉得自己就能过继给大伯。”

    “春秋大梦!”

    方醒不屑的道:“你大哥才四十,又不是没有过孩子,你等着瞧,最后你那几个侄子绝对没戏!”

    张淑慧点头道:“二哥已经是金吾前卫指挥使了,却还想着上进,按理是好事,可大哥……”

    功高需收敛,张家已经是大明顶级的勋戚,如果张輗和张軏也加入到这个集团中,张家的处境就危险了。

    这时丫鬟进来道:“少爷,柳少爷来了。”

    “他是哪门子的少爷?”

    方醒懒洋洋的起身,张淑慧在背后退了一把才斜着身体走了出去。

    前厅里,柳溥一身远行的打扮,看到方醒后,他躬身道:“德华兄,小弟马上将赴北平,特来辞行。”

    方醒的懒散消散,吃惊的道:“为何?”

    柳溥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德华兄,马哈木要求我大明归还宁夏、甘肃一线的鞑靼人,说是他们的亲戚,结果被陛下断然否了。”

    瞬间,方醒已经嗅到了战争的味道。他知道柳升在北平监造紫禁城,那么柳溥此行倒是不危险,就嘱咐道:“马哈木既然大胆挑衅,那么明年的北征只是时间问题,你且紧跟你父亲,莫要去惹祸。”

    柳溥顾盼自雄的道:“德华兄,家父必然会在北平府等待陛下,到时候率领神机营扈从。”

    柳升擅长指挥神机营,这是国朝公认的。

    方醒笑道:“要是你爹这次能立下大功,兴许别人以后就得叫你小侯爷了。”

    柳升目前是安远候,世袭伯爵,所以等他去了之后,柳溥只能袭爵安远伯。

    柳溥昂首道:“小弟可不是那种仰仗父辈荫萌的人,德华兄你就看好吧!”

    送走了浑身上下都洋溢着杀敌立功气息的柳溥,方醒去了聚宝山上。

    秋季的山上灰蒙蒙的,方醒拿着望远镜,看着山下的军营。

    这里有一个哨位,还是方醒当时力主安排的,就是怕被别人窥探军营。

    哨位的两名军士看到方醒在‘窥探’军营根本就不管,还恨不能给他搬架梯子,好看的更清楚些。

    一队队的军士列着整齐的队伍在前进,那些百户们吹着哨子,利用节奏来改变队形。

    前进、后退、前进……

    射击、装弹、射击……

    就是这样的往复动作,能让人形成肌肉记忆,一听到哨子后,马上就能动作起来。

    方醒满意的点点头,放下了望远镜。

    虽然方醒和家丁们不在营中,可前次南征中立下功劳的人都已经得到了功赏,该升官的升官,该得钱的得钱。

    北征在即,如果能立下大功,封妻荫子也不是难事啊!

    有了动力之后,没人会偷懒。

    回到家,方醒觉得浑身轻松,甚至还和大妞玩了一会儿寻找蚂蚁洞的游戏,把前院的一棵大树下面挖的乱七八糟的。

    很快,金陵城中就流传着陛下震怒的小道消息,而阿鲁台的使者据说也来了。

    “阿鲁台说愿意和我大明并肩作战,讨伐马哈木。”

    朱瞻基觉得形式一片大好,不是小好。

    方醒记得阿鲁台这个名字,他摇头道:“异族人都不可信,就算是看到他们的兵马也不可信。”

    朱瞻基诧异道:“难道他们还敢反水?”

    “有何不敢?”

    所谓的瓦刺和鞑靼其实都是继承了蒙元的一部分势力,而中原肥美这个概念依然深刻在他们的脑海中。

    “我估计陛下自己也不相信阿鲁台吧。”

    不得不说,方醒猜到了朱棣的心思。

    朱瞻基笑道:“德华兄果然是神算,我皇爷爷确实信不过阿鲁台。”

    “可目下我大明不宜树敌太多,如果瓦刺和阿鲁台联合起来的话,我大明难免会疲于应付。”

    这是真知灼见,以后的瓦刺就一统蒙古,实力大涨后,就开始了对大明的攻势。

    方醒玩味的看着朱瞻基,想着他的儿子几乎葬送了大明,就说道:“草原广阔,大明这种远征的手段终究不可持续,太费钱粮啊!”

    朱瞻基也是点头道:“幸好经过多次征伐后,蒙元势力大减,不然我大明边关必然处处烽火。”

    “火器!”

    方醒笃定的道:“最终能终结草原骑兵的办法只有火器。”

    而这个话题也只能是戛然而止。

    谁让现在做主的不是朱瞻基呢!

    “任重而道远啊!”

    朱瞻基窘迫的说道:“德华兄,总有那么一天的。”

    方醒大惊失色,赶紧看了看外面。

    “幸好没人啊!不让你就死定了!”

    朱瞻基也是笑道:“小弟也是失言了。”

    两人止住了这个话题,朱瞻基就问道:“德华兄,你的算术这般厉害,能否出一本书,让天下人都能学习呢?”

    咦!

    这个问题让方醒有些怦然心动。

    这可是流芳千古的盛事啊!

    不过还需要从长计议。

 第182章 褒贬不一,书成付印

    ps:凌晨时停电了,要晚上才来。爵士刚到网吧,边上是两桶方便面。

    今天四更依旧,绝不会断更!!!

    ……

    国子监里,马苏收起课本,然后急匆匆的就往外走。

    “马苏,你这么急干嘛?难道今儿有媒人上门?”

    自从方醒在国子监干翻了洪炳正之后,马苏的境遇就改善了许多,所以也有人愿意接近他。

    马苏回头看到是一位相熟的同窗,就点头道:“我老师在编书,我得回去帮忙。”

    “哦!”

    马苏人还没到方家庄,消息就已经开始从国子监里传出去了。

    “他要编书?你不会是在逗乐吧?”

    “编书要多少时间?要多少钱粮人手?他一个小小的方家庄,难道还能找到那么多的读书人?那我把他编出来的书都给生吞喽!”

    这年代编书需要旁征博引,一旦出现漏洞,那名声就臭大街了。

    所以方醒的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年少轻狂’,‘想出名想疯了’。

    外界暗流涌动,可方醒依然在慢悠悠的‘编书’。

    “要大白话。”

    方醒让马苏准备抄写。

    “我要让识字的人都能学习这本数学。”

    马苏愕然,现在谁编书不是往晦涩的方向发展?不如此,怎能显示出编书人的文章水平来。

    “还要断句?”

    用标点符号断句不是什么发明,早就有人这么干了,只是绝大多数文人都不乐意而已。

    把文章都断句了,那还让我等怎么活?

    其实不断句也含有知识垄断的意思,想想,就算是你识字,可要是没有老师教导的话,你怎么能从那延绵不断的文字中知晓意思。

    就好比圣旨,方醒以前一直都以为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可那天经过一次颁旨后,才知道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就是断句的坑爹处,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能养活不少考据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