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79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79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事件的发酵,方醒丢失的‘秘籍’已经引起了京城混混们的注意。

    “注意啊!要是有陌生人出没,一定要告诉我们,不然掀了你的摊子!”

    京城的街道上多了不少大汉,他们要求那些生意人注意陌生人的出没,一旦有鬼鬼祟祟的陌生人,马上汇报。

    应天府府尹最近觉得京城的民风大治,于是他心满意足的就上了个奏折去邀功。

    朱棣看到这份奏折,想起纪纲的情报,不禁怒道:“贪天之功为己有,无耻!”

    于是方醒这次丢东西造成的第一个大影响出现了。

    府尹被朱棣斥责为无耻,并丢官回家啃老米饭,这事瞬间就传遍了京城。

    于是得了便宜的新任府尹,原建昌知府于潜上任了。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严打那些混混,一时间应天府的大牢里人满为患。

    方醒最近有些闲暇,所以时常进仓库中找书看,结果就找到了十多本盗版小说。

    “啥米?朱棣居然活剐了三千名宫女?”

    方醒丢下书,然后招来了带婉婉来玩的梁中。

    梁中一进来就取笑道:“方先生,据说你丢的那些秘籍能让人返老还童啊!”

    方醒一脸神秘的道:“其实远远不止,老梁我跟你说啊!那些秘籍上面记载着怎么能点石成金,而这只是其中的秘技之一!”

    梁中举手道:“算我刚才什么都没说。”

    方醒这才正色道:“老梁,我想问个问题,别误会,我可不是想探听什么秘密。”

    “你说。”

    方醒左右看了一眼,低声道:“咱大明有许多会活剐手艺的人?”

    梁中傻眼了,他歪着脖子看向方醒,就像是看个傻子似的,半饷才叹道:“我说方先生,这话你是从哪听到的?”

    方醒也觉得这个事情可能有问题,但他还是硬着头皮道:“我听一个高丽人说的。”

    “我呸!”

    梁中对着北方呸了一口,满脸怒色的骂道:“高丽贱种,当真是轻浮无行!”

    “活剐那是大罪,我都难得一见,国朝怎么会养那么多的人?”

    如果是在洪武年间,那还是有些人的。因为贪官太多,老朱需要这些手艺人去剥人皮,然后填充茅草进去,用于恐吓那些继任者。

    再敢贪污,这就是你等的下场!

    方醒不甘心的继续问道:“那如果大明哪天要活剐几千人的话,怎么办?”

    “方先生,你今天不是来逗我的吧?”

    自从方醒为梁中仗义执言后,两人之间说话就像是老朋友似的随便。

    梁中鄙夷的道:“要是活剐了几千人,那史书上一写,遗臭万年呐!”

    再残暴的皇帝,也得顾忌自己的身后名。特别是憋着一股劲,想在史书上留下美名的朱棣。

    看到方醒有些悻悻然,梁中就劝道:“方先生,你别去信那些高丽人的话,他们不过是仗着宫里有些高丽嫔妃,所以进宫之后,就像是从乡下到了极富贵之处。然后有回国的,就胡言乱语,信口开河。”

    为了加强说服力,梁中还举了个例子。

    “前几年有个高丽嫔妃的乳母回国,这女人曾经见到过太子殿下呵斥一个内侍,结果你猜怎么着?”

    方醒有些不祥的预感:宇宙第一强国的血统不会是在这个时候铸就的吧?

    梁中呵呵道:“这女人回国就四处吹嘘自己在大明宫中是如何的得势,然后把宫中吹成了和神仙居所差不多的地方,最后啊!她居然说太子殿下饭前要鞭打十个内侍后才有胃口。”

    方醒觉得很空虚,有些没趣的问了一句:“后来呢?”

    “后来?后来我大明有人出使听闻了此事,当即斥责高丽不忠。再后来,这事就湮没无闻了。”

    方醒独自沉思,渐渐的,他从震惊中慢慢的恢复过来。

    具蛮清记载,崇祯年间皇宫内的太监有十多万人。姑且不论在财政已经崩溃的情况下,皇宫是否住得下、养得起那么多太监,就凭着我‘大清’的一贯‘正确’,这事就有些值得商榷的余地。

    关键是在我‘大清圣祖’时期,皇宫内居然只有七百人的太监队伍,这……

    这从十多万到七百,紫禁城和鬼城有什么区别?

    活剐三千宫女的史料据说是来自于高丽记载,同样也是一位嫔妃的乳母说的。

    我曰!这事要真有,那大明的各种文人札记中早就写满了,还用得着去高丽找史料啊!

    再说了,宫中有三千宫女吗?

    方醒不知道,也不好问,不然就有刺探禁宫的嫌疑。

    “陛下曾经这样说高丽人,说是你们进贡的女子胖的胖,麻子的麻子,矮的矮,都不好!只不过看在你们国王的一片心意上面,朕才封妃的封妃,昭容的昭容,都给位子了!”

    “哈哈哈!”

    方醒听到这话,不禁捧腹大笑起来。

    梁中也跟着笑了,两人看着在外面和大妞玩的婉婉小郡主,不禁心中就绵软了许多。

    “还没找到?”

    方醒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话,梁中也接的上来。

    “没,倒是找到了那人,不过却是在枯井里。”

 第151章 可怜的老头

    漫步在田间,方醒呼吸着初秋的空气,觉得连灵魂都有些发飘。

    收割之后,田间多了些杂草,几个大孩子正在田里捉蚱蜢。捉到的蚱蜢就用狗尾巴草穿住蚱蜢的后颈,长长的一串,拿回家可以喂鸡。

    一个路过的农妇看到这一幕就笑道:“你们小心惹怒了蝗神,明年咱们可就倒霉了!”

    看到方醒后,农妇急忙捂嘴,格格笑着回家。

    方醒最不喜欢把自然灾害和神灵挂钩,这在方家庄谁都知道。

    几个大孩子看到方醒也不怕,不过今天方醒没带糖,所以就只是微微一笑完事。

    大妞昨天和婉婉玩的太疯,早上有些发烧,方醒就把辛老七赶了回去。

    独自一人漫步在明朝的土地上,方醒觉得有些孤独,他想起了远在北平的陈潇。

    “那家伙应该是在猥琐的勾搭妹纸吧!”

    走到了和李家相隔的水渠边上,方醒看到了一袭白衣的李茂,身边还有两个侍女作陪。

    白衣飘飘,素手添香,这就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之一。

    你爹死了?

    方醒无良的腹诽着李茂的白衣,然后转身回去。

    “活该!”

    李茂把手中的书合上,看着方醒的背影幸灾乐祸道。

    “等你那书传出去了,到时候皇太孙殿下学习的东西也就曝光在世人的眼前,到时候我看你怎么办!”

    方醒没听到这话,不然必定会跳过去和那货争论一番。

    “老伯?”

    才转身,方醒就看到了那个他以为是为子孙来寻老师的老头。

    难道这是第二次考察吗?

    俗话说越是重视就越有前途,方醒想着这次大概能才财两得吧,于是脸上就挤出了一抹‘真挚’的笑容。

    老头背着手,冷峻的脸上也挤出了一丝‘微笑’。

    “方先生这是纵情于山野,为何不为国效力呢?”

    这个话题方醒是应对娴熟的,想都不用想的答道:“学生愚笨,处事天真,如若是进了官场,难免会得罪上官,惹怒同僚,所以还是耕读于田间,闲暇教几个学生更适合一些。”

    老头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然后背着手走在前面。

    上次那两个大汉居然没来,这让方醒觉得有些奇怪。

    “哎!方醒,听说你的教材丢了,人家说学出来能当个掌柜的,可惜了啊!”

    方醒正在斟酌着怎么诱导客户主动开口,闻言瞬间就恶向胆边生,回头冲着跳到这边水渠来的李茂比了个中指,用唇语说道:“可惜你妹啊!”

    李茂看到方醒的手指和嘴唇蠕动,就知道不是好话,他嘿嘿笑着,喊道:“那位老人家,你可千万别上当。我是新进举人,要想求学的话,欢迎来我李家庄。”

    方醒真是不能忍了,他挽起袖子,准备丢掉这个客户也要去揍那个贱人一顿。

    “他是举人?”

    老头回身看着一身白衣,身边依红偎绿的李茂问道。

    方醒放下袖子,故作淡然的道:“对,不过他有二十多岁了。”

    这年龄一对比,方醒就成了天才,而李茂不过是平庸而已。

    老头摇摇头,也不知道是不是对方醒的回答不满意。

    方醒杀气腾腾的瞪了李茂一眼,想着让辛老七晚上摸过去,在这厮的床上丢一条菜花蛇。

    老头的步伐很大,方醒疾步才追了上去,决定最后做一次试探,不行算逑。

    “老伯可是为家中子孙寻找老师?”

    老头嗯了一声,方醒的眼睛一亮,“呵呵!那还得看您为子孙选择的前程,是从政呢?还是从商,或是治学。”

    老头抚须问道:“难道你就能择其而教?”

    有门!

    方醒暗喜道:“如是想从政,那我只能是教些经世之学,儒家的那些就算了吧。”

    老头的手抖了一下,没吭声。

    “若是他想从商,那我就教他市场之学,能让他纵横商海。”

    “最后就是治学,我这里是杂学,学透了之后,不敢说明心见性,可也能一窥世间诸多奥妙。”

    老头的眼中倒是生出了些诧异,然后回身站定,盯住方醒问道:“可我家贫,束修艰难,方先生可愿意?”

    这一刻方醒无比痛恨自己的反应慢了半拍,他急忙收起脸上的失望,大义凛然道:“若真是有向学之心,我当有教无类。”

    正说着,仿佛是为了印证方醒的话,一排庄户家的孩子背着书包往主宅那边走去,歌声洒满一路。

    “我去上学校,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稚嫩的嗓子把这首童趣十足的歌曲演绎的让人心生迷茫。

    老头看着这群小娃娃,低叹了一声,大概是在感慨着岁月在自己身上的流逝吧。

    方醒感觉到了老头身上又回来的力量,听他说道:“待我回去商量吧。”

    随便你!

    方醒想通了之后,就洒脱的说下次请老头喝酒。

    “听闻你这有好酒,下次倒是可以尝尝。”

    “老伯,要不我派车送你回家吧?”

    方醒觉得这个老头一定是个孤独的家伙,子孙们居然能放他一个人出门,可见不孝之极。

    老头摇摇头,指着庄外说道:“我的护卫在庄外。”

    方醒以为他是不想让自己看到可怜的一面,于是不由分说的就扶住了他的手臂。

    老头的身体一震,可却没有拒绝,就听方醒在唠叨。

    “老伯,子孙自有子孙福,您啊!该吃就吃,该玩就玩,千万别想着给子孙做牛做马,让他们自己奔前程去。”

    “还有啊,上次给您的方子用上了吗?如果找不到蛇的话,那我这边直接给您泡好的药酒吧。”

    方醒前世见到过那些孤独的老人,那死气沉沉的眼神看着就像是深山里被抛弃的老羊,对世间已是毫无挂念。

    “罢了,你且回吧。”

    老头指着外面说道:“我的人就在那。”

    方醒看到上次那两个大汉就在不远处,这才拱手道:“老伯慢走。”

    回到家,方醒把老头的事告诉了张淑慧,感叹道:“那老伯看着孤零零的,子孙不孝啊!”

    张淑慧悠然想起以后自己的孩子,就说道:“子孙忙碌,这才是家族兴旺的征兆,可不能把他们拘束在家中。”

    残忍的娘们!

    方醒觉得自己和张淑慧未来肯定会在教育孩子的事上闹矛盾。

 第152章 大明战略的失误

    ”

    大清早的,张淑慧就想去庙里。

    方醒一边穿衣服,一边问道:“怎么突然想起去上香了?”

    张淑慧闷了一下后,说道:“想去求个心安。”

    方醒穿衣服的手停滞了一下,然后回身说道:“我们还年轻,你急个什么呀!”

    不过再怎么着,方醒今天的钓鱼计划还是泡汤了,先陪老婆去去心结再说。

    家主出行,辛老七当然会带着几名家丁随行护送。

    今日张淑慧不准备去西天寺了,而是要去天界寺。

    大报恩寺在去年开始修建,规模宏大,张淑慧嘀咕着等建好了之后,一定要去抢头几炷香。

    方醒在马车的边上取笑道:“听说那个琉璃宝塔才在建造地基,等修好了,咱们估计都老了。”

    张淑慧借着机会把车帘掀开一条线,一边看着远方大报恩寺的工地,一边不服气的道:“那到时候我就来给子孙上香求平安。”

    中国之大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