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640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640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人这就能归家了,咱家还得在这熬着,哎!身后也没个子嗣,以后谁来给咱家养老送终哦!”

    呃!

    方醒真不习惯眼眶泛红的王贺,鼻子还一抽一抽的。

    “你这不是废话吗!以后你在宫中收个徒弟就是了,到时候还有咱们呢,怎么可能会让你孤苦无依!”

    “真的?”

    王贺盯着方醒,仿佛刚才听到的是幻觉。

    方醒无奈的道:“大家都一起那么多年了,你还不了解我的秉性?说了就是,兴许你以后能混个好地方,下面徒子徒孙一大堆,比咱们还过的逍遥。”

    王贺嗯了一声道:“宫中的大太监那么多年了,也没见他收个徒弟什么的,可见地位高了也得忌讳,咱家是既想上进,可又怕以后成了孤家寡人,弄不好还得去殉了。”

    方醒哭笑不得的道:“就你这样的,不管是太子还是太孙,都不会让你去干大太监那个位置的,且放心吧。”

    王贺一听就觉得方醒是在小瞧自己,不禁辩驳道:“咱家当年在宫中可是大有前途,若不是被人排挤,怎么说现在也得弄个掌印太监干干吧!”

    ……

    这边在瞎扯,而那些百户官们回去后,就召集麾下,问谁愿意退役,顿时就是一阵疯狂的追问。

    “大人,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六成人,分十年退役。”

    “那一年也才一百多人,一个百户所也就是五六个人,哎!”

    “都消停些,想想自己回家去干啥,若是没有出路,那还不如留下来吃皇粮呢!”

 第1182章 两卫闹事

    李嘉作为新兵不用考虑被退役,而且他看大家的兴奋劲,那些名额多半会非常的紧张。

    他所在的百户所的百户官仇简的脾气不错,看到他坐在操场边上发呆,就过去坐下,问道:“可是后悔了?”

    李嘉想起身行礼,仇简压压手,示意他坐下。

    “大人,小的并未后悔。”

    李嘉看到有人在操场上追逐打闹,嘴角就浮起一抹微笑。

    “可你是伯爷的学生,以后前途无量啊!为何要从军?”

    在李嘉刚进入聚宝山卫时,无数人都目瞪口呆。

    尼玛!主动从军的,大多数是想混碗饭吃,可你是知行书院的学生啊!那里有太孙和兴和伯,以后的日子多舒坦。

    这人是疯了!

    李嘉笑道:“大明应该有两条腿,一条是文化,另一条该是军队,缺一不可!”

    仇简好奇的道:“那你为何从军?”

    “小的只是觉得从军也是一条路。”

    李嘉干巴巴的解释道。

    仇简不相信这话,可李嘉却转移了话题。

    “大人,那么多人都想回家,军心别散了呀!”

    仇简满不在乎的道:“不会,咱们聚宝山卫多好,不但没人克扣,家里的女人还能在边上做活,一年下来比咱们的饷银都高,谁乐意回家?傻子才去!”

    “那他们为何要闹腾呢?”

    “一群王八蛋!这是闲得无聊了!”

    方醒和王贺出来看到满操场都是军士在起哄要回家后,不禁骂道。

    “大人,小的要回家!”

    “报名报名!带着媳妇回家过年去!”

    “大人,小的要报名!”

    “……”

    王贺呵呵的笑道:“这些小兔崽子,都是闲的,咱家看操练要再厉害些,让他们没工夫去折腾。”

    方醒板着脸走过去,一脚把一个军士踢了个跟斗。当然,这厮是故意的,不然最多是退一步。

    “伯爷……”

    “都滚蛋!”

    方醒皱眉看着比菜市场还热闹的操场,说道:“下面谁说要报名的,林群安,都给记录上,回头本伯就报上去。”

    林群安应了一声,顿时刚才还人声鼎沸的操场鸦雀无声。

    傻子才愿意退呢!

    在家的日子难道比聚宝山卫还好?

    方醒看到有几十人面色犹豫,就说道:“想退役的就登记,无需考虑太多,不想的都滚蛋,等着抽签被抽到,然后就该干嘛干嘛去!”

    操场上瞬间就只剩下了那几十人,方醒走过去,和颜悦色的道:“都别担心,你们在营中学了许多东西,家中的媳妇也会织布,不管去了哪里,希望你们都能过上好日子,莫忘了聚宝山卫,莫忘了自己曾经是大明军人!”

    那些军士这才松缓了些,一个军士说道:“伯爷,小的家中还有老父,小的……也是迫不得已。”

    方醒笑眯眯的道:“孝顺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好。”

    另一个军士也说道:“伯爷,小的媳妇的身子不大好,离不得人照顾,小的就想着带她回家,随便做点小生意。”

    方醒点头道:“好,夫妻一体,应该这样做。”

    接下来方醒一一抚慰,让这些想退役的军士们消除顾虑。

    此次没有军官报名,可见聚宝山卫的凝聚力。

    而兵部和都督府选定的另外两个卫,情况却不容乐观。

    方醒还在聚宝山卫就得到了消息。

    “据说报名的人太多,已经压不住了。”

    “人心浮动,大多无心操练,金大人和孟大人都进了宫。”

    方醒无奈的道:“这就是我说的军户制度的弊端,谁都不乐意从军,得了机会都疯了般的想逃出这个牢笼。”

    王贺得意的道:“看看咱们聚宝山卫,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难道就不羞愧吗?哈哈哈哈!”

    兵部并不羞愧,因为操练军士和他们无关。

    所以金忠的大嗓门再次响起。

    “五军都督府是干什么吃的?孟瑛是干什么吃的?一点儿小事都干不好,还指望陛下托以重任?”

    金忠对孟瑛的沉默非常的不满意,所以毫不忌讳的站在兵部的大门外狂喷。

    过往的官吏看到老头子又开始了,都兴致盎然的站在不远处看热闹。

    “看看人家聚宝山卫,一听要退役,马上都跑了,谁也不愿回去,这是啥?”

    金忠得意的道:“这就是本事!没那个本事就别撑着,弄乱了大明军队,陛下饶不了你!”

    回过头,金忠看到身后不少兵部的官吏,就喝道:“看什么看?有那功夫还不赶紧去办事?都滚!”

    “都是废物!”

    老金忠最后骂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在骂兵部的人,还是在骂都督府的孟瑛。

    ……

    从宫中回来后,孟瑛有些焦头烂额,聚宝山卫没有问题,没听说闹事,可同时作为试点的其它两卫已经开锅了。

    “大人,羽林左卫和右卫都闹翻天了,那些军士都在闹事,说是不许背后定人,必须要抽签。”

    “国家大事,抽签?”

    孟瑛的眼皮子直跳,“谁听说过国家大事是用抽签来决断的?”

    来禀报的小吏偷瞥了他一眼,忐忑不安的道:“大人,聚宝山卫就准备用抽签的法子。”

    “嗯?”

    孟瑛一怔,就逼视过去:“难道聚宝山卫的人也开始闹腾了?”

    小吏目光闪烁着道:“大人,羽林左卫和右卫……连百户官都有想回家的。”

    这等顾左右而言他的态度激怒了孟瑛,他喝道:“从实说来!”

    小吏为难的道:“大人,聚宝山卫除去几十人之外,没人愿意退役,而羽林左卫和右卫……九成以上的都想回家。大人,两卫的指挥使怕是要马上求援了。”

    “没有!”

    孟瑛恼怒的道:“聚宝山卫人人争相报国,看看左卫他们,可见平日里疏于管制,那些教导官呢?方醒不是说教导官能疏导军士吗?”

    小吏才将从羽林左卫回来,闻言就为难的道:“大人,教导官起作用了,不然现在都要打起来了。”

    “废物!”孟瑛的眼中全是杀机:“叫些人,咱们马上去看看。”

    ……

    朱棣已经得到了消息,他招了朱瞻基来问话。

    “聚宝山卫人心安稳,而羽林左卫和右卫却是人心浮动,为了那些退役的名额几乎大打出手,你来说说缘故。”

    几位学士都在,六部尚书也被叫来了,目的就是要商量个办法出来。

    “皇爷爷,聚宝山卫注重教导将士们家国天下的道理,没有国,何来的家?从军就是保护自己的家。”

    这个是曲解了当前的主流思想,可谁都不敢出来辩驳。

    家国天下,家在国前。

    这些人都是庙堂者,敢说出这种话来,老朱绝壁就敢当场拿下,送进诏狱去享福。

 第1183章 羽林卫闹事

    朱瞻基的气质越发的沉稳了,在场的人不由自主的把他拿去和太子相比,面色都有些复杂。

    朱高炽是文人们寄予厚望的一位皇帝。

    从朱元璋到朱棣,父子俩把文官们折腾的到死不活的,大家被压抑了那么久,就等着朱高炽上位,然后大展身手。

    可眼前这位英气勃发的太孙却更像是朱棣!

    “皇爷爷,军纪之外,还得要为官兵们排忧解难,聚宝山卫就让将士们的家眷织布,一年下来,大多比饷银还高,所以人心自然就稳定了。”

    朱瞻基看到金幼孜和吕震的脸上有些嘲讽之色闪过,就说道:“二位大人是没见过各地卫所的惨状吧?”

    金幼孜尴尬的别过头去,吕震马上装傻,眼观鼻,鼻观心。

    可朱瞻基在得知羽林左卫和右卫闹事后,已经是离奇的愤怒了。

    “那些卫所军士衣不遮体,妇人也是如此,神色呆滞,恍如行尸走肉……这样的军队如何能御敌?”

    朱瞻基的目光锐利,扫过群臣,恍如一个年轻的朱棣站在下面。

    杨荣觉得朱瞻基有些逾越了,就想出班缓和一二,可杨士奇却轻声的干咳了一下。

    杨荣心中一惊,就借着转头的机会看了朱棣一眼,心中冰冷。

    朱棣面带微笑,甚至还有些……慈爱,就这么看着朱瞻基在教训这些臣子。

    太子还没死呢!陛下在想什么?

    杨荣的脑子里乱成了一团麻,再也没有去关注朱瞻基的呵斥。

    “……文人中个秀才就有了好处,中了举人更是鸡犬升天,再清贫的人家,出个举人马上就是耕读人家了,呵呵!耕读人家,那些田地都是从哪来的?”

    除去杨荣神不守舍之外,所有人都目光闪烁,不敢和朱瞻基对视。

    “文人的地位高了,自然会鄙夷他们的死对头武人,这一点谁有异议?”

    朱瞻基目光炯炯,少年意气:“文官见到这般衣不遮体的军士,得意了吧?于是勾结卫所将官,驱使军士为私人劳役,可有?”

    无人回答,在清理卫所时,比这更过分的行径比比皆是。

    “从军和乞丐差不多,可乞丐好歹不用去劳役,这样的军士谁愿意干?若不是强行勾选,可能招到人?”

    “若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大明的军队还能强大多久?”

    朱瞻基皱眉看着地砖,忧郁的道:“就算是大明的军队全都装备了火器,可军士的待遇不改,那些火器和烧火棍有何区别。”

    朱棣觉得朱瞻基说的有些混乱,就干咳一声道:“十年为期,多分土地,免掉十年的税赋,若有不要土地的,相应的给些钱钞就是了。”

    杨荣猛地惊醒,带头应了,然后大家出去,把地方留给这对祖孙。

    “皇爷爷,班军都被劳役,视赴京城操练为畏途,孙儿上次知道后斥责了宋礼和孟瑛。”

    所谓的班军,就是各地卫所轮流进京操练,这本是好事,可慢慢的就演变成了劳役。

    进京不操练了,缺不要钱就能干活的人,你们就去工地上操练吧!

    朱棣嗯了一声,淡淡的道:“此事不能急切,一步步的来,你可知朕为何会答应在京城试试?”

    这是在点拨。

    朱瞻基想了想:“皇爷爷,难道是为了方便盯着吗?”

    朱棣摇摇头,目光透过大门,看向远处。

    “此事议论纷纷,文武皆反对,可他们越是反对,朕就越想办成此事,最好就是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把事情办好!”

    朱瞻基若有所思,朱棣也不去解释,“孟瑛是个谨慎的人,他不表态,不过是想让武勋们沉寂罢了。”

    朱棣起身走下去,看了看朱瞻基的个头,唏嘘道:“你也长大了,记住,文臣没了对手,君王就掌控不住朝政。”

    朱瞻基心中一震,“皇爷爷,难道科学还不够吗?”

    朱棣负手而立,淡淡的道:“朕本想抬起武勋和文官相持,可你看看,张辅手不释卷,孟瑛也学了文人的那一套,若朕不在了,你等可能压住文官?”

    压压手,止住了朱瞻基的惶恐,朱棣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