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618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618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嘉问道:“山长,太孙殿下呢?”

    方醒看了看锅里的腊肉,说道:“他啊,他自然会闻着味就来了。”

    辛老七带人去送羊,先到朱棣那里,王福生看到后几乎口水都滴下来了。

    “啧!这羊烤了吃最好,一定要有香料,否则那味道重的很。”

    辛老七把黄羊放下道:“陛下的身体还不能吃大荤,你们自己弄。”

    王福生想再要些香料,可拿人手短,张不开嘴。

    辛老七可不会管这些,接着又送了杨荣和薛禄。

    等回到方醒那边时,面疙瘩汤已经好了,而朱瞻基果然就在,和贾全一人捧着个大碗唏哩呼噜的吃的畅快。

    “这面疙瘩吸收了腊肉的香味,还有那个菜干去油腻,啧啧!醋也加的恰到好吃。”

    这是贾全北征以来吃的最舒坦的一次,不停的赞美着方醒的手艺。

    辛老七等人回来了,自己拿了大碗盛满了疙瘩汤,然后蹲在一边,吃的比贾全的声音更大。

    “辣椒才是恰到好处。”

    朱瞻基吃了一半,准备休息一下再吃。

    方醒咬了一口蒜,辣的舌头发痛,就赶紧呼噜了一口面疙瘩,舒坦的道:“酸甜苦辣咸,我独喜欢辣和咸,缺一不可。”

    朱瞻基说道:“其实甜食还是有其可取之道,偶尔吃吃无妨。”

    方醒指指他的肚子,说道:“甜食就像是江南的烟雨,而辣却是大漠孤烟直,马鸣风萧萧。”

    朱瞻基蹲着有些难受,肚皮憋着了。他起身道:“不是说甜食可以让人感到幸福吗?”

    这是方醒说的话,是为了交趾的甘蔗地找借口。

    方醒吃完面疙瘩,他把那头剐好洗干净的黄羊放在大锅里,然后开刀花,最后用一碗调制好的材料慢慢的抹在黄羊的身上腌制。

    “幸福是好,可物极必反,老天爷自然有它公平的一面,你得到了什么,必然会相应的失去些什么。”

    方醒去洗了手回来,这帮子家伙都吃好了,两眼放光的在盯着锅里的黄羊。

    “晚点吃,不然不进味。”

    篝火点起来,方醒和朱瞻基在周围散步。

    夜间在草原散步其实不是个好主意,那蚊子疯狂的能让你怀疑人生,所以这也是朱棣刚生病时方醒有些担心的原因所在。

    哪怕是弄了驱蚊的药水涂在了裸露的肌肤上,可两人也扛不住蚊子嗡嗡嗡的声音,最后还是回到了火堆边。

    “把羊架上来。”

    方醒只吃了一小碗面疙瘩,有些饿了。

    “自己做主的感觉怎么样?”

    “不怎样。”朱瞻基说道:“千头万绪,这还只是几万军队,若是换做一个国家,那真是让人头痛。”

    “慢慢会好的。”

    方醒鼓励道,朱棣这几天突然撒手了,让杨荣和薛禄有事去找朱瞻基禀告处置。

    三万多人的大军,每日的事情能有多少?大多都被杨荣和薛禄解决了,到朱瞻基那里的只是稍微大些的事情。

    “我知道他们都在看着我,都在看着我怎么处置这些事情,是否坚定,是否威严,皇爷爷肯定也在看着。”

    “所以我不能软弱,必须要端着,要展露皇家的威严……可是很累啊!”

    朱瞻基有些牢骚,可脸上却带着笑意。

    “你就作吧,得意就得意,何必遮掩。”

    黄羊架上来,嗤拉一声,火焰陡然一盛。

    朱瞻基面带忧郁的道:“我知道皇爷爷是什么意思,可我却不想。”

    朱棣这次生病,大抵是有了些危机感,所以迫不及待的就想培养朱瞻基。

    可朱高炽呢?

    父与子,一个经常被斥责打击,一个受宠。

    这样下去怎么回转?

    方醒也忧郁了,看到周围没人,就悄然摸出一瓶白酒,说道:“你少喝点,免得被人闻到了不稳重。”

    北征军中除非是朱棣发话,否则不可饮酒。

    不过朱瞻基真要喝酒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只是难免对形象不利。

    朱瞻基情绪陡然低沉,和方醒一样的叹息着。

    这是个很难打开的结,目前看来无事,很正常,可以后呢?

    家丁们不能喝,方醒和朱瞻基一人倒了一小碗,慢慢的品味着。

    夜色苍茫,家丁们吃了些羊肉后就回去了,把地方留给方醒和朱瞻基。

    两人默默的吃着羊肉,喝着白酒,各自想着心事。

    方醒把碗放在地上,突然哼唱着一首悠扬的歌曲。

    “……这就是……”

    朱瞻基也放下碗,双手抱膝,出神的听着。

    一曲唱完,朱瞻基叹息道:“德华兄这是为蒙元人谱了一曲吗?”

    方醒摇摇头:“有感而发罢了,可惜长调不会。”

    “不错。”

    听到这个声音,方醒和朱瞻基赶紧起身,然后双双请罪。

 第1142章 屈服

    感谢书友:“赤焰的噩梦疯”的两次万赏!

    感谢书友:“听书不看书”的万赏!

    ……

    “你们倒是逍遥。”

    朱棣看着架子上的黄羊,眸色动了一下,然后说道:“军中饮酒,朕必罚之。你二人且去帮朕弄张椅子来。”

    方醒两人灰溜溜的走了,朱棣一屁股坐在草地上,王福生劝道:“陛下,您的身子还没好,御医说您不能吃荤腥。”

    朱棣不屑的道:“什么都听他们的,朕就只能每日喝些薄粥度日,去,削些羊肉来。”

    王福生不敢反抗,只得拿了方醒两人留下的小刀去削了十多片羊肉过来。

    朱棣用刀插着吃,顺手提起酒瓶就灌了一大口,满足的道:“果然还是方醒会弄吃的,朕那里的厨子弄出来的东西根本就吃不出原味,糟蹋了好东西。”

    王福生有时候也能沾光吃到一些,他觉得也没朱棣说的那么夸张。

    等方醒和朱瞻基回来时,朱棣已经走了,留下了个空酒瓶和被削了一层的烤全羊。

    两人忍着笑,各自回去安歇。

    ……

    朱棣的身体渐渐的好了,时不时的出来溜达一圈,视察一番。

    而去召唤鞑靼人的游骑也派人来传话,说是就在这几天到,而且是阿台亲来。

    方醒和朱瞻基陪着朱棣在营地四周巡视,听到消息,朱棣抚须道:“果然是阿台,此人若是给他机会,此后必然比阿鲁台更难对付。”

    朱瞻基信马由缰,看着远处的羊群说道:“皇爷爷,可鞑靼部一战去了精锐,那些被召唤来的部族对他们恨之入骨,阿台没有再东山再起的可能了吧?”

    朱棣点点头道:“瓦剌会盯着他,除非他愿意臣服于瓦剌,否则再无翻身的可能。”

    可阿台会臣服于瓦剌吗?

    三人策马到了羊群的边上,那些牧羊的俘虏看到朱棣后,慌的跪地叫喊。

    “陛下,他们说不敢懈怠,每日都让羊吃好,这样才能养出膘来好过冬。”

    朱棣抚须道:“大明也该有自己的牧羊人,等以后北疆平定,多养些战马和牛羊。”

    中原养牛羊和战马的代价太高,和草原没法比。

    而这需要火器强大,强大到让骑兵成为靶子的程度。

    火器兵种虽然打造昂贵,可却有个好处,那就是成军速度快。

    以大明的人力,若是不加限制,方醒觉得这个世界怕是要危险了。

    ……

    阿台来了,随行的除去明军之外,就只有二十多人的侍卫,还带来了十多辆马车,上面全是进献给朱棣的贡品。

    营地中并未有人戒备,有人一路把他引了进去。

    不管是草原还是中原,扎营时,最大、最漂亮的帐篷一定是给最尊贵的人。

    阿台看到了阿鲁台的那顶大帐,可贾全却把他往边上带。

    就在大帐的左边,摆放着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

    桌子和椅子一看就是刚打造的,连漆都没上。

    桌子的一边坐着一个男子,看到阿台过来,他起身道:“可是阿台?”

    阿台的身份有些尴尬,草原上那些所谓的大汗,大明是不会承认的,所以在称呼上没有选择的余地。

    “这是兴和伯。”

    通译介绍道。

    “正是……小王。”

    小王?有趣!

    方醒的眼睛眯了一下,然后伸手指着自己对面的椅子说道:“请坐。”

    阿台坐下后,就看了看左右。

    没人,现场除去他和方醒之外,就只有通译站在边上。

    “秋高气爽,在帐篷里难免气闷,草原之上幕天席地,你我代表着鞑靼与大明,当直抒胸臆,阿台以为如何?”

    阿台微笑道:“正合小王之意。”

    方醒的笑容一敛,端坐着说道:“阿鲁台狼子野心,勾结帮凶,犯我大明,此罪不可恕也!”

    说完方醒就盯着阿台,目光锐利。

    这是在定调子,此次双方沟通的调子。

    阿台毫不犹豫的说道:“正是,阿鲁台跋扈,小王饱受其害,幸得大明主持公道,我部才能重见天日。”

    你懂事就好!

    方醒点点头,有人送了茶水过来。

    调子不定下来,那就还是敌人,还想喝茶?去和阿鲁台作伴吧。

    看到阿台贪婪的一口喝干了凉茶,然后意犹未尽的舔舔嘴唇,方醒的眼皮子跳了一下,说道:“当前草原上势力交缠,瓦剌人正面临着整合内部的争斗,鞑靼准备如何?”

    阿台苦涩的道:“我部已然颓废,万万不是瓦剌人的对手。”

    方醒只是微笑不说话。

    秋风吹过,远处的牧羊人唱着苍凉的歌曲,阿台恍然以为自己还在部族中。

    大明想要什么?

    阿台突然目光炯炯的问道:“兴和伯,大明想要什么?小王可以把忠诚献给陛下,永为大明的臣子。”

    方醒靠在椅背上,淡淡的道:“忠诚靠的是武力威慑,靠的是一次次的胜利,靠的是惩治挑动战争的野心家,大明从不奢求外人的忠诚,要的只是利益,你能给大明什么利益?”

    阿台发誓,他从未见过把利益说的如此赤果果的明人,哪怕是草原上谈利益,至少也会隐晦一些。

    大明的文武官员要是都这样,草原上的人大概就要倒霉了。

    看到阿台在沉思,方醒就说道:“若是没有,那你就回去吧,大明不需要无能的臣子。”

    臣子?

    阿台敏锐的抓住了方醒话里的这个词,马上表态道:“小王愿意接受大明的管辖。”

    “你可知道管辖之意?千万别想着羁縻,那本伯会马上向陛下请命,提兵去灭了你们,然后再专心对付瓦剌人。”

    方醒毫不掩饰自己的杀机,“阿鲁台受封和宁王,可却屡次衅边,如今每日在为陛下歌舞佐餐,等到了北平献俘之后,他活不了,这就是挑衅大明的下场!”

    阿台呆呆的看着远处,突然苦笑道:“大明如日中天,煌煌而耀眼,蒙元的荣光就如夕阳,却照不亮回家的路。羊群迷路了还有牧羊人,可我们却失去了头羊……”

    曾经无比辉煌的蒙元帝国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以追赶的战绩:横扫世界!

    而今的蒙元人却四散零落,归根结底还是当年的权力争夺。

    “权利是个好东西,可你得先有那个命去享用。”

    方醒起身,阿台一脸苦涩的说道:“请转告陛下,鞑靼愿意为陛下牧羊。”

    通译大声的翻译着这句话,声音直接传到了边上的大帐中。

 第1143章 新的和宁王

    阿台被带下去休息,方醒去了大帐里找朱棣汇报。

    大帐里有些密不透风,御医说朱棣不见风为好,可这几天老爷子每天都出去溜达,也不见他敢说什么。

    方醒进来准备随手把帘布拉下,朱棣说道:“打开,朕有些气闷。”

    御医想说话,朱瞻基一道眼神过去,他马上躬身告退。

    国之大事,岂是你能听的吗?

    朱棣显得有些焦躁,不时的拉扯着胸前的衣襟,就像是那些服用了五石散的‘高士’一般。

    “陛下,那个蜂蜜和野梨您还得继续服用。”

    方醒以前伤风也是这样,许久才好。

    朱棣点点头,目光深沉的道:“你觉得阿台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君王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最后综合下来,一个活生生的阿台就出现在他的脑海中,由此来判断这个人的秉性,遇到某事的可能反应。

    方醒闭眼想了一下,说道:“陛下,此人有野心,可却有分寸,并无阿鲁台的桀骜,怎么说呢?如果说阿鲁台是一个久经宦海的官吏,那么阿台就是一个深得中庸之道的老儒。”

    “老儒?”朱棣点头道:“朕知道了,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