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524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524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祥的耳朵一动,睁开眼睛道:“进来吧!”

    刚才在宫门偷窥的太监进来行礼道:“公公,方才夏大人和陛下发生了争执,而后出宫时,兴和伯一直在外面等候,两人一同离开。”

    孙祥觉得自己心如止水,一眼就看破了此事的由来。

    “兴和伯和夏元吉算是有些交情,夏元吉进宫和陛下争执,他正好遇上了,等候一二有何可说的?而且那是在宫门外,在那些军士的眼皮子底下,你觉得这有意思吗?”

    来人惶恐的道:“公公,奴婢愚钝,差点犯下大错,请公公责罚。”

    孙祥冷哼一声,摆摆手道:“要长进,不要整日就想着往上爬!去吧!”

    “谢谢公公,公公果然不愧是孙佛,慈心一片,奴婢回去后就每日早晚净口念佛,祈祷佛祖保佑公公一路高升……”

    孙祥皱眉道:“少说这些,礼佛要心诚,心不诚只会有害!去吧!”

 第969章 传播,实践

    “田田,帐做好了吗?”

    赵任笑眯眯的到了柜台前面,看到杨田田在看书也没讥讽几句。

    自从杨田田展露了一手算术和记账能力后,赵任就不敢再挑衅了。而等杨田田用数学精准的分析病人的来源成分之后,连严晓阑都动容了,从此杨田田在严家药铺就是第二号人物。

    杨田田把书放下,封皮上的物理二字很清晰。

    “这是账本,这个月因为过年的缘故,咱们药铺的生意少了些,不过这是正常的,年后就会慢慢的恢复。”

    赵任竖起大拇指赞道:“田田,你果然是天才!”

    杨田田笑道:“我不是天才,编写出这些书的兴和伯才是真正的天才,哦不,不止,应该是……”

    看到杨田田一时间想不到词句,赵任说道:“兴和伯那可是文曲星下凡,我看啊,他老人家就是百年一遇的圣贤!”

    杨田田点点头,然后继续看着书院刚给他送来的物理书。

    “果然是妙啊!这力学一出,则周遭的事务就通了一半!”

    “万物都离不开力,人兽工具皆是如此,这就是大道啊!”

    ……

    苏州府,王辅家中,高景琰站在前方,院子里坐满了人,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

    “咱们的老祖宗早就认识到了力学的重要性,在前宋时甚至于领先世界,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实践多,理论少,成书少,有限的一些力学知识都散落在一些书中,无法形成系统性……”

    “物理,必须要和数学相互联系学习,所以这也是山长为何要说数学是万学之基的原因,你等不可轻忽。”

    王辅听到这里就举手,得到同意后起身说道:“高师兄,那这是否就是兴和伯先刊印数学,然后才刊印其它书籍的原因呢?”

    高景琰点头道:“正是,山长苦心孤诣,此次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得以刊印物理书,所以大家要珍惜,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说说重点。”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

    一堂课上完,高景琰只来得及喝了一口茶水,就被团团围住了。

    “高师兄,为何咱大明的物理比前宋的还不如呢?”

    这是一个才十五岁的学生问的问题,高景琰想了想:“这事说来有些长,我简单些吧。”

    “前宋海贸发达,催生了无数相关作坊,而那些工匠在日积月累中就懂得了许多相关的知识,可他们没读过书,而且出书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奢望,所以等前宋一朝覆灭,许多东西都失传了。”

    “至于咱们大明的情况,你们应该也了解。”

    高景琰停顿了一下,皱眉道:“匠户身处底层,与贱民一般,这等环境下的匠户,他们只想着养活家人,少被指派去各地干活。就算是他的手艺好,可你觉得他有心思去钻研吗?就算是他钻研了,那些上官可会当做功绩报上去?就算是报上去了,你们觉得上面会理会吗?”

    大明的匠户制度沿袭自蒙元,初期的待遇比蒙元时好一些,可随着吏治滑坡,匠户们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

    学生们都在沉思,王辅叹息道:“那些精妙的东西都是工匠做出来的,若是能诉诸理论,我大明的物理当兴!”

    “那些工匠身份卑微,家贫,无从就学,加上上官漠视,一身的本事只能藏在心中,直至被带入坟墓!”

    高景琰看到气氛有些低沉,就说道:“可还有你们啊!而且匠户的日子以后必然会改变,而这个改变需要咱们一起努力,让大明的船越造越大,让大明的兵器越来越厉害,诸君,让我们一起努力!”

    王辅面色肃然的道:“好,高师兄,咱们一起努力!”

    “一起努力!”

    院子里的声音突然放大,外面的丫鬟被吓了一跳。她从门边探头进来一看,就看到一群人正严肃的喊话。

    ——就像是在举行着一个重要的仪式!

    ……

    “老夫本准备斥之以大义,可那该死的一把火,让老夫的心血付之东流。”

    两个中年男子在酒楼中喝酒,其中一个喝的醺醺的,郁闷的道:“也不知道是哪个蠢货招来的马贼,也不知道缓些时日再动手,这下那人就得理了。”

    对面的男子叹息道:“王兄,此事乃天意啊!”

    “狗屁的天意!”

    王兄愤愤不平的道:“那书老夫也买了一本,昨日一夜未睡,你可知为何?”

    男子摇摇头:“莫不是心中有事?”

    王兄拍打着桌子,痛心疾首的道:“那本书上全是鬼画符,一个拍打桌子就能弄出个道理来,秦兄,此等下贱之学,老夫担心百姓趋之若鹜啊!”

    秦兄不住摇头,喝了一口酒,眯眼道:“王兄,那是兴和伯,难道咱们还能去闹一场不成?”

    “老夫不怕闹,就怕有人在暗中动手脚。”

    秦兄一惊,压低声音道:“你怀疑……那把火……”

    王兄点头道:“正是,弄不好就是那人自己放的火,贼喊捉贼!”

    “哎!现在说这些何用?毕竟点火的人就在那群人中间!”

    两人都喝的醺醺,然后下楼结账。

    到了楼下,正好看到外面有人来送新桌子。

    一张饭桌的重量可不轻,而且体积大,若是要弄到二楼去难度不小。

    掌柜在算账,头也不抬的喊道:“昨天那个谁?宁德不是说弄了一个什么滑轮组,说是能把人给拉上去,叫他来。”

    “宁德!”

    有人喊了一声,一个伙计搭着毛巾冲了出来。

    “宁德,来了三张桌子,你看看能不能弄上去。”

    伙计看都不看,笃定的道:“掌柜的,没问题。”

    秦兄纳闷的道:“掌柜的,这桌子不是要抬上去吗?一个人不好弄吧!”

    掌柜抬头笑道:“我这个伙计喜欢自己读书,以前看什么四书五经,后来就喜欢上了兴和伯的科学,这不才买了那叫啥屋里的书,自己就在二楼上弄了几个轮子,说是可以把人给拉上去。”

    “秦兄,这就是那人的手段,从这些百姓的身上着手!”

    王兄咬牙切齿的低声说道,然后两人回头,看着那个伙计指挥人用绳子把桌子捆好,他自己一溜烟就跑上了二楼。

 第970章 福祸,避趋?

    二楼的窗户被卸了下来,一根木柱子上挂着几个滑轮组,通过绳子连接到下面的桌子。

    两个男子不自觉的走到外面仰头看去,就看到那个伙计得意洋洋的一个人在拉绳子,神色轻松。

    “起来了!起来了!”

    桌子缓缓的上升,而那个伙计的表情还是很轻松,他甚至开始了表演,快速收拢绳子。

    尼玛哟!

    秦兄低声道:“这张桌子最少得有五十斤以上吧!”

    王兄面色难看的道:“不止,这桌子你我都抬不动。”

    可就是这么一张沉重的桌子,却被那伙计一人轻松的拉了上去。

    三张桌子,以往需要两个人慢慢的抬上楼去,很辛苦。

    可现在一个人就把它们弄了上去,这……

    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而且时间还缩短了,费力也少了,这……

    秦兄低声喃喃自语道:“可怕呀!”

    王兄面色铁青:“奇淫技巧!奇淫技巧!”

    门口有几个看热闹的,其中一个闻言就皱眉道:“这可不是什么奇淫技巧,若是奇淫技巧能帮人赚钱,那在下就觉得是好东西!相反某些人满口仁义道德,却于国于家毫无用处,此等人就是粪虫!”

    “无知之辈!安之圣人之言?!”

    王兄本就是一肚子的气,被这人的话一激,就戟指对方喝道。

    这人冷笑道:“圣人之言可能让我等填饱肚子?可能让我等省力?既然不能,那它有何用?”

    在生活还很艰难的时候去苛求道德,那只是一厢情愿。

    大明各地目前依然有不少人吃不饱,穿不暖,你去和这些人谈什么圣人之言,大棍子抽不死你!

    “你!你!”

    王兄面色潮红的指着这人,期期艾艾的道:“愚不可及!愚……愚不可及!”

    “算了算了,大家各退一步吧,王兄,咱们走。”

    秦兄看到这人在挽袖子,赶紧拉住王兄。

    好汉不吃眼前亏啊!

    “愚不可及!愚不可及……”

    王兄一边走,一边悲痛的道:“这些愚民,不懂微言大义,蒙昧之极……”

    ……

    杨荣回到家中就去了正房,刚坐下,就看到桌子上有一本书。

    “谁的?”

    杨荣拿起书,心中有些冰冷。

    ——物理!

    他的妻子说道:“老爷,大概是他们遗忘在这里的吧。”

    杨荣的儿子不少,他轻哼道:“都试探到我的头上来了!”

    他的妻子笑道:“不会是什么邪门歪道吧?那还真得要收拾收拾。”

    杨荣随手翻看了几页,只觉得胸口发闷,他起身道:“罢了,由得他们!”

    看到杨荣出去,他的妻子就说道:“老爷,马上就要吃饭了。”

    杨荣没回头的摆摆手道:“今日没胃口,你们吃吧。”

    ……

    “这是在玩火!”

    陈嘉辉这几天在衙门中收集了不少关于物理书的信息,他心急如焚的跑来找到方醒,苦口婆心的在劝着。

    “最近这本书已经成了新贵,连我那边的官吏都有人买来,偷偷的在家中看,德华,这事不好说啊!弄不好陛下都挡不住。”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俩再折腾,可他们却没有改变儒学在大明的垄断地位,所以文人们不会反抗。

    而方醒不断通过这些手段来温水煮青蛙,一再挑衅儒家的忍耐力,在陈嘉辉看来就是在给自己挖坑。

    “你要知道,那些文人的力量有多大,当他们群情激奋时……德华,避一避吧!”

    陈嘉辉说的口干舌燥的,端起茶杯就是一口干。

    方醒振眉道:“叔父,我刊印自己的书籍有错吗?若无错,他们凭什么……罢了!我倒是忘记了那些人的嘴脸,只要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颠倒黑白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张嘴就来。”

    陈嘉辉以为他愿意服软了,就劝道:“你且出去游玩一圈,等回来时也就风平浪静了。”

    此时的方家庄就是风暴眼,而方醒就是最中心点,风力强劲啊!

    方醒微微摇头道:“叔父,我若是避了,那在气势上就低人一头,以后科学子弟出来也会如此。就算是为了他们,我也……不会低头!”

    “你!”

    陈嘉辉气咻咻的指着方醒,想骂,却无法出口。

    方醒看着窗外,缓缓的吟哦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陈嘉辉心中大震,缓缓咀嚼着这两句诗的味道,突然觉得自己在方醒的面前有些渺小。

    ……

    朱棣也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在他的御案前已经堆放了几大箱子奏章,都是一个内容。

    “弹劾方醒,还不如说是在弹劾科学!”

    朱棣揉揉额头,今天是阴天,每当到阴天时,他不但关节会酸痛,而且脑袋发沉。

    这是朱棣最容易烦躁的天气,所以大太监看着那些奏章不敢多嘴。

    而黄俨更是眼观鼻,鼻观心的在装傻。哪怕他再恨方醒,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不然……

    朱棣的脑门上青筋直跳,此时他无比的怀念着自己的徐皇后,若是她在的话,总会有办法让自己脱离这种痛苦。

    “陛下,赵王殿下求见!”

    门外来了个太监禀告道。

    朱棣烦躁的摆摆手:“让他回去!”

    太监楞了一下,大太监马上飞过去一记眼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