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486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486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幼孜冷冷的道:“那兴和伯以为该如何?”

    大明发放宝钞历来都很没有节操,几次弄的差点成了废纸。

    方醒打个哈哈,眯眼道:“臣以为应当在瀛洲、交趾、朝鲜试用宝钞,并可兑换白银!”

    轰!

    方醒这话恍如雷霆,震得在场的人目瞪口呆。

 第899章 方醒若不是大明人,朕必诛之

    宝钞兑换白银?

    金幼孜当即说道:“在这几处使用宝钞当然无碍,可兑换白银?兴和伯,莫要信口开河啊!没道理瀛洲可以兑换,而中原却不行,传出去百姓都要……”

    杨士奇皱眉道:“若是开了兑换先河,宝钞必然是不废而废!”

    按照这年头百姓的尿性,有了白银谁还会用你宝钞啊!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这道理不需要人教,谁都懂。

    方醒环视一周道:“此事首先是宝钞的发行量,宝钞的发行量应当与可购买物品的数量相对应,超出太多就有物价飞腾的风险,所以首先要规范宝钞的发行。”

    夏元吉拱手道:“陛下,兴和伯此言不差,大明能买的东西就那么多,若是滥发,多出来的宝钞自然会导致物价上涨。”

    这个道理浅显易懂,朱棣点点头道:“可兑换白银是何道理?”

    方醒说道:“其实说来很简单,首先就是禁用金银,也就是说,不管是谁,都不能使用金银去购买东西,那么谁愿意去兑换?”

    “百姓兑换一次两次,这是好事,能让人相信宝钞的坚挺,可当他发现那些金银放在家中不能吃,不能喝之后,他还会去兑换吗?”

    不许使用金银,这是大明早就施行的政策,可却被宝钞的滥发给弄坏了。

    朱棣抚须思忖,“到时候自然可以再用宝钞把金银给收上来。”

    杨荣不禁说道:“妙啊!这办法既能让百姓知道宝钞的价值,又能回收金银。”

    杨士奇摇头道:“若是那些有钱人出手兑换呢?”

    “那简单。”

    方醒淡淡的道,杨士奇也醒悟了,点点头道:“是了,这等人置大明于不顾,无需怜悯。”

    你想要大规模的兑换金银?

    可以!

    先兑换给你保证信誉,回头锦衣卫和东厂就上门来了。

    随便搜罗几个罪名,抄家流放只是等闲。

    方醒看到没人有异议,就继续说道:“但这里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宝钞发下去,朝中如何回收?若是每次朝中花钱都是新发的宝钞,敢问诸位,这样可能长久?”

    夏元吉说道:“朝中每年的花用可不小,长年累月,宝钞自然就不值钱了。”

    大明的工程,以及百官的俸禄,赏赐的宝钞……

    这一切都得要钱!

    金幼孜不过是想了想,就明白了方醒的意思,他微微摇头,就等着方醒放炮。

    “臣以为要想宝钞流动有序,商税必不可少,而且还要鼓励商贾,要知道,在乡下地方,若是有商人游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百姓自然可以弄些小营生来贴补家用。”

    “并且随着大明粮食增产就在眼前,臣建议农户的税赋可以用宝钞交,也可以用实物交,这样户部才能回笼宝钞。”

    “百姓使用,朝中收税,这就是一个循环,不能停止的循环。”

    方醒坦然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躬身道:“陛下,臣请告退。”

    哥把办法都说出来了,干不干就是你们的事了。

    朱棣在沉吟着,最后找来了朱瞻基。

    “书院中可有教授理财之术?”

    朱瞻基楞了一下道:“有,题目就是经济,不但有关于大明的经济分析和看法,还有一些……”

    “还有什么?”

    看到朱瞻基有些犹豫,朱棣就忍不住笑了。

    “还有一些金融手段,比如说怎么利用倾销去摧毁别国的产业,以及利用一些手段去搅乱别国的经济和市场,最终导致别国大乱,甚至是……民不聊生。”

    “嘶……”

    朱棣觉得有些牙疼,他端起婉婉孝敬的莲心茶喝了一口,被苦的眨眨眼,然后说道:“那竖子果真是穷凶极恶,幸好是大明人,若是敌国,朕一定不惜代价也要干掉他!”

    朱瞻基笑道:“是了,孙儿也是这般觉得的,所以警告了那些学生,此等学问万不可乱传,特别是异族人,谁教了全家倒霉,三族连带。”

    朱棣欣慰的道:“你倒是知道了,不过除去大明,一般的国家也没这种底气!”

    这话霸气,朱瞻基笑道:“皇爷爷,当初兴和伯放到瀛洲的飞蛾就是一种攻击手段,他还说了,蒙元人都敢在围城时把沾染疫病的尸骸用投石机丢进城里,咱们不过放些害虫,这已经很仁慈了!”

    朱棣点头道:“此言甚和朕意,你以后不要轻信那些腐儒的建言,要以大明为主!”

    朱瞻基点头,然后眼睛发红的道:“皇爷爷,您要少吃荤腥。”

    朱棣一怔,然后皱眉道:“朕的身子好的很!你去吧!”

    朱瞻基有些赧然的出去了,朱棣就端坐在那里,一直看着他的身影消失。

    “朕还没老!朕还能上马杀敌!”

    想起自己刚才的话,句句都不离教导,朱棣不禁摇摇头。闭眼,然后再睁眼,目光已经重新变为冷厉。

    ……

    方醒出了顺承门,然后仔细观察着城外的地形。

    此时城外还没有人居,一直过去,从稀稀拉拉的房屋,渐渐的就有了村落,包括方家庄在内。

    方醒暗自把地形记下来,然后回到家就写信,让人送去各处。

    进了内院,迎面就是一辆木制的大滑板冲了过来,上面站着铃铛,而在铃铛的背上,趴着一个咯咯咯笑着的小屁孩。

    方醒伸脚抵住了滑板,然后把土豆从铃铛的背上拎下来,故作凶巴巴的道:“你娘呢?都不知道看着你这只小野猪。”

    土豆伸手去抓方醒的头发,可小手短短,够不着,就嚷着。

    “走喽!”

    方醒一脚踢出去,滑板又带着铃铛飞快的滑了回去。

    “铛铛铛……”

    土豆一路兴奋的叫嚷着,直到进家,被方醒仍给了张淑慧。

    “淑慧,家中的钱准备一些,兴许会有些用处。”

    张淑慧点点头,也不问要花在哪里。

    “这边得开一家第一鲜,还有就是看看有没有其它赚钱的营生,到时候咱们家也插一脚,好歹给土豆他们攒些家产。”

    方醒解释了一下,张淑慧眉开眼笑的道:“是呢,以后他们还得成亲娶媳妇,还要生孩子,都是钱呢!”

    小白带着平安已经在里间睡熟了,外间就是方醒和张淑慧,以及秦嬷嬷。

    秦嬷嬷想起张淑慧从家中的库房拿去送给太孙妃的那些宝贝,不禁嘴角抽搐。

    夫人哎!你也太好骗了吧!

    家中的库房随便挑些东西出去卖,就足够了。

    如果那个仓库被人曝光的话,估摸着整个北方的强人都会琢磨怎么冲进方家庄捞一把。

    张淑慧轻轻的拍打着瞌睡来了的土豆,低声道:“夫君,咱们也不差钱,不过总得要有些产业才能衬底,您看那些大家族,谁家不是几千几万亩的好地!”

    方醒看到连秦嬷嬷都情不自禁的点头赞同,就微微叹道:“淑慧,以后大明的地盘会越来越大,咱们去哪找种地的人?”

    张淑慧一惊,急忙问道:“夫君,您的意思是说,以后大明的地多的种不完?”

    “对。”

    这时木花进来给方醒倒茶,然后又出去给铃铛梳毛。

    “其实大明此时的地就已经种不完了,只是百姓不愿意背井离乡,否则中原的人口会少一成以上。”

    张淑慧有些困惑,大明的地居然多的种不完了吗?

    那以后谁家还能保有那么多土地……没人种啊!

 第900章 愤怒而无奈的朱瞻基

    最后一天,还有月票的别忘了投。

    ……

    方醒去了太孙府,正好遇到孙祥。

    孙祥下马后,拱手道:“兴和伯,久违了。”

    上次他因为方醒揭穿了倭国皇族之事被朱棣责打了一顿,可此时脸色依然是淡淡的。

    “孙公公多礼。”

    方醒随意的拱拱手,然后抬脚就进了太孙府。

    孙祥眯眼看着方醒的背影,然后看到门房殷勤的招呼着。

    “伯爷可是来寻殿下的吗?正好,今日秋高气爽,殿下正在府中作画。”

    马上有人领着方醒去了,而后门房看到了孙祥,就哟了一声道:“这不是孙佛吗?也是来寻殿下的吗?”

    孙祥的表情不变:“正是,有些公务求见殿下。”

    门房昂首道:“公务啊,那小的可不敢耽误,马上去通报。”

    守门的几个锦衣卫看到孙祥后,那腰板就挺的越发的笔直了。

    东厂的骨架几乎就是从锦衣卫拉来的人组建的,而现在锦衣卫式微,进入东厂就成了不少人的梦想。

    没等多久,俞佳就出来了。

    “是孙佛啊!请进。”

    “不敢。”

    孙祥对孙佛这个名号还是很满意,这能说明自己的慈悲。

    一串佛珠在孙祥的手间数动着,他垂眸跟着进了太孙府。

    走了一段路,穿过几重屋宇,来到了一个水池边上。

    北方的水池在秋季实在是乏善可陈,只是水中有些鱼儿在游动,不时的啄食着鱼食。

    朱瞻基正在作画,而方醒坐在边上的大石头上,懒洋洋的看着水面。

    俞佳在离朱瞻基不远时止步,孙祥也跟着站住。

    方醒听到了脚步声,回头看到是孙祥,就说道:“有人来了。”

    朱瞻基没回头道:“且等小弟画完这条鱼。”

    孙祥不敢催促,只得等待着。

    大约是一刻钟多一点,朱瞻基把笔放下,然后活动着手腕叫人照看画作。

    “孙祥?你来做什么?”

    这个东厂的权利比锦衣卫还要大,朱瞻基有些不大喜欢。

    孙祥赶紧行礼,然后说道:“殿下,宁阳候陈懋的事发了,陛下令奴婢调查宁阳候的关系。”

    朱瞻基最近几次北行都和陈懋有过书信联系,所以闻言他就问道:“宁阳候为人爽直,他何事发了?”

    方醒也有些诧异,在北征时他和陈懋有过接触,在郑亨刁难他时,陈懋还出言相助,所以听到他涉案,就倍感诧异。

    孙祥沉声道:“殿下,宁/夏卫所贪腐案,宁阳候涉案了。”

    这……

    方醒没想到居然会是陈懋涉案,朱瞻基更是惊道:“可拿人了吗?”

    朱棣的性子不好,如果知道的话,大抵会马上令人前去宁/夏拿人。

    孙祥垂眸道:“此事是宁阳候自己上的奏折,算是自首。”

    朱瞻基眯眼道:“我与宁阳候在北边时有书信,大多是宁阳候的问安。”

    孙祥躬身道:“奴婢告退。”

    作为太孙,朱瞻基不乐意说陈懋和谁熟悉,会和某人有勾结,孙祥还真不敢再问。

    来问皇太孙就算是过分了,再不依不饶,朱瞻基抽他个半死,朱棣都不会说什么。

    朱瞻基面无表情的看着孙祥离去,突然问道:“德华兄,难道人心果真无止境吗?”

    方醒叹息道:“人心当然无止境,只不过强有力的监控和惩罚会对某些人起作用,让他们时刻警醒自己。不过对于贪婪者来说,刀架在脖子上他们都会贪腐,这是人性!”

    朱瞻基拿过自己的画作,那些水色鱼儿看着颇有趣味,可他却右手一紧,就毁掉了这幅画。

    可惜了呀!

    方醒一直等着,就是想等朱瞻基画完后拿回家去,保存好点,后世子孙也能卖不少钱。

    “我恨不能此刻就派出大军,把大明所有的官吏都查个清楚,有罪的一律从重处置,不行就杀!杀出一个清平世界来!”

    朱瞻基把捏成一团的画作扔进了水中,随即水中就晕染开了几朵墨云。

    “勋戚不可靠了!大明的未来还得要靠寒门子弟!”

    这娃有些走极端了,方醒说道:“你得注意了,那些科举为官的,许多都是寒门子弟出身,后来为何贪腐?这不是出身就能改变的问题,所以要想从根子上解决掉此事,唯一的办法就是监督。”

    朱瞻基眼中厉色一闪,低喝道:“那些人!就是那些人在挖着大明的根基!他们外表斯文,满口仁义道德,可有多少人能言行如一?有几人?!”

    朱瞻基的声音越来越大,那些伺候的人在俞佳的示意下都走远了。

    方醒挥挥手,示意俞佳也走远些。

    大概是从南到北的走了一趟,让朱瞻基看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