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457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457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贺瞪眼道:“怎地不真?这话是殿下亲口说的,边上还有兴和伯在侧,谁敢胡言乱语?”

    “可是那个魔神?”

    一个眼睛不大好使的老头茫然问道,身边的儿孙急的跺脚,然后赶紧向王贺请罪。

    “小的是……去年吧,听到有人说大明出了个魔神,专门杀倭寇,还堆人头山,把那些倭寇杀的人头滚滚,好啊!这才是大明!若不是小的老了,必然要去寻兴和伯,在他老人家的麾下作战!”

 第847章 三十六姓,借个基地

    正当沙滩上热泪盈眶时,船上有人吹响了号角。

    “有船来了!”

    贾全面色严肃的跑过去一看,旋即喊道:“是大明的船。”

    远处的那艘战船飞快的靠过来,船上站着几十名军士,当先的那人负手而立,衣袂飘飘。

    “是伯爷来了!”

    贾全惊呼道,王贺也有些发愣。

    船一靠岸,方醒也不用什么手段,直接就跳了下去,身后那些军士就跟下饺子般的跟随,一时间沙滩上全是人。

    几个老头听到兴和伯三字,马上转身就跑,吓得儿孙们也跟了上去。

    方醒有些愤怒的看向了王贺。

    马丹!你个王八蛋是不是得罪人了?

    王贺的脸都挤成了一团,低声道:“兴和伯,咱家正在安抚这些人呢。”

    方醒瞪了他一眼,然后转身就笑道:“诸位父老,太孙殿下担忧琉球三国的战火会影响到你们,所以就让本伯随后赶来,幸好没晚啊!只是都是大明人,怎地就没人邀请本伯去家里坐坐呢?”

    几个中年男子搓着手,干笑道:“伯爷,小的家中简陋,如不嫌弃,还请移动贵趾。”

    方醒笑了笑,然后被王贺扯了扯衣角。

    “兴和伯,那几个又回来了,手里好像端着东西。”

    方醒瞅了一眼,然后招呼道:“都站好了,肃静。”

    王贺咋舌,不敢再问。

    贾全低声道:“这就是箪食壶浆,都把脸板着,威武些。”

    果然,那几个老头气喘吁吁的跑过来,一人手中端着竹篮,一人手中拎着酒壶,躬身献上。

    竹篮里的是饭团,方醒拿起一个,大口的嚼着,然后又接过酒壶,仰头就喝了几口。

    “多谢各位父老,方某惶恐。”

    “还请伯爷去家里坐坐。”

    方醒笑道:“好,这就去,不过方某此行带了些东西,小刀,叫船上把东西送下来。”

    船上马上就卸下来几十筐子的东西,全部是用油纸包裹好的。

    王贺问道:“兴和伯,何时去中山?”

    方醒淡淡的道:“让三国来人,就大明一个县都比不过的地方,何德何能让本伯去见他们?!”

    王贺一怔,然后板着脸道:“正是,先前是咱家想岔了。”

    这厮遮奢公公的模样让贾全一乐,就叫人去通知三国。

    ……

    到了村子里,方醒才发现居然全是汉人。

    “伯爷,当年咱们来的时候,就选在这里定居,时间久了,这人也多了。”

    几个老人围在方醒的身边,神色激动的介绍着村落。

    这里的村落依然是福建风格,方醒饶有兴趣的询问着他们的生活情况。

    进了一家的前厅,三个白发老人坐在侧面,一个老人说道:“咱们在这边,凡是大明来的船都得先在这里靠岸,中山王倒也规矩。”

    “那就好。”

    方醒看看屋子里的布置,微笑道:“此处以后就是咱们大明的了,你等安心住着,大明的水师会时常过来巡查,有何异动,你等可禀告上去,大明不会坐视百姓在外遭受欺凌,永远都不会!”

    “这才是王师啊!”

    一个老人老泪纵横的道:“以前那些倭寇时常过来,不给东西就打人,前年开始,那些倭寇就不来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伯爷您在台州府杀了无数倭寇,还立了京观,得知消息的那日,村里人都喝醉了,高兴啊!”

    另一个老人也是擦着眼睛说道:“自那日后,中山国这边对咱们也客气了不少,米粮都足量发来,孩子们也乐疯了。”

    方醒唏嘘道:“以前大明的敌人在北方,难免疏忽了这边。后来北方的敌人被打败了,这才抽出手来收拾倭国,如今倭国成了大明的瀛洲,你等以后来往也方便了。”

    ……

    得知村子里来了位大明的伯爷,那些孩子都围在外面,等方醒出来时就一哄而散,远远的,怯怯的看着。

    方醒招手让那些搬运筐子的军士把东西抬过来,然后笑道:“让孩子们过来,里面有些糖果,也好甜甜嘴。”

    “伯爷,这如何使得?”

    一个老人惶恐的道。

    方醒笑道:“有何使不得?都是大明人,瀛洲目前已经稳定了,以后会有商船跑这条线,你等缺了什么就说,他们下次自然会带来。”

    箩筐打开,里面都是些风鸡腊肉,还有不少点心,都是厨子在船上做的,还新鲜。

    “后面有些书籍和笔墨纸砚,孩子们远离大明,可祖宗的文字和话却不能忘,要好好的教,回头本伯就安排一个秀才过来。”

    “多谢伯爷!”

    几个老头又跪下了,感激涕零。

    “都起来吧。”

    方醒很无奈,白发苍苍的老人对着自己下跪,他真的无法适应。

    可能会一辈子都不适应!

    “都过来,这里有糖果。”

    方醒笑眯眯的冲着那些孩子招手,那些大人看到孩子胆怯,就喝骂着把他们弄过来。

    最后几个筐子打开,其中的一个筐子里全是各色糖果。

    “还有布料,这次带的不多,大家都分分吧。”

    这时王贺带着人过来了,身后十多个军士费力的扛着些刀枪。

    “这……”

    村里的人都有些讶然。

    王贺尖声道:“这是给你们的,都操练起来,若是有贼子强人进村,尽可杀了,咱家担保你们无罪!”

    方醒在边上微笑,看到那些男人的眼中闪着光,就知道是心动了。

    这年头刀枪是违禁品,私人持有是大罪。

    “都收着吧,这段时间会有人教你们操练一二。”

    方醒既然来了,那自然不只是宣慰那么简单。

    方醒的来意王贺不用猜,只是在心中为那琉球的三王祈祷,祈祷他们千万别得罪了这位杀神。

    ……

    大明的船队来了,而且还来了一位伯爷。

    三国不敢怠慢,可除去中山国之外,其它两国只敢派出使者,他们担心会被中山国给一锅端了。

    尚巴志是第一个到的,他到的时候,正好方醒在海边烧烤。

    阳光作美,照的海水仿佛是水晶般的剔透。

    沙滩上,方醒躺在椅子上,小刀正在烤架上翻转着一条海鱼,香味弥漫。

    “伯爷,中山王世子来了。”

    方醒没起身,只是拍拍身边的椅子道:“请坐。”

    尚巴志不敢坐,方醒也不勉强。

    “中山国对大明甚为恭谨,陛下很欣慰。”

    方醒的声音不大,可尚巴志却躬身道:“鄙国上下皆视大明为上国,不敢忤逆。”

    方醒点点头,觉得有些馋了,就简单粗暴的说道:“本伯个人支持中山国统一这片岛屿,明白吗?是本伯个人支持。”

    “多谢伯爷。”

    尚巴志心领神会的道,大明怎么可能会公开支持一方。但方醒的保证还是有用的,至少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动手了。

    方醒看到烤鱼差不多了,就说道:“两点,你记一下。”

    尚巴志马上全神贯注。

    “第一,三十六姓不能受到影响。”

    “这不会……”

    尚巴志急忙想许诺,可方醒不悦的坐直了身体,吓得他赶紧闭嘴。

    “第二,那霸不错,划一块地方借给大明吧,以后大明的水师可以常驻这里,也能挡住来自于海洋的敌人。”

    “你认为如何?”

    方醒淡淡的问道。

    目前的中山国就是这位世子在管理,在方醒的逼视下,尚巴志几乎是脱口而出:“好!大明水师若是能常驻这里,鄙国就可高枕无忧了。”

    方醒凝视着他,良久才露出了微笑:“小刀,把烤鱼和酒拿来,我和世子喝一杯。”

    阳光、沙滩、棕榈树,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美好!

 第848章 考古徐福,正本清源

    整个瀛洲的人都知道一件事,大明正在发掘上古天皇陵墓,至于原因……

    “明人说第一任天皇可能是秦朝人,所以要挖开看看,兴许觉着那人是叛逆吧。”

    “那就挖吧,反正和我们无关!”

    升斗小民,每日为了生活而奔波,哪有多少忠心献给所谓的天皇!

    而朱瞻基却对此事非常看重,让杨荣和陈杰有些不解。

    瀛洲目前是百废待兴,无数的事情在等着处理,挖坟有啥意思?

    ……

    朱瞻基坐镇蓬莱,宋建然率人去挖坟。

    时间流逝,当方醒回到蓬莱时,宋建然那边也有消息了。

    浩浩荡荡的十多辆牛车招摇过市,车上装着那些挖掘出来的墓葬品,蓬莱城的百姓全被惊动了。

    “那是什么?”

    有人看到一面圆圆的泛绿的东西问道。

    “那是铜镜啊!天呐!天皇的墓里怎么会有这等模样的铜镜?”

    “会不会是明人的诡计?”

    任何一个地方被征服后,都会有暗中不满者。

    “你没看后面跟着的那些人?他们都是最有学问之人,可你看看,他们现在什么模样。”

    跟在牛车边上的十多个倭人此刻大多垂头丧气,唯有两人看着满面的喜色。

    这些倭国‘大儒’的身份无疑,其中几人更是被广为人知,都是品行高洁之辈,威武不能屈的高士。

    “停车!”

    宋建然叫停了车队,然后叫人喊话。

    “本次发掘了十九座天皇陵墓,整个过程都有人监督。大明正告各方,所谓的倭国,其实就是秦人徐福建立的国家,这些墓葬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喊话的是一个瀛洲人,他指着那十多个人说道:“全程,整个全程他们都一直在边上看着,所以真伪无需再辩。现在给大家看看这些墓葬品。”

    “这是崇神天皇墓里出土的青铜镜,大家仔细看看,这是另一面秦镜,两者几乎是一模一样!”

    “这是玉器,呵呵!下面我们把三神器拿出来,大家看看。”

    三神器,在倭国的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可绝大部分人都没见过,所以现场鸦雀无声。

    方醒和朱瞻基,还有杨荣三人站在刚修起来的一段城墙上,看到这一幕,杨荣狐疑的道:“兴和伯,这不会是你的手脚吧?”

    “我才回来呢!没时间去动手脚。”

    方醒无辜的道。

    “大家看看,所谓的八咫镜,和这面秦镜可有区别?”

    两面镜子被合二为一,然后反复颠倒给众人仔细查看。

    “看看,大家都看看,这个是八咫镜,这个是秦镜。”

    一个中年男子上前,他不敢伸手去触碰,只是瞪大了眼睛,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都差不多啊!”

    “还有草薙剑,大家看看,这不过是秦人使用的剑罢了,却被堂而皇之的吹嘘为从八岐大蛇的身体里取出来的,真是荒谬啊!”

    这人毫不掩饰自己的鄙夷,从车上拿出几把还沾着泥土的剑,不屑的道:“这就是那些天皇墓里的东西,什么神器,不过是秦剑罢了!”

    “最后就是这个八尺琼勾玉,大家再看看这个野猪的牙齿,像不像?啊?”

    八尺琼勾玉和一枚被串起来,看起来年代久远的野猪牙齿并列。

    “这只是徐福未曾到达原先的倭国时,那些蒙昧的野人使用的装饰,也是祭器!”

    人群渐渐的有些骚动,喊话的这人得意的道:“大家都知道神道,可那个齐室你等可知从何而来吗?”

    倭国信奉的神道教里,专门有一个斋戒的房间叫做齐室。

    “齐,就是徐福的来处,上国在远古时期的齐国,齐国也有专门的房间供人斋戒,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人群还是鸦雀无声,可大多神色茫然。

    信仰是一个民族的根基,若是信仰崩塌,民心必乱,国必亡。

    “通过挖掘古墓,我们发现以前的倭国只是土著聚集之处,愚昧不堪,正是徐福带着童男童女跨海而至,这才有了倭国的开化。父老们,咱们都有可能和大明是一样的血脉啊!”

    这个结论宛如晴天霹雳,炸的人群一脸懵逼。

    “咱们是大明人?不,是唐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