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405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405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今天很愤怒,手中的奏折被捏成一团。

    “御史已经去查了,地方卫所已然大半糜烂,你等以为如何?”

    朱棣的神色恼怒,手中的奏折被捏的皱巴巴的。

    大家面面相觑,胡广出班道:“陛下,地方卫所……军籍混乱,这个是早就有之,只是屯田的产出还好。”

    军方的烂事不掺和,胡广的位置摆的很正。

    夏元吉用肩膀撞醒方醒,低声道:“你上次还说卫所的事,现在来了。”

    方醒楞了一下,然后迷迷糊糊的出班道:“陛下,卫所缺乏监管,地方官员再相互勾结,这是一张很大的网,由利益组成的大网,不好破。”

    朱棣冷哼道:“朕必然要撕破这张网!”

    方醒无奈的道:“陛下,您是想保留屯田的卫所吗?”

    朱棣点点头:“若是没有卫所屯田,大明如何征战?”

    夏元吉说道:“臣把每年收到的汇总,按照兴和伯数学里的表格分析了一下,大明的那些工程,以及征战,卫所屯田的作用不容置疑,若是取消,那些缺额就会压到百姓的头上,那就危险了!”

    胡广瞟了方醒一眼道:“缴纳的粮税也就是能支持着那些工程,若是取消卫所屯田,大明就只能马放南山,修生养息了。”

    朱棣不屑的道:“阿鲁台大获全胜,此刻想必正洋洋得意的清扫马哈木的余孽,下一步,嘿!朕等着他!”

    大明的征战还不能停下来,对此胡广很头痛。

    吕震出班道:“陛下,卫所乃是太祖高皇帝参阅了府兵和厢军的优点,最后才施行的国策,岂可妄动?!”

    下面的不少官员都面带微笑,显然吕震的话深得人心。

    吕震一脸正色道:“陛下,屯田乃国之大事,有的人不过是知道些皮毛就大放厥词,臣以为此风不可长!”

    朱勇出班道:“陛下,若是没了军屯,大明的兵员从何处来?而且那些产出都没了,将士们吃什么?万万不可弃啊!”

    “陛下,万万不可弃啊!”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大多出班,声势陡然一盛。

    朱棣冷眼看着这群人,淡淡的道:“既然要留,那必然要整治,大明之大,如何能一一排查,并杜绝后患,你等可有建言?”

    这个问题一出来,刚才出班的官员都有些尴尬。

    文官是怕取消军屯之后,农户会被税赋压垮。

    而武官却是担心取消军屯之后,兵员会成为大问题,还有就是缺少税赋,大明对外的军事行动将不得不停滞下来。

    农民被税赋压垮之后,地方必然会大乱,责任当然就是文官的。

    而大明一旦停止对外征战,武官们还怎么升官发财?

    双方难得的利益一致,可却在朱棣的问题前尴尬了。

 第751章 卫星,引爆!

    夏元吉不站队,所以敢于说话:“陛下,此事涉及的地方多,人数多,若是要彻底整治,耗费的时日不短,所以臣以为,应当一步步的走,整顿一处,稳定一处,切莫同时动手,那必然会处处生乱。”

    张辅也说道:“陛下,除非是勾军籍之事能断绝贪腐,否则此事不易根除。”

    金忠也和张辅同一立场:“陛下,那些地方官吏和卫所相互勾结,空饷严重啊!而且若是清理,以前逃脱勾选的人怎么办?如果全部处置,臣担心又会生事。”

    孟瑛说道:“陛下,如今勾选军籍很难,百姓大多不愿意成为军户,臣以为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明初勾选军籍为何能被百姓接受?那是因为当时百废待兴,当兵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而且当时的卫所不似现在这般糜烂,就和农民差不多,平时种地,闲时操练,而且还能一家子永远做下去。

    这等好事当然会受欢迎。

    可后来卫所糜烂,被勾选进去和做奴隶没啥区别,这让百姓望而生畏,宁可贿赂官吏也不愿意去卫所,实在不行就逃亡。

    朱棣的眼中寒光一闪,杀气腾腾的道:“那就杀!杀到那些人不敢伸手,不敢贪腐为止!家人全数流放,奴儿干都司那边正好缺人,都赶过去!”

    外面秋阳映照,温度也很适宜,可大家却觉得遍体生寒。

    如果按照朱棣的想法去办,这将是大明立朝以来都罕见的大案,刽子手大概要重新操练起来。而奴儿干都司等地也需要搭建木屋,准备农具,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批流放者。

    这太渗人了吧?

    劝劝?

    几位大佬面面相觑,可最后谁都不敢当出头鸟。

    从近期的决断来看,朱棣显然是要励精图治了,这时候谁敢挡他的路,那纪纲可不会含糊,正好用人头来重新赢得朱棣的重用和信任。

    “陛下,少杀些人吧。”

    卧槽!这是谁?居然敢这般劝谏,作死呢!

    朱棣振眉,冷眼看着方醒道:“你有说法?”

    金幼孜差点就笑喷了。

    朱棣的意思是:要是你没有一个合适的说法,那朕就会给你一个说法!

    吕震一脸的忧色,可胸部以下却在高频率的微颤,这是在忍笑。

    叫你作!

    张辅皱眉看着方醒,微微摇头,暗示他赶紧打混过去。

    金忠摸了摸袖子里的龟甲,可却想起自己早上吃了不少荤腥,而且昨晚老妻担心他着凉,不许他洗澡。

    你这娃咋就那么浑呢!

    在各色目光的注视下,方醒说道:“陛下,其实此事是连贯的,首先,要解决此事,必须要改善卫所军士的待遇,而这需要钱。”

    这个是常识,所以没人瞩目。

    “说到钱,咱们不得不谈及赋税……”

    方醒停顿了一下,看到不少人面露你果然还是这种套路的表情,就继续说道:“不过此时暂且不谈此事,臣觉得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我大明百姓的吃饭问题。”

    胡广皱眉道:“兴和伯,大明的百姓还不至于吃不上饭吧?”

    方醒呵呵道:“咱别扯这个吧,不然你就去下面看看,那些被赋税逼逃的农户,为啥逃?不就是交了那些苛捐杂税之后没饭吃吗!”

    胡广郁郁的道:“那只是极少数!”

    金幼孜看到胡广有些落下风,就出班说道:“当今大明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兴和伯,你这话把陛下置于何地?!”

    这人真毒!

    这是在给方醒挖坑下眼药,顺便还把梯子给抽走了。

    “你不过是泛泛而谈,依据何在?陛下刚才说的难题你有何建言?这些不说,只盯着方某的话打埋伏,你这是学士呢?还是御史?而且是只盯着方某的御史!”

    唰!

    金幼孜的脸瞬间就红了!恼羞成怒!

    谁都有政敌,大家捅刀子没问题,可把这事拿到台前亮相,方醒是第一个。

    这货真是……一如既往的‘宽宏大量’啊!

    朱棣冷哼了一声,方醒就暂时放过了金幼孜。

    “陛下,若是有一种粮食的产量很大呢?”

    朱棣不在意的道:“能有多大?”

    现在大明的亩产能达到两石多就不得了了,朱棣不认为还有什么粮食的产量能突破这个上限。

    刚才的气氛不对,所以夏元吉赶紧出来缓和一下:“兴和伯莫不是又鼓捣了什么好东西?”

    胡广抚须道:“兴和伯的科学倒是不错,若是能鼓捣出提高粮食产量的手段,那善莫大焉。”

    还不错,胡广没说什么万家生佛。

    方醒笑了笑:“陛下,臣在去奴儿干都司时,途中在一个岛上意外挖到了些宝贝,后来一直带到了金陵,目前就种在家里面。”

    “什么东西?能吃?”

    夏元吉对此兴趣很浓,因为他知道平常的东西也入不了方醒的眼。

    方醒得意的道:“不只是能吃,而且还好吃。”

    朱棣漫不经心的问道:“出产多大?”

    方醒嘿嘿的道:“也不算大,只有目前亩产的七八倍而已。”

    朱棣呆滞,手中的奏折掉到了御案上。

    夏元吉的笑容凝固,伸手指着方醒,嘴角抽搐着。

    胡广看似平静,可那眼神一点焦距都没有。

    我曰!你在吹牛比!

    吕震干咳道:“兴和伯,这里是朝廷,不是酒楼!更不是秦淮河……呃!陛下,臣有罪。”

    方醒看着吕震,似笑非笑的道:“看来吕大人也是秦淮河的常客啊!”

    “竖子还不快说!”

    方醒在打击自己的政敌,可朱棣却忍不得了。他握着镇纸,满面潮红的模样让人相信,如果方醒晚说一刻,那么今儿朱棣肯定会帮他开瓢。

    胡广也恶狠狠的道:“兴和伯,吕大人的事先放一边,若是果真有那等七八倍的产出,老夫帮你!”

    吕震愕然,他举目四顾,发现大家的目光都恶狠狠的盯着方醒。

    这特么的可是七八倍啊!

    要是大明能拥有这等逆天的作物,特么的瓦剌人算什么!正春风得意的阿鲁台算什么!

    历朝历代,中原王朝的失败大多是因为内忧,然后才给了外患机会。

    而这些内忧最基本的就是粮食!

    若是不再缺粮,那大明怕得谁来!

    金忠从朝班里冲出来,一把揪住吕震的衣领,老家伙看来恢复的不错,一脚就把吕震踹到了边上。

    转过身,老家伙一巴掌朝着方醒扇来。

    “你失心疯了?滚回去!”

 第752章 疯狂的君臣

    “啊!”

    一片惊呼声中,朱棣没有恼怒,只是神色淡淡的。

    方醒及时的偏过头,脸侧被手指头扫过,火辣辣的痛。

    “金大人,方某没有昏头。”

    老头凶神恶煞的模样看着吓人,方醒急忙往后闪,苦笑道:“老大人,方某可曾有过胡言乱语吗?”

    朱棣哼了一声,金忠的身体一滞,缓缓回身道:“陛下,兴和伯怕是癔症了,还请陛下恕罪。”

    哦!

    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原来方醒在朝中最大的盟友就是金忠啊!

    在这种时候敢于冒险挽救方醒的,也只有最铁杆的盟友了,哦不,应该说是最铁的朋友。

    大家想起焦晃说金忠中邪是被方醒身上的煞气驱散的,顿时就对金忠刮目相看。

    这年头就算是死党,可若是对方犯下了欺君之罪,那多半也会躲着,最多事后照顾一下家眷而已。

    不是‘汝妻子吾养之’就是铁哥们。

    可看金忠的模样,多半是认为方醒在忽悠朱棣,所以才冒险出来挽救一把。

    张辅出班道:“陛下,此事且看兴和伯的意思。”

    对于方醒这个妹夫,张辅还是研究了一番,所以心中起码有五成的把握,不然早就出来阻拦了。

    这大舅哥还没金忠够意思啊!

    这就是张辅的用意所在!

    我们两郎舅可没有穿一条裤子哈!

    方醒上去扶住金忠,低声道:“老大人,我自己都种第二茬了,有把握!”

    金忠的身体一震,偏过头,有些浑浊的眼睛盯住方醒。

    方醒肯定的点点头,然后把金忠扶回去,这才解释道:“陛下,臣在海上就吃过一次,味道极好,后来就种在了瓦罐里带了回来,移栽在臣家的前院,已经可以收获了。”

    朱棣霍然起身,目光一转,沉声道:“都散了吧。”

    大太监轻车熟路的吩咐道:“赶紧准备,陛下要出宫。”

    胡广急忙说道:“陛下,臣请随行。”

    张辅一看也不干了,好歹他得去帮衬一把吧:“陛下,臣请随行护卫。”

    朱棣扫了两人一眼,淡淡的道:“朕不过是出宫,英国公护卫……罢了,且一同去。”

    一出去金忠就低声道:“那东西果真那么高产?”

    方醒看看左右,神秘的道:“那是,我在家不过是随便种了点,挖出来就知道了。”

    金忠不假思索的道:“那老夫也去。”

    这时夏元吉和杨荣也来了,夏元吉笑道:“德华,咱们同去。”

    方醒是地主,他要邀请几位官员跟着去,那朱棣还真没意见。

    而其他人只能心痒痒的看着方醒几人扬长而去。

    杨士奇没有这个好奇心,他觉得成则是好事,不成以方醒的圣眷,最多是被削俸禄,外加禁足而已。

    死不了!

    ……

    方醒带着人一溜烟就到了家,赶紧就招来了方杰伦和黄钟。

    “马上准备一下,陛下随后就到。”

    方杰伦一愣:“老爷,是来吃饭还是什么?”

    方醒指着那块地道:“陛下是来看土豆的。”

    土豆?

    黄钟有些懵了。

    那不是方家的大少爷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