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29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9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嘭!”

    方醒嘴里发出一声爆响,然后才正式的开始了试枪。

    试枪必须要有火药,朱瞻基昨天就已经要来了少量的火药,不过方醒看到那些火药后并不满意,就自己加工了一下。

    黑火药的最佳配方在以后是烂大街了,可在这个时候依然是最高科技。而方醒按照标准配置出的黑火药,就等着今天出场。

    桌子上放着两份火药,左边的是大明军队中的标准配方,也就是朱瞻基带来的。而右边则是方醒叫辛老七做的,按照最新的配方,多层工序后制成了颗粒状。

    先点燃火绳,接着装入火药和铅弹,用通条捅实。

    “试一下。”

    方醒虽然很想第一个试枪,可最终还是站到了边上,而且右手假装无意识的放在左胸,随时都准备挡住脸部。

    朱芳压着呼吸,瞄准被摆放在一百米外的超大木靶子,扣动了扳机。

    “嘭!”

    一声震响后,朱芳几乎都要被烟雾罩住了。

    “怎么样?”

    朱瞻基不等回答,自己就跑到了靶子那边去看。

    “偏差很大啊!”

    在大木靶子上,铅弹距离红心偏了最少二十厘米,而且只是浅浅的镶嵌在木靶子上。这里面既有朱芳枪法不行的原因,可主因却是火药的威力不够,到了末端后,就出现偏差了。

 第55章 方家的新供奉

    接下来就是新式******的试验。

    倒入火药,放进铅弹捅实,朱芳深呼吸,激动的瞄准了靶子。

    “嘭!”

    响声也不小,可烟雾却减少了许多。

    不过这些都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这次连方醒都走向了靶子。

    “天呐!”

    朱芳自己都被那个孔洞惊呆了。

    木靶子上出现了一个孔洞,而且弹着点距离红心只差了七八个厘米的距离,在这种精度下,基本上就可以用于实战了。

    朱瞻基摸着那个孔洞,目光灼灼的对方醒说道:“德华兄,此物制成,你功莫大焉!”

    方醒心中暗喜,可嘴里却云淡风轻的说道:“什么功啊!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

    马苏在边上有些懵懂,可却不小心看到了自己的老师嘴角微翘。

    再次试了十多枪,不但是试验射程和精度,而且还试验了最大装药,不过那个是把火枪夹在钳子上,用绳子拉发的射击。

    “嘭!”

    “嘭!”

    “…”

    “嘭!”

    一声爆鸣后,枪管终于是炸了。

    “好啊!”

    虽然是炸膛了,可大家却是笑容满面,只因刚才装的火药量堪称是前无古人。

    朱瞻基心潮澎湃的正准备打赏和许愿,可方醒却没眼色的拿出一张银票,拍着朱芳的肩膀说道:“以后你就是我家的供奉了,好好干,亏不了你。”

    方醒和张淑慧的下面分为管事与供奉,而第一个供奉就是朱芳,这份荣誉让他的眼睛都红了,颤抖着身体就想下跪。

    “别跪,再跪我可把银票收了啊!”

    朱芳哽咽着,透过泪水,那张银票上的一百两字样让他觉得恍如梦幻。

    “继续造,这种枪先造它个二十把。”

    方醒交代了后续事务,就和意犹未尽的朱瞻基两人离开了这里。

    站在门口,方醒看着敞开的大门,有些不高兴的说道:“马苏,回头你跟老七说一下,这个小院以后不许闲人出入,违者拿下了再说!”

    朱瞻基点头道:“确实,一旦被外敌窥探到这里的秘密,我大明危矣!”

    方醒和朱瞻基都觉得此后的大明军队应该装备这款火枪,直接拿草原上的鞑靼人、瓦刺人开刀。

    朱瞻基要去给自己的父亲报信,顺便还得写封家信,把这件事情告诉朱棣。

    而方醒则是觉得自己已经功德圆满了,于是就和求见的薛华敏碰了个面。

    薛华敏看来是有去意了,所以一见面就是一个大礼。

    “薛先生何必如此。”

    方醒笑吟吟的,然后分宾主坐下。

    薛华敏这几天在方家庄到处打探,而且还到北平城里找了相熟的人,问了方醒当时过堂的细节,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这位姑爷可是不得了,而且胆子很大。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秦孟学绝对是死于方醒的手中。这不是有什么证据,而是从谁受益的角度分析得来的结果。

    来之前,张辅就交代过薛华敏,如果方醒不堪用,那么就交代北平府的关系看护他安稳度日即可;可如果方醒可以用,那么……

    想到这里,薛华敏笑道:“二姑爷可有为国效力之心?”

    二姑爷……

    方醒楞了半天,才想起这个称呼的来处。至于那位‘大姑爷’此时正在皇宫里,接受四方朝拜。他失笑道:“为国效力吾辈倒是不甘人后,只是我自从大病之后就有些浑浑噩噩的,不误事就算是侥幸了,不敢耽误国事。”

    薛华敏一怔,他刚才的暗示已经够明显了,意思就是张辅有意为方醒铺一条官路。

    作为国朝的英国公,倍受帝王信赖的张辅,如果他开口说话,方醒就算是笨蛋,可依然能平稳的走上宦途。

    至于升官,那更是不在话下。

    何况根据薛华敏自己的观察,张家的这位姑爷可不是傻子,相反还很精明。

    精明的方醒,加上位高权重的张辅,最多十年,方醒就能坐上直升飞机。

    换做别人,估计马上就会写信表忠心,可方醒居然就拒绝了。

    “呃……姑爷,这可是国公爷的安排啊!”

    到了最后,薛华敏也只能拿张辅来压不识趣的方醒了。

    呵呵!

    方醒笑了笑说道:“这不干英国公的事,你只需转告他,我目前和皇太孙的关系很不错,他就会懂了。”

    薛华敏也不是笨蛋,瞬间就明白了方醒的意思。

    ……

    远在交趾的军营中,张辅正坐在大帐里。

    交趾炎热,在这初冬里,依然不用穿着棉甲。

    最近气温适宜,可张辅却有些恼火这不停歇的雨。

    在这种地方,一旦下雨,那么战事就可以停止了,不然后果难料。

    既然没有战事,张辅也就闲下来了。他翻看着通过军中渠道送来的信件,当看到自己母亲口述来的信后,就陷入了沉思。

    “皇太孙居然甘愿在那种地方,只为了学习杂学?”

    张辅对政治比较敏感,所以才能在以后屹立四朝而不倒。

    皇太孙和自己的那位妹夫学习杂学,这在张辅看来有些蹊跷。不过蹊跷不蹊跷的张辅不必理会,他只是想到了自己的处境。

    张辅有两个妹妹,大妹妹进宫服侍皇帝,现在已经是贵妃了。而小的一个,也就是张淑慧。当年他觉得自家武功太盛,要防着皇帝学习太祖高皇帝大杀功臣,所以就把张淑慧订给了读书有天赋的方醒。

    可人算不如天算,方鸿渐却被牵连进了逆案中。哪怕知道他是被牵连的,可在朱棣盛怒之下,张辅也只是保住了方家的身家性命。

    而方鸿渐大概也是一位官迷,被辞官后就有些受不了,最后郁郁而终。

    而那时的张辅就在交趾,所以鞭长莫及,结果大夫人李氏有些胆小,加上又看不惯张淑慧这个庶妹,于是就自作主张的去退了婚。

    最终就是方醒成了自己大儿子那般的痴呆,而张淑慧却咬着牙,在李氏的威胁下破家而出,不愿反悔。

    如今方醒清醒后性格大变,而且还好运的和皇太孙搭上了关系。

    这在外人看来是福运的好事,可却让张辅有些伤脑筋。他低头看着信件,上面的内容让他不禁心有戚戚焉。

    “…。。。我家已是极为富贵,我儿当持身谨慎,莫要心生贪念……”

    张辅抬头低叹,心中一片清明。

    张家已经在皇帝那里获得了信重,不但有一个妹妹在宫中当了朱棣的嫔妃,而且自己的二女儿也成了太子的女人,再搭上皇太孙,这……

    过犹不及啊!

 第56章 找借口发粮食和赈灾

    猫冬的生活既惬意又无聊,连朱瞻基每天上完课后就跑去工坊,说是要看看对方准备了什么利器。

    “夫君。”

    方醒躺在刚打造好的炕上,懒洋洋的在打盹,而张淑慧则是处理完家事后刚进来。

    “夫君!”

    看到方醒的模样,张淑慧不禁轻跺莲足,嗔道:“夫君,我有话要和你说呢。”

    方醒连眼睛都不愿睁开,“你说吧,我听着呢。”

    张淑慧拿出一张纸,有些愁容的说道:“庄户们的存粮我怕不够到明年麦收呢。”

    方醒清醒了些,想到了北方的气候和农作物,就有些无奈的说道:“这般气候下,除非是种植高产作物,不然日子肯定得是紧巴巴的。”

    张淑慧深以为然,此时在大明的北方,那些小地主都很艰难,吃顿肉都是扣扣索索的,更别提那些庄户了。

    所以方醒为何能得到方家庄上上下下的拥护,无他,就是舍得给吃的。

    这年头的人欲望很低,能吃饱饭,出去有一件能遮体的衣服就算是盛世了。

    所以农闲时节,那些庄户们都会到山里去找些替代粮,以求能熬到第二年的麦收时间。

    所以北方地广人稀就是这个原因——粮食不够吃。

    不过北平府周围的田地还不错,至少比关外的收成多多了。

    方醒想了一下问道:“咱们家里的存粮够吗?”

    麦收之后,首先就是要交主家的租子,然后剩下的才是自家一年的口粮。

    说到这个张淑慧倒是愁容全消:“够呢,我昨天才去看了一下,最少够咱们家吃好些年的。”

    这年头的小地主都有屯粮的习惯,就是怕天灾和人祸。

    方醒睁开眼睛,奇怪的道:“那你还担心什么?到时候按照人头发粮食呗。”

    “那有这样的!”

    张淑慧却摇头道:“我家的粮食是我家的,没有平而无故送给别人的道理!”

    没有慈悲心肠的女人!

    方醒坐起来,正准备批评几句,可张淑慧却正色道:“夫君,这世道就是这样,如果咱们家开了这个头,以后难免会被千夫所指。”

    “是吗?”

    方醒有些晕乎,细细的一想后,才发现这就是目前的潜规则,谁破坏了这个规则,那么大家就会群起而攻之。

    可也不能自己吃香喝辣的,看着庄户们饿着肚皮吧。

    这是个大问题!

    方醒睡意全无的把张淑慧扒拉过来,搂着她商量着办法。

    屋子里很温暖,张淑慧的脸被这热气一激,显得粉红粉红的,看得方醒都忘了正事。

    “夫君,我觉得咱们可以施粥。”

    张淑慧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转头想商量一下细节。可等她一回头,就看到了一双灼热的眼睛。

    “哎呀!夫君,别,这还是大白天啊!”

    “管它呢,阴天打……无事,咱们得让身体暖暖。”

    “……”

    “各家各户都来人啊!少爷有事要交代了!”

    天冷了,这等传话的事情就交给了家丁们,于是方家庄里到处都是叫喊声。

    猫冬的庄户们都出来了,大家聚到主宅的外面,听着自家少爷在指点江山。

    方醒干咳一声,看着大部分人的脸色还算是健康,就说道:“今天召集大家来,不为别的,只是觉得这日子实在是太松散了,给大家找个活做做。”

    下面的庄户们一听就乐了,这大冬天的窝在家里,一家老小都在消耗粮食,而且还是只进不出,连当家的脾气都大了不少。

    只是几个老汉却有些嘀咕,想着这大冬天的能有什么活干啊!

    方醒不管下面的反应,自顾自的说道:“咱们庄上我总觉得缺了些什么,仔细一想啊,原来是缺了规划!”

    “规划?那是什么东西?”

    当下就有人觉得方醒的话听不懂,正准备提问,却被看场子的家丁上去就是一脚。

    “少爷说话都老实一点!”

    方醒继续说道:“我看了一下,每家出一个人,轮流也行,把咱们庄上靠近河边的那一块石头地给整整,不种粮食,咱们挖塘种藕养鱼。”

    方醒的话一出,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看向他的眼神就像是看到了一个傻子。

    最后还是一个老汉出来,先是准备下跪,结果被方醒喝住了,这才颤颤巍巍的说道:“少爷,咱们庄子边上就是河,不缺鱼啊!而且挖塘的活计可不轻省,怕是一个冬天都干不完哩!”

    冬天挖塘是大忌,首先土硬实,很难挖;其次就是冬天干活的效率不高,白瞎了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