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247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47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年差不多九十石的薪俸,这是七十多亩地,至少五个农民辛苦一年的产出。

    等方醒两人走后,马苏一边给田秀才做记录,一边叮嘱道:“七石只是基本月俸,若是书院觉着你教的好,那么每年还会有不少福利,肉食什么的不会少。”

    有那么好?

    要不是刚才看到了朱瞻基在这里,田秀才几乎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马苏做完登记,给了田秀才一个牌子,交代道:“这个牌子要保留好,等书院开学时,门口会有人值守,无牌不能进入。”

    田秀才双手颤抖着接过牌子,恨不能马上奔回家去,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

    就在他想走的时候,马苏慢条斯理的道:“书院里给每位教授都准备了小院,若是愿意的,都可以全家搬来。书院还有食堂,每日三餐都可以在食堂吃,不用交钱。”

    一直回到了家中,田秀才依然是浑浑噩噩的,觉得自己今天去了个假书院。

    家中的老妻看到后就拍醒他,问他可是没被聘上。

    “已经成了。”

    田秀才神思恍惚的道:“只是这书院给的条件太好了,为夫觉得不大靠谱啊!”说着他把书院的福利告诉了妻子。

    “呸!”

    他的老妻一把抢过木牌,然后大笑道:“兴和伯家可是开着第一鲜,那酒楼日进斗金,还有太孙殿下坐镇,哪会不作数,搬家,咱们马上搬家。”

    田秀才家住的地方是租的,所以知道有这等好事,他的老妻哪还会忍得住,赶紧叫了两个儿子来,七手八脚的就准备搬家。

    “田秀才在家吗?”

    这时有人叫门,等开门后,一个中年男子正笑眯眯的拱手。

    “田秀才,我家老爷也准备开一家书院,薪俸优厚,敢请田秀才屈就。”

    田秀才皱眉道:“你家老爷是谁?”

    而他的老妻和两个儿子都笑歪了嘴,没想到田秀才一生蹉跎,却在老来被人争抢。

    来人笑眯眯的道:“我家老爷是谁不重要,只是崇文书院草创之初,急需田秀才这等大才的加入,薪俸不必担心,兴和伯家开多少,我家老爷说了,加两成!”

    一瞬间,田秀才看到老妻和儿子们的眼中都露出了意动之色……

 第462章 千里投奔

    “交趾近期不错,自从马骐收敛了之后,大明就是在看着他们自相残杀,谁弱了就帮谁。”

    方政来了,不但带着儿子方晓来赔罪,而且还带来了大批礼物。

    方醒对那些金银珠宝没兴趣,他皱眉道:“可是还得小心,一旦局势失控的话,交趾就会成为我大明的漩涡。人命、钱财、粮草,我大明不能再大规模的卷进去了。”

    方政点头道:“应该不会了,毕竟黄福老于政事,交趾人也服气他。”

    “希望如此吧。”

    方醒转头看着呆呆站着的方晓,笑道:“豆豆可识完字了吗?”

    方晓躬身道:“叔父,小侄已识完字了。”

    小小的年纪就带着暮气,方醒皱眉道:“你还小,别学那些酸人,该玩就玩,活泼些才好。”

    方政讪讪的以为方醒是在抱怨前事,可看着又不像,于是就笑道:“那些地方都要求一板一眼的,读个书还得摇头晃脑,也不怕把脑袋给晃晕了。我又不懂,还是你这里好。”

    方醒含笑道:“孩子的天性不能压,压了就算是成才,可这性格也不好。”

    聊了几句后,方醒就让方政把孩子带回去,到开学时再来。

    这是书院的第一个学生,方醒的心中受到了些鼓舞,就去了前厅。

    马苏和徐方达轮班守着,看到方醒,徐方达放下手中的书,茫然的道:“老师,并未有人前来报名。”

    方醒嗯了一声,转身出去。

    这特么的都不乐意学新学吗?

    绕到了解缙的小院,方醒进去一看,这人正和黄钟在对弈。

    方醒懒洋洋的坐在边上,看着黑白双方正在厮杀,无趣的道:“这种天气就该三五好友喝酒。”

    解缙把手中的棋子仍在棋盘上,取笑道:“今日可是没有学生来?”

    方醒瞪眼道:“谁说的?已经有一个了。”

    解缙抚须道:“那也不错,至少老夫不用对着空荡荡的地方自说自话。”

    方醒振眉道:“就算是只有一个学生,这书院方某也办定了!”

    黄钟劝慰道:“伯爷无需担心,那些贫家子弟苦无名师,等消息传出去后,肯定会有不少人。”

    大明的社学已经是名存实亡了,那些贫家子弟就学的渠道进一步萎缩,而知行书院在招生时并未对学生的身份做出要求,所以黄钟觉得未来可期。

    解缙在边上淡淡的道:“科举才是第一,贫家子弟的功名心也不差啊!”

    科举就是平民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机会,所以解缙这话没说错。

    而一对父子此时也在寻找着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聚宝门外,袁达背着个大包,回身对九岁的儿子袁冲道:“小虫,你念过书,拿着那封信去问问守门的军爷。”

    他的妻子钱氏有些担心的道:“夫君,小虫还小呢,要是被打了咋办?”

    袁冲皱着脸道:“爹,孩儿去就是了,只是您以后别叫我小虫行不?”

    “这孩子!”

    看着袁冲走到守门军士的身前,袁达终究是不放心,和妻子跟了过去。

    “大叔,小子一家是来寻人的,请问这方家庄在哪?”

    袁冲躬身问道,倒是让军士的面色稍霁,他想了想到:“金陵的庄子多的数不清,姓方的也不少,你这没头没脑的,连个姓名都没有,咱们也不知道啊!”

    袁达急忙说道:“军爷,小的当年是在鸡鸣山下遇到的方先生,好像是叫做方醒?”

    守门的军士一怔,还没反应过来,在一边无聊看着进出人群的小旗官就冲了过来。

    袁达以为是要动手,就一把拉过儿子,同时把妻子挡在自己的身后。

    可小旗官跑过来却不是打人,他狐疑的看着袁达一家三口,然后伸手道:“可有路引?可有书信?”

    “路引有。”

    袁达拿出路引,可小旗官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袁冲递过来的那张信纸上。

    ——袁大哥见字如面,自鸡鸣山下一别后,不知可好?

    ——既然袁冲有天赋,当不可荒废,袁大哥可带他到金陵来……

    方醒?

    小旗官有些懵了,他问道:“那位方醒可是年轻人?”

    袁达点头道:“正是,当年我大明北征打瓦剌人时,方先生带着大军在鸡鸣山下住了一夜,还送了我家小子一本书,叫做什么?小虫,叫什么?”

    袁冲的脸又皱了起来,他抱拳道:“大人,那本书叫做数学。”

    这时边上来了个书生,他看着袁达一家的衣着和肤色,不屑的道:“那兴和伯开了家书院,看来也就只能收到这样的学生了,哈哈哈哈!”

    “兴和伯?”

    袁达有些懵,而小旗官却马上站直了身体,肃然道:“兴和伯那可是文武双全,你们既然是来找他老人家的,那就赶紧吧,如果不识路,在下这里安排个人带你们去。”

    袁达一听大喜,急忙拱手道:“多谢大人了。”

    “那兴和伯的书院招不到学生的,你家这儿子可惜了……”

    看到那小旗官对袁达的态度陡然一变,书生就酸溜溜的说道。

    袁达大怒,可没等他开口,那小旗官就上去推攘道:“玛德!你们这些穷酸,就是看不惯兴和伯立功,咋滴!今儿这是又泛酸了?”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何况这事要是闹大了,书生也知道是自己没理。所以他涨红着脸说了几句软话,赶紧就跑了。

    袁达当然不敢要军士带路,问清了道路后,他带着一家人就往聚宝山而去。

    等到了方家庄的外面时,庄户看到他们后就问了一下。知道是来投奔方醒的后,就热情的带着他去主宅找人。

    当方醒看到袁冲时,第一眼就认出来了,然后笑着和袁达争了半天的称呼问题,最后才把他一家安排妥当。

    “袁冲这小子不错,对数学有些天赋,是棵好苗子!”

    既然好苗子来了,方醒当然不能往外推。

    “书院还缺一个巡视的人,袁达你的武艺高强,这活就交给你了。”

    袁达本想在金陵找个活干,然后就近看着袁冲,可方醒却不容拒绝的安排了下来。

    至于袁达的妻子钱氏,方醒把她安排到厨房帮忙。

    等安排好后,在边上看了半天物理书的解缙这才慢悠悠的道:“德华,这就有两学生了,可喜可贺啊!”

    方醒强笑道:“解学士,时间还早着呢,咱们且看吧。”

 第463章 来了一位天才

    ”

    田秀才拱拱手,一脸傲然的道:“那些人小看了学生,多两成薪俸又能如何,岂不闻一诺千金乎!”

    看着五十岁还在自称学生的田秀才,方醒对他那有些迂腐的性子觉得也不是不能接受。

    “那就搬过来吧。”

    方醒派人去调查过田秀才,所以对于他能主动说明情况很是欣慰,于是就说道:“屋子还有些潮气,不过已经在烧炭了,搬过来就能住。”

    “食堂缓几日才好,这些天先委屈一下。”

    方醒含笑把田秀才送出去,在门口时遇到了解缙。

    “德华,这位可是基础教授?”

    田秀才不知道眼前这人是谁,方醒就介绍道:“这位就是解先生。”

    尼玛!姓解的好少啊!

    “老夫解缙。”

    呼!

    田秀才只觉得被一股大风吹了一下,他的身体摇晃着,然后慌忙就躬身道:“解学士……学生,学生……”

    虽然解缙已然是平民,可这位天才的名气之大,当真不是方醒所能媲美的。

    读书人的偶像啊!

    看着田秀才那惶恐的模样,方醒的心中一动,可随即就放弃了那个想法。

    解缙得知田秀才是自己的手下,马上就拉着他说起了未来的教材规划。

    “只有两成的课时,所以咱们必须得精中取精,你回去后且整理一二,回头送与老夫查看……”

    解缙有了事情做,爆发出来的热情让方醒也有些吃惊,他笑了笑,然后去了书房。

    崇文书院?

    有意思!

    方醒拿出纸笔,然后在一张纸上开始书写……

    ——弟子规!

    “你凑什么热闹!”

    英国公府中,张辅盯着张軏喝问道。

    “你哪来的钱去开书院?你去哪找的先生授课?”

    张軏每日在皇城轮值,今儿休息,可没想到居然被叫了来。

    闻言张軏就不服气的道:“大哥,方醒都能开书院,咱们家为何就不成?张家书院,这名字多好!等以后那些学生出来了,咱们家好歹也在文人圈子里有了根基,这可是长久之计啊!”

    张辅怒极反笑:“我只问你哪来的钱?”

    开书院很费钱,就像是方醒,如果不是朱瞻基把庄子腾出来,估摸着他就得要想办法去赚钱了。

    而张軏不过是‘带刀侍卫’而已,薪俸就那么一点,家中全靠着分家时的田庄店铺过活。

    开书院?

    就张軏这样的,破产都开不起!

    张軏垂眸不语,张辅重重的捶了一下桌子,冷声道:“可是赵王在背后?”

    在朱高煦偃旗息鼓后,局势已经趋于明朗。想下注投机的,对朱高炽父子不满的,这些人的视线都转到了赵王朱高燧的身上。

    张軏淡淡的道:“大哥,赵王深得陛下信重,而陛下身体康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啊!”

    这是间接承认了所谓的张家书院是赵王在背后支持。

    张辅颓然以手扶额,疲惫的道:“太子父子地位稳固,赵王这是在自掘坟墓,你懂吗?”

    “那可不一定。”

    张軏自信的道:“自汉王闭门修兵书之后,不少人都找上了赵王,可见太子不得人心。”

    张辅无力的摆摆手道:“我知道劝不住你,只希望你以后莫要后悔……”

    张軏起身,自信的道:“大哥,不但是我,连徐家都准备开书院了,好像叫做什么明德书院。你看看,大家都看到了开书院的好处,都想培养自己的亲信,咱们家也不能落后啊!要不……”

    这是想把张辅也拖进去。

    张辅摆摆手,低声道:“你自去吧!”

    这声音微弱,让张軏以为张辅是暗许了,就得意洋洋的回去给朱高燧写信。

    张辅叫来了薛华敏,两人把情况一分析,都有些担心事情失控。

    薛华敏道:“国公爷,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