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211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11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厉害说的是凶狠。

    小刀斜睨着他道:“我家老爷那是文曲星下凡,还能领军打仗,他老人家有句话你听说过吗?”

    “啥话?”

    “啊……”

    伴随着俘虏的第三声惨嚎,小刀傲然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赵中锋的脸颊颤动了一下,“大人,这话小的知道的。”

    “知道,可你们却没放在心上!”

    一直没出声的方五淡淡的道。

    “我家老爷对异族从不客气,该杀就杀,从未手软!可咱大明居然还有人和他们勾结,这些人更是该杀!”

    方醒把那些和倭寇有勾结的人枭首之后,府城那边传来了些闲言碎语,大概意思就是兴和伯不愧是武人,只知道杀。

    听到这些传言后,方醒的麾下非常不满,要不是军律森严,弄不好就会发生些不忍言的事情。

    赵中锋涨红着脸道:“大人,那只是些有钱人,我们百姓可没这般想过。”

    “那就好。”

    这时候方醒踱步进来,说道:“问着他。”

    赵中锋马上就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通。

    辛老七拎着小锤子,狞笑道:“老爷,小的跟着贾全可是学了不少手段,巴不得他不说,正好施展出来试试。”

    俘虏听完之后,犹豫了一下,辛老七马上就再次挥捶。

    “啊……”

    “******”

    一连串的倭话出来,方醒看到俘虏的眼神涣散,就知道他已经撑不住了。

    赵中锋翻译道:“伯爷,他说自己曾经为主公大人看过大门,愿意为伯爷效命。”

    “什么狗屁主公大人!也配给我看门吗?”

    小刀凑趣道:“伯爷,要是您收了他,那铃铛不是没事做了吗?”

    方醒笑了笑,眼神柔和了一瞬,然后说道:“告诉他,把知道的事情都说出来,那本伯还可以考虑一下。”

    接下来俘虏非常配合的交代了倭寇中间的事情,对提问也是知无不言,边上的方五不停的记录着。

    “张全大?”

    方醒看了一下审讯记录,随即就问道:“张全大是谁?”

    赵中锋问了俘虏,一脸的惊讶道:“伯爷,他说张全大是张阿马的儿子,倭国女人生的。”

    “张阿马是谁?”

    赵中锋叹道:“小的也是听父辈说的,那张阿马乃是黄岩人,好吃懒做,最后去了倭国,没过多久就带着倭寇来我台州府劫掠,最后被官兵给斩杀了。”

    “有趣!”

    方醒没想到这伙倭寇的大头领居然是大明人的后代,他点头道:“既然交代了,那就给他个痛快!”

    赵中锋闻言一惊,急忙劝道:“伯爷,您刚才可是答应他活命的,要是反悔,神灵……”

    “神灵若是能管这些东西,那我大明就不会遇到这些凶残的倭寇,更不会放任那些和倭寇勾结的杂碎活的安逸。”

    等方醒出去了,赵中锋呆呆的想着他的话,良久才叹道:“兴和伯有神灵护体,所以才敢这样干的吧。”

    辛老七拔出长刀,冲着赵中锋道:“小子,我家老爷昨日听闻了倭寇的暴行,当时就说了句话,想听吗?”

    “想啊!”赵中锋觉得自己能跟在方醒的身边就是一种福分。

    俘虏看到辛老七的动作后,不住的嘶吼着,都是些方醒不得好死之类的话。

    辛老七狞笑道:“我家老爷说了,既然老天爷不报,那咱们就自己来报……”

    “咔嚓!”

    脑袋落地,一股血喷出来,溅到了了赵中锋的脚边。他惊呼一声,想跑,可最后还是站在了原地。

 第396章 犒军,发财。

    “伯爷,外面有人来犒军。”

    方醒正在看着审讯记录,闻言就问道:“哪来的?”

    “府城来的,有十多辆牛车。”

    方醒闻言就起身道:“那就去迎一迎吧。”

    历来犒军就是提振士气的手段之一,所以方醒也不会吝啬给个面子。

    等方醒到时,看到一个山羊胡的男子正在和张金说话。

    看到方醒过来,张金笑容满面的介绍道:“伯爷,这位是刘满,山xi人,在我台州府经商多年了。”

    山羊胡男子急忙跪下:“伯爷万安,小的听闻伯爷领军大败倭寇,心中喜不自胜,就采买了些许的猪羊,还请伯爷笑纳。”

    “请起。”

    方醒虚扶一下,“多谢刘先生了,请营中奉茶。”

    牛车一进营,那些军士都喜滋滋的数着车上的猪羊数目,盘点着一人能分到多少肉食。

    刘满看着那些军士,赞道:“伯爷麾下果然是虎贲之士,难怪倭寇一战即没,我等行商也可安心往来了。”

    方醒谦虚道:“哪里哪里,只是侥幸而已。”

    马车被带着去卸货,不知怎地从上面跑下来一头猪。

    那猪一阵乱跑,那些随车的大汉急忙就跟着四处围堵,半饷才抓到。

    刘满惶恐道:“伯爷,下面的人办事不利,且等小的回头责罚。”

    “不碍事。”方醒笑眯眯的道。

    等把犒军物资卸完后,临走时,刘满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会在半月后带着更多的肉食,再来一趟。

    “刘先生古道热肠,张金,你替我送送。”

    方醒拿起一个笔记本,拿出笔飞快的记录了一些东西,眸色深沉。

    把笔记本放回去,方醒拿出一封信,这是早上刚收到的。

    在信中,朱瞻基说了些京城的情况,特别是说到国子监最近很是沉寂,那些教授们好像是在编书。

    其次就是马苏近来掌管了方家的学堂,那些学生们对他的口碑是越来越好了。

    方醒看到这里不禁一笑。马苏可是他寄予厚望的弟子。不单是数学,凡是方醒会的,基本上都教他了,只是后面的需要马苏自己去领会。

    朱瞻基在信中提到了婉婉,说婉婉最近很是苦闷,都不大说话了。

    “那个小丫头……”

    方醒想起了婉婉,摇头微笑。

    最后就是方家,朱瞻基说一切皆好,只是张淑慧和小白身居后院,很少出门。

    收好信件,方醒开始写回信。

    而就在方醒写回信的时候,在倭国的外岛上,此时张全大正在拜访花右卫门。

    花右卫门长得在倭国人中算得上是高大魁梧的,可在张全大的面前,依然是矮了一头。

    花右卫门穿着一身难得一见的铁甲,跪坐在地上,看着没有眉毛的张全大道:“一郎,你确定海门卫有大量的这种东西?”

    花右卫门的手中正把玩着一个闪闪发光的头饰。

    “我的人亲眼看见的。”

    张全大摸摸光溜溜的眉骨处,眼中闪过一抹阴狠道:“花右卫门,你想掀翻北朝,可没有钱粮,你手下的人会听你的吗?只要有了钱,什么买不到?”

    花右卫门握着刀柄,叹道:“北朝叛逆人多势众,北畠满雅又失败了,如之奈何……”

    张全大指着大明的方向道:“花右卫门,海门卫为何会来了个伯爷,您把那位伯爷和那些白金联系一下?”

    花右卫门看着手中的头饰,良久,他的右手青筋冒起,低喝道:“难道那位兴和伯就是为此而来的吗?”

    张全大点头道:“那日我的人去少了,所以才吃了大亏,不过倒是探到了那方醒叫了许多的渔民,好像在说是要开矿。”

    “白金吗?”

    花右卫门的眼睛一亮,旋即就询问起海门卫的实力,以及周边大明军的距离和情况。

    张全大也不拿乔,把周边的情况实实在在的告诉了他。

    而花右卫门更是不担心张全大使坏,因为大家只要决定动手,那就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

    “……桃渚千户所,还有健跳,其它的不足为惧。”

    张全大在一张纸上画出了海门卫周边的地形,阴狠的道:“花右卫门,若是你答应去了,我一郎只取三成收获!”

    花右卫门眯着眼,先看看张全大,再看看手中的头饰,握住刀柄的手紧了紧。

    ……

    方醒带着徐方达的父亲徐庆来到了一个渔村。

    徐庆不知道方醒带他来这里干嘛,只是笑眯眯的,不时看一眼到了这里还在看书的儿子。

    远近的十多个渔村的人今天都被招来了,乌压压的一大片跪在地上。

    方醒皱眉道:“叫他们起来。”

    张金急忙上去喊道:“伯爷说了,都起来,赶紧起来。”

    方醒不想表现出太过惊世骇俗,所以只得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

    等人都起来后,方醒站在一张桌子上,拿着个喇叭喊道:“父老们,今日召集大家到这里,是我方醒有个发财的主意给大家。”

    下面的渔民们都面面相觑的,大多是歪着脑袋,显然并不相信方醒的话。

    这年头的官府难道会这般的大方?有发财的机会都不要,还介绍给我等小民。

    这不是在忽悠人吗!

    方醒也看到了这些表情,他自我介绍道:“我叫方醒,大明的兴和伯,这一点没人敢作假。”

    方醒看到这些渔民只是装出了惶恐的表情,心中一叹,就跳下来,走到一口土灶的边上,吩咐道:“烧火。”

    事先联系好的一家渔民马上就开始忙活了:烧火,架锅,然后从屋里拿出了几条大海鱼来。

    这是带鱼,还有几条当地人说的‘花驴’,外形看着和马鲛鱼差不多的鱼类。

    方醒接过一条‘花驴’,大声的道:“这些鱼,如果弄成鱼干,能不能保证送到金陵,或是北方而不腐烂?如果能,那就做,本伯在这里许个诺,做出来卖不出去的,就到京城找方家庄,我方某没二话,给钱!”

    看到大家半信半疑的,方醒道:“若是不信,可以先送一小批过去,我这里先给钱!”

    “老七,给钱。”

    辛老七那张憨实的脸一出来,马上就赢得了不少人的信任。

    几个家丁抬着大箩筐出来了,等走近后,那些渔民看到居然都是一串串的铜钱,不禁眼睛都瞪圆了。

    方醒嘴角紧抿,抓过还在看书的徐方达,一把扯掉他手里的书,喝道:“别一股脑的就想着书本,仔细看着,回去有问题要问你。”

    徐方达念念不舍的看了方醒手中的书一眼,然后揉揉眼睛,注视着大家的举止。

    在看到几箩筐的铜钱后,渔民们都在窃窃私语。

    “这兴和伯看来不像是骗咱们的吧?”

    “看来不像,咱们只要跑一趟就行了,第二趟按照买卖的规矩,兴和伯也得付定钱。”

    “……”

 第397章 诱导和罐头

    看到那些渔民们都围拢过来,方醒指着那口锅说道:“今日我请了这家人来给大家试试做鱼肉罐头,大家都看仔细了。”

    这家人马上就展示了一次红烧鱼肉的手艺,不过盐放的不少,对此方醒也只能是无奈。

    在这种没有杀菌灭活之类手段的今天,只能用这种比较原始的方式来延长保存时间。

    切成大段大段的鱼肉被大火烧好,然后又改成小火慢慢的炖。

    方醒趁着这个时间就解说道:“红烧费材料,不过海鱼腥味大,若是不红烧,那些买家不爱吃。大家也可以出出主意,都试一试,看看哪一种方法能去掉海鱼的腥味。”

    “盐要多放一点。”

    方醒继续说道:“这能让鱼肉延缓腐烂,其次就是把鱼肉多煮煮,最好是让鱼骨头都酥透了。”

    这边在说,那些渔民都聚精会神的听着。

    徐庆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有了些猜测,就拉过徐方达,低声说道:“你老师这是想照顾为父的生意呢!”

    徐家在台州府也算得上是中等商家,只是后来徐方达进学后,徐庆就把生意转到了别人的身上挂着。

    作为积年的生意人,徐庆马上就看出了这里面的商机。

    “你老师果然是个厚道人啊!”

    听到这话,徐方达点头道:“老师是好人,这段时间处理事情都带着我,说是让我不要变成个书呆子,那样他会把我逐出师门。”

    徐庆喜道:“果然是文曲星下凡,你老师此举正是为父想做的啊!”

    这一年多以来,徐方达就像是疯魔了般的在看那本数学第一册,然后整天在江边写写画画,别人都说老徐家出了个疯子。

    那时候的徐方达谁的话都不听,把一家人愁的不行。

    徐方达赧然道:“老师说我的性子适合去做研究,可也不能变成书呆子,还要强健体魄,观察世事。”

    徐庆欣慰的道:“那为父就看看有什么能为兴和伯分忧的,也算是一番谢意吧。”

    这时方醒已经拿起了一个陶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