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206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06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年底?”岳庄头痛的道:“可近来倭寇不知怎地,就像是发狂般的在我台州府外海游荡,这是要大举入寇的架势啊!”

    “哎!”

    何雄也头痛,本来他的未来是在北方。可原台州知府赶上了南征大胜,加上驱敌有功,所以就升官了,吏部这才把原本要去北方的他给调到了台州府。

    台州府境内多山,耕地少,如果不是靠海的话,那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可大海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倭寇,让沿海居住的村子都苦不堪言。

    所以何雄从打心里就不乐意来这里任职,不过既然来了,他也抱着干一番成绩的心态,倒也兢兢业业。

    “大人,灵江边来了一支军伍,好吓人呀!”

    何雄一听大喜,“多半是援军,咱们去迎一迎。”

    岳庄皱眉道:“大人,这文武殊途,再说来的最多是一位都指挥使,咱们还是安坐等待就是了。”

    何雄犹豫了一下,点头道:“幸亏你提醒了本官,否则……”

    “大人!”

    这时第二个来报信的人到了,他一脸喜色的道:“大人,领军前来的是兴和伯。”

    “是他?”

    何雄一愣,赶紧往外走。

    “都去都去!那可是个凶人,还是太孙的老师,都赶紧……”

    岳庄没听过方醒的‘事迹’,所以还有些迟疑,最后还是跟了上去。

    “这条江天然就是临海的屏障,西南两个方向都兼顾了,当时的选址真的不错。”

    方醒的脸被晒的有些黑了,不过精神反而更好了。他看着眼前这面城墙,赞道:“敌军若是到此,则只能背水一战,胜则不说,一旦败了,连逃都没地方逃。”

    黄钟穿着一身青袍,也是笑道:“听说对面还有个东湖,也可以作为屏障,当真是好地方啊!”

    眼前的城墙不算高,可面积却不小,方醒来时就估算了一下,绕城一周起码得有五六公里。

    回身看着就像是雕像般站成队列的两千多名将士,方醒叫来了小刀。

    “你去周边看看,顺便问问那些人家,今年倭寇的情况。”

    知己知彼,方醒还未进城,就已经开始准备展开工作了。

    等小刀带人顺着右边去了,因为发现方醒部而关闭的城门也打开了。

    “伯爷,知府出迎了。”

    方醒低头,就看到一群人正浩荡的出了城门,为首的那个身穿四品文官服的男子老远就拱手打招呼。

    “兴和伯远来,下官台州知府何雄,有失远迎,还请赎罪。”

    何雄笑起来很是儒雅,方醒拱手道:“何知府多礼了。”

    在借助介绍各自下属的时候,何雄暗自打量着方醒。

    好年轻!

    这是何雄的第一印象。

    寒暄完毕后,方醒道:“我军的食宿可安排了?”

    何雄赶紧说道:“已经有了,兴和伯请随下官来。”

    进城后,宅第密集,大路小巷皆是人流攒动。

    看到大军进城,那些行人都靠在两边,默默的看着这群沉默的将士。

    营地就在东边,城外就是东湖。

    安排住下后,何雄在府衙宴请了方醒。

    席间,何雄有些担忧的问道:“兴和伯,这倭寇凶残狡猾,若是人手不够,很容易会被调虎离山啊!”

    这是嫌方醒带来的援兵少了。

    方醒摆摆手,压下了林群安和两名千户官的火气,淡淡的道:“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方某南征北战,靠的就是这些将士,难道那些倭寇比草原异族还厉害?那方某还真是想掂量掂量了。”

    边上作陪的岳庄听到方醒口气不小,就说道:“这里靠近海边,倭寇来去无踪,敢问兴和伯何以寻敌?”

    方醒瞄了岳庄一眼,“本伯今日却是来错了地方,明日自然会离去。”

    何雄大惊,急忙劝道:“兴和伯,下官可没有这个意思啊!”

    岳庄看到方醒发飙,心中也是暗自后悔,急忙举杯请罪。

    方醒皱眉道:“先前方某看了看近几年倭寇的入侵路线,发现多半是在健跳、桃渚,而近期多发的袭扰又是在海门一带,我军驻扎于此,一旦倭寇突袭,则远水不解近渴!”

    不等何雄反对,方醒就起身道:“接风酒方某已经喝了,多谢台州府的盛情,不过我军即将开拔,前往海门卫,就不多留了,告辞!”

    等方醒带着人离去后,何雄才叹道:“这点人,就算是到了海门卫又能作甚!”

    岳庄刚才被方醒那一眼看的浑身冷汗,闻言就赞同道:“大人此言正是,这位兴和伯居然才领了这点兵,下官看啊,多半是在朝中不得志的吧!”

    何雄闻言就是一怔,喃喃的道:“有可能啊!不然一位都指挥使就足矣,何必派一位伯爷来呢?”

    回到营地,没过多久,小刀就回来了。

    “老爷,倭寇近期没来过这里。”

    “不过老爷,那些人都说倭寇凶残,连没出生的孩子都被挑出来烧死呢!”

    方醒楞了一下,皱眉问道:“可是真的?”

    “小的听不懂本地话,后来就花钱请了个通译,连那通译都说是真的。”

    “嘭!”

    方醒一掌拍在墙柱上,寒声道:“果然是狗改不了吃屎,一脉相传啊!”

    “传令,马上出发去海门卫。”

 第387章 遇痴人,话飘零

    “他们不是刚来吗?难道吃一顿饭就走了?”

    “嗨!你也不看看他们才多少人,就这点人还比不上海门卫的人多。”

    “听说了吗?打头的那个年轻人就是我大明的兴和伯呢!”

    “有屁用!一个伯爷就这点人马,这哪是援军啊!我看就是在陛下那里失宠了,被贬嫡下来的!”

    几个大户人家的仆役也在边上看着,其中一人不屑的道:“听说这位兴和伯在朝中搞的天怨人怒,陛下没法子了,又不好让文武百官们心寒,这才把他打发到了咱们台州府。”

    “说是剿倭,可你们看看这点人马,我看就是来养老的!”

    “……”

    方醒当然听到了这些话,不过他并未动怒,只是面无表情的带队前行。

    前方就是城门,城门上方有守城军士,他们看着下方整整齐齐而来的方醒部,不禁有些惊异。

    “好整齐的队列,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花架子!”

    “我看多半是吧,不然府尊都没出来,他们怎么不发火呢?”

    方醒一决定要离开临海城,何雄马上就变脸了,推说自己公事繁忙,不能相送。

    “兴和伯……”

    还没出城门,一个青衫男子就从边上扑了过来,随即就跪在方醒的马前。

    “咿律律!”

    方醒勒住大白马,皱眉看着这个年轻人,问道:“本人不是地方官,你有何冤屈可到府衙去。”

    辛老七赶紧上前,手握住刀柄,目光炯炯的盯着这人。

    “兴和伯,学生徐方达,久慕伯爷算术之名,特来拜师。”

    咦!

    方醒一愣,刚想问几句,可看到周围都是看热闹的人群,就说道:“方某不收弟子,你且回吧。”

    勒马绕过徐方达,方醒就出了城门。

    后面的队伍继续跟上,小刀在经过徐方达时,哼道:“我家老爷的弟子都中解元了,哪能乱收!”

    两千多人的队伍,没多久就走光了,街边的人群都对着徐方达指指点点的,大多鄙夷。

    “这不就是那个整天写写画画的徐方达吗?”

    “就是他,考中了秀才就疯了,整天算这算那的。”

    “听说他连家中的父母都不顾,整天就到江边去写画,也不知道在干嘛!”

    “兴和伯要是收了这等疯子当弟子,传到金陵去,那还不得笑掉多少人的大牙啊!”

    “咦!徐方达呢?怎么不见了?”

    “刚才好像追出去了……”

    “……”

    这些人都在意趣阑珊的聊着,却没注意到小刀又悄然潜入进来。

    “老爷,那人一直在跟着呢!”

    出了城门,方醒知道今日到不了海门卫城,所以就减缓了行军的速度,想让疲惫的军士们能缓缓。

    “不用管他。”

    沿着灵江,方醒部到了涌泉。方醒看看时间,就令原地宿营。

    灵江水缓缓流动,滋养着两岸的大地。

    黄钟拿着本书过来,指着前面的江水道:“伯爷,再过去就是椒江,咱们可是离海边不远了。”

    “雨恶风狞夜色浓,潮头如屋打孤篷。飘零行路丹心苦,梦里一声何处鸿!””

    黄钟叹道:“文山公当年北上议和,回途在椒江赋诗一首,感怀飘零啊!”

    文山公就是文天祥,这位南宋名臣当得起铮铮铁骨四个字。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方醒叹道:“文山公宁死不屈,一代人杰,可惜却遇到了前宋,可惜了!”

    黄钟苦笑道:“伯爷,此等话还是婉转些好,不然被那些文人听到了,怕是不肯罢休啊!”

    宋朝是文人们最向往的一个时代: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

    方醒不屑的道:“我怕个屁!有本事他们也跳海啊!就怕这帮子嘴上的巨人不敢!”

    黄钟正想劝说几句,却看到小刀来了。

    “老爷,那个徐方达父母具在,家中还有两个哥哥,算是殷实人家。后来考上秀才后就有些疯疯癫癫的,整日在江边写写画画……”

    “哦!”方醒问道:“他现在在哪?”

    “就在咱们的后面,看那样子都快晕了。”

    “叫过来。”

    方醒对这个徐方达倒是有些兴趣。

    能跟上聚宝山卫行军速度的读书人,那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啊!

    没等多久,那个年轻人就气喘吁吁的被小刀带来了。辛老七在门口搜过身,然后才让他过来。

    方醒坐在一个小马扎上,看到徐方达脚下的鞋子都被磨破了,脸上发白,就问道:“你为何要拜我为师?”

    徐方达从怀中拿出一本破破烂烂的书出来,又跪下道:“自学生看到这本书之后,就对伯爷所说的数学着了魔,可终究无人教导,只是推演出了一些伯爷说的方程式。”

    辛老七接过书,仔细检查之后,递给了方醒。

    数学第一册,当这几个模糊的字映入方醒的眼帘时,他就微微点头,然后小心翻看着密布其中的注解……

    从开始的生涩,到中间的游刃有余。当方醒看到最后的那些推演时,不禁喝道:“好!”

    徐方达忐忑的看着方醒,直到方醒亲自把他扶起来,这才问道:“伯爷,学生后面不知深浅的推算了些方程,不知可对?”

    方醒目光复杂的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退后几步,端坐着问道:“你可是甘愿学我这门杂学?”

    说到杂学,方醒加重了语气。

    边上的黄钟等人都艳羡的看着徐方达,林群安更是催促道:“伯爷这是要收你当弟子呢,还不快拜师?”

    “噗通!”

    徐方达急忙跪下,然后有些赧然的道:“弟子拜见恩师,只是没有一应礼节,弟子惶恐。”

    “为师不是那等拘泥于世俗的人。”

    方醒觉得这是个意外之喜,他看到黄钟飞快的找来了茶杯,就摇头笑了笑。

    敬茶之后,徐方达喜不自胜的道:“恩师且待弟子归家禀告父母,再来身边侍奉……”

    卧槽!

    看着转身就跑的徐方达,方醒呆滞了片刻,赶紧招呼道:“去,派人送他回去。”

    方五马上就派了两名斥候跟上去。

    黄钟在边上笑道:“伯爷今日算是收了个痴人,此后方学在江浙也算是有了传人。”

    方醒点头道:“你倒是知道我的心思!”

    当方学这个名词第一次被外人听到时,酸话、不屑、鄙夷……各种嘴脸都在金陵文人圈子里上演了一回。

    所以方醒想播撒种子的难度非常之大。

    今日遇到这个徐方达,倒是个数学的好胚子,让方醒也有些意外之喜。

 第388章 威慑,无奈,大炮筒

    前所城,建于洪武年间,而在江对面就是海门卫。

    一溜的大小船就靠在江边,那些船夫们看着后面的马车,不禁暗自咂舌。

    “就这么点人,居然有这般多的马车。”

    就在这些议论中,方醒已经到了对岸。

    “末将张金,拜见伯爷!”

    一个中等身材的将领已经在岸上等着了,见到方醒登岸,马上就单膝跪下。

    方醒看着前方的小城,“起来吧。”

    张金起身,呐呐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