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203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03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爽快!”

    王贺干掉碗中白酒,满脸通红的在后面奋笔疾书。

    “奴婢王贺……”

    “当今陛下雄才大略。”

    方醒觉得头有些晕乎,不过精神却更加的兴奋了。

    “当今陛下一直都在枕戈待旦,第一次北征击溃本雅失里和阿鲁台,令其向我大明俯首称臣!”

    “第二次,在场的大多都参与了。”

    方醒想起北征的金戈铁马,不禁提高了声音道:“第二次北征,陛下两次亲自冲阵,率领我们击败了野心勃勃的瓦剌人,如今,瓦剌人已经答应了赔款纳贡,这是什么?”

    方醒目光炯炯的道:“这就是我大明的拳头,拳头厉害,则四夷臣服!万国来朝!”

    “而我的梦想。”方醒回身看看朱瞻基,再回头道:“我的梦想就是在我大明的史册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方醒一字一吐的道:“故兴和伯方醒,曾深入不毛,讨伐不臣,战而胜之!”

    所有人都站直了身体,感到全身的汗毛都立了起来,一种见证了某种大事的神圣感油然而生。

    朱瞻基也站直了身体,看着方醒那挺拔的身姿。

    “等我死后,我希望墓碑上能刻着这句话。”

    “这里长眠着一位永生都在捍卫大明尊严与利益的战士!”

 第381章 是谁?

    ”

    大太监捧着一大摞奏折送上来,劝道:“陛下要不先闲闲?老奴让御厨送些小点心来。”

    朱棣摆摆手,顺手就拿起一份奏折。

    “……兴和伯武勋出众,何不如专心武事……则我大明武勋后继有人矣!”

    “……”

    朱棣连续翻了几份奏折,眉头渐渐的锁紧。

    这反应真是够快的啊!

    朱棣再拿起一份奏折,是专程递来的密折。

    打开后,略微有些凌乱的字迹中还带着酒味。朱棣没有关注这个,因为他看出了书写人的心情应该在激荡着,所以那构架显得大开大合。

    “奴婢王贺……”

    “……故兴和伯方醒,曾深入不毛,讨伐不臣,战而胜之!”

    “……这里长眠着一位永生都在捍卫大明尊严与利益的战士!”

    朱棣的表情有些沉闷,他拿着那本奏折看了许久,几乎把奏折捏成了一团,最后把它收在了御案上的一个木盒子里。

    “这些奏折都处理掉!”

    大太监看到刚送来的这些奏折居然被处理了,不禁有些奇怪。

    所谓的处理,就是‘漂没’。这些奏折的命运就是被放在某间库房里,直至腐朽的那一天。

    不过大太监可不敢插嘴,就上去抱着奏折,准备交给外面的人。

    走到殿外时,一阵风吹过,吹起了一本奏折的边角。

    ——兴和伯此人鹰视狼顾。国本年幼,臣为未来忧……

    八月末的秋风吹过,大太监突然打了个冷战。

    ……

    “咦!我怎么在家里?”

    方醒睁开眼睛,就看到了床帐。他感受了一下怀中的温热,就有些懵了。

    此时天还在黑,方醒看了一下时间:凌晨四点不到。

    悄然起身,方醒走出了卧室。

    初秋的凌晨气温很舒适,方醒先安抚了被惊动的铃铛。大黄在它的对面,探出个小脑袋来,又缩回了自己的窝里。

    方醒来到了书房里,消失一瞬后,再出来时,手中就多了一瓶啤酒。

    摸摸发胀的额头,方醒喝了口啤酒。

    以酒解酒!

    一瓶啤酒下肚,方醒眯眼,回想着昨天的情况,可却一无所获。

    不过昨天喝酒前他就有了成算,所以应当问题不大。

    “锋芒太盛啊!”

    觉得身体舒服了些的方醒出了内院,正活动着手脚的时候,看到一个黑影在边上溜达。

    “谁?”

    黑影一窒,旋即走进几步,躬身道:“伯爷,是伯律。”

    “伯律啊!”方醒诧异道:“你何时回来的?妻儿可接来了吗?”

    黄钟点头道:“水路轻便,昨日午时就到了,夫人已经安排的很妥当。”

    “怎么,新到方家,有些不适应?”

    “没有,此处环境清幽,比在下原先的家中好了许多,只是一时之间……”

    两人在前院绕圈交谈,慢慢的,黄钟发现方醒不是那种严苛的主家,就放开了心怀问道:“伯爷,昨日在下也了解了些事,觉得……武安侯被削爵不一定是好事。”

    方醒停住脚步,回身看着黄钟,满意的道:“正是如此。”

    伸手拍拍身边的树干,方醒叹道:“我本想维持这种态势,可郑亨主动邀战,避不开啊!”

    黄钟道:“不过既然已经开始,那只能是把郑亨赶尽杀绝,否则后患无穷。”

    方醒看着天上渐渐稀疏的星宿,淡淡的道:“事到临头,我当然要把郑亨这条恶犬给打个半死,不然当了出头的鸟儿,还想着心慈手软,此取死之道也!”

    “伯爷……”

    两人在院子里绕圈绕到了家丁们起床操练,才相对一视,都觉得刚才这番谈话让彼此都增进了了解。

    回到内院,张淑慧已经起身了,看到他后免不了要埋怨一番。

    “夫君,您的身体可还没好呢,昨日还喝这般多的酒,吓了妾身和小白一跳。”

    方醒顺手帮她把一缕秀发拨开,笑道:“昨日大胜,军中士气正高,为夫怎好离去。再说太孙也在,怎么说为夫也不能退缩吧。”

    张淑慧看着镜子里的丈夫,抿嘴一笑:“夫君,明日乡试就要放榜了,不知道马苏如何。”

    ……

    贡院里,亮了一晚上的蜡烛终于熄灭了。

    最后被录取的试卷都被集中到了一起,此次的主考官之一,翰林院编修王川眸色不明的说道:“可开卷了?”

    周述眨眨发酸的眼睛,点头道:“此次金陵乡试的俊杰尽在此处,开吧,让本官看看,究竟是哪些人。”

    严旦马上就招呼那些阅卷官,大家一起揭开了糊名。

    一份份试卷被按照从低到高的方式打开,边上多人验证后,有人大声的把考生的姓名、籍贯和名次说出来,然后一一抄录下来。

    严旦有些心不在焉,他一边看着手中考卷的考生名字,一边假装不在意的看着周围人的开封。

    可等除却前十名的试卷都揭开后,严旦没听到马苏的名字。他看了王川一眼,心中暗自喜悦。

    马苏必然被淘汰了!

    想起自己曾经多次在马苏的考舍前晃悠,想必他的心中必然会时时警惕,那会考得好才怪!

    本官果然是天才啊!

    王川看了一遍考生的名单,笑道:“周大人,这些人大家都没有异议吧?”

    周述喝了口浓茶,淡淡的道:“既然是糊名,又是几轮筛选,当然不会错。”

    看了一眼大多是兔子眼的阅卷官们,王川道:“那就打开前十名的试卷吧。”

    周述点点头,马上四名同考官就缓缓的揭开了糊名……

    “第十名,……王源。”

    “第九名,……尹家辉。”

    “第八名,……”

    乡试的第一名叫做解元,而第二到第十名叫做亚元,都是有希望进一步考中进士的佼佼者。

    “第二名……蒋斌。”

    “呼……”

    听到这里,严旦终于确定,此次应天府乡试没有马苏的份了。

    最后一张卷子就是解元的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个叫做赵国安的同考官的身上。

    长得慈眉善目的赵国安呵呵笑着,打开了试卷……

    严旦揉揉眼睛,想着完事后就好好的睡一觉。

    王川和周述一起端坐在上首,他捧着已经冷了的茶杯,觉得这次主考的经历对自己以后的仕途当是一大助力。

    赵国安终于打开了试卷,揭掉糊名后,就怔了一下,然后欣喜的道:“各位大人,本次乡试终于有一段佳话了。”

    是谁?

 第382章 你做初一,那就别怪方某做十五

    “是谁?”

    严旦好奇的问道。

    王川皱着眉头,对赵国安这种卖关子的行径有些不爽,就干咳了一声。

    赵国安急忙把试卷翻转,让那考生的名字在大家的面前展示了一圈。

    严旦揉揉眼睛,王川手中的茶杯顿在了桌子上,发出了一声轻响。

    “今科解元乃是马苏!”

    轰!

    严旦只觉得一记炸雷在自己的头顶上炸响,他晃晃脑袋,伸手道:“赵大人,把试卷给我看看。”

    王川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份试卷,心中无比期盼是赵国安看错了。

    可当严旦拿到考卷后,瞪大了眼睛,几乎把试卷凑到了眼前,半饷也没动静。

    “嘭!”

    严旦的身体突然后仰,椅子和地面撞出了巨大的声响,把这群一夜未睡的考官们都惊了一跳。

    周述的嘴角微翘,起身道:“既然是揭晓了,那就准备吧,明日把榜单贴出来。”

    “不!”

    严旦把试卷拽在手里,眼睛发红的道:“本官认为,此人的文章不配解元!”

    王川心底松了一口气,也说道:“正是,周大人,咱们要不还是再重新看看吧,以免有遗珠呐!”

    周述摇摇头,淡淡的道:“本官知道你们是因为兴和伯的缘故,但,既然试卷都是几重批阅,已成事实,本官就不会允许谁来变动它!”

    王川脸色铁青的道:“今科本官同样是主考,对考卷有异议,正是本官的分内事!”

    主考官不但要阅卷,还得要监控着整个考试与阅卷的过程,如果发现问题,随时都可以提出异议。

    周述冷笑道:“这份卷子本官看过,文采不凡,言之有物,解元当之无愧!”

    “本官认为第二名的蒋斌……”王川缓缓的道:“他的文章更胜一筹!”

    周述的目光一转,然后坚定的摇摇头。

    “那么咱们只有去……”

    ……

    方家内院里,方醒正在喝粥,这是被逼的。

    看到张淑慧和小白都在吃着热腾腾的肉丝面,方醒干脆就把身体转过去,眼不见,心不馋。

    “夫君,御医可是说了,酒后喝粥好。”

    张淑慧笑吟吟的道,可她的表情却是在告诉方醒:下次再喝多了,还给你喝粥。

    方醒几口把粥喝完,悻悻的道:“那御医就是蒙古大夫,治治牛马还成,这治人嘛,哼哼!”

    三两下吃完早餐,方醒看到天气不错,就想给铃铛洗澡。

    “老爷,武安…伯夫人求见。”

    方醒刚按住铃铛,闻言一怔,随即朝里面喊道:“小白,出来给铃铛洗澡。”

    前厅,看到方醒进来,一个全套大妆的中年女子起身,微微颔首道:“兴和伯,冒昧来访,还请见谅。”

    方醒拱手道:“伯夫人光临,有失远迎,请坐。”

    按理一男一女是不方面这样见面的,可这两家是大仇,所以男女之别根本就不是回事。

    坐下后,武安伯夫人缓缓道:“妾身不瞒兴和伯,家中此时已经是乱作一团了。”

    你跟我说这些干嘛?

    方醒淡淡的回应道:“各家有各家的烦恼,这不是方某能置喙的。”

    武安伯夫人也不恼,只是慢条斯理的说道:“你我两家本是一条道上的人,只是有些阴差阳错的原因,从而导致了……,小儿无知,误以为兴和伯与太孙殿下……”

    方醒开始还漫不经心,可当听到后面时,他不禁觉得身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都是误会。”

    武安伯夫人此时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度:“我家伯爷此时卧床不起,就算是前面有什么误会,也当可一笔勾销了吧?”

    这个女人的眼睛很好看,哪怕是人到中年,依然保持着风韵。

    被这双好看的眼睛盯着,方醒却淡漠的道:“不管是不会误会,可武安伯三番两次想置方某于死地。夫人,北征之后,武安伯看到方某未死,来到金陵之后,居然再次挑衅出手,这是一个误会就能解释的吗?”

    那双美丽的眼睛里瞬间就多了几分羞恼,“兴和伯,可我家能儿的双腿也被你们打断了,再加上我家侯……伯爷重病,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这些与我无关。”

    方醒失去了耐心,起身道:“郑能开了头,郑亨做了初一,那报歉得很,方某也想做个十五!”

    “兴和伯……”

    “送客!”

    方醒大步往外走,武安伯夫人霍然起身,指着方醒的背影尖声道:“方醒,我家伯爷不过是暂时蛰伏罢了,你莫要得意!”

    方醒在大门口停了一下,就在武安伯夫人以为自己的威胁起了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