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399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399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可是太子册封的日子啊!

    守将悚然而惊,挥手道:“开城门!”

    ……

    城门开了一条缝,方醒当先进来。

    “伯爷,这些方外人是……”

    昨天城门关闭,把一半僧道都挡在外面,他们要想进城,那么还得要等半个多时辰。

    方醒回身看着鱼贯而入的僧道们,说道:“他们要为皇太子祈福,陛下许了他们。”

    这是一次和解的机会。

    皇室对这些僧道都抱着警惕,所以此次放开他们进京为太子祈福,这就是一个机会。

    哪怕昨晚方醒的表态有些负面,可这是务实的表态,很坦诚。

    城门开了一半,一边僧人,一边道士缓缓进城。

    守将见那些僧道泾渭分明的各自往街道的一边靠过去,就问道:“还没开始吧?”

    “大人,差不多了吧。”

    “大人你看。”

    就在前方,道士稽首,僧人合十,诵经声骤然而起。

    一边是道家经文,一边是佛家经文。

    声音肃穆低沉,渐渐的合在一起。

    那些鼾声渐渐止住了,无数人趴在自家的门窗后面往外看着。

    诵经声渐渐雄浑,渐渐的唤醒了这座世界最大的城市。

    天边渐渐的有些云彩漂浮着,星空散去,仅余启明。

 第2474章 大明皇太子殿下

    启明星在东方微微闪烁着,渐渐暗淡。

    孙氏站在殿外,看着闪烁着的启明星,说道:“长庚微暗,天将明。玉哥起来了吗?”

    身后的王振低声道:“娘娘,陛下没让殿下去行礼……”

    册封太子的仪式很繁琐,宗室作为亲戚自然是要参加的,而且还得觐见刚册封的太子。

    可朱瞻基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竟然没派人通知这里。

    孙氏微微笑道:“陛下宽宏,咱们却不能骄纵了,去唤醒玉哥。”

    王振心中叹息,然后使个眼色,有人去了后面。

    “娘娘,现在就低头吗?”

    王振还抱着些许幻想,他靠近一步,低声道:“娘娘,别忘了汉武……”

    孙氏的身体微微一颤,说道:“玉哥是个乖巧的好孩子。”

    王振微微低头道:“是,殿下乖巧。”

    随即有人就去传话。

    ……

    “开始了吗?”

    太后已经起来了。

    今日没有她的事,可她还是习惯性的穿戴整齐。

    李斌说道:“娘娘,陛下已经到了谨身殿,大殿下已经在路上了,稍后就到奉天殿。”

    太后难掩伤感的道:“这是本宫第三次见到这等事了,心中虽然欢喜,却也难受。”

    一次是她的丈夫,一次是她的儿子。

    而现在她的孙子将会被册封为太子。

    过往如烟,一幕幕飞快闪过。

    她缓缓起身道:“今日不可出错,让人去看看。”

    ……

    午门外,文武百官相对站立,

    这时宫中传来了乐声,杨荣微微抬头,身后的杨士奇说道:“是雅乐,陛下已经到了奉天殿。”

    杨荣眯着眼睛道:“殿下还小……”

    杨士奇说道:“这都是命,若是再小些,那就让人代了也罢。”

    杨荣木然的道:“希望一切顺畅,别无差错。”

    “百官进宫!”

    有礼官大声喊道。

    ……

    奉天殿里,朱瞻基就位。

    俞佳疾步从外面进来,禀告道:“陛下,殿下就位。”

    那个乳臭未乾的小子啊!

    朱瞻基的嘴角微微翘起,说道:“开始吧。”

    俞佳又急匆匆的出去,对外面的一个太监点点头。

    那个太监对边上的四个导引官点点头。

    四人脚步从容的往奉天门而去。

    玉米在奉天门外等候着,他睁着眼睛,尽力驱散着睡意。

    怡安就在他的身边,在看着前方。

    当四名导引官出现时,她低声道:“殿下,记得那些规矩。”

    玉米点点头,忍住了一个哈欠。

    “恭迎殿下……”

    有太监大声的喊道。

    “咚!”

    鼓声骤然而起,随即乐声盈耳。

    “咚咚咚!”

    鼓声雄浑,玉米想了想,对怡安垂下的手视若无睹,然后迈动着小短腿,大步向前。

    四名导引官本以为他需要嬷嬷牵引,见状就瞪了怡安一眼,然后赶紧当先而行。

    “咚咚咚!”

    鼓声沉沉,传遍了整座皇城。

    玉米走进了奉天门,见到了宏大的广场。

    他没有犹豫,而是大步走着。

    怡安静静跟在他的侧后方,见他的脚步虽然略有些不稳,身体有些微的摇晃,但却没有怯场,不禁心中赞了一句好个皇子。

    就跟着那四个人走,他们会教你在哪停,这是最近玉米天天都要听到的话。

    他牢牢的记得这些话。

    他的脚步渐渐的稳定了下来。

    前方的四个导引官担心皇子年幼,脚下不便,所以速度放慢了许多。

    等被玉米追上后,四人又急忙拉开了些距离。

    可不能再快了吧?

    再快的话,要是把皇子丢在后面,那他们回家就可以等着旨意下来,回家去啃老米饭了。

    快不得,慢不得,而且还得要时常注意身后玉米的速度,偏生还不能回头的太明显。

    宽敞的广场走到了最后,四名导引官的身上都湿了一半。

    四人缓缓上了台阶。

    怡安上前牵住了玉米的手,带着他从东边的台阶缓缓走上去。

    “殿下,这里。”

    有礼官指引着玉米和怡安到了丹陛位。

    玉米站定,鼓乐声戛然而止。

    怡安回身的瞬间,看到文武百官悄无声息的已经到了丹墀位。

    人不少,但却悄无声息。

    此刻天色微明,若是胆小的见了,怕是会被吓掉魂魄。

    赞礼官分列在玉米的左右,当百官就位时,齐声喊道:“鞠躬……”

    乐声突然而来,玉米楞了一下,然后鞠躬。

    赞礼官大声喊道:“兴!”

    玉米站直了身体,乐声停止。

    里面很快走出来承制官,他在门外站定,喊道:“有制!”

    赞礼官齐声喊道:“跪……”

    不用怡安教,玉米就跪了下去。

    承制官向前几步,目光缓缓转动,最后定在了玉米的身上,然后他深吸一口气。

    ……

    方醒策马在没有行人的街道上缓缓而行。

    他的身后是两排人,左边是僧人,右边是道人。

    两边的经文不同,僧人那边的声音低沉些,道人那边的声音要高亢些。

    两股声音汇拢在一起,竟是意外的和谐。

    无数目光在门窗后看着这两支古怪的队伍。

    巡街的军士站在边上微微低头,听着那肃穆的声音在街上回荡着。

    方醒看着前方的皇城,说道:“该开始了。”

    后宫之中,太后跪在佛像前,喃喃的念道:“列祖列宗,今日乃是太子册封的大事。大明开国多年,筚路蓝缕到了现在,终于见到了盛世,请列祖列宗护佑吧,多多护佑那个孩子,为大明开万世太平……”

    坤宁宫中,胡善祥依在门外,虽然知道仪式才刚开始,但依旧望眼欲穿的想看到那个喜欢奔跑的儿子……

    孙氏听到了鼓乐,当鼓乐停止时,她面上多了一抹红色。

    那是要册封了吧?

    鼓乐停止,王振听到的是叹息声,看到的是颓丧。

    作为宠妃的身边人,谁不想跟着一起飞黄腾达?

    可现在大皇子却已经跪在了奉天殿前的丹陛上,而这边的二皇子也已经出发,被抱着去了文华殿,就等着觐见太子殿下。

    这是何等残忍啊!

    王振微微退后一步,从侧面看着孙氏。

    孙氏的目光淡然,双手收在袖里,身体稳定。

    可就在袖子里,指甲已经深深的陷进了掌心之中。

    整座皇宫都在等待着那个声音。

    承制官大声的喊道:“册长子朱祁钰为皇太子……”

    怡安站在玉米的身侧,神思恍惚的看着周围。

    赞礼官大声的喊道:“册长子朱祁钰为皇太子……”

    声音悠悠,下方的百官心中肃然,稍后才发现这是礼仪之外的叫喊。

    不等有人细思,外面猛地传来了炮声。

    “轰!”

    这不是号炮!

    这也是不符合规矩的东西!

    百官心中还在转着各种念头时,玉米已经俯伏在丹陛上。

    稍后就是兴,乐声起,再跪。

    “轰!”

    炮声就在皇城的侧面遥遥传来。

    乐声在这战争利器的轰鸣中显得格外的单薄。

    礼部的官员们面色发黑,都看向自己的老大胡濙。

    胡濙却百感交集的在看着天边……

    小名玉米,大名朱祁钰的皇太子殿下已经起身,跟着进了大殿。

    就在进大殿时,一个礼官回身看了一眼,然后就惊呼道:“七彩……”

    玉米闻声就回身,怡安也跟着回头。

    百官们纷纷回头看去……

    东方的启明星已经消失,天地间正处于光明前的黑暗之中。

    就在这黑暗的背景下,无数紫光冲向了天空……

 第2475章 天生异兆(感谢书友:“当年、驸马爷”成为本书新盟主!)

    “欧……”

    百官,包括礼官都在看着那片光线,目眩神迷……

    那紫光宽窄不一,轻轻波动间,竟如湖水微微荡漾。

    只是瞬息间,那片紫光开始了摆动。

    一道道紫光向两边移动着,然后开始汇聚成光束。

    光束之中,无数紫光在纠缠着。

    玉米本来有些瞌睡,可见到这等神迹般的紫光后,不禁嚷道:“好漂亮!”

    就在他的身后,原先该高坐殿上的朱瞻基已经站在了那里,正目光复杂的看着那光束。

    为何朕册封时未曾有这等吉兆?

    “轰!”

    炮声连绵而来,

    那片紫光仿佛和炮声在应和着,骤然大盛。

    无数紫光在空中纠缠、分开,摆动……

    宁寿宫中,太后正在虔诚祷告,外面突然冲进来一个宫女。

    于嬷嬷的眼中闪过厉色,疾步过去,准备封住这个宫女的嘴拖出去。

    这等时刻,只要皇帝不废掉仪式,那么什么都是枉然。

    那宫女被吓到了,但想到自己看到的事,就喘息道:“娘娘,天有异兆!”

    太后睁开眼睛,于嬷嬷喝问道:“什么异兆?若是胡言乱语,打杀了你!”

    宫女看了太后一眼,眼中闪过得色,说道:“娘娘,就在陛下册封太子的旨意出了之后,东边竟然出了紫光,好多……”

    太后愕然,然后欢喜的说道:“快说说。”

    ……

    “老天爷……”

    太后是听别人转述,而胡善祥和端端一起倚在门外,直接目睹了这场视觉冲击。

    “老天爷啊!”

    那些宫女和太监们都被惊动了,大家看着东方的紫光,震惊的浑身颤栗。

    “娘娘!”

    雀尾哽咽着说道:“娘娘,殿下……天生吉兆,殿下千岁!”

    端端仰着头,这段时间她一直在陪着玉米,给他打气。

    玉米很乖巧,而且也聪明,所以那些仪式走了几遍之后,他就记得七七八八了。

    可仪式却很辛苦,模拟几次下来之后,玉米走路都有些蹒跚。

    但玉米却坚持下来了,正如他所说的,只要没人能欺负了他的母后,那么他就愿意去做。

    胡善祥在看着那片紫光,直至消散。

    她双手合十道:“老天护佑,我儿定能平平安安。”

    她低下头,见端端眼中含泪,就蹲下来搂着她道:“都好了,你弟弟出生时就有吉兆,现在又有吉兆,会好的,咱们都会好的。”

    端端嗯了一声,然后伏在胡善祥的肩头上默默流泪。

    那些宫女和太监见到这个场景都暗自唏嘘着。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中宫被皇帝冷落时,本该天真烂漫的端端早早的就成熟了,学会了她这个年纪不该会的许多东西。

    ……

    城墙上的军士们已经惊呆了。

    街道上虔诚念诵经文的僧道们也惊呆了。

    方醒只是看了一眼紫光。

    然后边上一家门店的大门轰然粉碎。

    一个身影伴随着漫天木屑冲了出来。

    “太子谋逆!”

    这是一个黄脸大汉。

    那脸黄的就像是方醒在环县看到的泥土。

    辛老七的眸子微缩,身体的第一反应是从马背上飞跃起来,直冲方醒的马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