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387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387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什么?”

    “那是羊屁股。”

    “为什么摆个羊屁股在外面?”这是真一代替玉米问的。

    “因为想吃饭的人看到了羊屁股,就知道这里面是卖羊肉的,想吃羊肉的就会胃口大开。”

    方醒不管他能否听懂,继续说道:“你看另一家,他也是卖羊肉的,可外面只能看到招牌,生意就没前面那家摆出羊屁股的好,知道是为什么吗?”

    玉米摇摇头,他更想去尝尝宫外的美食。

    于是他就拉了拉方醒的手。

    怡安低声道:“兴和伯,外面的饮食不安全。”

    方醒顺着玉米的力道走了过去。

    “无碍!侍卫里有人能辩毒。”

    羊肉店里,此刻已经坐了一大半人。

    羊屁股就放在灶台上,用一个大盘子装着。

    这是羊的后半身,大抵是被火燎过毛,外加被煮熟了,所以颜色看着有些深黄,还有些被火燎出来的黑斑。

    羊尾巴在骄傲的翘着,盘子有些油污,看着就像是乡村小店的做派。

    怡安跟上来,有些担忧。

    玉米拉着方醒走到羊屁股前方,问道:“先生,就这样吃吗?”

    方醒笑道:“这是手段,比如说你喜欢吃糖,那么一家店外面挂着个幌子,写着糖。而另一家把糖摆在了外面,让你一眼就看到了,你会去哪一家?”

    玉米没有想,说道:“去挂着幌子的那一家。”

    伙计已经迎出来了,听到这话就想发火,可见到玉米还小,童言无忌,只得问道:“客人要吃什么?”

    “来两个小砂锅。”

    方醒随口说道:“一个砂锅少些,用羊汤加新鲜的豆腐,加一些面条一起煮,给孩子吃的。”

    怡安完全没有插手的余地,那边方醒回头道:“你们要吃什么自己点,我请客。”

    贾全一直跟在后面,此刻在看着小店的左右,闻言就笑道:“好啊!兄弟们,想吃什么就点。”

    方醒有钱,所以贾全一说,那些侍卫都纷纷点了自己的饭,大多是面条,这样速度快,可以轮换着吃。

    怡安和真一没点,两人都准备稍后回宫吃。

    方醒带着玉米坐在了边上,见状就说道:“吃吧,这边无事。”

    辛老七他们就坐在边上一桌,安全肯定没问题。

    怡安和真一就各自点了面条。

    方醒要的却是羊肉砂锅。

    羊屁股被拎进来切掉了一半,然后切片。

    砂锅只需要开了就行,所以最先来。

    方醒就着砂锅要了一大碗米饭。

    “筷子煮一下,还有,现在不是腐乳多吗?下次弄些来在蘸水里。”

    方醒觉得蘸水不够好,掌柜不屑的道:“我家的蘸水里用的是最好的辣椒,是从方家庄买的,再用腐乳,那就是抢味了,懂不懂?”

    方醒本想和他辩驳一番辣椒和腐乳在某种时刻是相得益彰的道理,却因为对方在夸赞方家庄的辣椒好,只得偃旗息鼓。

    怡安没想到方醒居然会忍了下去,不禁微微点头。

    而真一却在研究蘸水的构成。

    “我要吃。”

    玉米见方醒吃羊肉下米饭很是畅快,就有些馋了。

    “你的在后面。”

    方醒说完就在观察着玉米。

    玉米嘟囔了几句,大抵是肚子饿了之类的话。

    方醒说道:“你可以让厨子快一些。”

    玉米抬头,有些茫然的道:“要很远呢!”

    这孩子竟然想到了宫中从做好饭菜再送到坤宁宫的距离,方醒心中微微一软,说道:“你还小,大了要学会安排自己。”

    玉米不懂这个,但面条很快就好了。

    灰色的面条,看着有些没胃口,可这种粗面条才是最好吃的。

    面条煮的有些软烂,吸进了许多羊汤。

    方醒叫人弄来小碗,一边给玉米说着分开吃可以避免浪费,还有不会被烫着的道理,一边把面条从砂锅里夹出来。

    “吹冷了再吃。”

    方醒把筷子递给玉米,怡安就在边上盯着。

    玉米对筷子应用的不是很好,很笨拙。

    方醒对怡安摇摇头,劝阻了她帮玉米的举动。

    “自己吃才香。”

    “叔,叔。”

    玉米在和面条搏斗,店外有个二十多岁的男子进来,瞬间侍卫们都在盯着他。

    掌柜兼厨子见到来人就冷了脸,问道:“又输光了?”

    男子嘿嘿的笑着,然后挠着头道:“叔,这次只是运气不好……”

    掌柜在为侍卫们煮面条,左手的竹漏勺在大锅里捞了几下,面条缓缓分开,然后被滚水顶了起来。

    锅的中间就是沸腾的顶点,面条在这里开始往四面分散,然后再次聚合。

    掌柜仿佛看出神了,就在男子嬉笑着想说话时,他缓缓抬头,微微皱眉道:“滚!”

    男子愕然道:“叔……”

    竹漏勺猛地挥舞过去,滚水夹杂着几根面条飞了过去。

    男子惨叫一声,头上挂着几根面条连连后退。

    “滚!”

    掌柜大声的喝道,伙计马上过来,把男子推攘出去。

    玉米被吓到了,他先呆呆的看着方醒,再回身看向声音的出处。

    吃完面条后,方醒带着玉米出了小店。

    “那个人原先有大好前途,能在这里赚钱,可他却染上了赌钱的恶习,不思进取,懒得要命,所以就被赶走了。”

    “不赌钱。”

    玉米真的很乖。

    方醒微笑道:“当然不能赌钱,还要想着长大了要干什么。”

    玉米有些郁郁不乐的道:“他们说要做太子。”

    怡安听到这话就干咳了一声。

    方醒没理她,继续说道:“不喜欢吗?”

    “想玩。”

    玉米觉得方醒是可靠的,至少不会强迫他做什么。

    方醒点头道:“是啊!是该玩,我那里还有好些好玩的东西。”

    玉米欢喜的道:“在哪里?”

    方醒摇摇头道:“那些东西要学识,不懂的不会玩。”

    “我要玩。”

 第2454章 反复(月初第一天,求月票)

    “好,回头我让人把那些玩具送给你。”

    方醒笑的很和蔼,可真一却摇摇头,觉得自己看到了一头刚骗了小白兔的老狐狸。

    老狐狸的目光转动,看向了右边。

    右边是一家点心铺子,点心铺子的前方有一辆马车。

    马车的车帘被掀开,一个贵妇打扮的女人刚上车。

    就在车帘放下的瞬间,方醒看到了一双眼睛。

    惊讶和欢喜的眼睛。

    这两种情绪完美的混合在一起,却能分清。

    马车开始转向,仿佛是专门来这里买点心。

    而左边却是方醒他们刚出来的皇城。

    方醒的目光跟随了一瞬,然后牵着玉米开始逛街。

    一路下来,玉米的问题一大堆,方醒却极有耐心的一一解答。

    等过了午后,方醒见玉米开始打哈欠了,就开始回转。

    到了宫门外,因为出去时不是走的正面,所以那些军士看到方醒牵着玉米后,眼珠子都差点瞪了出来。

    方醒松开手,怡安过去牵着玉米。

    “先生……”

    玉米的精神有些差,大抵是想睡午觉了。

    方醒点点头道:“下次我再带你出来。”

    “好。”

    玉米的精神马上就好了,然后进了宫。

    方醒心想我可在京城待不到那个时候,希望你也记不起这个许诺吧。

    他正准备回身,李斌已经急匆匆的来了。

    “兴和伯,娘娘有话问你。”

    方醒皱眉低头。

    李斌说道:“娘娘问你,为何要带大皇子到那些鱼龙混杂的地方去?而且侍卫呢?周围一个侍卫也无,这就是你对大皇子的安排吗?”

    这话很冲,味道也不对。

    方醒愕然道:“那地方臣吃过好几次,味道极好,而且安全无虞,至于侍卫,他们在周围盯着呢。而且臣的家丁就在边上,手中有防御的东西,只要有危险,瞬息就能护住大殿下。”

    说着他回身伸手,辛老七就拿了一块用布包裹着的方形东西出来。

    方醒把这东西打开,却是有半人大小的折叠盾牌。

    方醒把盾牌展示了一下,李斌点头道:“此事咱家不知,不过会和娘娘说。”

    他拱手进去,方醒面无表情的看着他的背影,稍后也走了。

    那些听到刚才对话的军士们都暗自咂舌。

    “娘娘这是对兴和伯不满了?”

    而就在侧面百步开外,一辆马车的车帘才将放下去。

    车里的贵妇用手绢捂着额头,“娘娘居然放过他了?”

    ……

    当消息传到朱瞻基那里时,他皱眉道:“母后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

    俞佳说道:“听说先前有人进宫求见太后娘娘,是勋戚的夫人。”

    朱瞻基微微点头,然后丢下手中的毛笔,说道:“去母后那里。”

    到了太后那里时,她正在气咻咻的,而边上站着李斌,还有怡安。

    “皇帝来的正好。”

    太后用力的把茶杯顿下去,脚边的小黑急忙站起来,然后摇动了几下尾巴。

    “兴和伯这是什么意思?把玉米置于何地?先前若是有个刺客,只需一箭……”

    太后越说越恼火,“以后玉米不可出宫,就算是要出去,那也得马车……咦!”

    朱瞻基见她似乎有些醒悟了,就说道:“母后,就算是在马车里也防不住箭矢啊!文皇帝、先帝、朕出去都是骑马。”

    太后觉得有些懵,就问道:“难道就没有好的法子?”

    朱瞻基无奈的解释道:“兴和伯的家丁都是战阵出身,是最厉害的斥候,那些侍卫也是耳聪目明之辈,盯住周围就够了,若是有人拿出弓箭,那肯定瞒不住。”

    太后觉得自己大概是被人忽悠了,“若是被围攻呢?”

    朱瞻基忍笑道:“母后,那些侍卫都是以一敌十之辈,兴和伯的家丁更是悍勇,在京城谁能有这等实力去围攻他们?”

    ……

    方醒没回家,而是去了户部。

    “今年的岁入还会增长。”

    夏元吉老了,精神还好。

    “南北的道路一年一年的分摊开也不算什么,只是别突然来一场大战就没问题。”

    方醒说道:“这两年不可能会有大战,肉迷和哈烈还在亲热期,要等到他们之间闹出矛盾,没法再维持盟友关系时,才是大战的契机。”

    夏元吉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哈烈和肉迷联手只是自保?”

    “目前是这样。”

    方醒说道:“哈烈担心自己会被大明进攻,而肉迷担心哈烈被大明击败之后,他们再也没了屏障。而单独直面大明的兵锋,肉迷人也没有把握。所以他们会观望,直至觉得再不动手双方就要散伙了,那么就要开始了。”

    夏元吉闻言就安心了,然后戴上老花镜开始看报表。

    看了一会儿后,见方醒还没走,夏元吉就哦了一声,说道:“你做的你太子少师,老夫不管。”

    方醒拱拱手,心中感激。

    户部之外办事的人不少,见方醒出来,不少人都捂着嘴在窃窃私语。

    “太后娘娘遣人呵斥了他,他居然还能在这里厮混,果真是有恃无恐啊!”

    “他才将带了大殿下出宫,据说很危险,哎!这样的也能为太子之师吗?难道是国朝无人?”

    “谁说没人?不管是那些学士还是那些重臣,谁不能去担任太子之师?那人不过是凭着宠信罢了。”

    “太后大怒,陛下也挡不住啊!”

    “什么太子少师,这下估摸着保不住了。”

    一群官吏站在户部的外面窃窃私语,无数幸灾乐祸的眼神都在方醒的身上打转。等他看过来时,又装着若无其事的模样。

    方醒已经听到了这些话,但他并不觉得在玉米的教育上,太后能做朱瞻基的主。

    如果是前宋还好说,女人都是国家副元首,随时准备待命垂帘听政。

    可这是大明,朱瞻基也在壮年,女人来干政一个试试看!

    但是他有些迷惑。

    在当时的情况下,是谁给太后去通风报信了?

    随行的侍卫们不可能,否则被朱瞻基查到的话,告密的那人明天就可以消失了。

    那么是谁?

    方醒想起了那个贵妇。

    莫名其妙在街头调转马车的贵妇。

    那女人多半是权贵的妻子,若是她举报的,那么事情就有些意思了。

    方醒在想着勋戚和士绅联手阻拦自己担任玉米老师的可能性,前方有人疾步过来。

    “兴和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