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308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308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a2705221

 第2322章 仅存衣冠

    三十余匹战马一路轰然到了金陵城外,这些人脸上的尘土几乎遮蔽了长相,任谁都分辨不出来。

    可在中间却有人是被绑在了马背上,看着奄奄一息的模样。

    走近些就能看到马背上居然扑了一层软垫子,这是不想一路颠簸死此人。

    这些人在城外一里多的地方住马,随后一骑近前说道:“速去禀告伯爷,霍大人的衣冠到了,郭候也到了。”

    守城的军士和让开道路的百姓都呆了一下,一人脱口而出道:“怎么那么快?”

    是啊!才出去多久,居然就扫灭了叛乱,而且还带回来了……

    “衣冠?霍大人的遗骸呢?”

    带队的武川依旧冷漠,看不到疲惫,他大声的道:“那些逆贼见霍大人不肯降,就叫人用石头砸死了他,然后犹不解恨,就赶了野狗来……”

    “畜生!”

    城门处的军民都齐声唾骂着那些叛逆,可武川的话还没完。

    他微微低头道:“最后那些逆贼还把剩下的骨肉煮了,分给人吃。”

    “呕!”

    人群一愣,然后不少人就蹲下去开始呕吐。

    “天杀的啊!他们怎么能这般残忍,圣贤书呢?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一个妇人忍不住哭了,然后哭声传染着,城门处渐渐多了许多呜咽。

    有军士牵马冲了进去,一路喊着避让冲到了方醒的驻地外。

    “野狗…。。煮吃了?”

    方醒的咽喉涌动几下,然后猛地低头下去。

    室内有王贺等人,见他这般,柳溥就劝道:“德华兄,剐了贼人为霍大人报仇就是了。”

    王贺也有些不忍的道:“此事谁也没想到,惨啊!”

    方醒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只觉得大脑里嗡嗡作响。

    吃人他只在故事里和小说里,以及史书里见到过,可那都是在遍地饿殍的时代里才会发生。

    “现在是大明啊!”

    他抬起头来,大家都看到他的眼睛有些发红。

    柳溥说道:“小弟也没见过这等惨事,也觉得难受,那些逆贼竟然和野兽一般,可见不是善类,今日不反,明日也会反。”

    “那是吃人啊!”

    方醒见过饿殍遍地的惨状,但是吃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过。

    此刻他才觉得自己并未完全的服从于这个时代,他并未麻木。

    大家都叹息一声,却不知怎么让他接受这个‘普通’的事。

    “走,去接接霍大人。”

    方醒带头,大家都端着脸,鱼贯而出。

    柳溥跟了上去,低声道:“德华兄,家父以前说过,别说是吃人,大将在被围城期间,自家的小妾女人都得交出去宰杀了充当军粮,不然那些饿绿了眼睛的将士会把你给吃了。”

    方醒的脚步一滞,然后继续大步出去。

    柳溥放缓了脚步,苦笑着。

    王贺跟了上来,和他并肩出去。

    “别在意这个,兴和伯若是冷血,三代帝王怎会看重他?”

    柳溥偏头看着王贺,皱眉道:“王公公,德华兄不只是热血,更多的是坦荡!”

    王贺微笑道:“对对对,没错。”

    他嘴上同意,心中却在不满:方醒坦荡个屁,若非是那些人虐杀了霍严让他接受不了,他只会把霍严的殉国当做是工具。

    ……

    城门外的那队骑兵依旧在等候着,只是把郭候放了下来。

    被捆住双手的郭候须发斑白,而在安乡县城被林群安攻破之前,他须发乌黑。

    他被两个军士在身后给控制住了,只能抬起头来,贪婪的看着前方的人群。

    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而他最想看的就是金陵城和人。

    他年轻时一直想在金陵城里做官,可终究未能如愿。

    而看人,是他担心自己死后会忘记自己是人。

    太阳很大,但是他们一路疾驰而来就没少被晒,人都是黑的,所以还算是适应。

    “在等什么?”

    缓过来的郭候干咳几声,一脸无所谓的问道。

    可没人回答他的问题,那两个拉着绳子的军士站在他身后五步开外,只是用力的拉扯了一下。

    郭候的身体被拉着往后退了一步,他见城门里的那些军士和百姓越来越多,看着他的眼神中多是厌恶和愤怒,就笑道:“够本了!”

    这么嚣张的话却没人做出反应,让郭候不禁猜测着这些‘贼配军’究竟是不是已经麻木了。

    百姓越来越多,渐渐的多了咒骂声。

    “你不得好死!”

    “多好的霍大人啊!居然就被这些逆贼给害了!”

    “就是,也不知道怎么处置那些逆贼。”

    人心就是这样的,只是得知了消息就能让他们感同身受。

    而被带来的郭候正是催化剂,后面就要看方醒怎么把这股情绪给鼓动起来,压倒那些反对的暗潮。

    太阳很大,可那些军民却不肯走,都在等候着。

    当整齐的脚步声传来时,林群安把包袱解开,从里面拿出一件黑斑密布的官服来。

    那些军民都往后靠去,林群安站定,身后的三十余人拔出长刀,斜指地面,神色肃穆。

    一队军士起步从城门内出来,他们持着火枪,分做两排起步走到门外,然后庄严的转向,面对中间。

    “举枪!”

    一声呼喊后,那些军士都举起了火枪,枪口倾斜对准了天空。

    林群安双手拿着那件血衣走在最前面,身后是被绳子拉着的郭候,最后面是那三十多名军士。

    长刀斜指,火枪竖立。

    “齐射……”

    “嘭嘭嘭嘭!”

    这是聚宝山卫为阵亡同袍送行的礼节,今日却用在了霍严的身上。

    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举动的含义,百姓们总是感情脆弱的,所以许多人含泪看着林群安拿着血衣走来。

    “那么大的响动,这是嫌霍大人的阴魂散的不快吗?”

    有人在人群中嘀咕着,然后有人附和。

    这时方醒出来了,他一身甲衣,身后是金陵各级官吏。

    他们也在外面排了两排,然后低头。

    林群安当先走进人墙隔成的道路里,身后是被牵狗一般拉着的郭候。

    人群中间气氛压抑,这应当能让郭候快意。

    可那股肃穆的气息却像是山岳一般的压在他的身上,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已经豁出去了,所以抬头就想大笑,却看到了刚抬头的方醒。

    他看到了不解和困惑,但并不认识方醒,所以他就冷笑了一声,然后看到那些不解和困惑崩塌,变成了冷漠和杀机。

    夹道相迎,这是最高的礼节。

    前方的血衣引得百姓哽咽,可当郭候出现时,百姓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发泄的地方。

    “盾牌……”

    几十名军士举着盾牌跑到郭候的周围,然后用盾牌为他营造了一个安全的保护伞。

    瞬间无数杂物就飞了过来,砸在盾牌上噼啪作响。

    “砸死他!”

    正如同当时郭候叫人砸死霍严一样的场景再现,可这里却还多了咒骂。;

    aa2705221

 第2323章 皇帝的新衣

    “兴和伯,砸死了也好啊!”

    见到那些军士在保护郭候,王贺觉得就该以牙还牙,震慑那些逆贼。

    方醒肃然看着前方,那些百姓见没效果,就停手了,“不,这样的话,他付出的代价太少了。”

    王贺本是微微前俯身体,听到这话不禁叹息了一声,然后站直了身体,目光复杂的看着那件血衣。

    方醒肯定是要用霍严和郭候来做文章,郭候好说,怎么都不为过,可逝者为大,拿殉国的霍严来造势,心中不安啊!

    两排百姓,两排军士,人人肃然。

    “老子不怕!”

    肃穆的气氛被打破了,却是郭候。

    那些盾牌被移开,但奇怪的是居然没人近身看管他,只是一根绳子像是遛狗般的拉着他。

    所以郭候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活动。

    于是他开始叫嚣起来。

    “那个昏君听信了佞臣的蛊惑,一直在对名教下手,他们想毁灭了儒,他们想用歪理邪说来统治大明……”

    两侧除去军士就是百姓,而百姓的中间有不少士绅,方醒甚至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穿着青衫和一群读书人站在那里。

    那半大孩子的神色茫然,显然他不知道自己该听谁的。

    名教,儒家,这些都是他们聚集同伙的名号。

    “兴和伯,控制住他吧!”

    “伯爷,可要堵住他的嘴吗?”

    “弄死他!”

    方醒的身边一阵喧嚣,他却只是不理。

    郭候见无人来管自己,就以为是自己的正义凛然震慑住了方醒的等人。

    于是他的脸上不禁浮起了神圣之色,就像是一个最虔诚的信徒。

    他想举起双手,可他的双手被绳子捆在了身后。

    但他不想屈服,他觉得自己应当在死去之前留个名。

    所以他昂首挺胸的在看着两边,没有丝毫畏惧。

    “凡我名教众人就该高举义旗,清君侧!”

    他从容的跟随着前方的林群安,他的声音嘹亮,不像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人。

    他努力回头看了一眼,却看到了一个冷漠的方醒。

    我骂皇帝是昏君,骂他是佞臣,我鼓动别人造反,他居然无动于衷?

    人在觉得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最先开始多半会装一装,莫名其妙的装一装。

    “太祖高皇帝……”

    郭候突然仰天大喊一声,然后边上一个孩子被吓到了,就哭着找娘。

    “看看这些逆贼吧,从所谓的靖难开始,这些逆贼就窃取了大明江山。”

    “兴和伯,不能再让他说下去了。”

    薛禄握着刀柄,就准备去当街斩杀了已经完全癫狂了的郭候。

    “不必了。”

    方醒说道:“让他说。”

    “从伪帝登基开始,大明就开始了沉沦……”

    那些读书人面露戚色,心中想着从朱棣登基后的变化。

    是啊!从朱棣登基之后,读书人的日子就越发的不好过了。

    “他胡说!”

    有人喊了一声,驳斥道:“现在能吃饱饭,还有余钱,是你们自己沉沦吧!”

    那些读书人有些尴尬,有人甚至是愤怒的看了说话的那人一眼,却不敢造次。

    因为方醒就在右侧。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

    郭候竟然开始背诵骆宾王的那篇檄文,声音清越。

    方醒摇摇头,止住了那些想动手的人,带头跟在了后面。

    “兴和伯,这是大逆不道啊!该停止了。”

    李隆觉得方醒是在作死,一旦今日的事传到北平,可以预见雪片般的弹章会堵塞宫中。

    方醒缓步走着,见大家都愤愤不平,就说道:“理不辨不明,背后说不如当着说,给他说。”

    “咱们要相信百姓,他们最清楚自己的日子好不好,好了,那么他们就认为这个大明是好的。不好,任你吹嘘的再厉害,他们也只是假笑,背地里会戳当政者的脊梁骨。”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郭候背诵完了这篇檄文已经是气喘吁吁了,他看到边上有读书人面色凝重,就鼓起余勇喊道:“太祖高皇帝的子孙们,去京城,去夺取伪帝的帝座,让一切重归正统……”

    气氛渐渐的沉重起来,那些读书人中有人眼红,有人落泪。

    此刻的郭候俨然成为了英雄。

    他一身沾满尘土的布衣,可在许多人的眼中,他此刻仿佛是身着锦袍,气势非凡。

    薛禄皱眉看着这一切,觉得方醒有些托大了。他担心那些情绪会爆炸,然后搅乱南方的风云。

    那些百姓也有些懵懂,他们不懂什么正统,但看到那些读书人一脸的庄严肃穆,顿时习惯性的就想着朱棣当年的靖难之役。

    那可是从自家侄儿的手中夺来的江山啊!

    情绪继续发酵。

    一个读书人抱着自家五六岁的儿子在看,他的眼睛也红了。

    那孩子好奇的看着走近的郭候,突然喊道:“爹,他吃人!”

    霍严的遭遇刚才已经传了进来,在场的大多知晓。

    愕然!

    所有的情绪都如汤沃雪,消散无踪。

    郭候的脸颊颤抖一下,看着这个孩子骂道:“小畜生知道什么!”

    那些情绪就像是皇帝的新衣,一下被人给揭穿了,赤果果的被收了起来,不敢放在人前。

    那孩子的嘴一瘪,很快就蓄积满了泪水。

    “爹……”

    孩子终究是哭了,很是可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