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306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306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鲍华也不是傻子,他仔细一想,就觉得那些商人没胆子把矛头对准所有的士绅和读书人,那么必然是有人怂恿。

    商人重利不重情,那多半是他吧!

    “兴和伯,大多数啊!”

    鲍华只能无奈的劝道。

    南方有多少读书人?这个估摸着得好生统计一番。

    有人大抵会说大多数读书人都没功名,可现在没有,以后说得清?

    你去问一百个读书人,大抵九十九人都笃定的相信自己以后能中举。

    是的,进士不说,能改换门庭的举人却是必须要中的。

    不然书中哪来的黄金屋和美女?

    这也是那些头发都白了还在考试的原因。

    那么多人反对,都打倒了,大明大抵也就彻底瘫痪了。

    方醒只是木然,鲍华不了解他,就劝道:“兴和伯,此事不可啊!”

    刘观已经缓过来了,危机一去,他就开始琢磨着自己能在里面得到什么好处。

    他目光微微转动,不小心就和方醒对视了一眼。

    那眼神冰冷,吓了刘观一跳,顿时什么好处都忘记了,说道:“鲍大人多虑了,兴和伯不是莽撞之人,只是要压一压他们罢了。”

    鲍华看了方醒一眼,方醒起身道:“本伯从后面走,刘大人,鲍大人,都查院要盯紧了那些官员,谁站错了地方要记下来,不然等东厂和锦衣卫的名册到了北平,你们可就被动了。”

    他从后门出了都查院,陈默已经在等着了。

    这厮把裤腿剪了一半,成了五分裤,胸口的衣襟敞开,只是白白嫩嫩的,少了护心毛,看着就像是个家道中落的地痞。

    “兴和伯,那黄俭又去问消息了,而且脸上有淤青,看着好似被砸的。”

    方醒站在都查院的后门外,看着前方的屋宇,吩咐道:“还不够,要恐惧。”

    他带人走了,陈默想了许久才想到了这话里的含义。

    等到了内城墙下面时,陈默找到了陈三。

    “三哥,我这里有个活计,大价钱。”

    陈三在打盹,前几日得了黄俭的一贯钱,分了些给手下的兄弟,他还不差钱,所以没精神。

    “多少?”

    陈默说道:“五贯钱!”

    陈三睁开眼睛,眼神凌厉。

    陈默委屈的道:“三哥,我哪敢哄你。这人刚才是我在都查院外面遇到的,还先给了一贯钱呢!”

    陈三面色稍霁,看了一眼对面的青皮,低声问道:“要杀谁?”

    卧槽!

    哪怕是在这边卧底许久了,可五贯钱居然就能买一条人命,这个真是吓到了陈默。

    他坐在陈三的身边,低声到:“不是杀人,只是让那人难受,最后是怕,怕的绝望了。”

    陈三眯着眼看着对面,对面就是他的竞争对手。

    他冲着那个青皮头子阴森的笑了笑,然后盯着那人对陈默说道:“是士绅还是小官?不然也值不了五贯钱。”

    这便是底层人的生存智慧,陈默暗自佩服,说道:“是士绅。”

 第2319章 一鼓而下

    黄俭很慌,随着霍严殉国的消息传来后,他越来越慌。

    他知道皇帝会暴怒,然后会严查南方,那么方醒会不会乘机彻查当年他遇刺的事?

    所以他去找了汪元,威胁着让他送自己去躲避,可却被茶杯砸了额头。

    他当场发誓要让汪元好看,然后依旧带着家眷住在汪家。

    这是要死一起死的意思,可汪元却不好撕破脸赶他走,不然会被说成是小人。

    而且到了那时,汪元为了避嫌,怕是不得不说些黄俭行踪诡秘之类的话来撇清。

    可现在时机不对,霍严的殉国让气氛变得壮烈了起来,方醒趁机拿下黄俭他没话说,可事后呢?

    规矩的人别人大多不怕他,因为可以判断出他的动向。

    可方醒循规蹈矩吗?

    汪元认为不可能,所以他才忍黄俭忍到了现在。

    “他在干什么?”

    汪元派人在跟踪黄俭,每天都能收到两次消息。

    “他在城门处问了消息,一贯钱的消息,然后又和几个青皮说话,开始还好,后来就没人理他。”

    汪元冷笑道:“他这是想跑了,可方醒在城中,哪个青皮敢接他走?”

    那仆役垂首道:“老爷,兴和伯今日见了不少人,那些商人都是他蛊惑的,他还去了曹家,然后曹瑾请了邱帧他们吃饭。”

    “知道了。”

    汪元的声音中多了不屑。

    “那些人能做什么?不过是腐儒罢了。”

    ……

    腐儒,这不是个好词,你要是当着读书人的面说他是腐儒,那几乎就是在抽他的耳光。

    黄俭就被一个青皮骂了腐儒,却没有反驳,因为那青皮是个喜欢相公的。

    被一个青皮给‘看上’了,那感觉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落地的凤凰不如鸡!”

    他骂骂咧咧的回到了汪家,也不去见汪元,然后就躺着睡觉。

    他的妻儿这段时间不敢惹他,所以只是躲在厢房里。

    不知道睡了多久,黄俭肿着眼睛起来,随便洗把脸,然后对媳妇说道:“你许久没回娘家了,明天带着孩子一起去,住个十天半月的再回来。”

    他的媳妇狐疑的看着他,直至没看到开玩笑的迹象,才说道:“夫君,很远啊!”

    黄俭进去收拢了一番,出来时手中多了个布袋子。

    “往年你说买些田地,好歹给孩子以后傍身,我存了许久,加上你那里的钱钞,这次回去请丈人帮衬帮衬,买一两百亩地,记住了,要问价。还有就是田地挂在孩子的名下,他十六了,可以了。”

    他的媳妇有些慌,问道:“夫君,可是有祸事?”

    黄俭板着脸,他以前一直板着脸,最近却是忘记了。

    “胡言乱语,什么祸事?为夫只是累了,老师这边没什么前途,难道为夫要带着你们一辈子寄人篱下不成?等田地买好了,为夫也该带着你们回去了。”

    他的媳妇憧憬的道:“是啊!到时候咱们的孩子一定好好的读书,考个举人,家里的田地就不用交税了……”

    ……

    安乡县,当林群安带着五百余人的火枪兵飞马赶到时,县城已经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包围的军队有三千余人,分属两部,现在做主的是一个千户官。

    林群安拿出文书验证了身份,然后就接过了指挥权。

    站在城下,看着城头上那些战战兢兢的贼人,林群安点点头,身后那千户官开始介绍情况。

    “开始逆贼约有八百余人,都是那郭候的人。那逆贼早就有了打算,提前从几个县把那些孔武有力的庄户都叫了来,杀掉了十多个不肯附逆的庄户祭旗,然后就攻打县城……”

    “还知道杀人祭旗?”

    林群安觉得那郭候肯定是有预谋的。

    “是,咱们抓了俘虏,问话之后才知道那郭候御下极严,以前还吹嘘说自己饱读兵书,若是为帅,定能一扫外敌。”

    “扯几把蛋!”

    林群安冷冷的道:“沙场征战都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什么狗屁的兵法,实力才是王道,兵法有用,要刀枪来做什么,摆样子!?”

    那千户官在南方承平已久,被林群安几句话就说的讪讪的,心中腹诽着:老子早就想攻打了,可那边的信使一路亡命的赶来下令,说是只要围住,不然还等到你来作威作福。

    林群安不知道他的腹诽,知道了也不在意。

    他举起望远镜看了看,说道:“敌军胆怯,少数骨干在打气,不过本官断定最后三轮火枪齐射,那些逆贼必然会崩溃,出击吧。”

    千户官听他说的轻巧,就劝道:“大人,贵部才到,好歹歇息一夜,吃了饱饭再说。”

    林群安摇摇头,“不了,这等土鸡瓦狗,若是还要隔夜攻打,被伯爷知道了,本官哪有脸面再统御聚宝山卫。”

    “进攻!”

    阵列齐步向前,接近城墙时,上面稀稀拉拉的飞下来十余支箭矢。

    “官兵来攻打了!”

    那些贼子都慌了,有人想跑,被人用长枪的杆子抽打了回来。

    林群安看到一个五十余岁模样的男子在挥舞长剑叫喊,就喝令道:“半个时辰之后,本官要在县衙点检俘虏!”

    进入射程之后,火枪抬起。

    “嘭嘭嘭嘭!”

    一轮齐射之后,城头倒下了十余人,剩下的人居然都站在上面,也不见躲避。

    那千户官惊呼道:“大人,怕是精兵。”

    精尼玛!

    林群安跟着方醒南征北战,什么场面没见过。

    他拔刀前指,喝道:“攻城!”

    千户官心中暗骂,却没敢抗令,只得带着麾下往前冲。

    才冲出去,第二轮齐射开始了。

    硝烟淡淡,城头上一声喊,然后那些贼人冲散了那些所谓的‘督战队’,跑的无影无踪。

    半个时辰后,县衙前跪着一排贼人,为首的正是那位郭候。

    喊杀声渐渐的低微,一群群俘虏被押解过来。

    那些俘虏先前还是农户或是青皮,一朝跟着郭候造反,那股子戾气就被激发出来了。

    “按照伯爷的吩咐,手上有人命的杀,没人命的流放。”

    林群安接到的命令就是快刀斩乱麻,可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件事要做。

    “问他们霍大人的遗骸在哪。”

    那些百姓也被叫了来,县衙前满满当当的都是人,顺着两侧延伸过去。

    “霍大人在哪?谁知道?”

    有军士去找百姓问话,那些百姓还在懵懂,一个孩子抢先说道:“他们把霍大人喂……喂狗了。”

    烈日下,县衙前静悄悄的,那孩子说完后见大家都面色凝重,就以为自己闯祸了,赶紧挤进人群里去寻自己的亲人。

    林群安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他喃喃的道:“怎么和伯爷交代?怎么交代?”

    跪着的郭候见状就大笑了起来,说道:“都死了爹娘吗?哈哈哈哈!”

 第2320章 这是谁家天下

    人人都在缅怀着霍严的忠烈,以及对他结局的悲痛,郭候的笑声在此刻就显得格外的突兀和刺耳。

    “他不从又如何,砸死他,然后赶了野狗来吃,那些野狗吃的肚子滚圆,哈哈哈哈!”

    郭候面带疯狂之色,人群中有人干呕着,他听到后就更疯狂了。

    他咧开嘴,无声的大笑着,身体随着大笑的节奏在颤抖,显得快意之极。

    他仰头看天,眯着眼喊道:“霍严老贼该死,野狗吃了不算,你等可还记得老夫让送的肉?哈哈哈哈!”

    林群安的咽喉涌动了一下,而那些百姓已经醒悟过来了,有人蹲在地上呕吐,有人在哭嚎着……

    “你不得好死!”

    “大人,剐了他!”

    那些百姓渐渐的缓过来了,人人怒不可遏。

    “好好的一个安乡县,如今被这逆贼弄成了废墟,该刨了他家的祖坟!”

    “刨什么祖坟!杀了他郭家三族!”

    “对,杀郭家三族!”

    “砸死他!”

    群情激昂之下,有人就扔了一块石头过来。石头在郭候的身侧落下,弹动几下,最后在他的脚边停住了。

    郭候仿佛是被吓了一跳,愤怒的冲着那边喝道:“找死!”

    林群安摇摇头,军士们就喊道:“都别扔东西,不然抓到了打板子!”

    人群有些躁动不安,有人喊道:“大人,那逆贼当时就叫人砸死了霍大人,咱们为何不砸死他?”

    林群安说道:“伯爷要他活着回去。”

    “兴和伯?”

    提起这个名字,连郭候都在颤抖。

    他是已经准备好被千刀万剐的准备了,他觉得自己能够承受这种痛苦。可等林群安一提到方醒之后,方醒过往那残酷的经历就渐渐的浮上脑海。

    杀人不眨眼只是一回事,传闻方醒活埋过战俘,而且还吃过人肉。

    林群安走到他的身前,等郭候抬头看着自己时,才说道:“清理投献后造反的不少,可如你这般的却是独一份,郭候,你有福气了。”

    ……

    各地的消息雪片般的飞到了京城,南方的局势恍如直面,让京城的文武百官和百姓都暗自咋舌。

    几百起造反,这比任何朝代都要多,让人以为自己置身于王朝末年,乱世之中。

    方醒坐镇金陵算是一颗定心丸,不管是百官还是百姓,都相信他能压住南方的局势。

    可大家却又担心另外一点,他们担心方醒会大开杀戒,干掉那些儒家的头面人物。

    所以朝臣们有人去信金陵,有人结结巴巴的向朱瞻基表达了这方面的担忧,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