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299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299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皱着眉看向一脸狠色的黄俭,说道:“矢气……斯文扫地!”

    黄俭突然笑了起来,笑声爽朗。

    汪元放下茶杯看着他,目光冷清。

    “老师,我知道你为何要嫉恨方醒。”

    汪元哦了一声,没接话。

    黄俭冷笑道:“当年你四处下注,特别是文方和张茂,他们能整日游手好闲还得了个南方名士的名头,老师你出力不小。”

    汪元面无表情的看着他,说道:“老鼠也比你强百倍!”

    黄俭起身走到了冰盆的边上,蹲下后,把双手覆盖在冰上,舒坦的说道:“张茂和文方怎么进了当时的东宫我不知道,不过却知道他们都是反当今陛下的。”

    “那时候当今陛下和仁皇帝父子之间的关系有些不好,老师,你们都想把他颠覆下去,对吗?”

    黄俭得意的看着汪元:“换个太子多好啊!后面上来的那位新太子肯定会对你们感激零涕,至少报酬是要有的,说不得几个高官的位置就留下来了……”

    汪元冷冷的看着他,问道:“你究竟想说些什么?”

    黄俭起身道:“老师,我想说,你们都想弄掉当时的太孙、后来的太子,而把方醒弄下去对此好处多多!”

    “你科举不利,两个儿子也是愚钝,可孙子里面却有个能读书的,老师,您就是想把这些全都堆积在那个孙子的身上,所有的名望,所有的人情……让他一飞冲天……对吗?”

    汪元的眼中闪过利芒,然后淡淡的道:“你不去衙门里做个捕快倒是可惜了。”

    黄俭得意的道:“知道我是怎么发现这些的吗?”

    他指着后面说道:“我花钱请了一个鸡鸣狗盗之徒去了你的书房,找到了几封书信……然后我一一抄录下来,再让他连夜送回去……老师,您以为您当时烧那些书信我不知道?可我抄录是在你动手之前……”

    室内寂静,渐渐死寂……

 第2307章 同时动手

    金陵的盛夏无所不热。

    凌晨,天刚麻麻亮,方醒就被热醒了。

    他满头大汗去外面弄了井水洗澡,然后打个喷嚏,赶紧叫人弄了一大碗面条。

    大清早,大热天吃汤面,吃完自然是一身汗。

    “老爷,阳武侯来了。”

    一见面,薛禄就抽动着鼻子问道:“什么味?”

    方醒打个嗝说道:“面条。”

    “来一碗。”

    薛禄也不见外,两人随后坐下,方醒见他头发斑白,就劝道:“那些事情可以交给西宁侯去做,您何苦自己去奔波呢!”

    “南边的情况复杂,本候也得到下面去亲自看看,不然心中没底,到时候误了大事,那真是临死前给自己找麻烦!”

    薛禄极为豁达,方醒自然不能泼冷水。

    两人商议了一阵,等面条来后,方醒去了门外,因为刘观也来了。

    三人随即就开始商议事情,随后两人一起离开。

    方醒送到了门口,看着他们离去,回身吩咐道:“让陈默来,柳溥……也来吧。”

    那两人也住在这个大宅院里,很快就赶来了。

    方醒看着很轻松,于是两人也跟着轻松了下来。

    坐下后,方醒拎着把蒲扇在扇着,缓缓的道:“北边已经清理干净了。”

    “是啊!”

    陈默不知道方醒说的是什么意思,下意识的就回应了一下。

    方醒继续说道:“北方清理好了,南方在观望,可不能让他们观望太久,否则北方那些士绅就会闹腾起来……”

    什么?

    陈默和柳溥一起惊呼了一声,两人相对一视,柳溥说道:“德华兄,此事……是朝中的意思?”

    方醒微微摇头,柳溥倒吸一口凉气,他再大大咧咧,可也知道这种突然袭击代表着什么。

    而陈默却是喜气洋洋的,他觉得自己能参与其中,那就是皇帝的心腹待遇,以后前途无量啊!

    现在是早上,可温度已经高到让人坐着就流汗的程度。

    方醒扇了几下蒲扇,说道:“消息绝密,陛下甚至都把咱们给计算了进去,你们说说,此事下了多大的决心?”

    柳溥的第一反应让方醒有些失望,他迟疑道:“朝中那些重臣应当不会泄密吧?”

    方醒淡淡的道:“泄不泄密在其次,可谁敢冒险?一旦风声透露出去,你可知是什么结果吗?”

    柳溥想都不用想,说道:“南方大乱。”

    方醒交代了背景,就吩咐道:“柳溥你要多跑跑,去阳武侯那边多看看。”

    柳溥应了,满面通红,显得极为兴奋。

    方醒看向陈默,说道:“你……”

    陈默此刻心中火热,一种参与到某个神秘大事中的感觉让他兴奋异常,就忍不住说道:“兴和伯放心,管他什么士绅官吏,下官保证让他们服服帖帖的。”

    “是啊!你的手段倒是不错。”

    想起陈默的洗澡大法,方醒不禁笑了笑,说道:“做大事,首要就是消息灵通,而若论消息,锦衣卫和东厂都比不过那些青皮,陈默……你去和那些青皮攀攀交情。”

    陈默苦着脸答应了,方醒随即就召集了军中大将议事。

    李隆是第一个来的,他现在被闲置了,据说没什么怨言,隔一段时间就写一份请罪反省的奏章,很是知趣。

    第二个来的是宋琥,他本以为李隆被闲置后,自己能乘势而起。可谁曾想皇帝居然派来了薛禄。

    若是旁人宋琥都敢阳奉阴违,经常挤兑一番。

    可那是薛禄啊!

    薛禄第三个到,一进来那双老眼就盯住了李隆,沉声道:“此事重大,事泄的代价可知道吗?”

    李隆还不知道是何事,但方醒既然叫人来召唤自己,那肯定是有戏,所以他正色道:“不管何事,既然隐秘,李某自然会守口如瓶,若是泄密,死无葬身之地。”

    薛禄面色稍霁,勋戚的身后就是家族,最舍不得富贵的就是他们。除非是有人能造反成功,否则他们现在不敢背叛,顶多是阳奉阴违罢了。

    他的目光转向了宋琥,眼中的煞气骤然大盛。

    “西宁侯可想首鼠两端吗?”

    宋琥滑头,并无自家老子宋晟的本事,袭爵后战功了了,才被朱棣弄到了金陵来当看门狗。

    而薛禄却是朱棣家祖孙三代都信重的大将,哪怕爵位一样,可地位却天差地别。

    所以宋琥不敢怠慢,抱拳道:“宋某不敢。”

    “谅你也不敢!”

    薛禄坐下后,对方醒点点头,说道:“薛某托大了,兴和伯主持吧。”

    方醒微微欠身,表示对这位老将的敬意。

    他和李隆等人的交往充满了算计和威胁,而薛禄却无需这些,只凭着自己多年的威信就能让他们俯首帖耳。

    方醒莫名其妙的想到了一个人,后来那位养寇自重的李成梁,然后就笑了。

    这是哪跟哪啊!

    他在微笑,很自然的微笑,于是对他抱着警惕的李隆和宋琥也放松了些。

    “各地卫所可都通知到了吗?”

    “已经通知到了,同时动手,只是谁监督?”

    “锦衣卫和东厂的人。”

    “那就好。”

    方醒和薛禄的问答让李隆和宋琥有些发蒙,心中渐渐发寒。

    各地卫所……

    这是要对哪里动手?

    方醒的目光转动,渐渐变冷。

    “陛下旨意!”

    唰!

    三人马上起来,门外进来了东厂在南方的大头目李敬。

    李敬拿着圣旨,放低了些声音,“。…。。。南北一体,北方初安,时机已至……”

    “。…。。南方田亩多有不法投献,致生民多艰,朕实痛之……令兴和伯方醒……”

    “阳武侯薛禄……”

    “。…。。即刻清理南方田地,还乾坤朗朗……”

    旨意念完了,李敬见方醒一直在盯着李隆和宋琥,心中一惊,生怕自己栽在这莫测的局势中,就笑道:“咱家一直想来恭贺水师大捷,只是事多。能击败泰西联军,我大明兵锋所向无敌,区区士绅,不过是顷刻覆灭……”

    李隆和宋琥也附和了几句。

    方醒想起这两人上次的态度,不禁觉得权利诱人,皇权依旧能压制勋戚。

    “士绅中有不少忠君爱国之辈,要把他们区分开,要大力的宣扬他们的高风亮节,要告诉整个南方,那些偷窃国财的士绅只是少数,明白吗?”

    这是要内部分化!

    方醒在出发前就和朱瞻基商议了很久,此刻整个大局都在脑海中一一翻动。

    “那些士绅把控乡里,勾结官吏,犹如跗骨之蛆,所以不动手则以,一旦动手,必须要在整个南方同时开始,要用雷霆之势……”

    在座的都是武将武勋,李隆数次参加北征,而宋琥也算是家学渊博,自然都知道杀伐果断的道理。

    方醒的目光幽深,右手并指如刀挥下去,“敢于武力反抗的……杀!”

 第2308章 约定

    韩都原本叫做韩六,世代在金陵种地为生。

    他还记得祖父临死前,幸福的说终于还清了欠别人的钱,然后长长的叹息一声就去了。

    那声得意的叹息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因为据说是因为那些债主在蒙元末期的战乱中流离失所,死的死,失踪的失踪,所以大多数债务都被老天爷抹去了。

    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就经历了大明初创,以及靖难之役,依旧是乱。

    所以他父亲很聪明的把自家的田地诡寄在一位举人家,五十多亩地,一年能省下不少钱粮。

    等到了他时,已经全家都是那位举人家的佃户,但日子也还过得去。

    他觉得自己很努力的在养活着自家的五个儿子,可那老举人死了,他的儿子黄环止步于秀才,但却通过关系做了金陵府里的什么小官。

    韩都借过钱,就是和主家借的,一贯钱,利滚利,最终他一辈子都还不上,终于从投献的农户变成了黄家的佃户。

    货真价实的佃户!

    太阳很大,韩六听说那位黄大人回家了,就拎着一只鸡来求见,只想让这位不差钱的大官人把佃租降一些。

    侧门打开了,出来一个韩六认识的人,黄达,是黄家的管家。

    知了在拼命的嘶叫着,让人心烦意乱。

    韩都赶紧把鸡拎在身前,然后讨好的对黄达说道:“达爷,这是小的……小的…。。”

    他笨嘴笨舌的忘记了心意这个词,可黄达却看都不看这只鸡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问道:“你来作甚?”

    韩都尴尬的道:“达爷,小的……小的想问问……”

    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是来求见黄环的,他怕了,被黄达的气势给吓住了。

    见他结结巴巴的,黄达不耐烦的道:“究竟是何事?再不说就滚!”

    韩都想滚,可想到家里那五个儿子,他不知从哪涌出来的胆子,就说出了来意。

    “佃租?”

    黄达皱眉看着他,厌恶的道:“你别忘了当年老太爷给你取的名字,那可是一字千金!”

    韩都这个名字就是那位老举人当年偶尔路过韩都家门,看到傻乎乎在门口玩耍的韩都时,随口问了一下,然后就把六改成了都。

    所以韩家当时还高兴了好久,觉得沾染了文曲星的气息,自家的老六怕是要有大造化。

    可时至今日,韩都依旧在种地,而且把自家的地,成功的种成了黄家的地。

    家中又要断粮了,韩都不敢再向主家借钱,只想请主家把佃租降一些,他再去出嫁的女儿那里厚颜张嘴,好歹弄些粮食回来。

    想到这里,韩都觉得有些快活,就说道:“是是是,主家的恩情小的一辈子都记得,只是……家中实在是活不下去了,达爷,小的……佃租是约定好的啊!当时您说一辈子都不会改……”

    他毫不犹豫的跪下了,却牢牢的抓住了手中的公鸡。

    公鸡在咯咯咯的叫唤着,黄达厌恶的道:“那是你自己过不下去了,和别人有何关系?至于约定?什么约定?谁看到了?滚!滚回去,带着你的鸡,老爷不稀罕!”

    韩都一下就软了,磕头道:“达爷,小的求您了,只要降一些,和去年一样就够了。”

    黄达伸脚准备踢翻他,眼珠子一转,就说道:“看在你恭谨的份上,给你个主意。”

    “多谢达爷!多谢达爷!”

    韩都欢喜不胜,磕头如捣蒜。

    黄达的声音变得有些缥缈和慈悲,“老爷慈善,先前才说了,庄上若是有活不下去的庄户,尽可借给他们钱粮。”

    韩都的脸颊在颤抖,欢喜消失了。

    远处来了几个庄户,见这边有人下跪,就过来看热闹。

    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