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255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255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什么你能科举做官,那些人就要一辈子吹拉弹唱,每日熬煮盐卤?”

    方醒看了于谦一眼,眼神中全是失望。

    “各自回去吧。”

    方醒转身进去,费石和李敬拱手相送。

    边上有家丁送客,李敬对于谦说道:“于大人这是想留下来吃饭?”

    于谦在发呆,只是跟着他们出去。

    一路回到自己的值房,于谦连午饭都没吃,只是在发呆思考。

    他在想所谓的户籍的作用。

    他知道户籍在禁锢百姓的迁徙,可却没想过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这便是祖制的因素让他觉得不可撼动。

    他一直在发呆,下属对他不熟悉,也没人打扰他。

    于是屋内渐渐闷热,直至汗流浃背。

    “。…。。兴和伯带着人出去了,气势汹汹的,看那模样是要动手啊!”

    “金陵从此多事了,也不知道今日会死多少人。”

    外面有人提到了方醒,于谦的眼珠子动了一下,然后起身开门。

    他的脸上全是汗水,身上半湿,把外面的两个小吏吓了一跳。

    他擦去糊住眼睛的汗水,然后找了马,问了方醒去的方向,就追了过去。

    “方醒出门了!”

    黄俭也得了消息,急匆匆的赶到了现场。

    城西的一户士绅家外面,一队军士整齐列阵。

    方醒站在前方,看着墙头冒出的脑袋问道:“梁梦德家?”

    墙头上的脑袋犹豫了一下,然后滑了下去,紧接着里面传来了尖叫声。

    “老爷,老爷,兴和伯来了……”

    方醒愕然道:“这是以为本伯是来做客的吗?”

    周围渐渐围拢了不少人。

    这里的住户以士绅居多,还有几家是官员,所以那些围观的人中,大部分都衣着考究。

    等看到是方醒后,有几个男子悄然回去,再出现时,身上已经换成了布衣。

    辛老七在方醒的身侧注意到了这个变化,就低声给方醒说了。

    方醒摇摇头,“这是知道敬畏,胆子是小了些,可好歹……还有挽救的余地,就算是田地被清理了,也会去寻找出路,不错。”

    胆子小意味着没有大的机缘,可在盛世,这等人却会一家平安。

    大门缓缓开了,一个赤脚的中年男子走出来,见到方醒就躬身道:“在下梁梦德,见过兴和伯,请进家待茶。”

    “不必了。”

    方醒看着男子,冷冷的道:“十日前你从常州回来,本伯问你,路引呢?”

    梁梦德看看左右,神色惶然。

    方醒森然道:“本伯既然来了,你以为自己能蒙过去吗?”

    梁梦德泪水滑落,跪下道:“伯爷,在下只是去访友啊!”

    梁梦德双手撑在地上,他身后的大门内,他的妻儿都慌了,小一些的那个孩子在嚎哭。

    “这就是破家前的征兆”

    后面的不远处,李敬和费石在看着这一幕。

    费石没有回应这个问题,李敬却因为方醒先前的敲打有些急切,就想去帮个忙。

    “东厂知道不少这等违禁之人,你说咱家去帮忙如何?”

    费石冷哼一声道:“伯爷行事无需旁人去指点,坏了大事,安纶可保不住你。”

    安纶在街头被方醒抽了一耳光的事早就传到了南方,所以提到这个,连李敬都觉得丧气。

 第2232章 方醒做事不会漫无目的

    前方,梁梦德已经被吓哭了。

    一个中年男子在哭泣,这个场面怎么都有些让人头痛。

    方醒冷冷的道:“访友访友,为何不办理路引?”

    于谦到了,他下马后就听到了这句话,心中微微一动。

    梁梦德抬头,脸上被泪水和鼻涕糊了一脸,说道:“伯爷,在下只是……只是一时疏忽糊涂啊!”

    士绅权贵违反路引的禁令时有发生,可大多不会被追究。

    “禁令不只是百姓要遵守,连陛下在京城出个门都得要各处交代,你算是什么?”

    梁梦德喊道:“伯爷,在下……”

    “拿下!”

    方醒喝道,随即两名军士过去。梁梦德也不敢挣扎,只是颤抖着被提起来,用哀求的目光看着方醒。

    可方醒哪会徇私,他回身吩咐道:“此次查到违禁的三十余人,全数拿下。”

    “是,伯爷!”

    军士们的齐声应诺让在场的人心中一惊,想起了方醒上次在金陵拿人的事,担心这只是一个开始。

    是的,这只是一个开始!

    方醒令麾下在金陵城中拿了三十余人,李秀得知后暗自叫苦,而六部官员得知是违禁之后,也是纳闷不已。

    这等小事方醒居然也管?

    这真的不算是什么事,每年都有,南北都有。

    所以方醒到了金陵的第一步就让人摸不到跟脚。

    李秀想起了于谦说的事,却觉得不大可能,方醒不会为了这等事去搅乱目前的大局。

    目前的大局是什么?

    就是北方的清理!

    除非南方也开始清理,否则方醒就没有动手的动机。

    于是有人安心,文会继续开,酒照样喝,女人照样玩。

    可有人却认为方醒这是在挑事。

    “他在挑事,只要有人被挑动去闹腾,他就会借机行事,老师,别忘了河间府啊!”

    书房里,小炉子上的小壶在沸腾,可黄俭却顾不上了。

    他显得有些亢奋,鼻尖上有几点汗珠。

    汪元指指茶壶,见黄俭还没反应,就自己把茶壶拎下来,然后冲泡。

    茶叶在开水的冲击下浮沉着,并开始渐渐变色,赏心悦目。

    “老师,我敢打赌,方醒是在守株待兔,他一心想削弱了名教,然后他的科学趁机而起,老师,这是心胸险恶啊!”

    “那些人被吓住了,刚下我去看了,那些人躲在家里瑟瑟发抖,就怕被方醒给盯上……”

    “没错怕什么?”

    汪元喝了一口茶,满意的点点头。

    黄俭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失误,他坐下后,有些沮丧的道:“老师,这人太可怕了。”

    汪元放下茶杯,看了一眼开始融化的冰盆,淡淡的道:“慌什么?路引本就是祖制,他若是要去弄,那便是不讨好,所以我认为他这是在试探,就如同下棋里的试探,看看对手的应对,然后再做打算。”

    黄俭沉默着,神色渐渐冷静。

    汪元看了他一眼,说道:“行事如棋,试应手看似聪明,可在此时却是无谋之举。不应他,从别的地方下一步棋就是了,他的试应手自然就成了废棋……废了一步,那便是落后啊!”

    黄俭呆呆的点点头,汪元叹道:“我说了怕什么!就算是被抓了,你不承认就是了。当初就是你堂弟去办的事,和你有何关系?自乱阵脚。”

    黄俭只觉得心中不安,稍后就出了汪家,然后去了一家酒楼。

    这家酒楼他经常来,虽然还不到吃饭的时间,伙计依旧带他去二楼。

    “今日真是奇怪了,大堂都坐满了。”

    伙计觉得奇怪,汪元的目光扫过,却发现大多是士绅,就说道:“今日我在下面坐。”

    伙计也没奇怪,只是寻找了一下,然后指指里面说道:“今日赵老爷他们也是在下面坐,您请。”

    黄俭被带到那一桌,几个男子见他后,其中一个起身笑道:“你倒是难得这个时候来,快快坐下,伙计来一副碗筷,换菜换菜。”

    黄俭谦虚几句,知道这位好友不差这点钱,就笑纳了。

    这人叫做赵智,和黄俭算是一起考过试的朋友,后来喝过几次酒,这便是朋友了。

    他换了个位置,坐在黄俭的身边,指指前方的几桌人说道:“这些年轻人很是热血啊!都在声讨那个奸佞。”

    前方几桌都是年轻人,其中一人站着,慷慨激昂的说道:“。…。。陛下令他来此监造海船,可他却伸手抓人,这是什么?这是多事,这是挑衅!”

    这人说的话在黄俭看来太嫩,没有半点依据。

    “。…。。他对儒学恨之入骨,而南方却是名教兴旺之地……”

    蠢货!

    黄俭听到这里时,已经在心中给这个年轻人判了流放。

    他举杯和赵智虚碰一下,然后喝了一口,就听到外面有人奔跑的脚步声。

    脚步声就像是城中突然遭遇了乱兵洗劫般的仓皇!

    黄俭放下酒杯,就看到大门外跑进来一个读书人。

    他双手撑在大腿上喘息着,然后抬头道:“那人……那人拿了彭大人的侄子!”

    一瞬的寂静之后,有人起身问道:“哪个彭大人?”

    来报信的读书人骂道:“蠢货!当然是兵部尚书彭大人!”

    大堂里一阵惊叹声,黄俭心中欢喜,就板着脸道:“那人莫不是要再清洗一次南方官场?”

    赵智面色凝重的道:“怕是会啊!”

    黄俭叹息道:“你家中的堂兄可是……”

    赵智打个哈哈道:“我那堂兄为官倒是谨慎,想来无碍。”

    两人相对微笑,笑意淡淡的。

    非常时刻,谁都不敢暴露自己的弱点。

    大堂里顿时一阵喧哗,有人急匆匆的起身结账,然后惶然离去。

    “彭大人的那位侄子可喜欢出去玩耍,居然也被抓了吗?”

    黄俭听到这些话,他急匆匆的和赵智等人告别,回到了汪家。

    汪元在看着渐渐西斜的太阳,神色冷漠。

    听到脚步声后,他偏头看了一眼,冷冷的道:“你喝了酒,还是说你需要酒来让自己得到安宁。”

    “老师,彭元叔的侄子被方醒给拿了。”

    黄俭欢喜的说道:“彭元叔的性子火爆,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汪元冷冷的看着他,尖刻的道:“你越发的蠢了,我在怀疑当年是怎么会看重你。”

    黄俭茫然,觉得羞辱。

    来问晚饭是否送来的仆役看到汪元的眼神后就躲了回去。

    这个时候的汪元六亲不认!

    汪元嗤笑道:“方醒做事何曾这般漫无目的?”

    黄俭细细回想起方醒在金陵的几次行动,最惨烈的一次就是兑换宝钞。

    那时候的金陵几乎接近崩溃,六部无法掌控局面。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方醒率军登岸,一举压下了即将爆发的局势。

    “想通了吗?”

    汪元起身走了几步,叹道:“你进门前来的消息,彭元叔去找了方醒。”

    黄俭心中一喜,说道:“老师,可是去交涉的吗?”

    “对。”

    汪元回身,反问道:“你觉得彭元叔此行是什么结果?”

 第2233章 坑叔的彭公子

    “兴和伯,下官管束不严,家侄违禁,还请念在下官多年勤勉的份上,网开一面。”

    彭元叔的到来让方醒有些喟叹,他遗憾的道:“这是律法,但是法不外人情,你有说这个人情的资本。”

    彭元叔面露微笑,方醒把最后一丝挽救的想法抛开,淡然道:“回去吧。”

    这态度变得太快,彭元叔猛地想起方醒当年整治赵王的事,身体就软了一下,然后强笑道:“兴和伯,下官……这个侄子从小就在下官的身边长大,下官待他如亲子,难免溺爱了些……”

    方醒不再解释,王贺在边上指指门外,然后带着彭元叔出去。

    一直出了大门,彭元叔才拱手道:“本官多有得罪,只是兴和伯……还请王公公指点,感激不尽。”

    王贺看着他欲言又止,彭元叔一咬牙,就去摸袖子。

    “别!咱家不受贿!”

    王贺退后一步,就在彭元叔在判断这话的真伪时,王贺纠结的道:“罢了,你彭大人还算是直爽,咱家就直说了吧。”

    彭元叔拱手低头。

    王贺遗憾的道:“彭大人,前途无亮啊!”

    王贺拱拱手进去了,留下个彭元叔在门口发呆。

    前途无亮……

    王贺不会讥讽他,也就是说,他彭元叔真的会前途无亮。

    不,是在今天之后前途无亮。

    他想起了先前方醒的话,瞬间面色惨白。

    ——回去吧!

    那带着些遗憾和厌恶的眼神……

    这分明就是厌弃了自己啊!

    方醒下来肯定是要和京城联络不断,他一份奏章上去,皇帝那边自然会在彭元叔的名字下面用朱笔画一条线。

    一条‘此人不可重用’的线!

    他的身体一软,跌跌撞撞的退后,最后靠在了围墙上。

    “误了,误了啊!”

    彭元叔起码二十多年没流过泪了,可此刻他再也压抑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仕途没指望了啊!

    ……

    “彭元叔可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