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077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077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兄。”

    婉婉提着裙子走了进来,小方迎过去,绕着她摇尾巴,谄媚的不行。

    朱瞻基走下来,仔细看看,皱眉道:“最近没出来走动?那可不好。”

    婉婉同样皱眉说道:“皇兄,母后不高兴呢!你也不高兴。”

    朱瞻基的面色微黯,说道:“这些事你别管,母后那里自然有朕去调和。”

    婉婉哦了一声,然后突然眨眨眼,有些俏皮的道:“皇兄,我和端端想给母后一个惊喜呢!”

    朱瞻基温和的道:“瞎胡闹,别惊到母后就是了。”

    ……

    春天的皇宫中气息温和,端端正在一群人的陪同下在花园里采集枝头打苞的树枝,然后笨拙的插在花瓶里,小手一挥,浩浩荡荡的带着一帮子人去找太后。

    作为皇帝目前唯一的孩子,端端在宫中当真是能横着走,所以一路顺畅的到了宁寿宫外。

    宁寿宫的太监宫女见到端端,眼睛都笑没了,急匆匆的进去禀告。

    太后近期的心情不大好,饮食也见少,正板着脸在发呆。

    “娘娘,端端公主来了。”

    太后整天板着脸,大家都提心吊胆的,只有端端来的时候才松和些,所以一听端端来了,大家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太后的眼睛动了一下,微笑道:“小小的人儿在弄什么鬼呢!赶紧让她进来。”

    可等李彬再次回来后,却是面露难色,说道:“娘娘,公主发脾气呢!不肯进来。”

    “端端那么乖,谁欺负她了?”

    太后怒了,起身就准备出去。

    一个宫女过来准备扶她,却被她挥手挡开。

    “本宫还没老到走不动路,今日倒要看看谁敢欺负端端!”

    太后气势汹汹的一路出去,却没在台阶下看到端端,正想发怒,左边却蹦出个人来。

    太后被吓了一跳,等看到是婉婉后,不禁嗔道:“你就是个无法无天的,且等你皇兄给你召个驸马,回头你就知道……”

    她正在教训婉婉,身后却冒出个小丫头。

    端端抱着个盒子急匆匆的过来,可今天有些冷,穿着笨拙的她一下没留心,差点就滑了一跤。

    人没倒,但脚下却踉跄了,于是在边上那些人的惊呼声中,端端一头就撞到了太后的身后。

    太后一惊就转身,然后就被端端抱了个结实。

    哐当一声,木盒子掉在了地上。

    太后见到是端端就慌了,急忙俯身一把搂住她,然后急切的问道:“可是脚滑了?快看看摔到哪了!”

    端端抱着她的大腿,低头看看摔开的木盒子,再仰头,眼中已全是泪水。

    “皇祖母,东西…。。掉了。”

    端端大哭起来,太后看到泪水从她的眼眶中滑落,顿时就心疼的不行,一迭声的哄道:“什么东西这般珍贵?居然让端端哭了。回头皇祖母这里的宝贝都给端端挑,看中什么就拿什么……”

    端端瘪嘴嚎哭着,一抽一抽的道:“皇祖母,是端端……是端端做的……宝贝,送给您的……”

    太后愕然,然后蹲下来,把被摔到边上的东西捡起来。

    这东西是被包裹在一团棉花里,拿到手中有些分量。

    太后这才知道端端差点摔倒的原因,她摸摸端端的脸说道:“好,皇祖母收到了,回头慢慢的看。”

    端端把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似的,哽咽道:“要看,要看…。。”

    小孩子想向大人显摆,这个是天性。

    太后恍惚间想起了朱瞻基小时候的事,不禁面露微笑,然后说道:“好,咱们打开看看。”

    她开始是怕里面的东西摔坏了,到时候端端会失望。

    不过孩子总是爱哭啊!

    太后有些恍惚的想起了朱瞻基小时候的事,然后打开了那一团棉花。

    边上有人想上来帮忙,李彬阴测测的瞥了那人一眼,心中冷笑。

    这可是太后祖孙之间的亲近,这会儿冒头只会招人烦。

    果然,那个太监过去,还没等他蹲下来,太后就看了他一眼。

    冷冰冰的一眼!

    那太监心中一冷,强笑着退了回来,然后回想起刚才李彬的那一眼,心中大恨。

    你也不提醒一句,这是要坐视着咱家被处置呢!

    太监中的暗斗太后根本就不会管,超出那个范畴之后,直接处置就是。如此来几次,人人都会知道宫中的底线是什么。

    端端见太后打开的慢,就蹲下去和她一起解开包装。

    打开之后,里面还有一层棉布包裹着,太后心中好奇,就解开棉布,然后就有些发楞。

    这是一尊木像,能隐隐的看到是一个动物,可却分辨不出来。

    这木像若是在宫外,大抵会被斥为儿童的顽劣之作,可在宫中……

    太后拿起木像仔细的观看着,笑容渐渐的盛了起来。

    “这是谁做的?真漂亮。”

    太后笑吟吟的问道,却没去看端端。

    端端急不可耐的指着自己道:“皇祖母,是端端做的,是端端做的。”

    太后讶然道:“真的?那端端可真是太厉害了。”

    “母后,是端端指挥了那些人做的。”

    一个小孩子哪里能雕刻木像,所以太后也只是明知故问,好让端端显摆一番罢了。

    太后笑道:“好,端端有孝心,皇祖母就笑纳了。”

    端端欢喜的拍手,然后又难过的道:“皇祖母,您别和父皇怄气了好吗?”

    太后一愣,面色渐渐淡淡的。

    “母后……”

    婉婉把太后扶起来,劝道:“母后,皇兄整日就在操心国事,那些文官们听说不安生,老是给他找麻烦,皇兄都瘦了。”

    太后瞪了她一眼,说道:“你皇兄都胖了,你还说瘦,胡言乱语。”

    “皇祖母!”

    端端抱住太后的大腿,仰头嚷道:“父皇都不去母后那里了,皇祖母,您得管管。”

 第1922章 宦海如沙场

    太后许久就都没叫朱瞻基来了,所以一听到召唤,朱瞻基就撇开事情,急匆匆的去了宁寿宫。

    一进去朱瞻基就看到端端和婉婉陪在太后的身边,端端拿着个木雕在显摆的说着自己的辛苦,不时换来太后的一句安慰和夸赞。

    “母后。”

    朱瞻基有些生硬的行礼,他始终觉得自己没错,而太后也不愿意干政,母子俩只是在闹别扭。

    太后把木像拿过来,唏嘘道:“端端都知道孝顺了,本宫还想着你当年小的时候,那时候你爱笑,你父皇一见你笑的流口水就乐了,然后用自己的袖子给你擦口水……”

    朱瞻基有些窘迫的道:“母后,端端在呢!”

    当着自己女儿的面被说流口水,朱瞻基有些挂不住面子了。

    婉婉捂嘴偷笑,然后被朱瞻基瞪了一眼,就趴在太后的肩上道:“母后,皇兄凶人。”

    太后拍拍她的手,问道:“小方呢?”

    外面一阵狗吠,太后说道:“可怜那么乖的小方,居然被拉住了,放进来。”

    随后小方就浑身甩动着冲了进来,它大概知道谁最好,只是在太后的脚边摇尾巴。

    太后俯身摸摸它的头顶,笑道:“是很乖。”

    朱瞻基也凑趣道:“母后,要不也在这边养一只狗?”

    室内瞬间寂静。

    太后抬头想了想,很认真的道:“好,不过还是像小方这种狗好,那些大狗听说很厉害,不过太凶了。”

    ……

    宫中的那对母子和好如初,母慈子孝,而焦取仁却有些寸步难行。

    他被分配在了陕西环县,前宋时这里就是前线,现在却因为塞外的敌人荡然无存,有些太平景象。

    既然太平,那么县衙上下也就是平稳度日罢了。

    是的,陕西这等地方,即便是没有外患,可恶劣的环境下,农业不发达。商业更是不用说,以前还能通商塞外,现在塞外只有兴和城,之外就是茫茫草原,啥都没有。

    所以环县和整个陕西一起,渐渐的没落了。

    被分配到这里,却不是蹇义从中作梗,而是方醒的安排。

    走进县衙里,感觉屋子是灰蒙蒙的,见到的人都是懒洋洋的,甚至连知县王续专用的那匹马都把脑袋搁在围栏上,料槽里的草料都没精神吃。

    焦取仁一路到了值房里,里面两个同僚潘直和李新诚都瞥了他一眼,然后继续处置公事。

    所谓小吏,也就比杂役好些,但实际上和打杂的区别也不大。

    上官让你去扫地,难道你敢不去?

    焦取仁刚到的时候,上下很是热络了一番,他也觉得自己是到了好地方,心中不禁对方醒感激不已。

    “焦取仁,范大人让你去一趟。”

    两个同僚一直等焦取仁坐下在清点各处的粮长业绩时,才慢悠悠的提醒了一句。

    可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刻钟,焦取仁算是怠慢上官了。

    这就是办公室政治,同僚之间坑对手的手段之一。不入流,却非常实用。

    焦取仁的手一停,呆坐了一瞬,然后把毛笔搁在笔架上,起身去找主簿范颖。

    沿着屋檐下前行,进了内院后,右边一间屋子就是范颖的值房。

    值房的门没关,焦取仁记得解缙教导过,说这等不关门的官员,不是假正经,就是心中没数,担心自己经受不住诱惑,所以干脆开着门,以示清白。

    而据焦取仁的了解,环县虽然没落了,可越是这等贫困的地方,官吏之间的争斗和‘上进心’就越强。

    站在门口,焦取仁低声道:“范大人,小的来迟了。”

    里面对着窗户的地方摆放着一张桌子,一个三缕长须,看着可亲的中年男子正在看一份文书。

    闻言男子偏头看向右边,皱眉道:“为何来迟?”

    这是个带着陷阱的问话,焦取仁收敛心神,说道:“小的刚回来,才听到消息。”

    别去辩解太多,若是有人存心想整你,辩解的越多,罪状就越多。

    这还是解缙的教导。

    男子就是范颖,环县主簿。他干咳一声道:“罢了,下次早些。”

    “是。”

    看到焦取仁恭谨,范颖就抚须笑道:“听闻你们书院对移民甚是热衷,如今布政使司下文,要各地多移民,剩下的人也要多种树,只是百姓故土难离,却让王大人为难了。”

    焦取仁只是微微一笑,却没接这个话茬。

    范颖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听闻你们书院对移民有些考究,本官想让你去试试,如何?”

    焦取仁暗里差点把牙齿咬碎。

    考究?什么考究?他来环县才多少时日?对各处的情况都不熟悉。去劝百姓移民,成功了自然会是县衙上下的眼中钉,不成功那就是现成的罪名。

    他想拒绝,可只是眼神流露些意思出来,范颖就笑呵呵的道:“你新来不久,记住,要勤勉,不要偷懒……”

    这是明晃晃的威胁:你今儿可是怠慢上官了,本官要是报上去,这事儿谁都挑不出错来。

    而且上官安排你去做事,你还挑三拣四的,这是来做老爷呢!

    焦取仁拱手道:“是,小的马上就去。”

    这种时候你千万别说什么我吃完午饭再去,那又是一项罪名。

    范颖满意的道:“好,年轻人做事就该雷厉风行,好好干,本官会看着你,不会短了你的功劳。”

    焦取仁拱手告退,什么看着你,这分明就是让他小心些,别犯错。

    回到值房,潘直笑道:“哟!看你笑的开心,范大人可是夸赞你了?”

    李新诚也笑吟吟的道:“先前有人来问你在不在,我们说你出去了,后来也忘了此事,范大人没说什么吧?”

    焦取仁笑了笑,没说话。他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放在一个布包里,斜挎在肩上,然后出了值房。

    “自视甚高,可笑!”

    “小吏都是本地人,就他一个外地的,不知道来通关系,整日就显摆自己能做事,呵呵!”

    ……

    焦取仁在县衙的牲畜栏里牵了一头驴出来,这头驴就是县衙的豪华公车,谁出去谁骑,所以被精心的伺候着,毛光水滑的。

    一路出了县衙,街上冷冷清清的,那些商铺罕有顾客进出,而原因就是春天。

    春天要备耕,可这边的土地比不得别处,哪怕是种植土豆,产量也要少一截。

    环县的主街不长,走到街尾时,传来了渔鼓的声音。

    这是环县的皮影戏,本地人最为喜欢。

    一块布,一些剪纸人物,这就是道具。

    一个老人的声音从白纸的后面传来,大白天那些剪纸人物的表现也不够出彩,可百姓却愿意看。

    车马缓缓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