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047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047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勇在边上举杯道:“兴和伯此言正和我的意,喝一杯。”

    方醒微笑道:“快意恩仇本就是血性,武人没了血性,那还尸位素餐作甚?待在家中搓卵子吗?”

 第1871章 渔家傲(为盟主:‘?开’贺,加更!)

    熬夜几天,每天凌晨三点入睡,只为今日大家满意,继续!

    。。。。。。

    秦红捂着小嘴,不敢相信的看着方醒。

    几个女人都有些吃惊,在她们的印象中,眼前的这位兴和伯堪称是文武双全,温文儒雅的人物。

    而刚才的方醒哪怕是呵斥徐敏,却也没有破口大骂,没想到他最后居然这般粗俗。

    可看着方醒神态自若的模样,再想想他刚才的粗话,几个女人都觉得再恰当不过了。

    这就是挥洒自如啊!

    徐景昌一拍桌子,喊道:“说得好!没血性不如在家搓卵子!来,干了!”

    几人喝的微醺,张辅突然叹道:“权大人今日辞官了,竟是连中秋都准备在路上过。”

    徐景昌打个酒嗝,不相信的说道:“他急什么?”

    张辅面色淡淡的道:“大概是觉得一刻也不想待了。”

    朱勇喝多了些,嘿嘿的笑道:“老权是个好人,陛下想留他当牌坊来着,最后留不住,就叫人去徐州,准备在那里造个孝子牌坊,老权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方醒霍然起身,拱手道:“今日兴尽,多谢定国公的款待,多谢大哥和成国公的相陪,改日我在家中设宴回请。”

    三人愕然,然后齐齐点头,目视着方醒在下人的陪同下远去。

    徐景昌瞥见秦红神色失望,就笑道:“那就是个爱妻儿的,你莫要奢想了。”

    秦红急忙垂首,掩饰着自己的失态。

    朱勇问道:“文弼兄,兴和伯这是什么意思?”

    大家一起出来饮酒作乐,莫名其妙的先走了,这是大大的失礼啊!

    张辅摇摇头,然后说道:“德华和权大人在金陵有过一段时日的共事,大概是想去看看吧。”

    “这么重情义?”

    徐景昌讶然道,对于他来说,情义什么的并不是必需品。

    可重情义的才是好儿郎啊!

    几个女人不禁黯然惆怅,只觉得自己和这等好儿郎再无缘分。

    ……。

    方醒一路来到了权府,见到大门敞开,一些衣着破烂的男女在等候着。

    “这些都是不用的东西,你们尽可拿去。”

    几个仆役搬出来不少东西,那些男女一阵争抢,随后大门前空荡荡的,只有秋风吹过地上的一张废纸。

    废纸一路飞舞着到了方醒的身前,上面的字迹历历在目。

    “你找谁?”

    一个仆役探头出来问道。

    方醒捡起这张纸,看看上面的内容,居然是一篇文章。他问道:“权大人可在?”

    仆役摇摇头道:“我家老爷说了,今日谁都不见,陛下来了也不见。”

    ……

    回到家中,张淑慧和小白都在准备明天中秋节的事宜,两个孩子也因为书院今日放假在家。

    见到方醒回来,正被无忧缠着去爬树的土豆如蒙大赦,说道:“爹,我要写作业。”

    方醒点点头,问道:“平安呢?”

    “平安跟着去算账。”

    土豆说完就跑了,无忧缓缓走到方醒身前,皱着小眉头说道:“爹,哥哥们不陪我玩。”

    方醒牵着她往里走,说道:“就今日忙,明日就好了。”

    土豆和平安这个年龄的孩子哪有耐心陪比自己小的孩子玩,幼稚的他们总觉得无忧更幼稚,无趣。

    “等过几年无忧就跟着读书好不好?”

    方醒觉得有必要在家里办一个小学校,专门教无忧。

    想起这个他就想起了方五和呆呆,呆呆这个女人如今在庄子里算是‘女大儒’的地位,启蒙轻而易举。

    随后无忧就央求着方醒带她去玩,最后两人去了后花园,到处搜罗了一番,居然还弄到了两个鸟蛋,最后方醒又放了回去,说是明年就有小鸟飞出来了。

    ……

    第二天天没亮方醒就起了,只说出去有事,稍后回来。

    方醒出了卧室就看到了无忧,没想到无忧早早的就起了,正坐在小板凳上打瞌睡等着。

    方醒摇摇头,过去一把抱起她。

    “爹……”

    无忧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见到是方醒就再次闭眼,把脸蛋贴在他的肩上继续睡。

    方醒就抱着无忧一路上了战马,然后用披风把她包裹起来,一路向城中而去。

    ……

    权府此刻一片忙乱,两辆马车被牵出来,接着就是被儿孙搀扶着出来的权谨,至于仆役,除去从老家跟来的两个之外,其他的都被权谨叫人给钱遣散了。

    权谨站在府外,只是看了一眼府中,就转身叫人扶着自己上了马车,双眼闭上,说道:“启程吧。”

    马车粼粼而去,身后的府门旋即关闭。

    这里将会是另一位官宦的住所,权家的痕迹会渐渐消失。

    一路从城中走过,子孙中有人掀开车帘,贪婪的看着京城的风姿,他们知道自己此生大抵再也不会回来了。

    权谨并未管这些,他对子女的要求就是正气、孝顺,有此两样,这人就差不了。

    “祖父,孙儿想吃锅贴。”

    这时前方左边有人在摆摊卖锅贴,那香味阵阵飘来,把晨雾都压了下去。

    权谨点点头,然后被搀扶下车。

    “父亲,陛下都叫人来送行,您为何要提前走呢?”

    权谨瞥了儿子一眼,说道:“陛下时常说了少迎来送往,为父多年为官,于国无益,何必折腾。”

    等到了摊子边上,却已经有一对父女在坐着,边上两个大汉在站着,看着是护卫的模样。他们一边吃锅贴,一边警惕的观察着行人,见到权谨时,一人说道:“老爷,是权大人。”

    背对街面的方醒闻言起来回身,拱手道:“老大人果真是要提前走,方某幸而没有错过,来,今日方某便请客吃一顿锅贴如何?想来这还轮不上行贿吧,哈哈哈哈!”

    权谨怔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过来坐下,说道:“兴和伯有心了。”

    方醒叫了锅贴,又让盛了稀粥来。

    中秋节的清晨,稀粥的热气散散淡淡的渺渺着。

    无忧很快就吃完了,然后依在方醒的膝上看着那些行人,不时低声的说着她认为的稀奇事。

    权谨用浑浊的老眼看着这一幕,微笑道:“老夫此去正是想过兴和伯这等日子,含饴弄孙,逍遥林下,闲时教教孩子,写些东西,然后就此归去。”

    方醒喝了一口粥,看到权谨的一个孙子在好奇的看着自己,就点点头,微笑道:“当年王荆公艰难,黯然离去,然后前宋倾覆。权公,大明不能学前宋。”

    权谨皱眉看着那个孙子,然后又宽容的露出了微笑,吓了那个很少见到权谨这等慈善笑容的孙子一跳。

    “终究纷争太多,前宋不是亡于王荆公,而是亡于党争。”

    方醒犹豫了一下,说道:“说是党争……好吧,权大人,您即将归乡,此等烦恼的事少知道些,不然怕是心神不宁啊!”

    权谨有些失望的点点头,艰难的起身道:“多谢兴和伯相送,告辞了。”

    方醒起身牵住无忧,然后一路把权谨一家子送出了城外,两人拱手,然后车帘落下,旋即权谨那苍老的声音从车中传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这是范仲淹的渔家傲,方醒牵着无忧站在城外,看着车队缓缓离去。

    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从天空中飞过,一声孤鸣远远传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第1872章 家国(为盟主:‘0怒火冲天0’贺,加更!)

    “公主。”

    婉婉坐在梳妆台前,皱眉看着自己唇上的胭脂,突然拿起手绢,一下下的把胭脂给抹去了。

    “公主,该去太后娘娘那里了。”

    婉婉起来回身,对青叶说道:“大嫂去了吗?”

    青叶点头道:“皇后娘娘已经去了。”

    ……

    自从得知皇后和孙贵妃有孕之后,太后的心情就越发的好了。她接过宫务之后,找了由头发了不少东西,本质还是想为那两个孩子祈福一番,却得了宫中上下的欢呼。

    “这人就是这样,有了好处就高兴……这宫中一下要多了两个孩子,谁高兴?谁忧愁?这些本宫都知道,不过任由她们瞪眼罢了。”

    太后讥讽道:“那些人眼睛发绿,可却忘记了只有皇后之子方能继承大统,一个个急匆匆的在路上堵皇帝,哪有半点进宫时夸赞的矜持。”

    她讥讽的是最近后宫中的那些嫔妃去围堵朱瞻基的举动,最后化为一声叹息。

    “娘娘,皇后娘娘来了。”

    “她来做什么?”

    太后皱眉道:“赶紧扶进来,小心些。”

    可胡善祥进来的模样却是步履矫健,丝毫没有怀孕后要小心的自觉。

    “这时节你还来作甚?好生养胎才是正理。”

    太后皱眉看着胡善祥行礼,就抬抬手,有人过去扶住了她。

    胡善祥坚持屈膝福身,然后才被扶着去边上坐着。

    “可能吃吗?”

    皇后审视着胡善祥问道。

    胡善祥微笑道:“能吃,臣妾每日还和以前一般,只是分做五餐,说是对大人和孩子都好。”

    太后点点头,说道:“听说你还在散步?”

    胡善祥点头道:“是。母后,兴和伯家的都是这样,怀孕的时候,除去开始歇息几日,以后和平常一样,只要不干重活就没事。”

    太后愕然问道:“你怀端端时就是这样?”

    胡善祥点点头,太后笑道:“罢了,宫中有人怀胎,太医院怕担责,恨不能让人整日就躺着别起来,那可是遭罪啊!”

    “娘娘,公主来了。”

    俩婆媳还没聊几句,太后一听就乐了,笑道:“这小姑子倒是知道护着自己的大嫂,快让她进来吧。”

    “娘娘,孙贵妃请见。”

    婉婉才将进来,外面又来了孙贵妃。

    太后握着婉婉的手,正在问她可吃了刚做的月饼,闻言就淡淡的道:“请她进来。”

    孙氏被两名宫女搀扶着进来,看着弱不禁风。

    行礼之后,太后指指自己的右边,然后说道:“有身孕了就要小心,别到处跑。”

    孙氏坐下后笑道:“娘娘这里的茶格外的香,让臣妾忍不住想多来几次呢!”

    太后淡淡的道:“福建建宁府的茶,每年宫中都有分派,本宫这里倒是有些,只是你们怀胎要少喝茶,且等以后。”

    气氛有些尴尬,孙氏却微笑着,自然从容。

    婉婉问道:“大嫂,端端呢?”

    这宫中也只有胡善祥能当得起她这一声大嫂,所以哪怕是于礼不合,胡善祥依旧是温婉的说道:“陛下今日歇息,就把端端带到了前面,大概是要疯玩一阵。”

    太后笑道:“皇帝劳累,有端端在他也能松松,你们也照顾好自己,以后宫中的孩子多了,也热闹些……好了,都各自回去好生养着。晚上也别拜什么月了,免得受寒。”

    婉婉起身道:“母后,我想去看端端。”

    今日中秋,太后爽快的道:“去吧去吧,别太闹腾就是了。”

    等人一走,太后靠在椅背上,一个宫女过来帮她按摩着肩部。

    太后苦笑道:“这宫中何时才能不用动心眼呢?”

    ……

    乾清宫外,端端手中提着个小灯笼在疯跑着,身后一溜的宫女嬷嬷。

    朱瞻基就站在台阶上看着,身边却是孙祥。

    “陛下,权大人大清早就出了城,半路遇到了兴和伯,还吃了一顿锅贴……出城后还吟了范文正公的一首渔家傲。”

    朱瞻基摸着栏杆,喃喃的道:“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他想说什么?大潮之下,何人能当之?我不进则敌进,千百年的道理,为何这么多人都看不明白呢?”

    朱瞻基的话孙祥不敢接,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过渡,为了在下台后有个好结果,他最近很少沾东厂的事,大多交给了安纶。

    朱瞻基摆摆手,孙祥告退。

    端端难得这等撒欢的机会,在殿前疯跑了许久,然后满头大汗的站在台阶下嚷道:“父皇,要吃月饼。”

    朱瞻基皱眉,假装不高兴的说道:“你胖了,不能吃月饼。”

    端端低头看看自己的小短腿,不服气的道:“父皇,我还没有无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