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006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006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瞻基登基不久就传来捷报,这就是喜事,群臣纷纷道贺。

    缅甸一下,大明的西南边境就安稳了,而且间接稳住了时常有土司不安分的云南,可谓是一举两得。

    可朱瞻基并不只是看到这个,他更看重的却是以缅甸为基点,扩散出去。

    “那边可能直通海边?”

    这个问题李二毛早就准备好了答案,他说道:“陛下,很难,那边的山多,土人部族多,若是从云南往海边大量输送补给的话,臣以为目前尚不可为,损耗太大了。”

    群臣顿时对李二毛的印象好到了极点,只觉得这人虽然是知行书院的学生,却识大体,顾大局。

    可堪造就啊!

    几个类似的眼神交错,隐含微笑。

    皇帝和知行书院的关系很复杂,若不是顾忌名声,估摸着他都想挂一个山长的头衔。

    这算是学生给山长泼了一盆冷水?

    群臣都感受到了朱瞻基身上的冷冽气息,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不想掺和这场‘师徒大战’。

    朱瞻基目光转动间,淡淡的道:“都散了吧,李二毛留下。”

    群臣中有爱好八卦的,好奇心特别强的,顿时觉得心痒难耐,却只能无奈离去。

    等人走了之后,朱瞻基处理奏章,李二毛也未见惧色,只是站着,腰杆笔挺。

    等奏章处理完之后,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

    朱瞻基起身走下来,瞟了肤色黑的让人不忍直视的李二毛一眼,说道:“说仔细些。”

    李二毛说道:“陛下,那边多山不好修路。多部族,一旦部族反叛,道路随时都有可能被切断,太脆弱了陛下。”

    朱瞻基看到他说的坦然,就继续问道:“大明若是在那边谋求一个港口,那你怎么看?”

    李二毛胸有成竹的道:“陛下,臣以为港口并不难。臣来时去金陵的江边看过,那些船队却一直在停着。臣以为只需多跑几趟,多运些移民过去,多运些工具过去,陛下,到时候再走陆路配合,在海边建造一座城市并不难。”

    朱瞻基点点头,有些意外之喜,就问道:“这是谁的主意?”

    说着他盯住了李二毛,目光凌厉。

    李二毛没有犹豫,说道:“陛下,这是臣的主意。不过和方大人他们探讨过,臣受益匪浅。”

    “学会玲珑做人了?嗯?”

    朱瞻基和李二毛错身而过,缓缓踱步,说道:“朕知道方政于战阵而言是一员良将,可他对民生却涉及较少。你想讨好他?”

    李二毛摇摇头,回身道:“陛下,臣不敢。当时提及此事时,大家都说路途艰难,臣就建言说了这个法子,但只想到了海路,方大人却说陆路也得走,不能偏废,否则海路一断,那个港口就孤立无援,臣当时后怕不已。”

    朱瞻基面色稍霁,说道:“陆路……需要很长的时日去打通,耗费确实是不小,只能是补充,还是要以海路为主。”

    “陛下英明。”

    这年头走陆路远距离补给就是个灾难,一斤粮食送到地方,路上起码要消耗四五斤粮食,许多还不止。

    朱瞻基微微摇头道:“朕英明不英明的不论,你倒是有些官样子了,怎么,此次回来想去做什么?”

    李二毛惶然道:“陛下,臣听从陛下的安置。”

    这年头哪有官位给你挑三拣四的,你若是挑选了,那就是蹬鼻子上脸,咳咳!以后大抵就到这里了。

    朱瞻基心中已经很满意了,对于这个半路出家的学生,他觉得算是意外之喜。

    “如此你就去做御史吧。”

    ……

    “杀!”

    “杀!”

    操场上喊杀声整天,那些学生们握着木枪在奋力的练习着刺杀。

    “老师,土豆他们也在啊?”

    李二毛来到了方家庄拜见方醒,方醒问了情况,就带着他来看看书院。

    土豆和平安都在练习,不过两人太小,被安排在了前面,看着有些可乐。

    “当然,既然进来了,那必然是要文武皆修。你呢?你娘估摸着没少给你寻摸亲事吧?看中了谁?我去给你说合。”

    李二毛也成了大龄青年,若不是有官身在,估摸着这辈子是没戏了。

    “老师,弟子……”

    李二毛突然挠头,赧然的道:“弟子在那边结识了一个……”

    这家伙还自由恋爱了?

    方醒大感兴趣,问道:“哪家的?说说,我给你做主。”

    李二毛有些艰难的道:“老师,她是一个土司的女儿,弟子……当时商队入缅,她跟着一起来,后来就认识了,后来……”

    方醒也有些晕乎了。

    这年头成亲都讲求个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醒虽然对这些不是很在意,甚至还觉得自由恋爱也没错。

    可你去找个土司的女儿,这个……

    “你母亲那里可说了吗?”

    方醒担心李二毛会被他母亲用大棍子打出来,然后断绝母子关系。

    李二毛头痛的道:“老师,弟子还没回家呢!”

    “太远了。不过若是你喜欢,那女子也能持家,那就去试试吧。”

    这种事方醒不能掺和太多,毕竟婆媳关系是几千年的难题。若是李二毛的老娘不喜欢那女人,他强行掺和,那就是在造孽。

    “搬家吧。”

    方醒交代道:“你此次回来就算是安定下来了,不过你担任御史却不好在书院住了,回头我叫人给你找房子。方政狡猾,那些缴获肯定不少,你应该也有份吧?若是不够,我这边帮你添补些,算了,去找陛下吧,我问问陛下。”

    李二毛面红耳赤的道:“老师,弟子的钱够用了。”

    “你还得成亲,还得养娃,养老娘,一下子哪够?就这么说定了,能欠陛下的钱,那是本事啊!”

    这是方醒的点醒,李二毛懂了。

    想做皇帝的嫡系,那么你就得选好路!

    跟皇帝借钱不怕,喊穷更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亲近啊!

    这一下立场马上就站稳了,以后就被贴上了帝党这个标签。

    方醒语重心长的道:“书院不是我的书院,我只是播种人,而你们成材之后,陛下才是那个量才取用之人,明白吗?”

    李二毛点点头,“老师,弟子知道了。”

    “那就赶紧回去吧,好好的说,别和你母亲顶嘴。若是成了,我这边派人去云南给你接人过来。”

    李二毛窘迫的道:“老师……”

    方醒还在想着朱瞻基对西南出海口的策略,闻言就骂道:“婆婆妈妈的是不是男人?那是你娘,不是老虎!”

    “老师……她跟来了。”

    我曰!

    方醒眨眨眼睛,差点想问一句话:天王盖地虎!

    这是自由恋爱的先驱啊!

    “你们不会是……私奔吧?”

    方醒捂着额头问道,他担心李二毛要引爆一颗炸弹,能把京城官场引爆的炸弹。

    书院的学生,还是官身,居然拐走了土司的女儿。

    道德沦丧啊!

    ——浸猪笼

    方醒正在胡思乱想间,李二毛却红着脸说道:“老师,不是私奔,她的父母都同意了,还……拉了几车东西,说是陪嫁。”

    方醒已经有些头晕了,他指指李二毛家,说道:“赶紧滚蛋!滚蛋!”

    都不省心啊!

    方醒头痛不已,然后就往宫里去,他得去朱瞻基那里备个案,免得到时候引发物议。

 第1802章 谁的工坊(感谢‘刘爸爸有个小金库’成为本书盟主)

    聚宝山卫回归之后,朱芳那里的烟火就没停过。

    方醒看着那个在不断喷出浓烟的烟囱发呆。边上一个高大的屋子里不断有人进出着。

    朱芳在边上搓着手,“伯爷,您看这地盘就那么大,咱们弄了几个炉子都没地方摆了,最后没办法,就弄了这个大家伙,加热鼓风,试了好多次料,现在弄出来的钢材不是小的吹嘘,真的可以直接拿去浇注火炮了。”

    方醒缓缓转了一圈,看着那些轨道车在密布的铁轨上被牛马牵引着,轻松的进出于各个厂房,心中有些莫名的激奋。

    “伯爷,地盘不够,人手也不够,加上管得严,那些工匠们出入受限,怨言也有一些。伯爷,小的想是不是在边上再弄个聚宝山卫的那种眷村,让那些工匠的家眷也住进去,边上用军士看守着,这样应该……”

    “还有就是铁料,工部那边最近有些吃紧了,说是北边的铁矿还在开挖中,要等着……”

    方醒还在第一次见到这等工业场面的震撼之中,他摆摆手道:“这些都是小事,你专心做就是了。后面的我也不能再给你多少建议,但是材料,也就是钢铁才是王道,什么样的钢铁适合做什么,这些你都要去考虑……”

    方醒呼吸着有些呛人的煤烟味,说道:“焦煤怎么扩产,这个你和工部去协商,记住了,铁轨和枪炮是首要,回头我让书院的学生们经常过来,大家一起研究一下。”

    一辆料车被一头牛拉了过来,方醒闪到一边,看着矿石被拉进了一个大厂房里,就满足的道:“这就是工业!”

    工业必然会伴随着无数弊端,可方醒却在享受着污染的弊端。

    “伯爷,能多派几个学生过来吗?”

    朱芳嘿嘿的笑道:“那些学生计算可是一把好手,还聪明,小的担保,只要在这里干两年,肯定能挑大梁。”

    “我会考虑。”

    ……

    “缅甸的路要打通,不过朕不限定时日,尽力就好。”

    李二毛的建议朱瞻基非常认可,所以今日就召集了群臣议事。

    “陛下,缅甸一下,云南就稳固了,那么云南那边是否可以抽调兵力到缅甸去?毕竟没了缅人的威胁,放着大军驻在那里……靡费了些。”

    兵部尚书张本刚接手兵部,目前还被笼罩在金忠的巨大阴影下,所以他有些急于证明自己,这话说的就有些激进了。

    这话里就有些对准沐家的意思,顺便还给朱瞻基提供了一个解决云南‘军阀’的理由,可谓是计算精准。

    不过这等手段在群臣看来也只是平常,只是心思难得。

    于是乎文臣们都纷纷看向武勋那边,想看看谁会出来反击。

    朱瞻基登基后,大家都知道他深受朱棣和方醒的影响,对军队抓的比较紧,万万不肯偏向文官。所以张本这无意中的一炮,却让朱瞻基要站队了。

    陛下,军阀啊!

    想想前唐、前宋,那些军阀最后如何?

    沐晟的出身可了不得,他老爹沐英乃是朱元璋的养子,他自己从大哥沐春的手中接过了西平侯的爵位,然后就开始在云南展示自己的军事能力。

    其后他征伐缅人,接着又和张辅平定交趾,受封黔国公。朱高炽登基后更是对他青睐有加,还铸了一方镇南将军的大印给他,可见信重。

    这样的一位武勋,张本堪称是虎口拔牙啊!

    不过死道友不死贫道,文官们都在旁观着,等着看好戏。

    朱瞻基面色如常,可放在扶手上的手却猛地一紧,然后用审视的目光看了一眼张本。

    张本心中大悔,他发誓自己当时没想过肢解沐家,只是想建议皇帝把沐家再往前挪挪,放到缅甸去。

    武勋那边却是在冷笑着,就在张辅准备出班时,外面有人进来禀告道:“陛下,兴和伯求见。”

    听到是这个煞星来了,张本连肠子都悔青了。

    群臣也不淡定了,这位当年在交趾可是和沐晟并肩作战过。沐晟回到云南后对方醒赞不绝口,双方的关系眼瞅着就是直线上升,就差联姻了。

    张本给沐晟下了眼药,这不人家的盟友来了,你咋应对?

    方醒大步进来,躬身后说道:“陛下,臣方才去了工坊那边,朱芳跟臣抱怨,说是地盘小了,人手也不够,工部给的铁料也差……呃!怎么都这眼神?”

    方醒看到大家都古怪的看着自己,就纳闷的问道。

    朱瞻基却岔开话说道:“那边确实是不方便,离城太近,周围弄的乌烟瘴气,有时候刮风朕都能闻到味道……诸卿看看此事如何处置?”

    皇帝岔开了话头,群臣大多遗憾,杨荣说道:“陛下,那个工坊臣知道,只是它归属于谁?”

    朱瞻基一怔,工部尚书吴中纠结了一下,可别人都在为工部出头,他再不出来,以后谁会为他说话?

    “陛下,按理……那个工坊是要纳入工部管辖……”

    吴中的话进可攻,退可守,堪称是官场老手的修炼成果。

    吕震今日难得在朝,他出班微笑道:“陛下,那个工坊臣记得以前是兴和伯家的,那个朱芳好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