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902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902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墓叵担丛僖蔡Р黄鹄戳恕

    终于,飞船的震动减轻了很多,但仍然幅度不小。即便是不懂这些的陆仁,也知道飞船已经成功的进入了大气层之内,心中自然是松了口气,但是接着雪莉平时根本就不会出现的,一种近乎于暴虐的声音又让陆仁的心脏提到了嗓子眼:“怎么会这样?反重力飞行系统受损!?而且是早就受损了!?难怪‘他’当初会选择在月球着陆,而不是直接去了地球!”

    陆仁懵了:“什么意思啊雪莉!?”

    雪莉回吼道:“就是飞船现在难以在大气层内飞行!一个处理不当我们就得船毁人亡!!”

    “我靠!雪莉你快想想办法!!”

    “正在启动应急系统!不过因为能量不足,只能是减缓一些下坠的速度而已!按现在的数据,除非飞船坠下的地方是大海,否则就算是沙地或沼泽那样的地形我们也得完蛋!!”

    陆仁抬手一指前方:“打开窗子,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雪莉手忙脚乱的操作了几下,主控舱的窗外护甲被打开,入眼的那一片海蓝色顿时让陆仁和雪莉都长长的松了口气。

    因为之前的状况太过紧急,陆仁和雪莉对别的事都已经顾之不上,所以此刻在松下来了一口气之后,完全忽略了主控舱中还有一个“他”的存在。而这会儿飞船虽然处在一个下坠时的震动状态之中,但是“他”却已经能够站起来了,而且一站起来就朝着较近的陆仁扑了过去。

    陆仁现在可是把自己固定在了台位上面,这会儿见“他”扑了过来根本就无从躲避。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卷三 第一百四十二回 峰回路转

    时间在一点一点的过去,而房舍中也沉静得有点碜人。再看此时的孙权,人在举棋不定的沉默之中,脸色也有些阴晴不定。

    尽管很多事孙权一想就能够想明白,但想得明白却不代表能够下得了决心。开什么玩笑?让自家老娘去夷州?这要是真的有个万一,万一陆仁的脑子进了点水,那之后会跟着冒出来多大的麻烦?

    就在孙权仍在犹豫不定的时候,吴国母出声道:“权儿,你在犹豫什么?”

    孙权怔怔的回应道:“母亲,此事……”

    吴国母道:“为娘当然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只是权儿啊,在为娘看来,你真的没有那个必要去为为娘担这份心”

    孙权依旧沉默不语。

    吴国母又叹了口气,放缓了些语气道:“权儿,你比策儿要稳重得多,也比策儿要多出许多的权变和机谋,但是权儿你却也因此在很多时候不及策儿行事果断。现在春暖花开,为娘不过是想去夷州游玩一下散一散心,你又何必要怀有那么多的顾虑。”

    孙权迟疑道:“可是母亲……”

    吴国母向孙权摆了摆手:“权儿,去安排一下吧。为娘已经一把年纪了,就算是真的死在了外面又有什么关系?对你,为娘并不担心,反到是尚香这丫头却着实有些让为娘放心不下。至于陆仁会对为娘如何……”

    孙权的心里一跳,急问道:“母亲是想说什么?”

    吴国母摇了摇头:“为娘虽然不懂你们这些诸候雄主的心思,但为娘毕竟活了这么大的年岁,自认看人还是看得比较准的。权儿,你只记住一句话,就是陆仁与你不是一个类型的人。如果真要为娘细说,为娘也只能说这陆仁吧……”

    说着吴国母深深的看了孙权一眼,这才接上话道:“或许陆仁与权儿你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陆仁他并没有太大的功利之心,亦或者可以说陆仁看事情的眼光更为长远,绝不会因为眼前的一些小利而犯错。权儿,这本来也是你的长处,可为娘却总感觉在这方面你比陆仁还差了点。”

    “……”

    吴国母又看了看孙权,微笑道:“权儿,别犹豫了。唉,尚香丫头今年没能回来,为娘真的很想念于她。”

    孙权又沉默了很久,最后终于抬起了头:

    “……母亲有命,孩儿不敢有违。”

    ——————————————————

    现在再转回几天后的夷州。

    孙权放吴国母出行,当然要先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相应的消息也流传一点出来。而孙权派出来向陆仁报信的人虽然还没到夷州,陆仁放在江东那边的电报系统却已经把这个消息一个电报拍给了陆仁。

    议事厅中,陆仁、雪莉,还有荀彧、刘晔等人在看完了电文之后都面面相觑,因为任谁都想不到孙权居然会打出这样的牌。开什么玩笑?把自家老娘送到夷州来?名义上虽然说是到夷州来求医,可在场的这些根老油条哪根会不明白这无非就是一个借口?

    顺便说一句,老曹在采纳贾诩的建议之后派去江东的是密使,而这种密使的事情不是许昌方面的夷州情报人员能探听得到的,所以陆仁方面并不知道老曹那边给陆仁下了个绊子。但这也没关系,因为……

    “义浩,若是老夫所料不差的话,这应该是曹孟德在暗中想挑拔着孙权趁你兵发辽东的时候对夷州有点什么动作,而孙权在看出曹孟德的用意之后不愿在此时与你反目结仇,又顾虑着寻常的使节往来对你没什么说服力,所以才使出了这种招数。”

    听了荀彧的分析,陆仁在点头之余也有点哭笑不得。堂堂的吴国母跑来夷州看病?这种借口还真是烂得可以。不过再一想,似乎却也能说得过去。

    陆仁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搞夷州的医疗系统,而且连医圣张仲景都被陆仁拐到夷州来十年多的时间了,所以相比起那个时代普遍的早头医、行脚医什么的,夷州这里有着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医疗体系。

    除此之外,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陆仁的支持之下,精校之后于建安十八年出版发行,引起了中原各处的严重重视……对于这个结果陆仁并不意外,因为就算是原本的《伤寒杂病论》,在原有的历史上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更何况是现在这本得到了陆仁的支持,张仲景又多花了几年的时间去再次精心校验的版本?

    而且原本的情况是传抄,在传抄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少的错误,事实上真正原本的《伤寒杂病论》有不少是失传了的。但现在陆仁是用雕版印刷直接印刷并且发售,因此避免了许多在传抄之中可能会发生的错误,保住了其相应的完整性。而陆仁每每想起来这些,心中也难免会有几分自得之意。

    所以所以吧,当时的人们都说“天下名医,多在夷州”,以至于华陀在那次带着曹冲来夷州看病回去之后,还曾经来过几次信,问陆仁能不能帮华陀也把《青囊书》给印刷一下……

    好吧,这些就不扯了。陆仁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去了一边之后,向荀彧笑了一下问道:“荀公,老曹那头怎么会出这样的昏招?还真当我和孙权都是二百五不成?”

    荀彧捋着清须,微微笑道:“怎么能说是昏招呢?义浩你想想,你与孙权之间其实是面和心不和,孙权如果不是有所顾虑,只怕早就和你打得昏天黑地了吧?反过来说,你要是真的一时不慎而露出了什么破绽,你为觉得孙权又会犹豫对夷州用兵一事吗?”

    陆仁耸了耸肩。这么浅显的道理哪里用得着去多说?

    荀彧接着道:“这些事难道又能瞒得过曹孟德?如今你意在辽东是顺势而为,曹孟德拿你没办法,只能对你听之任之,但他又哪里会就此而善罢甘休?设下此计对孙权有所挑拔,若是孙权在贪图眼前小利之下与你交兵,对曹孟德来说固然是好,可是你与孙权都看破了的话,对曹孟德而言难道又有什么损失吗?无非就是让个密使来回跑上一趟罢了。既然对他没什么损失,却又有那么点机会可能会让你与孙权打起来,然后不但你与孙权失和,还能顺了解了辽东之局,换作是你,你又会不会顺手来上这么一下。”

    陆仁点点头:“说得对哦!老曹无非就是让一个密使跑了一趟,却闹得我与孙权之间都这么紧张,说起来老曹还是赚了……真他喵的让人不爽!”

    荀彧道:“再不爽,你也得接下这个招。世上没有永远只占便宜的事,义浩你现在占的便宜也不算少了,偶尔的为难一下也没什么。”

    陆仁道:“说得也是。算了,这些不去提他!现在孙权把他的老娘都派了出来,这也表明了他的诚意,我们这里不好好的回应一下也说不过去。阿秀、小宓,你们去把该准备的事情都准备一下,孙权出了这么大的牌,咱们这里就不能太小家子气。说得难听点,咱们可不能被老曹看了咱们的笑话。”

    一旁刘晔的目光闪烁了几下,忽然出声道:“将军,你不考虑一下扣下吴国母的事吗?”

    陆仁摇了摇头:“当年我在江东和孙权的这位老娘打过交道,所以你们可能不会明白孙权的这位老娘是个性格多么刚强的人物。如果我真的敢做出扣押之事,信不信第二天就会看到人家孙权老娘的尸体?我不知道这位老太太是怎么说服孙权的,但人家既然敢来,当然早就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我又何必去当这个小人?”

    刘晔轻轻点头,却没注意到陆仁刚才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脸其实稍稍的红了一下。当初和吴国母见上面的时候,陆仁可不具备看人的毒眼……确切的说陆仁直到现在都没有这种毒眼,会作出这样的判断都是依照史料来分析的。自己有什么样的缺点还是别回避的好,毕竟是要跟曹刘孙这样的当世枭雄拼心计,要是敢吃饱了没事自大装13,那真不知道到时候一个“死”字该怎么写。

    “哦对了!”

    陆仁又想起来件事,扭头向雪莉道:“反正最近这三四个月之内辽东那边诂计不会有什么变故,发个消息让孙尚香回夷州一趟。好歹人家是母女,到了夷州不见见面哪里能行?”

    ————————————————————

    话多且烦,只说在数日之后,吴国母的船队终于在基隆码头靠了岸。

    老实说,船队的规模也就中中等等,而且比较简朴实在。老曹、刘备、孙权这三大巨头其实生活都很简朴……哦,刘备在这方面后期可能差了点,但也说得过去。而吴国母虽然贵为孙权他老娘,在这些事上对孙权也很支持,所以她这次出行的船队重在实用,并没有搞什么奢华之事。这要是搁到华夏近代最后一个王朝的某个所谓的“老佛爷”的身上,恐怕只会是另一番奢华至极的场景吧?

    不过就是这样一支看似普通的船队,却受到了陆仁方面十分热烈的欢迎。按陆仁的想法,既然是要搞面子工程出来给某些人看,那当然是要搞得夸张一点才像样。

    见面述礼、夹道欢迎什么的就不多说了,反正就那么回事。直到陆仁把吴国母亲自迎入事先安排好的宾馆之中分别落座,身边再无什么无关之人,吴国母才向陆仁致礼一笑:“陆夷州,你这对老身也实在是太客气了。”

    陆仁拱手回了一礼,同样是呵呵笑道:“老太太,刚才在码头那里迎接你的时候到处都是人,很多话我们彼此之间不能说出口。不过现在既然到了这里坐下了,又何必再玩那些虚的?”

    吴国母回以一笑:“陆夷州到真是快人快语,老身也不得不承认在某些事情上,权儿还真不如陆夷州果断。就拿老身想来夷州一事来说吧,权儿可是犹豫不决了很久,但反观陆夷州,单看刚才的那场面,就不难得知陆夷州对老身没少花心思。”

    陆仁道:“老太太,一些话咱们心知肚明,所以还是放在心里别说出来的好。真要是那些话说了出来不但不好听,还容易伤了你我两家之间的和气,不值。”

    吴国母又一是笑:“老身已经到了夷州,一应诸事但听陆夷州安排便是,也相信陆夷州断然不会亏待了老身。不过,老身说来夷州看病,到也不完全是托辞。这年纪大了,哪怕生活得再好,身上或多或少的总有那么点毛病,也确实是想好好的请医者看看。”

    陆仁似笑非笑的看了看这位吴国母。其实这位吴国母的年纪也就五十来岁,真要搁现代社会里年纪并不算大。而且人家家庭条件好,保养得也不会差好不好?

    (到这里要ps一下,正史中孙坚的夫人只有一位,建安八年就死了,但是在正史之中却也出现过在建安八年以后孙权还有被老娘影响的事迹,有点让人搞不懂。而在演义之中就变成了孙坚娶了一对姐妹花。瓶子这里取用的是后者,现在这位吴国母是姐妹花中的妹妹,姐姐则是前些年过世了。然后再从年纪上来算,按那个时代的惯例,姐姐在生下孙策的时候一般在二十岁左右,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