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803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803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捋着清须,轻锁眉头道:“这个不太好说。但若是我站在曹孟德的角度来看,首要的大敌仍然是刘备与孙权,此外最先要对付的是汉中张鲁与蜀中刘璋,北边反到有些无暇顾及。而现在辽西出现这种混乱的局面,也是曹孟德希望看到的事情。”

    陆仁连连点头:“嗯嗯,越乱就代表越成不了气候,老曹在短时间之内就可以不用担心再出现一个像蹋顿那样的人物。”

    荀彧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本来这样的一个局面,义浩你要是插一脚进去的话,相信很快就能有所建树,但你不能动,因为你一动就肯定会惊动到曹孟德和辽东公孙,事情就只会变得更加的复杂,你多半也会无功而返,徒耗钱粮军力而已。”

    陆仁道:“荀公,这个事我和你一样的清楚,所以我现在都没点动静。我现在只是担心慕容紫英和拓跋玉他们能不能在辽西一带稳住脚跟。”

    荀彧道:“我想应该没问题。辽西虽乱,但整体上来看还都只是些规模不大的小部族,而慕容紫英与拓跋玉若是能整合田畴那里的三千多鲜卑散部,怎么说也能有四千余众,这已经是一支颇为强力的部族势力了。而且他们与田畴能相互声援,背后还有你为他们供给钱粮,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要搞出点势头不会太难。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他们得选一个合适的立足点……义浩,你当时是让他们去哪里立足?”

    陆仁在地图上点了点:“这儿。”

    荀彧看了一眼就吓一跳:“义浩,你胆子也太大了吧?让他们去柳城?柳城之前可是旧日乌丸蹋顿的王庭所在之处!太显眼了!”

    陆仁道:“但现在已经不是了不是吗?而且现在的柳城实际上就是一座空城,咱不顺手牵羊反手牵猪的拿下来干什么?荀公你该知道,我这里的军队战术与武器装备擅守不擅攻,如果让紫英他们按照游牧部族的习惯去住游牧帐篷,那么他们手上的几千人可能过几天就打没了。让他们抢下柳城,我们手头上的一些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而且就像你刚才所说的,现在辽西那边的游牧部族规模还不大,不具备攻城的能力,紫英他们还是有时间稳固地盘的。”

    说着陆仁的手指又往下划了划:“除此之外,柳城离这里只有几十里,紫英他们从海路得到我这里的补给很方便,可以避免掉一些稳固地盘时军需补给方面的问题。退一步来说,哪怕紫英和拓跋玉在柳城真的被人给围了,围城的那些人也别当我这里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是吃素的!”

    柳城,就是后世的辽宁省锦州市,是关外地区的战略要地;而陆仁后来指的地方,是锦州正南面约四十公里的葫芦岛。事实上锦州往南偏东一点不足三十公里就是海岸,以陆仁的海上实力要对锦州进行支援真的很方便。

    这边荀彧很仔细的看了看地图,默默的向陆仁点点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到的确是没什么问题了。到是我疏忽了,我忘了把你海上的实力给算进去……唉!看来哪日得闲,我也得去你的夷州学院里学一些海上诸事了。”

    陆仁笑而摇头,心说这就是历史局限性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卷三 第五十四回 各有所事

    右北平,田畴山寨附近的农田。

    “玉姑娘,我们这种的是什么啊?”

    拓跋玉此刻并没有穿着那身华美的衣着,而是一身便于行动的劳动装。臂弯里挎着个小斗,正在往地里撒播种子。听到旁人的问话,拓跋玉笑着回应道:“这个是玉米,种子是我特意从夷州带回来的。按我在夷州学到的知识,这玉米的产量高,而且适合北方地区的种植。”

    玉米,一年生草本禾本科植物。原产於中美洲,是印地安人培育的主要粮食作物,喜高温,于17世纪时传入中国,在全世界玉米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三位。现代华夏玉米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是华夏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旱谷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不过华夏的玉米重要产区是在山东省莱西市,其中开鲁县的玉米质量非常高。

    当然了,在汉代的时候玉米都还只是在美洲,在华夏地区,甚至是整个亚欧大陆都还没货。陆仁那里的玉米是雪莉穿过来的时候带来的种子,经过好几年的种植培育才渐渐成的型。

    不过在夷州玉米不属于主粮,也用不着玉米成为主粮,毕竟夷州那边的白面大米从来就不缺,所以玉米在夷州是作为一种辅粮或零食的存在。而另一方面,玉米的根、杆等不适合食用的地方可以用来生产夷州一些工业所需的工业酒精,所以很有一些种植面积,大体上也被陆仁归入了夷州的经济类作物之中。

    不过玉米适合北方地区的种植,后世北方的一些乡村里面,家门口不挂上几十串的玉米,人心里也会不踏实对不对?只是早几年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因素,陆仁还没有能把玉米给弄去北方进行种植,再说北方也没有陆仁的地盘。所以是直到这个时候,陆仁才让拓跋玉和慕容紫英带了一些玉米的种子和相关的种植资料去北方。

    却说拓跋玉正在播种,旁边马上就有人过来恭敬的道:“玉姑娘,这些事交给我们来做就好了,哪能让你来做这些粗活啊?”

    拓跋玉笑了:“这是什么话?我拓跋玉可不是什么身躯娇贵之人……”

    不过拓跋玉到底还是扭不过身边的这些人,手里的种斗也终于被旁人给抢了过去。无奈之下,拓跋玉只好在田间当起了讲师,指导着人们如何种植。

    别看这种事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实际上有助于拓跋玉提升对人们的亲和度,只不过拓跋玉对这个不是很清楚,她只是按照陆仁吩咐去照做而已……陆仁混了多少年了?当初又是靠引领屯田起的家,所以这方面的弯弯绕绕,陆仁那可是熟得很。教给拓跋玉的这些,不过是让拓跋玉依着陆仁当年的葫芦再新画个瓢而已。

    不过现在的情况正如陆仁所料想的那样,拓跋玉回北方之后先是来了个惊艳登场,用个人魅力先征服了一堆人的心,然后放下架子进行亲民策略,所以现在的拓跋玉在田畴地盘里的鲜卑散部族人的心中,就尼玛是天女下凡。在很短的时间之内,短到连陆仁都没有料到的情况下,拓跋玉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这些鲜卑族人的精神……还不能说是精神领袖,但绝对是最佳的精神寄托。说老实话,这些鲜卑人的日子也不好过,辽西一直以来的动荡与混乱,使得他们在潜意识里都需要一个这样的精神寄托对像,所以拓跋玉才会这么简单的就成了事。

    而相比起拓跋玉的胸无城府,慕容紫英则要懂事得多,所以慕容紫英很明智的退守到了拓跋玉的身后,以一个辅佐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行动。借着拓跋玉的影响力,慕容紫英这时已经召集起了一些人马。不过有点搞笑的事,却是慕容紫英也可能是被陆仁“毒害”得有点深,这第一支不过七百来人的队伍,被慕容紫英命名为……“玉姑娘亲卫军”,弄得陆仁在收到消息的时候直接就喷了侍从一身的口水。

    “玉姑娘亲卫军?你丫的怎么不叫拓跋玉粉丝团?呵呵,哪天我们家小兰要是去你那里开一次演唱会,那双方的粉丝团会不会为了各自心中的偶像而大打出手?”

    这些只不过是小小的花边,陆仁在把拓跋玉和慕容紫英派出去的时候,也终于把电报机给架去了右北平,相关的负责人是当初许昌抚幼义舍里出来,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所以慕容紫英和拓跋玉,外加一个田畴虽然知道陆仁有办法能以一个极快的速度传递信息,却仍然不知道电报为何物。或许在他们看来,这是陆仁陆“仙师”的奇能异术之一吧?“仙师”这个雅号毕竟还是很有些影响力的。

    当然了,拓跋玉和慕容紫英想要完全整合田畴这里的三千多鲜卑散部还没那么快,依照陆仁的要求去柳城立足的事更是八字都还没有一撇,但慕容紫英和陆仁都已经开始了一些准备工作。

    慕容紫英方面虽然只有那七百来人,暂时来说还没什么战斗力可言,但慕容紫英已经有积极的派人出去寻找与联络辽西地区的一些鲜卑散部。有陆仁的背后支持,就意味着慕容紫英的手里有钱有粮有装备,而拓跋玉的“根红苗正”对那些鲜卑散部来说也会有着相应的影响力,所以只要给拓跋玉和慕容紫英一些时间,相信这俩货能够聚集起一支可观的力量。

    陆仁这头也没闲着。在与荀彧详谈之后,陆仁马上就是一个电报拍了出去,让呆在济州岛的张绣派人去柳城南边的葫芦岛兴建港口与相关的设施。张绣在济州岛一直都过得舒舒服服的,对陆仁自然是感恩戴德,听说陆仁有事情要他做,马上就把儿子张泉给派了出去。

    顺便说一下,当初张绣在跟着老曹北征乌丸的时候在陆仁的安排下曾经参予过葫芦岛西南方几十里的菊花岛(真的是叫菊花岛,不是瓶子以“菊花”在恶搞)的事项,而且当时还是跟田畴进行过合作,后来又在济州岛呆了那么久,所以这方面的事情张绣很熟悉。

    而菊花岛在老曹的北征乌丸结束之后虽然把人撤走有些荒废了,但只是过去了六年的时间而已,许多的基础设施仍然可以使用。所以张绣就让张泉把菊花岛也顺便的搞一下,这样与葫芦岛之间也可以形成一个相互支援的局面。陆仁对此的回复就是一个字:“可。”同时还适当的派出了些人员与物资去支援张绣。

    这些事都需要时间,急是急不来的,而此时陆仁的手头上还有点别的事情要做,比如说到五月中旬,陆仁的一份檄文出现在了老曹的地盘里面……

    这些只不过是小小的花边,陆仁在把拓跋玉和慕容紫英派出去的时候,也终于把电报机给架去了右北平,相关的负责人是当初许昌抚幼义舍里出来,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所以慕容紫英和拓跋玉,外加一个田畴虽然知道陆仁有办法能以一个极快的速度传递信息,却仍然不知道电报为何物。或许在他们看来,这是陆仁陆“仙师”的奇能异术之一吧?“仙师”这个雅号毕竟还是很有些影响力的。

    当然了,拓跋玉和慕容紫英想要完全整合田畴这里的三千多鲜卑散部还没那么快,依照陆仁的要求去柳城立足的事更是八字都还没有一撇,但慕容紫英和陆仁都已经开始了一些准备工作。

    慕容紫英方面虽然只有那七百来人,暂时来说还没什么战斗力可言,但慕容紫英已经有积极的派人出去寻找与联络辽西地区的一些鲜卑散部。有陆仁的背后支持,就意味着慕容紫英的手里有钱有粮有装备,而拓跋玉的“根红苗正”对那些鲜卑散部来说也会有着相应的影响力,所以只要给拓跋玉和慕容紫英一些时间,相信这俩货能够聚集起一支可观的力量。

    陆仁这头也没闲着。在与荀彧详谈之后,陆仁马上就是一个电报拍了出去,让呆在济州岛的张绣派人去柳城南边的葫芦岛兴建港口与相关的设施。张绣在济州岛一直都过得舒舒服服的,对陆仁自然是感恩戴德,听说陆仁有事情要他做,马上就把儿子张泉给派了出去。

    顺便说一下,当初张绣在跟着老曹北征乌丸的时候在陆仁的安排下曾经参予过葫芦岛西南方几十里的菊花岛(真的是叫菊花岛,不是瓶子以“菊花”在恶搞)的事项,而且当时还是跟田畴进行过合作,后来又在济州岛呆了那么久,所以这方面的事情张绣很熟悉。

    而菊花岛在老曹的北征乌丸结束之后虽然把人撤走有些荒废了,但只是过去了六年的时间而已,许多的基础设施仍然可以使用。所以张绣就让张泉把菊花岛也顺便的搞一下,这样与葫芦岛之间也可以形成一个相互支援的局面。陆仁对此的回复就是一个字:“可。”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卷三 第五十五回 不甘人后

    “要官?要爵?”

    老曹差点没气乐了。以老曹对陆仁的了解,哪会不知道陆仁对这玩意儿一向并不是很在意?再者以陆仁现在的实力、影响力,以及陆仁那身处海外的地理位置,陆仁就算是在夷州称王也就那么回事,内陆地区的人也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别看夷州被正式的并入大汉版图六年,可对许多人来说,却并不是把夷州看作正式的州,仍然是把夷州归在“东夷”之列。换句话说就是把陆仁的地盘视作了外邦,最多也就是类似于匈奴、乌丸、西羌那种臣服于大汉政权的域外政权集团而已。

    不过老曹虽然对陆仁可能是想要官要爵的说法嗤之以鼻,但却好像又提醒到了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