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785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85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僭蚰芄坏玫侥愕那缸手诖ㄖ谐墒拢敛患靡嗫勺白饕桓龊褪抡哂诼剿锪郊蚁嗾贝又腥±L鞴抵罡鹂酌魃钅痹堵恰⒁馑忌钤叮袢占么思疲缰鞴浴!

    陆仁曲指直敲脑门道:“荀公啊,现在好像不是称赞对手的时候吧?”

    荀彧笑道:“你舍不得你的宝贝女儿?”

    陆仁道:“当然不愿意!先不论刘备那里不是我女儿适合嫁的地方,就算嫁过去又能如何?以刘备的为人,一朝得手便会得寸进尺,进而便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我开口。我若有女在彼,反而受制于人矣。我的为人如何,荀公你难道会不清楚?”

    荀彧笑道:“可是义浩你曾送嫁过一个女子嫁于刘备手下大将赵子龙吧?当时义浩你不外乎就是想与刘备交好,如今又何故回绝?”

    陆仁哂笑道:“荀公你就不要戏弄我了行不行?我是送过樊氏过去,可真要论起来那也是我和赵子龙的私交而已,关他刘备鸟事!再者樊氏心系子龙,我不过是顺水推舟再捞点好处,反过来刘备也不能用这个女人要挟我什么。可是雨儿她不同啊!”

    荀彧点头道:“确如义浩所言,一但应允主公便会受制于人,那么义浩你只管直接回绝便是。不过有两点义浩要记住,一是回绝刘备时要摆出强势的姿态,二是先尽可能的拖上几天,义浩好下令进行兵力的调动。”

    “兵力调动?怎么说?”

    荀彧道:“让广州的石广元加强一些防备之事就可以了,甚至可以摆出一副想与周瑜一同进击荆州的架势。刘备他不是想挑拔你与孙权之间的关系吗?那你与孙权显得更亲密一些岂不是更好?”

    陆仁也点了点头道:“说起来,我对刘备那里是有些客气的过了头,应该有的打击力度不够啊!喵了个咪的,老虎不发威当我病猫啊!?反正断一处是断,断两处也是断,老子亏得起!”

    荀彧微微愕然:“主公,你该不会是想……”

    陆仁似乎是下了狠心一般:“断掉,彻彻底底的断掉!刘备你不是想取川吗?我给你小小小的加上一点点难度!反正咱们有钱有粮有商道,不差他刘备一个!”

    ——————

    拖了有差不多十天,孙乾如当日的吕范一般,被陆仁狠狠的数落了一顿便轰出泉州。除了像点破吕范那样点破孙乾之外,陆仁其实还是留了点后路的——

    “相烦公佑转告孔明,我虽不如他深谋远虑,但见招拆招我还是做得到的。这次孔明的想法既然已经被我看得清清楚楚,那就不要怪我做人太狠。最后再说一句不要逼我,真把我逼急了,我们大不了鱼死网破。只是相比较一下,我还远比皇叔、孙权要好得多,因为我在海外有的是你们不知晓的领地,因此我有的是退路。我走时只要放上一把火,皇叔也好孙权也罢,真正得不到什么。而我再联结曹公的话……让孔明自己想去吧。孰轻孰重我想孔明能够想得清的。”

    孙乾的脸色铁青。他被陆仁软禁的这十天已经猜到有些不妥的地方,可是没想到陆仁的动作会这么快,而且他想回去的话……陆仁居然连马都没给他,备给他的是一头小毛驴!此外还特意“派”了一队步兵一路“保护”他到桂阳。为什么这样?陆仁的军兵调动也需要时间,而这样对孙乾,看似执礼甚重,实际上是在尽可能的拖延时间。仔细想想吧,从泉州走到桂阳,那得花去多少时间?你想跑?行,咱有人全天候的看着你呐!再者像陆仁这样什么花巧话都不说,直接揭了你的老底再轰你出门的诸候,孙乾只怕都是头一次碰上。而陆仁摆明了就是准备和你拼命,你能拿陆仁怎么样?陆仁自己都说了,拼不过老子有的是地方去,老子也可以不在乎,可你刘备、孙权拼得元气大伤那就是让曹操捡便宜的。一直以来,曹陆南北联合可都是刘备与孙权最担心的事,不然诸葛亮也不会想方设法的使曹操与陆仁闹矛盾了。

    陆仁这里轰走了孙乾,马上就去做应对大规模战事的准备。话说得够硬,态度也强硬,自己手头上的东西当然要硬到底。而在这时,一直跟在陆仁身边的貂婵也感觉到了陆仁这次的危机,在了解到陆仁与孙权将会有一场大战之后,貂婵在几经思考之下悄悄的做了一件事……

    ——————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转眼间就已经到了建安十八年的秋末冬初。

    这段时间里,陆刘孙三家都各有各的举动。陆仁方面不用多说,借着在孙乾身上拖延到的一些时间先刘备一步完成了桂阳、广州这条路上的兵力布置,泉州一带的严密防备依旧;孙权似乎被陆仁给激怒了,也铁下心要和陆仁打上一仗,会稽的兵马粮草也已经准备就绪,只等稍晚一些西北风起就大举南下;而刘备方面似乎是最老实的,诸葛亮坐镇荆州,从其兵马的布置上来看只够自保而侵攻不足。不过对刘备那边陆仁可不敢掉以轻心,天晓得刘备会不会突然杀一个回马枪,从川中撤军回荆州来抢夺陆仁的地盘。

    这是军事方面。在内政方面,刘备与孙权这两方可就有些乱了套了。陆仁这回是下了狠心,全面断绝了与刘备、孙权的商贸往来。这次是真真正正的完全断绝,上至粮米军需,下至柴米油盐,陆仁不再买卖任何一物。或许在民间一些走私性质的事是没办法杜绝的,但那些小打小闹的东西和大局一比,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在这方面刘备简直有些惨不忍睹了。以前能够从陆仁那里进口的时候,可以说事事都快捷顺利,军备的扩充速度也相当快。但正因为军备发展太快,基础内政方面就有些没跟上去。诸葛亮当初想图谋陆仁的地盘,其实就是看到了当中的不妥,想一口气解决掉陆仁来挽回这种有些受控于人的局面,只是没想到陆仁会那么快就作出反应,数月之中竟然令整个荆襄地区的物价翻了好几倍!

    这几个月里,刘备的入川大军已经打到了江州、雒城,虽然进展顺利,可是钱粮的消耗也相当之大,现在完全是靠诸葛亮拿荆襄前些年积蓄下来的储备粮在打。现在的诸葛亮是苦不堪言却只能想尽办法死撑下去,必竟刘备那里只要再加把劲就能搞定川中,这个时候要刘备放弃那可就亏大了。而在这个时候陆仁也收到了一个情报,就是刘备算计陆雨的那件事其实并不是诸葛亮的主意。诸葛亮的本意是想在刘备收川之后再试着向陆仁提亲,即便不成至少也不会引发出什么大事,必竟诸葛亮已经吃过陆仁的一次亏,知道陆仁一但发起火来那可不是好惹的,以诸葛亮谨慎稳妥的个性自然不会去轻易使出这种几近豪赌一般的险计。

    真正出这个馊主意,要刘备在节骨眼上去逼迫陆仁的是新加入刘备集团的谋士法正,因此是刘备直接给孙乾下的命令。不然刘备人在川中,诸葛亮只是荆襄地区的主理人,哪里能把脑筋动到关羽的宝贝儿子头上去?别的不说,以关羽的脾气,刘备的话是勉强会听,只是诸葛亮的话关羽还不立马和诸葛亮翻脸?咱关二哥的傲气可是出了名的,诸葛亮在刘备攻下川中之后日渐亲重,可对关羽还不是得马屁照拍?(这里指的是关羽不服马超,诸葛亮回书一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卷三 第二十九回 早有暗棋

    “荀公,这个我也知道,但是我也有我的考虑……”

    陆仁慢慢的说完这句话,那边荀彧眉头轻轻一舒,问道:“义浩你心中又有何设想?”

    陆仁回想起当初与诸葛亮打过的那几次交道,缓缓的沉吟道:“刘备和诸葛亮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人物,而相比之下我更怕诸葛亮。因为刘备虽然是一代枭雄,但刘备这个人一则缺少战略眼光并且缺少谋略,二则就是不怎么懂内政方略,所以如果只是对付刘备的话并不太难。

    “可诸葛亮却并非如此。诸葛亮明于治国,相信他也早就看出来太过依赖与我的商贸往来会使刘备受制于我,只是现在因为刘备急于扩军取川,才不得不将与我的生意越做越大。这次我给了刘备一个天大的教训,只要再加上一把劲,让刘备在川中无功而返也不是不可能。那么刘备以后肯定会听从诸葛亮的建议,逐步加强自身的内政经济,慢慢的来摆脱这种局面……”

    荀彧点头道:“刘备乃一代枭雄,痛定思过。那么义浩你是想把刘备从蜀中给逼回荆州?”

    陆仁摇摇头:“不,刘备的蜀中还是让他取,必竟我早先定下的三家相互制约之计,刘备不攻取蜀中的话也做不到。我的意思是,既然刘备与诸葛亮已经查觉到了太依赖我不好,那我这里就索性如他们所愿,与荆襄的商贸往来逐步减少到他们能够承受的了的程度。”

    荀彧可有些听糊涂了,陆仁这到底是想干什么?

    陆仁见“王佐之才”的荀彧也被自己戏弄了一把,心中也颇为自得,凑到荀彧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荀彧听过之后愕然许久才恍然大悟,向陆仁一竖大拇指:“你够阴险!”

    “哈哈哈!能得荀公如此评价,我也是受宠若惊啊。嗯,麻烦荀公拟份电文给石广元,告诉他与刘备之间的商贸只能稍稍放开,但只能是吊住刘备的那口气,不让他的入蜀大计因此而受阻就足够了,不能让诸葛亮能够借互市来储备过多的粮草军需。至于我那里,我自会着人去安排。”

    荀彧点点头,笑而不语。

    陆仁刚才和荀彧说了什么?其实陆仁不过就是告诉荀彧,自己在两川与汉中一带也布有许多的田产暗庄,现在要让两川的这些暗庄也上阵了。

    就像一开始陆仁所说的,陆仁十分清楚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再说一个国家的基础经济不能掌控在别的国家手中,这是一个政客最起码的常识,刘备与诸葛亮怎么可能不知道?刘备现在对陆仁有较大的依赖性,实在是因为他现在所占据的地盘不大,收入相对有限,同时又急需扩充军备来打蜀中基业才不得不如此。可是等刘备取蜀成功有了根本,肯定会想办法来摆脱这种经济依赖的局面,那时陆仁对刘备的影响力就会不怎么样了……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容易产生一个相对来说自给自足的状况。

    不过事情就是这样,刘备既然已经尝到了重商的甜头自然就不会轻易放弃,但是陆仁现在身为一方诸候,不可能会被刘备控制住,到是在经济上陆仁对刘备的掌控又未免太过厉害了一些。基于这种情况,刘备一方最好的做法就是寻找能够取代陆仁的本土商人,并且把这个商人掌控在手中成为专属的商人。

    陆仁布下的暗庄现在就是要起到这样一个作用。化整为零,装作投靠将来会取代刘璋的刘备,成为刘备认为能够取代陆仁的商团。而且因为看似分散不一的缘故,刘备也会认为这些单体实力薄弱的商团成员自己完全能够控制得住。

    此外,诂计刘备也会因为所有大规模的需求都太过依赖陆仁,因而在陆仁手上吃尽苦头的缘故,进而把手头的各类需求分散开来交给商团中的单体来单独负责,好避免一家独大使自己受控于人的情况再次发生……只是刘备与诸葛亮日后知道这些看似一盘散沙的商团,真正背后的大老板还是陆仁的时候会作何设想?

    说起来这也是陆仁很早很早就订下的一个战略计划,因为他知道早晚有一天刘备与诸葛亮会设法去摆脱他的经济控制。既然是这样,陆仁想继续实行经济控制手段的话,就要把明面上的东西转为“地下工作”才有可能。陆仁在全国各处找机会收购田产布下暗庄,除去之前那些什么打探消息、搞些小动作之外,真正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此。

    在这方面,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极具色彩的大商人给了陆仁很大的启始,那就是明初的大商人沈万三……至少是戏剧作品中的沈万三。沈万三富可敌国,对朱元璋的帮助不是一点半点,甚至可以说朱元璋能够成就大业离不开沈万三在经济上的帮助,因此说沈万三是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之一也不足为过。

    只是沈万三并不参政又无兵权,朱元璋为什么会要如除去所有开国功臣一般除掉沈万三?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沈万三的财力与经济能力已经到了朱元璋感觉到控制不住的地步。而朱元璋与刘备可以说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陆仁的情况又远远超过了沈万三,等到刘备已经摆脱陆仁的控制时陆仁再想动手的话就晚了。

    所以陆仁想控制刘备经济的话,在表面上抽身而出,暗中让自己的那些小商团去行事是比较好的方法。话又说回来,陆仁是比较怕诸葛亮,但是你诸葛亮再精明能干,再事事亲恭,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