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781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81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仁这时接着道:“他称公的事,我们来不及阻拦,而且毕竟还没有破制坏度,我们要是出了面去阻拦,反而有些理亏说不过去,毕竟老曹总归还是立下了那么多的大功,我们这个时候冒个头出来又算什么?但如果他想再往前进一步的话,我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出面指责他了,我有些什么动作也无可厚非对不对?”

    荀彧点了点头。到那个份上陆仁就可以打出“有违祖制”的旗号,这也就是陆仁与老曹翻脸时的政治借口。而这样的一个借口,既然是献帝刘协自自出面帮老曹说话也有点说不过去,陆仁这里完全可以找到相应的说辞去进行反驳。

    不过在片刻之后,荀彧就轻轻摇头道:“只是义浩,这事没你所想的那么简单。”

    陆仁道:“是没我说的那么简单,但我也绝没有把这个事当成儿戏。所以荀公,咱们联手吧!以你的眼光大略,再加上我的苦心经营,说不定真的可以把老曹给逼得不敢跨越雷池一步呢?”

    “这……”

    “没什么这啊那啊的。荀公你想想,不管是成是败,只要我们尽心的去做了,至少总能够对得起我们的堂堂七尺之躯,对得起咱们的这个。”

    说着陆仁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而荀彧见陆仁表了这个态,低头苦思了许久之后便向陆仁点点头道:“不错,做了什么总能对得起自己的本心,要是什么都不做岂不是与行尸走肉无异。不过义浩,你现在到底有多少本钱?我在许都之时是能听说到不少有关于你的事,但你真正有多大的地盘、多少的实力,我仍然是心里没底。”

    陆仁呵呵一笑,从书架上取下了地图,一处一处的指给荀彧看。而这一指可不要紧,荀彧的脸都有些发白:“想不到!真的想不到!你竟然有着这么广阔的地域!!”

    陆仁摊了摊手:“广有什么用?人口还不是一样的有限?”

    陆仁现在的地盘到底有多大?这个有点不太好说,但至少整个东南亚群岛就是陆仁的后花园,而且陆仁如果愿意的话,随时可以派出船队从东南亚群岛南下去登陆澳大利亚。

    东南亚群岛是陆仁的后花园,那么陆仁主要的几块地头就是以夷州、泉州、广州为中心的三片地区,大致上来说就是后世的福建南部与大半个广东都掌握在了陆仁的手里。

    而在广西与云南……广西是士燮的地盘,但士燮现在实际上是在依附着陆仁,陆仁必要的时候可以从士燮那里调集人马钱粮。不过那块地方陆仁不想过多的插手进去,毕竟交州的情况很是复杂,自己冒然插手进去容易惹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还不如让士燮在那里挂着。

    云南有邓艾在那里扶持孟获,到现在也两年多快三年了。不过那片地区的事情更不能急于求成,而且目前的联系还要通过士燮的交州,慢慢的、一步一步的稳扎稳打才是正理。而当邓艾那头打通了缅甸海港的路的时候,才是陆仁插一手进去的时候。

    倭岛和三韩地区就不多说了,以循序渐进的掌控为主。

    最后是北方地区,陆仁与北方地区的联系可以说一直以来就没有断过,因此对北方地区的影响力可不小的说。

    这么大片的地区,固然是能让荀彧看得瞠目结舌,但是人口基数却又让荀彧有些哭笑不得。根据建安十七年的人口统计……当然这主要是指广州、泉州、夷州这几个核心地区的在籍人口,其余的地区陆仁算不上是完全性质的直辖,想统计编籍也做不到。总之这几个地盘的在籍人口是七十万不到,而且相对来说有些分散。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而且真要说起来,七十万也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荆州在刘表的全盛时期号称“带甲十余万”,那么按照当时的农兵比例大致的算一下,荆州的人口总数诂计也就是在一百二、三十万左右;而蜀汉后期的户籍是九十三万的人口,比陆仁现在的指数看上去是要多出个二十几万,但这里得想想双方的生产力指数和后期的发展能力,陆仁的夷州都是优于后期的蜀汉很多很多的。

    这么大片的地区,固然是能让荀彧看得瞠目结舌,但是人口基数却又让荀彧有些哭笑不得。根据建安十七年的人口统计……当然这主要是指广州、泉州、夷州这几个核心地区的在籍人口,其余的地区陆仁算不上是完全性质的直辖,想统计编籍也做不到。总之这几个地盘的在籍人口是七十万不到,而且相对来说有些分散。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而且真要说起来,七十万也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荆州在刘表的全盛时期号称“带甲十余万”,那么按照当时的农兵比例大致的算一下,荆州的人口总数诂计也就是在一百二、三十万左右;而蜀汉后期的户籍是九十三万的人口,比陆仁现在的指数看上去是要多出个二十几万,但这里得想想双方的生产力指数和后期的发展能力,陆仁的夷州都是优于后期的蜀汉很多很多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卷三 第二十三回 着眼北境

    “义浩,七十万的在籍之民,你可得兵几万?”

    面对荀彧的这个提问,陆仁只是缓缓的摇了摇头再笑笑:“四万,最多五万,就以五万来算吧。但是在这五万之中,陆军是两万,海军三万……荀公,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可我得告诉你一句,我的施政方略与你所知的相差甚远,所以这五万是我目前能够达到的一个极限。一但超出了这个数字,我夷州上上下下的经济体系会出问题的。”

    “五万?但你真正的意思其实是四万?”

    荀彧看了看地图上陆仁那长得有些过份的战线,苦笑着摇了摇头。地广人稀这是个大问题,而荀彧当了老曹那么多年的大管家,这种事又哪里碰上得少了?只是老曹的运气好,才刚刚接手鲍信的地盘的时候就碰上了百万黄巾入青州的事,给老曹提供了充足的兵员和劳动力。之后屯田制的实施又让老曹捡到了不少的便宜,更何况当时还有陆仁这么个异数人物使老曹的屯田制效率又上升了许多?

    所以说起来,陆仁的地盘作为海外之地尽管在很多地方能省下不少的事,但在流民人口的吸纳问题上却始终是一个大软肋。这是陆仁十多年下来把夷州搞得有声有色,居民们的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不然……不然想达到现在的七十万?再过上个四年五年的或许才有可能吧?

    四万的兵力,听起来或许还不错,但陆仁的战线偏长,这么点兵力就不够看了,而这也是陆仁对交州、云南等地区一直都没有直接插手进去的主要原因。可即便是保证夷州、泉州、广州这三个重点区域,四万兵力中的两万陆军在广州和泉州各留五千,夷州本土留一万,也让人觉得是不是太少了点。守个城什么的或许还说得过去,但是想往外动用……对了,夷州本土现在只留了七千来人,另外的三千机动部队被陆逊带去倭岛了。

    当然了,在陆仁的防御体系中比较偏重于海军,陆军的不足之处完全可以用海军方面的优势给弥补回来。但实话实说,这也就造成了陆仁的地盘守有余而攻不足的一个情况。

    陆仁正是因为清楚自身的这些不足之处,所以在对外的问题上一直是采取扶持与发展友军,同时在经济与文化上进行侵噬的软刀子策略。对交州是如此,对南中是如此,对倭岛和三韩也一样的是如此。

    总的来说,陆仁的核心思想就是稳扎稳打,很多时候宁可把脚步放慢一点,务求要把自身的底子尽可能的打牢固一些。反正在面对老曹和刘备这样的绝代枭雄的时候,陆仁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陆仁在时间上拖得起、在退路上玩得起。

    老曹也好、刘备也罢,这俩货能和陆仁比比谁的命长?当然还一个孙权,不过孙权这小子也挺能活的,活到七十一岁才“轰”掉。可真要是和陆仁这个开了作弊器的家伙比一比,孙权那点寿命也不够看。

    当然这种话陆仁是不能向荀彧说出口的,而陆仁虽然有着自己的长久打算,但在战略走向方面则需要有人能帮他好好的规划一下。刘晔的能力和眼光虽然不错,但是要和荀彧比一比的话终究还是差了一些。而且相比之下,刘晔更适合在陆仁的身边当参谋长,荀彧却是一个能帮陆仁坐镇大本营的人。陆仁会对荀彧动上心思,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再看荀彧又问了陆仁不少相关的情况之后,皱眉眯眼的陷入了沉思之中。许久过去,荀彧才向陆仁沉声道:“义浩,以你目前的实力,或者还可以大致的算上你几年之后的实力,想要曹孟德对你感到惧怕,只怕是不太可能的吧?”

    陆仁搓了搓手:“这个我清楚。我如果继续按现在的这种情况发展,那么在几年之后顶多也就是能在沿海地区当一当海贼,让老曹的沿海诸郡不得安宁。可是对内陆诸郡我就无能为力了。”

    还有几句话陆仁没说,就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老曹升格为王爵会是在建安十九年,那么陆仁只有两年不到的时间。单凭这两年的时间,陆仁恐怕也玩不出什么花来。而老曹的核心地区都是在内陆,陆仁在短时间之内又哪有相应的能力威胁到老曹的内陆重镇?

    这边荀彧的眉头又皱紧了几分,也不知道荀彧在设想些什么。而陆仁则是指了指地图上山海关以外的区域道:“所以荀公,我是准备对这一带下手,诂计只要我们好好的整,有个两年左右能把这一大块的地盘给拿下来。而这块地盘被我们拿下来之后,再联同上我在海面上的实力,你觉得够不够让老曹担心的?”

    陆仁所指的区域是哪?确切的说,大致上就是后世的辽宁与吉林。而建安十二年老曹征乌丸时曾经抵达过的柳城,其实就是后世的锦州市附近。

    荀彧那是什么人?一看陆仁所指的地方就明白了陆仁的意图,但仍不免惊讶的道:“你想把这些地方拿下来?不过你如果真的能把这片地区给拿下来,那么就可以威逼蓟与右北平一带,威胁到曹孟德的河北诸郡,介时的确是可以让曹孟德在想更进一步的时候多有顾虑。

    “只是义浩,以你的实力,你能把这些地方拿下来吗?这一片本来就是乌丸、鲜卑之类的北胡东夷混杂之地,想摆平他们本身就不是件容易事,而且东面的辽东公孙氏也不是省油的灯。再者一但你对那里有点什么动静,曹孟德又难道会置之不理?”

    陆仁呵呵一笑:“我可没说我要自己过去。实际上吧,我有合适的人选派过去。”

    见荀彧一脸的不解之意,陆仁也没有马上解释,而是唤来侍从再吩咐道:“去!去帮我把慕容紫英和拓跋玉给请到这里来,就说我有要紧事找他们商量。”

    ————————————————————

    慕容紫英和拓跋玉,这俩货早在赤壁之战之前,也就是建安十二年的时候就在田畴的引导之下来到了夷州。而在那个时候,陆仁就已经存下了某个想法,只是当时的慕容紫英和拓跋玉都已经是相当的落魄,两个部族的人加起来也就那么点,哪里能成得了什么气候?

    再者当时的慕容紫英和拓跋玉都太年轻了,慕容紫英只有二十一岁,拓跋玉才十七岁。就算是古人都比较早熟,但他们在个人能力上仍有所欠缺。所以陆仁就安排着他们带着部份部族中的人员进了夷州的学院学习。对此陆仁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尽可能的把他们的思想模式给同化掉和融合掉。

    一转眼的功夫已经五年过去,到了现在的建安十七年,慕容紫英已经二十六岁,拓跋玉已经是二十二岁的大姑娘。而当初就学的时候二人选修的学科不同,慕容紫英选修的是兵法,拓跋玉选修的却是艺术,所以在去年夏季毕业之后,慕容紫英是以见习士官的身份在夷州的陆军部队里实习,拓跋玉则是找陆仁开了个小后门,在陆兰的歌舞团里当了个艺人,其歌舞水平也相当的不错,时至今日在夷州也算是小有名气。

    当陆仁把这俩货叫来的时候,这俩货都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陆仁突然找他们来干什么。等与陆仁见到面,再和荀彧打过招呼,该客套的都客套完了之后,陆仁才微笑着向这俩货问道:“紫英、玉儿,你们来到夷州有五年了吧?这五年之中,在我夷州过得如何?”

    慕容紫英和拓跋玉各自说好,然后就是对陆仁表示了一下感谢。不过没等他们说完,陆仁就向他们摆了摆手道:“这些客气话就别说了。我今天找你们来,主要是想问你们一句……你们想家吗?”

    一句话就让这俩货都沉默了下来。尽管这俩货是游牧民族出身,但他们也有着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