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730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30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雨笑笑:“这有什么不乐意的?像小雨这样的女孩子,如果不是阴差阳错的跟随了先生,就算是再有本事,最后也不过就是嫁作人妇再在家中相夫教子的命而已。现在小雨才有所有,正乐得其所,最担心的反到是怕先生你会不要小雨了。”

    陆仁道:“可你今年都二十六岁了,怎么说也得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吧?而你和子良这小子之间……”

    赵雨的俏脸稍稍一沉:“他都没点动静,我又急个啥?再说了,小雨自认长相不错,人又这么有本事,身家也挺丰厚的,真想嫁人还怕找不到夫君?”

    陆仁心说我那个时代的很多剩女就是太强势了结果反而没人敢要好不好?不过这个事,赵雨自己都没那个心思,陆仁瞎操心也没什么意义。再说白了点,赵雨是个事业心挺重的女孩子,会选择把家庭的事先放到一边到也不是不能理解。

    再对陆仁自己来说,现时点北方商道十分的重要,也的确是需要像赵雨这样能独当一面的人帮自己撑起来。真要是赵雨在这个时候说想要嫁人了,诂计陆仁还得头痛上一阵子,这一时半会儿的上哪去找合适的人?要知道赵雨不仅仅是在能力上,在对老曹那边的人际关系上,目前也没有人能取代得了赵雨。

    接下来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话题了,主要是陆仁得从赵雨的口中了解一下北方那边的局势和走向。而谈着谈着,门人忽然来报说有陆仁的故人求见,这让陆仁愣了好久都没反应过来。

    故人?要说陆仁“着陆”是在公元193年,现在已经是建安十四年的公元209,也就是说陆仁已经穿越过来十六年了,这前前后后的所结识的人的确不在少数,但要说能和陆仁攀得上交情、称得上是故人的,却好像真心没几个。即便是有,也主要是老曹手底下的那几号人,但那些人又怎么可能会跑到夷州来?

    带着一肚子的问号,陆仁向门人问道:“来人可有通报姓名?”

    “未曾。来人只说有要事求见主公,至少他事却不便明告。”

    陆仁就纳了个闷了,心说这是搞什么?跟我玩神秘流不成?不过这种来了却不通报姓名,直到见到主人之后才一个惊喜的事,貌似在那个时代也挺流行的,亦或是说大家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主人的注意?

    “算了,不管他。既然是要跟我玩神秘,没准还真有点什么要紧事也说不定。”

    心中打定主意,陆仁就吩咐门人将来人先引去偏厅,自己这里和赵雨再交待了几句之后就让赵雨回去休息,自己则是慢悠悠的晃到了偏厅。等到了地方,进入陆仁眼中的是三个人,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者,一个是二十岁上下的年青人,再就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自然而然的,陆仁就将那老者视作第一观察目标。

    而这一望之下,陆仁的确是感觉很眼熟,但一下子却又想不起来是谁。到是那老者在看见陆仁之后明显的吃了一惊,上上下下的打晾了好一阵子,这才恭身施礼道:“陆仆射,久违了!”

    陆仁一怔:“先生唤我‘陆仆射’?那还是我当初在许都时人们对我的称呼……老先生,请恕在下眼绌,虽然觉得先生很眼熟,可一下子就是想不起来先生是哪位。”

    老者笑了笑道:“果然是贵人多忘事啊!当初陆仆射在刚刚出仕于曹公之时曾经身负重伤,还是在老夫为陆仆射疗伤治病。后来老夫赴许都求官,不也是陆仆射为之引荐的吗?”

    “啊!?”

    陆仁又不是没记性,只不过刚才脑子卡住了一下而已。现在被老者这么一提醒,陆仁马上就回想了起来,抬手指向老者道:“华、华陀先生?你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你不是在天子的身边身任议郎的吗?”

    华陀轻叹道:“没办法啊!”

    说着华陀指了指那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此子是老夫族中亲友之子,但在年幼之时因伤寒入体的缘故而留下了病根。老夫虽然自认医术精妙,但伤寒一系的病症却并非老夫所擅长之事。后听闻得精擅于伤寒之道的张仲景在夷州,所以就特地的向天子告假,带着此子来夷州求医,亦可借此机会向张仲景讨教讨教。”

    “哦,是这样啊!”

    陆仁对此表示理解。华陀擅长外科,对内科却不是很在行的事,陆仁还是知道的,那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着人到自己这里来求医也很正常。再接下来,华陀就跟陆仁说他本来是不想来打扰陆仁的,实在是他想见张仲景却见不到。

    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已经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所以近半年多的时间以来张仲景一直都在忙着作最后的校正工作,完成之后就准备交给陆仁去刊印出版,换句话说就是处于一个闭关的状态,正常情况下是谁都不见的。华陀在见不到张仲景的情况下也只好跑来找陆仁,希望陆仁能帮着出一下面,请张仲景出手治一治这个少年。

    这对陆仁来说当然不叫个事,张仲景别人的面子不卖,陆仁的面子却怎么着都会卖上几分,所以陆仁马上就满口的答应了下来。

    那少年到也十分的乖巧,见陆仁与华陀的话谈得差不多,目光向自己飘过来的时候就规规矩矩的向陆仁行礼,言行举止间亦表现出了相当好的教养。

    不过陆仁对这个少年到没怎么在意,反到是觉得那个二十来岁的年青人看着也有些眼熟。但再想想吧,自己是建安六年从曹营出逃,到现在都八年有余,那么这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当时也就十几岁的样子,应该是当初自己曾经在华陀那里见过的哪个随从童子之类的。而这一类的人当初自己见得不少,貌似也没必要去问得太多。再说了,华陀好歹也是朝中议郎,身边带着几个随从那不是很平常的事吗?自己没必要连华陀的随从都去过问吧?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既然是找自己出面去请张仲景帮忙看一下少年的病,正巧陆仁这会儿手边也没什么事,就索性领着华陀三人离开偏厅,准备这就去找一找张仲景。而在走到大院的时候,甄宓和赵雨却也正好一起出来了,准备结伴去逛一逛街。

    甄宓和赵雨一个是中山人,一个是常山人,本身算得上是大同乡,而且当初这俩妹纸有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时间,严格的来说当时赵云和赵雨对甄宓姐妹还有救命之思,所以她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好。

    另外赵雨在负责北方商道之后总是能得到一些中山和常山那边的消息,回到夷州之后也常常会和甄宓说一说家乡的事情;反过来,赵雨长时间跑船,对夷州这里出产的一些新东西会不得而知,甄宓这时就会给赵雨解说一下。所以今天在陆仁那里办完正事,赵雨就去找甄宓聊天,然后就约着一起出来走走……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回

    甄宓和赵雨准备出去逛街,而陆仁对这种事基本上是不会阻拦的。女人们这种逛街的劲头一涌上来,硬要去拦岂不是自找白眼?所以在见到二女的时候,陆仁就顺便的打了个招呼,顺口说了一句“早点回来”。

    本来这也没什么事了,双方各出各的门就是了,可是跟在陆仁和华陀身后的那个青年脸色却变了变,下意识的往华陀的身后躲。只是他不躲还好,这一躲反到引起了赵雨的注意……别看赵雨总是一副娇巧柔弱的样,可实际上赵雨是习武之人,而且武艺不弱,因此对这一类的事情反应十分敏感。

    眼见着那青年往华陀的身后躲,赵雨马上就一眼扫了过去。可就是这一眼,赵雨当时就愣在了当场,继而就指着那青年惊呼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换到陆仁一愣:“怎么?小雨你认识他?”

    赵雨道:“怎么会不认识?他是……”

    话到这里赵雨却及时的收住了嘴,再看了看四周之后向陆仁递去了一个眼神。陆仁会意,再稍稍的皱了皱眉之后,又把一脸无奈的华陀三人领回了偏厅。但是这一回,不相关的侍从什么的全都给轰了出去,厅中只有陆仁他们而已。

    看看差不多了,陆仁这才向华陀问道:“华先生,刚才我以为他是你的随从,所以也没留意什么,但能让小雨如此惊讶的人,想来也不会是什么等闲之辈。我现在不让小雨马上开口,是想给华先生你留个面子,所以还是请华先生亲口告诉我他们到底是谁吧。”

    此刻华陀的脸上除了无奈还是无奈,但还未等华陀开口,之前一直都是低垂着头,一副恭敬的仆从之态的年青人却昂然的抬起了头,身上的气质也为之一变,颇有着几分上位者的姿态,向陆仁一拱手道:“义浩贤兄,这多年未曾谋面,看来你确实是不记得我了。”

    那怀病少年也向陆仁施礼,但礼节已经变得不同。说明一下,汉时的礼节根据身份阶层的不同是有差别的,而之前青年、少年向陆仁施的是布衣之礼,但现在所行的却是同份之礼,意思就是他们的身份、地位、辈份什么的与陆仁相同。再看这少年也振声道:“义浩贤兄,你旧日尚在许都之时,我不过是个几岁大的孩童,与你亦谋面不多,你不认得我确也在情理之中。”

    被那青年唤作“贤兄”到也罢了,可是被这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唤为“贤兄”,却让陆仁有点哭笑不得,要知道陆仁今年都快四十岁了:“你今年才多大啊?若以年齿而论,我完全可以当你的长辈了。”

    少年不卑不亢的回应道:“吾父为贤兄长辈,吾与贤兄自然是同辈论交。”

    陆仁摆摆手:“行了,不扯这个。你们到底是谁?听你们的话,我当初和你们好像还有点交情?但我真想不起来我曾经和你们打过交道。”

    青年与少年对望了一眼,那少年先开口道:“吾名冲,字仓舒。”

    青年跟着道:“贤兄,我是子桓……”

    听到“仓舒”的时候,陆仁就已经是喉间翻涌;再听到“子桓”这俩字,陆仁就险些一口老血众喉咙里喷将出来。这玩笑也开得太大了吧?曹冲和曹丕?这俩货怎么跑到夷州来了?这老曹的胆子是不是也大过头了点,居然敢让这俩货到夷州来?还真不怕自己随手就把这俩货给扣下来当人质?

    不过在这个时候,陆仁却也明白了华陀为什么会这么悄无声息的来到夷州。其实以华陀与陆仁的交情,完全可以直接跟赵雨说,赵雨自然会安排个上好的vip舱给华陀,但华陀却是混在一般来夷商人中到夷州来的。而且华陀如果不是见不到张仲景,也根本就不会专程的跑来找陆仁帮忙,甚至在见到陆仁的时候,不也都没有介绍过曹丕和曹冲吗?这要不是正好被赵雨给撞破了,华陀带着这俩货办完正事,再顺便的在夷州转上几圈就回去,这尼玛谁知道啊?

    一想到这里,陆仁也忍不住在心中暗暗的咒骂,心说我这真的是在玩游戏了不成?怎么来我这里搞“密侦”活动的家伙,还都他喵的是些有份量的家伙?之前是孙权和鲁肃被自己撞上,这回又跑来老曹的俩儿子……好吧,华陀带曹冲过来看病是真的,但你曹丕又跑来凑什么热闹?

    说实话,这也是陆仁的脑子一时之间没能转过弯来。曹丕后来接任了老曹的位子是不假,但在此之前不还有一段“夺嫡之争”吗?而现时点正是才华出众的曹植最为风光得意的时候,曹丕碰上曹植,老实说真没有什么表现自己的机会。而这次曹冲要来夷州看病,对曹丕来说就是一个向老曹好好表现一下的机会,所以就自告奋勇的说要担起一个兄长照顾弟弟的责任,顺便的也要帮老曹从另一个方面探一探夷州的虚实。

    至于老曹敢放曹丕过来……这个事还就真不知道老曹是怎么想的了。或许老曹是认为陆仁这会儿正忙着和孙权干架,经常的会不呆在夷州,所以曹丕的完全有所保障?说真的,老曹的心思要是能猜个透的话,那老曹也就不是老曹了。

    这些姑且不作多论,现时点的陆仁还真不好对曹丕和曹冲下什么手。原因很简单,陆仁这不打算利用老曹来逼迫着孙权主动的向自己议和吗?那在这个时候,陆仁又哪里能去得罪老曹?真要有点什么动静,可别整得老曹和孙权联手对自己动刀子。

    无奈的叹了口气,陆仁索性装起了傻,指着曹丕和曹冲道:“你们谁啊?我不认识你们。你们跟着华先生到夷州来看病那就快去办正事吧,别的事我也懒得多问。”

    都没笨人,曹冲更是小小年纪就聪明过人,一听陆仁的话就明白了陆仁的意思,赶紧的向陆仁重新见礼,但曹丕这头却没什么反应。陆仁好奇之下望将过去,心中却为之哑然了,因为曹丕这魂淡的目光死死的望定了那边座中的甄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