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624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624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对陆仁来说,这些问题根本就不存在好不好?因为杨彪、孔融也好,虞翻、廖立也罢,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属于士人阶层,说白了他们就都是士人的偶像,而当时的政坛可以说就是士族阶层的专属地盘,统治者们都得看士人阶层的脸色,那么这些名人其影响力都会直接性的影响到统治者们的执政领域,这当然会被当时的执政者们所忌惮。

    可陆仁与陆兰却不是这么回事。首先陆兰和士族阶层有根毛线的关系,陆仁需要的也仅仅是一个娱乐型的偶像而已,并不需要那些烦人的士人偶像。如果真需要士人阶族的偶像……嘿嘿,夷州不还有个郑玄郑老爷子在吗?谁敢在他的面前狂?

    其次,夷州其实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士族阶层,基本上都是处于当时社会观念里中、下层的平民百姓,士族阶层的影响力基本上可以不去考虑,而且相对应的,娱乐型的偶像也更容易被夷州的民众们所接受。然后陆仁与陆兰之间那是什么关系?陆仁真有什么需求的时候,陆兰会不站出来帮陆仁振臂高呼?再到那个时候,可就千万别小看娱乐型偶像们的影响力了。君岂不见在现代社会中拍广告的往往都是娱乐明星,而文人明星拍广告的话……基本等同于零吧?而这些在当时又有谁能比陆仁更清楚来着?

    再次,那就是陆仁自己心里的一点私心了。陆兰这都跟了陆仁多少年了?可直到现在,跟在陆仁身边的陆兰却又只是个什么身份?真要论起来,陆兰只是陆仁身边的一个小侍女好不好?这是陆兰在夷州的人气值高,大家都在有意无意的避开这个事,甚至可以说“兰郡主”这样的一个称谓,就是大家在下意识的将陆兰的身份抬高,不愿将陆兰视作陆仁身边的小侍女。

    陆仁心里其实很清楚这个事,对此也是持以一种默许并赞同的态度。而对于陆兰,陆仁其实也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的。或许陆兰一直是在努力的想成为陆仁身边的第二个婉儿,而陆仁又何尝不是把陆兰当成了婉儿留下的一个影子?但陆仁却又不想陆兰变成第二个婉儿……说起来有点难以解释了,总之简单点说,陆仁就是希望陆兰能够过得好,能够自己自立,而不是一直像现在这样呆在他的身边当一个小侍女。

    其实在此之前,陆仁也试着让陆兰去做过一些事情,比如说监管夷州小城的城防维修,去监督莽甲新城的修建工作。严格的来说,陆兰做这些事做得只能算是平平无奇,如果不是因为跟随陆仁的时间长,有一些相关的经验在,可能会被陆兰给整得一塌糊涂也说不定。

    毕竟人都有自己更合适的位置,陆兰明显不怎么适合那些位置。所以后来陆仁借口说貂婵需要有人照顾,不动声色的又把陆兰给调回了自己的身边。而在此之后,陆仁一有时间也会考虑应该把陆兰安排到哪里才合适。

    不过人嘛,总会出现惯性思维与选择性的失忆与遗忘的时候,陆仁可以说想了很多很多的地方,还就偏偏把明星与大众偶像这一块给忘掉了,当然这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直到今天在节庆的舞台上闹腾了这么一场之后,陆仁才猛然发觉最适合陆兰的位置其实就放在自己的眼前,自己却一直没有查觉到。而在另一方面,雪莉的扩音器与留声机已经搞出来了,这种大众传媒的载体,也有着足够的条件让陆兰成为这个大众偶像……

    “雪莉,扩音器和留声机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雪莉愣了愣,回应道:“留声机想要投入量产显然还不是时候,但是扩音器到是没什么问题了。事实上在这次的节庆成功展示过之后,我还想向你申请预算,准备把我们的广播媒体系统给搞出来。当然开头的规模不会大,主要是放置在一些重要的地区,这样对我们的政令下达、消息传播都会有不小的帮助。另外嘛,也可以兼顾着一下民众阶层们的日常娱乐。”

    “应该的,我回头就批给你。”

    陆仁点头表示赞许。在座的甄宓和刘晔不懂这个,可陆仁明白信息传媒这东西的用处有多大。政令下达?那是小意思,传播消息、影响舆论才是大用处好不好?不过在此时此刻,陆仁想到的却是另一个方面:“留声机的量产与销售固然还太早,但雪莉你那里的录音室应该已经没问题了吧?对了,之前小兰演出时的几首伴奏乐,就是你事先灌录好的唱片吧?”

    雪莉点头:“没错。为此我找来的乐师没少在我那里吃够苦头。不过他们还不知道我最后是把他们成功合奏的曲乐给录成了唱片……就是报废的唱片也着实不少。”

    陆仁笑了:“这都无所谓,很多事情总是要有这些前期投入的。雪莉啊,我现在问你一句,如果让小兰去灌录下一些歌曲的唱片,你在广播的时候播放出来会不会有问题?”

    雪莉道:“那能有什么问题?啊……师兄,你真的打算让小兰她……”

    陆仁道:“没错,我就是想让小兰成为我们的夷州明星,让她成为大家心中的夷州之花。而且这不仅仅是在为我,更多的是我想让小兰她走出自己的路。有些事你该明白,我珍惜小兰,所以更想给她一份属于她自己的自由天空,而且这也是我当初向她许下的承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五十三回 忽有使至

    陆仁与雪莉、甄宓、刘晔正在酒肆里商量着有关陆兰的“造星”计划,忽然码头那边传了消息过来,就是糜贞的商队已经回来了,过会儿就会靠岸。

    等陆仁带着雪莉他们几个赶到码头的时候,码头这里已经热闹了起来。糜贞的船队是于建安十三年刚开春就自夷州出发,本来预定的时间是一个月打个来回,可是因为糜贞在荆州与江东地界上连接碰上了一些事情,所以用去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到现在都快三月了才回来的。当船只靠岸,糜贞踏上了夷州码头,忽然伸了一个十分夸张的懒腰,自顾自的笑道:“回来了回来了!终于可以不用再那么拘束了!”

    “阿贞!”

    听到唤声,糜贞寻声望去,见陆仁领着几个人正在赶过来,赶紧整理好服饰,待陆仁赶至跟前故作恭敬一礼道:“夫君,妾身奉夫君之命行商荆襄,今幸不辱命!另外在回航途中路经吴境,吴候孙权遣使随船而至,另有吴候亲笔书信在此,请夫君过目。”

    陆仁愣了愣:“吴候派了使节来?”

    糜贞点头,陆仁这才想起来糜贞刚才的言行举止到的确是很正规,只不过陆仁还以为那是糜贞在和自己开玩笑。不过话又说回来,陆仁现在是夷州牧,身份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与孙权相比算是平级的存在,而孙权知道自己马上就要面对曹操这个强敌,一些事自然会做上一做,那么派使节到陆仁这里来通通气到也正常。

    “使节何在?”

    糜贞应了一声,正准备派人上船去请人,好像想起了什么又转回身来向陆仁道:“夫君,吴候遣来的两位使者夫君也都认识,只是……”

    “怎么?”

    糜贞犹豫了一下,却稍稍的摇了摇头:“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先和夫君打个招呼,好让夫君心中有些准备。”

    陆仁心中一动,问道:“来使何人?”

    糜贞道:“夫君一见便知,且等侍者去请来吧。”

    过不多时侍从领着两个人来到陆仁的面前见礼,陆仁一见二人便惊道:“原来是你们!”

    东吴来使居然是一男一女,男的是陆逊,女的竟然就是孙尚香!

    陆逊还是老样子,依旧是那么恭谦有礼,恭恭敬敬的向陆仁施了一礼道:“陆夷州,一别年余,一向可好?今日陆逊奉吴候之命前来夷州与陆夷州示之以交好之意,此诚孙、陆两家之愿也。事有轻重,务有公私,且待两家公事办妥,再容陆逊与陆夷州稍叙同宗之情。”

    望见陆逊,陆仁心情复杂之极的看了陆逊好几眼,这才缓缓的回礼道:“正该如此……车马俱已备下,请吴使登车赴馆驿稍歇,容陆仁先行置酒为吴使洗尘。”

    这对“同宗”兄弟相互礼罢,又对望数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几分难言之意。陆逊先低头避过,由侍者领着上车去了。

    陆逊完了轮到孙尚香。其实孙尚香去年的时候就来过,但是当时孙尚香算是自己偷偷跑来的夷州,并没有什么正式的身份,后来到临过年的时候,陆仁也大大方方的放孙尚香回去过年。现在一转眼就快到三月了,陆仁也没指望过孙尚香会再来夷州,却没想到孙尚香这次会作为正式的使节再度来到夷州。

    这些且先不论,只说对比起陆逊的谦谨,孙尚香就显得要洒脱许多,大大方方的向陆仁拱手一礼道:“陆夷州,一晃就是数月未见了……哎?比起前些时候,你似乎变得憔悴了一些?且容尚香直言,陆夷州你可不要太过劳累,多注意些身体啊!”

    陆仁哑然,心说我今天是嗨过了头,人有些累好不好?当下也随意的笑了笑道:“郡主为何会同队而至?”

    孙尚香笑道:“我是正使,伯言是副使啊。只是我来夷州以游玩的成份居多,正事全得是伯言去办。我这个东吴与夷州交好的正使到有些名不副实了。”

    陆仁道:“郡主说笑了……请上车先赴馆驿暂歇吧。”

    孙尚香知道现在不是说些杂话的时候,复又向陆仁一礼便准备上车。只是走出两步孙尚香忽然又转回身来道:“陆夷州,如果可以的话,尚香想和以前一样住在夷州的别院之中,而不是住在官驿里。尚香也知道这样有些不合礼数,只是到了夷州,尚香不想太过拘束。”

    陆仁目询糜贞,见糜贞微笑点头便回应道:“郡主既然有意,又明言是来夷州游玩,正事全交由伯言来办,那就随郡主之意吧,陆仁自当恭敬不如从命。正好这几天日是我夷州节庆,郡主可以凑凑热闹。”

    “夷州节庆?我居然来得这么正好?”

    孙尚香有些放肆的一笑,马上就凑到了糜贞的身边,两个女生开始低声的说些悄悄话,挤上了同一辆马车。陆仁见状无可奈何的耸了耸肩心道:“到底是一个娇纵惯了的小女生,很难正正经经的长久一点……罢了,反正真正的正事得是和陆逊谈,就由她去吧。至于孙尚香,有糜贞帮忙看着,应该没什么问题。”

    ——————

    入夜时分,陆仁在夷州府衙设宴款待陆逊与孙尚香。虽说是正式的饮宴,但宴中并没有提及到什么有关于夷州与江东之间的事,毕竟只是“示以交好之意”,没有什么别的事要办,说白了就是大家拉拉交情,喝个酒聊聊天也就差不多了。

    到是孙尚香和貂婵、陆兰这一帮子女将全部凑到了一块儿,谈些什么旁人也不清楚,只知道她们聊得开心、喝得尽兴,就连一向成熟稳重的蔡琰都喝得有了几分醉意。至于如貂婵、糜贞、香香这样性子比较活的女将甚至敲着酒杯行起了酒令。老实说,这也就是在陆仁整得比较开放的夷州,若换在中原他处指不定得闹出什么事来。

    相比之下男席这边就安静许多,一个个都把持着风度,你敬我饮我敬你干的。陆仁与陆逊谈着一些杂话,不过二人的神色都有些不太自然。

    这一宴也算是尽欢而散,至次日陆逊代表东吴正式在府衙中向陆仁递交孙权的书信,同船送来作为东吴言和礼品的礼单也一并奉上。所谓公事公事,往往也是程式化的代名词,反正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回事,总之东吴与夷州交好的事也就那么回事。

    大事议定,陆仁请陆逊先回驿馆去休息,自己坐在厅中望着孙权的书信发呆。一旁的刘晔见陆仁如此便发问道:“将军心中所虑何事?”

    陆仁沉思了许久,把孙权的书信递给刘晔道:“子阳,你看这份和书有什么意义吗?”

    刘晔摇头道:“依在下之见,这所谓的书信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可言。试想将军如今坐拥夷、泉两地,暗中也掌控着与孙权积仇的山越诸族,换言之将军危及着东吴的南面群山与沿海各地,乃是孙权的心腹大患。孙权在此时遣使来示以交好之意,乃是迫于势,必非其本心。”

    陆仁道:“是啊,老曹操现在已有兵马屯于荆襄,再等到老曹过来的时候,随时随地会越江直取江东,孙权根本就没有能力在南北两面同时开战,所以选择了和不想打仗的我交好,他好全力应对老曹的大军。

    “其实这些本来就是我的设想。我可没那么足的劲头和孙权干起来,他要与我交好,我这里就来个顺水推舟好了。这样可以坚定他北拒老曹的决心,眼光不放在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