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597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597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的进来,很可能都会让这些人学子文人为之疯狂。

    往俗了说,陆仁要靠印刷业来赚钱赚声望赚影响力,书籍资料什么的不多不全那怎么能行?而当时一般的世家宗族,家里的藏书能有个几百卷、上千卷就已经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但是想和陆仁比一比的话就麻烦你靠边站吧。

    而且还有一条,就是陆仁这里的书除了多且全面之外,还有很多可以说是当时的孤本、善本,这可是当时的许多文人士子万金难求的东西。就比如说当初蔡琰那里的存书吧,那可是蔡邕留下来的宝贝,其中就有很多是当时的孤本。如果是按照原有的历史进程,当蔡琰被曹操从匈奴那里接回来的时候,顺嘴说还能把遗失的千余卷默写出来个几百卷,曹操可是派了专人去蔡琰那里进行抄录。

    当然了,现在的情况是蔡琰的那些书在那个时候被陆仁的一把火给烧掉了。不过那个时候的蔡琰还年轻,状态好且记忆力强,陆仁又提供了足够好的条件给蔡琰,蔡琰自然是把那些书卷重新写出来的很多。如果说原有的历史进程中蔡琰是重写出了五成,那么到现在这个时候,蔡琰就是重新写出来了九成左右,其中就有很多很多是原本彻底遗失了的孤本。这些孤本要是拿出来再印刷发行……呵呵吧。

    单凭蔡琰也肯定是不够的,但夷州本身还有个“州之重宝”的郑玄。郑老爷子的藏书就不说了,再加上郑老爷子的一些著作以及对各类经卷的注解,可都是相当有价值的东东,而陆仁想要从郑老爷子那里弄过来也就是一句话的事而已。

    再接下来,陆仁派出去的那些商队按照陆仁的意思,除去常规的贸易之外,也很注重对当时的各类书籍进行收集,收集回来之后则会交于郑老爷子和郑老爷子的一些弟子们进行相应的遴选与抄录。

    有着这样的一些条件,陆仁这里的文献资料自然会渐渐的多起来。再加上陆仁这里有系统的印刷体系顶着,以及夷州远离中原地区战火的先题条件,陆仁的这个文献资料库说是当时最大的资料库并不足为过。至于所谓的皇家典藏库……献帝刘协当初从长安逃出来的时候跟乞丐都没多大的分别,饭都吃不上了,谁还顾得上书来着?遗失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瞎扯了一大堆,只说刘晔和徐庶在陆仁的书房里面翻阅书籍,除了是以参谋的身份帮陆仁即时解答之外,也是在挑选夷州下一批要作为印刷业主打产品的文献。至于什么推广文化、扩大夷州的影响力就不说了,这玩意儿在内陆各地区的几次发售所带来的利润,那可是让刘晔与徐庶都为之汗颜的。

    三个人都在忙着手头上的事情,雪莉却突然赶到了书房,招呼也没打就把手中的一份电文递给了陆仁:“主……师兄,糜贞从荆州发来的急电!”

    这一声“荆州发来的急电”当时就让陆仁、徐庶、刘晔都是一愣,各自手上的事情也都停了下来。陆仁接过来之后只是扫了一眼脸色就为之一变,急忙挥挥手让侍从都退出了书房,徐庶和刘晔也都凑到了陆仁的身边。都知道陆仁这次是把糜贞派去了荆州,而糜贞在这个时候拍一封急电回来,就肯定是意味着荆州那边有了大的动静。

    侍从都退了出去,陆仁这才重新检阅电文。几眼过后,陆仁就猛的一拍桌案,气苦道:“怎么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

    一转手把电文又递向了徐庶与刘晔,二人接过来各自看了一下,脸上也跟着变了色。这两位,一个曾经是曹操那边比较有战略眼光的谋士,一个是在刘备的麾下呆过一段时间的智者,所以他们只要一看糜贞拍回来的急电,就知道荆州那边将会有些什么样的动静。

    房中一时之间静得有些可怕,许久过去之后陆仁才压低了声音道:“刘表一死,刘琦和刘琮这两个派系的人马马上就会闹腾起来,这我到是早就有所预料的,只是没想到刘表居然会死得这么突然。”

    还一句话陆仁没说,那就是任陆仁怎么想,却也没想到刘备竟然会玩起了政变这样的手段。准确的说,刘备那头现在是准备动手,但还没有闹起来。因为刘备在刚刚抵达襄阳的时候,处于被诸葛亮夫妇半监视半软禁状态的糜贞才终于找到机会脱离了一下诸葛亮夫妇的视线,急急忙忙的拍了这份只有二十几个字的电报给陆仁,大致的说了一下刘表已经在不久前病死,而刘备作好了准备要和蔡瑁集团争夺荆州的事。

    站起身来回的踱了两圈,陆仁向雪莉吩咐道:“雪莉,你马上去给糜贞回电,让糜贞也别管什么钱和货了……就这样回电吧,扔光货物,火速归还。”

    雪莉应了一声回电去了,徐庶与刘晔对望了一眼,刘晔便上前问道:“将军,荆州现在的局势你是如何看待的?”

    “如何看待?”

    陆仁气苦的笑了笑:“我现在郁闷得要命!刚才我不都说了吗?我早就知道刘表一死,荆州那边就肯定会出大事情,可他吗的想不到刘表死得还真是时候!早不死,晚不死的,偏赶上我这次让糜贞带队过去他就死了。

    “这丫闹的,如果是别的糜氏子弟带队再碰上这场事到也罢了,了不起我就是丢掉点人手,最多最多也就是扔掉那三十来只明轮,亏点钱而已。可是糜贞被挟持之后,没准在旁人的眼中就是这场事我也参予在其中,这尼玛到时候很多方方面面的我不好交待!你们到是说说,我这次干嘛要犯这个浑?为什么偏偏就要派糜贞去荆州?”

    徐庶和刘晔又对望了一眼,然后是徐庶开了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都知道刘景升已然时日无多,荆州的局势会变得扑朔迷离,这个时候兄长你必须得委派一个得力之人去荆州那边打探消息,暂时来说也只有糜夫人可担此任。”

    陆仁叹了口气,又踱了几个圈之后才道:“不管怎么说,得让糜贞赶紧从荆州脱身归还。还好她毕竟是糜竺的妹妹,又是我的夫人之一,刘备和孔明应该也不敢对她做什么过份的事,所以糜贞要从荆州脱身也应该不会很难。总之不管是刘备也好、蔡瑁也罢,别他吗的把我给拖下水就行了,我可没空搅到他们的这滩子浑水里面去。”

    刘晔点了点头。相比起都在荆州呆过的陆仁与徐庶,刘晔不是很清楚荆州那边的一些情况,所以开口问道:“将军、元直,依你们看这场荆州之争,是谁能取胜?”

    徐庶没说话,陆仁则是摇摇头道:“要我说,刘备和蔡瑁都是傻叉!他们这个时候动上手其实谁都占不到便宜。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也必须尽快动手,明知是傻叉也得争着去当一当。”

    顿了顿,陆仁接着道:“刘备和蔡瑁其实是谁都吃不掉对方的。蔡瑁是荆州土著,根深蒂固;刘备则是雄才大略,善得人心。所以除非是一口气把对方的头面人物全都给做掉,否则就肯定会闹出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而按照糜贞拍回来的电报,刘备显然是想在刘表的灵堂上动手除掉蔡瑁,只是刘备会这么想,蔡瑁难道就不会这么想了吗?如果说有一方没有作准备的话,事情到还好办,可是现在双方都有准备……呵呵,所以我才会让糜贞什么都别管了,赶紧的从荆州回来,免得在乱军之中玉石不分。”

    刘晔点头道:“将军说得不错。他们的确是谁都吃不掉谁,可是动手的话就还有点希望,不动手则是坐以待毙。”

    陆仁道:“所以我才说他们明知道是在当傻叉,却也只能争着去当一当。事情如果动作够快、做得够好,那他们就可以争取到一个把荆州的局面稳定下来的时间差。蔡瑁就不说了,他本身在荆州就根深蒂固,要把荆州稳定下来不难;真正需要点时间的是刘备,不过刘备有大公子刘琦来当门面,而且荆州有很多人支持刘备,要是有点时间给刘备,刘备自然是可以将荆州牢牢的掌握在手里。”

    徐庶跟着开了口:“只可惜刘皇叔怕是很难得到这样的时间了。按赵雨从河北那边发回来的消息,曹公一直在整军备战,随时都可以南下荆襄;而江东孙权也一直对荆州虎视耽耽,荆州一但发生动乱又不能速平的话,孙权也肯定会有所行动。而且刘琦这次是从江夏调动了一些兵马去襄阳,江夏的守备……荆州这回是要大乱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一十六回 箭拔弩张

    “……荆州这回是要大乱了。”

    徐庶说完这话,便与刘晔一同将目光望向了陆仁,那意思很明白,就是想问问陆仁是准备如何去应对现在的这个局面。

    面对二人的目光,陆仁叹了口气,从抽屉中取出了记事本扔到了桌上:“我早就料到会有现在这样的事情发生……哦,我的意思是说荆州将会成为新的战场这是很多人都早就看到了的事情,怎么会不点准备?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突然,险些都把老婆给赔进去了。这里是我之前想好的一些事,你们不妨先看一看,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建议。”

    徐庶和刘晔取过记事本翻看,才看了没几条,眼中就各是惊异的神色。粗略的看完,刘晔忍不住向陆仁道:“将军,这几方争斗之时,你为何要扩大商队?”

    陆仁道:“很简单,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捞我们的。特别是荆州地区一但发生动乱,就肯定会产生出大量避难的流民。而且不止是荆州,只要是有点眼光的人,都会明白老曹不会放弃荆州这块地头,那么到老曹打过来的时候,荆州多半也会落入老曹的手中,那么老曹接下来的目标就将会是江东各郡,所以在江东各地也会有很多逃难的人。现在你们说说看,这么多人要是逃难的话,又将会是逃往何处?”

    刘晔道:“以现在的时局,不外乎川中、交州,再就是……”

    陆仁阴险的一笑:“之前我为什么要急着讨来官职和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不就是为了告诉那些人有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在等着他们吗?”

    说着陆仁转头向徐庶道:“除了水路,元直你那边也要抓紧。荆南数郡与南海(不是指现代的南海,在那时指的是广东和广西的部份地区)相连,虽然有群山的阻隔,但肯定也会有很多流民从这条路过来。”

    说着陆仁一反手在地图上指了指广州的位置:“这是个很关键的地方,你过几天到了泉州之后,马上就派人去这里准备准备,尽可能的把流民引导到我们夷州来,别让他们跑去了交州那边便宜了士家。”

    徐庶和刘晔各自点头,陆仁则是收回手再活动了一下肩背,仿佛是在自言自语一般的道:“不是我重文轻武,不知武备军事,所以才在这里看似拼命一般的在搞着这些文化产业。这么说吧,荆州之前为什么会成为一片安宁富庶之地?不就是因为中原战乱的时候,刘表在荆州固守不出而且大行教化的缘故吗?有这样的前车之鉴,我们现在也当一回刘表与荆州也挺不错的。当然了,回过头来我可不会像刘表那样不知进取。”

    ————————————————————

    接下来的几日,刘备作为刘表丧事的主丧人忙里忙外的不可开交,襄阳百姓知道是刘备在主持也都心安不少。甚至有人在猜测,会不会是刘备接上刘表的位子,成为荆州之主?

    深夜,蔡瑁与刘备两方都在暗中密议,各自分派人手去为次日下葬途中的事作最后的准备。蔡瑁那边不用多说,刘备这边正在向刘琦细细询问些什么。

    “贤侄,军师那里可有什么消息传过来?”

    刘琦一脸的气愤之色,回应道:“叔父,军师传过话来,四千军兵已尽皆隐入糜氏仓库,只等令下便可动手抢攻襄阳各处要点。”

    刘备道:“话虽如此,只是贤侄为何脸上尽是不平之色?我虽猜测令尊是为蔡氏所害,但苦无证据……”

    刘琦就差没吼出来了:“还用什么证据?我悄悄的差人去府中打探过,原先伺候家父的那些近侍下人已经一个都寻不见,也没打探到过有哪个是被辞退返家的。如果不是蔡氏心虚,暗中杀人灭口又岂会如此?”

    刘备慌忙捂住刘琦的嘴道:“贤侄禁声!需防隔墙有耳!”

    刘琦被刘备这样按住,过了一会儿才平静下来,向刘备一揖到底,眼泪也流了出来:“家父定然是被蔡氏暗中毒害,琦如今已是无依无靠之人,除了叔父之外琦再无可依之人。叔父既然已早就作好准备,琦亦斗胆请叔父大胆去做,为家父报此大仇!事成之后,琦愿以将荆州之主相让叔父!”

    刘备忙道:“使不得使不得,大公子何出此言?兄长被蔡氏毒害,备自当为兄长报仇!再者嫡长接继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