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498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98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间,一双小手捂住了陆仁的双眼,但还没等那双小手的主人说话,陆仁就没好气的先开口道:“小兰你闹够了没有?松开。”

    陆兰讪讪然的收回了手,腰枝一扭背靠到了护栏上,向陆仁笑而问道:“大人怎么一猜就是知道小兰?”

    陆仁摇摇头:“咱们家里这上上下下的,可能除了你之外,没谁会有这个胆子和这份小孩子一般的心境。阿秀虽然偶尔会来上一下,但她现在正在忙着手边的事情,没那个功夫到我身边来和我开玩笑;糜贞也会和我这样闹上一下,但她这会儿正率领着长江水道的船队,不在我的身边,那么也就只有你会和我闹上一下了。”

    陆兰撇了撇嘴,又问道:“大人,这几个月小兰不在你身边,大人你有想过小兰吗?”

    陆仁的嘴角抽了抽,干笑道:“不说这个行不行?”

    陆兰狡黠的一笑:“那就肯定是有想过小兰了。”

    陆仁无语了一阵,摇摇头准备扯开话题:“小兰啊,你知不知道孙权他……”

    陆兰打断了陆仁的话:“不用说,小兰其实多少早就猜到了一些。”

    陆仁奇道:“你猜到了一些?”

    陆兰直回了身子,在陆仁的眼前十分优雅妙曼的打了个旋,这才向陆仁笑道:“大人啊,你家小兰姿容瑞丽、知书达礼,自然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因此会有些狂蝶浪蝶喜欢上你家小兰,好像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吧?”

    陆仁用很异样的眼光上下扫晾了陆兰许久,这才轻叹道:“是啊,当初乳臭未干的小丫头,不知不觉间早就已经是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了。”

    陆兰的小嘴嘟了嘟,学着陆仁的样子趴到了护栏上。不过这一趴之下,却使得陆兰的曲线尽显,至小是那小屁屁翘得十分之高。陆仁这一眼望到,都忍不住强咽了一口口水。

    这边陆兰没好气的瞪了陆仁一眼,不过接下来的语气到没了之间的调皮:“在吴候府里呆了几个月,一开始的时候还没什么,可是渐渐的下来,每次见到吴候孙权的时候,他就总是会用大人你现在的这种眼光来看小兰。小兰又不是笨蛋,哪会看不出孙权对小兰动了心思?再后来直到昨天,吴国母忽然问及小兰是否有定下婚姻,小兰就猜到吴国母的用意了。”

    陆仁的嘴角又抽了抽,再摇了摇头,问道:“小兰,你今年毕竟都二十岁了,那你有没有想过要嫁人的事情?”

    陆兰摇头:“没有,因为很多事情小兰都还没有想明白。所以在此之前,小兰仍然想和以前一样守在大人的身边。大人,你该不会是想让小兰赶紧嫁出去吧?可是大人你曾经向小兰亲口许诺过的,小兰如果不愿意,你绝对不会强迫于我,大人你可不能食言而肥哦!”

    陆仁赶紧摇头:“不会不会,我可不希望小兰你因为我的错误决定而抱憾终身。”

    陆兰看了陆仁好一会儿,忽然黯然下来,同时很认真的道:“大人,如果哪天大人需要小兰去嫁给谁的话,小兰会尊从大人的意思……”

    陆仁直接就打断了陆兰的话:“别去想这一类的事情,以后也不准你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兰丫头,你要知道,你是除了婉儿之外,与我最亲近的女孩子,在这一点上甚至连文姬她们都比不上你。不管以后会怎么样,但我真心希望你这丫头以后能过得幸福快乐。那些人世间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我也希望能与你扯不上任何的关系。”

    陆兰咬了咬嘴唇,忽然伸出手从背后抱住了陆仁的腰间,在陆仁的耳边低语道:“小兰这么漂亮可爱,大人你又是个好色之徒,所以大人你肯定是舍不得小兰的对不对?要不是这样,也不会一见小兰回来,就急急忙忙的启航出海了。”

    “我……”

    陆仁被陆兰整得有些说不出话来。支唔了好一阵子之后才正色道:“你个死丫头,这里面牵扯到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你想像得那么简单。跟你说了你也不懂,我也不想你介入到这一类的事情里面来。不过……”

    “不用不过!”

    陆兰嘻嘻一笑,松开了抱住陆仁的双臂,以一个十分清纯可爱的pose站在了陆仁的面前:“反正小兰知道大人的心里真的是有些舍不得小兰就行了。对了大人,旁人都说小兰是大人你的禁脔,小兰对此可是毫不介意的哦!”

    说着陆兰就把双手背到了身后,一蹦一跳的回到了舱室之中。陆仁看着陆兰那俏丽可爱的背影,不由得摇摇头暗自苦笑道:“这丫头,又在撩拔我了。不过她说得对,抛开那些乱七八糟、错综复杂的关系,我还真是打心里舍不得这个小丫头。唉,我这算不算是已经有了些罗莉控的邪恶倾向了?还是说,我其实本来就是个猥琐大叔?”

    忽然间回想起了刚才陆兰那翘着小屁屁的诱人线条,陆仁便抬手在自己的脸颊上轻轻的抽了那么一下,暗骂道:“又忘了,这丫头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小萝莉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八十回 暂还夷州

    却说陆仁在陆兰被吴国母放回来之后,急急忙忙的就命令船队启航出发,数日之后就回到了夷州小城。不过这一回来,陆仁到是很意外的看到了一个人——徐庶徐元直。

    “元直,一晃半年有余,一切可曾安好?”

    徐庶微笑着向姜游点了点头,表示大致上没什么问题。至于徐庶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夷州这里……之前徐庶按陆仁的吩咐,以水镜先生的弟子“单福”的身份先投奔刘备,除了帮一帮刘备之外,陆仁也是想由徐庶来保证刘备这一时期的走向别走偏。

    再有一个,就是陆仁想看看徐庶会不会如历史上那样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备,如果真要是出现那样的情况,陆仁也可以早作准备。毕竟刘备拉拢人心的本事,陆仁偶尔想想都觉得心中泛寒。

    最后最后,陆仁也是想让徐庶在刘备的手下得到锻炼的机会。

    而以现在的情况嘛,徐庶虽然在刘备的帐下,但要说重用却还差了一点,不过再怎么说,现在的徐庶也终归是刘备手下的军事参谋长。而这次徐庶会突然跑来夷州,却是徐庶自己向刘备请的命,搭乘糜贞的船队到夷州来向陆仁求点援。

    至于求的什么援……说白了就是刘备最近的手头比较紧,想找陆仁帮忙整些军需物资。但是陆仁这个时候不在荆州,糜贞又作不了这个主,刘备只好专门派人到陆仁这里来一趟。不过对于徐庶来说,在办正事的同时,还可以回来看望一下自己的老娘。

    这些对陆仁来说都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基本上都在陆仁预定的计划之内。唯独让陆仁觉得有那么点好笑的事情,是徐庶与诸葛亮居然“擦肩而过”了……准确的说,是诸葛亮夫妇就是搭乘糜贞这一次的船队回的内陆,但是诸葛亮在柴桑的时候就下了船,诂计是顺路考察东吴那边的情况去了。而徐庶却是在糜贞回航的时候,在江夏那里上的船。所以这对好朋友就这么生生的错过了一次见面的机会。

    不过徐庶会在江夏登船也是在情理之中。原本应该在建安十二年才死的黄祖,由于陆仁的从中使坏,早早的就将江夏太守由黄祖换成了刘琦。刘琦是亲刘备派,陆仁又在暗中与糜竺有约定,每次的船团都会有糜贞“特意”交给糜竺的夷州土特产,所以刘备那头会有人来接收一下这些赚钱的东西也很正常。

    这些事如果刻意的去隐瞒反而容易惹人生疑,所以不如索性表现得大方一点。再说陆仁与糜竺之间有姻亲关系,以照顾自家亲族为名弄些东西给糜竺,谁也不能说些什么。因此徐庶借着这个便利悄悄的登上船只,也没有什么人留意到。

    总之,徐庶就这么来到了夷州,这会儿正与陆仁并肩站在码头上,看着繁忙的船工们从船上搬卸货物。

    “元直啊,我想我在江东那边出的那点事,早有细作报知给了刘景升与蔡瑁吧?他们又都是什么反应?”

    徐庶道:“请兄长安心,庶在听闻到这些事的时候就有命人在暗中散布消息,说兄长行商于吴楚之间本就是行险之举,如不多以财物结交各方官吏群豪,只怕商队会寸步难行。但凡是商旅,这都是难免的事,而刘景升年事已高,本就疏于理事,听闻此讯的时候只是一笑了之;至于蔡瑁嘛,兄长一至襄阳就去拜访于他,多送些赀货厚礼再说些得体的话,想来他也不会为难兄长什么。”

    陆仁点点头道:“刘景升不找我的麻烦就行。至于蔡瑁……呵呵,好歹我也和他打了几年的交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我再清楚不过。对了,这次的土产之中暗藏着五百架已经拆成了零件的弩弓,你回新野之后记得让刘豫州依图样装配起来。不过要注意一点,别把我给拖下水了。”

    徐庶亦笑道:“庶理会得。其实若是真将兄长拖下了水,对刘豫州也没有好处可言,所以刘豫州自会小心行事的。对了兄长,家母在夷州可曾安好?”

    一提起这个,陆仁就笑了:“放心吧,令堂在夷州过得十分安好。等会儿你自己去抚幼义舍看一看就明白了。”

    这一类的事情不用陆仁自己如何去说明,让徐庶自己去看一看才是正理。而徐庶脸上满是欣慰的微笑,碍着现在的场合不方便向陆仁行以大礼,徐庶只能是轻声的向姜游道:“多谢兄长如此照料家母!兄长对庶之大恩,庶百死难报之万一!”

    陆仁板着脸怀抱起了双臂:“别说这些,咱俩谁跟谁啊?对了,你记得先在刘豫州的帐下好好的历练一番,待时机成熟之时,我想还想要你来助我一臂之力。”

    徐庶道:“兄长但有所使,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不过兄长请恕庶直言,你日后又会不会与刘豫州为敌?”

    陆仁心中暗自一跳,心说还好我是在刘备之前先下了手,不然看徐庶现在这架势,自己要是落在了刘备的后面,能拉得到徐庶那才是怪事!不过还好,看徐庶现在的样子日后肯定会来帮自己的,只不过念着刘备的恩德,不想他陆仁与刘备为敌罢了。

    而在这个时候,陆仁知道说话得小心一些,所以暗自盘算了一下之后轻轻摇头道:“我也是汉室臣子。想自恒灵之乱、董卓乱朝以来,群雄并起,却唯有刘豫州是在矢志复兴汉室。而我身为汉室臣子,又怎会与刘豫州为敌?真要那样,我岂不是心无君父的悖逆之贼?不过元直你也该清楚,我终有我的无奈之处,所以才不得不与各方诸候权臣结交。”

    徐庶表示赞赏的点点头:“兄长的苦衷,庶自然知晓……不过兄长下次前往荆州的时候,记得去见一见大公子刘琦,大公子一直想向兄长道一声谢的。”

    陆仁心说道个菊花的谢,刘琦在当上江夏太守之后,陆仁又不是没去见过刘琦。再以陆仁对刘琦的了解,多半是刘琦又碰上了点什么麻烦事却找不到人帮他出出主意,所以心思又一次的动到了自己的身上。只是陆仁因为要把夷州这里好好的整理一下,短时间之内肯定还去不了荆州,所以向徐庶摇了摇头道:“元直你回去的时候帮我带句话给大公子,就说以现在的时局,我如果与大公子见面,只会惹来太多不必要的麻烦。元直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深知此中轻重。”

    徐庶道:“既如此,大公子那里庶自会帮兄长处理妥当。若再有何事,庶会着人密报于兄长。”

    陆仁点点头,想了想再问道:“刘豫州是否有向刘景升建言举兵,趁曹瞒出兵河北,许都空虚之机兵伐许都?”

    徐庶轻叹道:“两月之前,刘豫州确有此建言。只是刘景升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没有采纳。不过在庶看来,刘景升也不可能会采纳。因为他冒然举兵,荆州之主将会是谁就很难说了。”

    “啊!?”

    陆仁当时就楞住了。刘表不愿出兵的事陆仁早就知道,只是史料上将此归究于刘表那不晓军事的缺陷,而这会儿听徐庶的话,好像还另有隐情。再于好奇之下,陆仁就向徐庶发了问。

    相比之下,徐庶反到对陆仁会是这种反应觉得有些意外,不过还是向陆仁解释了起来。原来刘表不是没有动过心,但是由于刘表生性多疑,才最终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刘表的多疑之处有以下几点:

    第一,刘表今年已经多大的年纪了?其实年纪大还好说,关键是刘表并不是行伍出身的人,很难适应军旅的艰苦,而且现在又体弱多病的,真要出兵就肯定得各派主将率军。而这时刘表多疑的毛病就犯了,因为不管是派刘备领兵还是派蔡瑁领兵,刘表都担心兵权旁落,到头来自己就管不住这些人,然后自己就危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