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453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53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室簿驮菔狈畔滦睦矗舶残男牡南热ハ逖糇艘蝗Γ僭诮晁姹愕墓淞思柑欤チ思父龈萌サ募父雒掖笕宓哪抢铮痛捧蹑糠祷叵逖簟

    晚秋时节的风景很美,貂婵不想急着回去,陆仁想想手边暂时也没什么要紧的事便准备和她一起多玩几天再回去。

    这一日二人正牵着马四处游走,陆仁忽然发现不远处有几头水牛正在悠闲的吃草,一个大约六、七岁的男孩子坐在树下看书,看他那破旧的装束应该是方才那几头水牛的放牛娃。

    也许是想起了自己编出来的那些身世里面有“偷听学艺”的缘故,陆仁见了这么好学的小孩子到也来了几分兴致,就走到近前陆仁弯下腰问道:“孩子,你坐在这里看书就不怕你那几头牛偷跑掉吗?”

    那孩童抬头望了陆仁一眼道:“束、束着牛鼻,绑、绑在桩上,跑、跑、跑不掉的。”

    貂婵稍稍皱眉道:“这孩子却有点口吃。”

    陆仁微微怔了一下,因为这个孩子的口吃与放牛之事让他想起了一个人。稍一沉吟便问道:“我见你挺好学的所以有点好奇。能告诉我你的姓名吗?”

    孩童揉了揉眼,见陆仁与貂婵的装束虽谈不上华丽但也非常得体,看上去应该是哪个士家大族的,便起身行礼道:“小、小子姓邓,名艾。敢、敢、敢问大人名讳!”

    陆仁暗中一惊,心道:“邓艾!?不会这么巧吧?我在看书的时候对三国后期的名将看得不是很仔细,只记得邓艾幼时家贫帮人放牛,还有这么个口吃的毛病,却不知道他是在哪里混日子。想不到竟然是在这里!等等,再确定一下。”

    (ps:邓艾这个时候的本名查不到,资料上是说邓艾是在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夺取南阳,迁徙一批南阳居民到汝南屯田后邓艾便随其母被迫迁居汝南郡襄城,沦落为屯田部民替官家放牛为生。十二岁时又随母至颍川读到已故太丘长陈寔碑文中的两句:“文为世范,行为士则”,欣然向慕自己命名为邓范,字士则。后来,宗族中有与他名字相同者,遂改今名。瓶子这里设定是他本名就叫邓艾了。)

    想了想陆仁又问道:“你有字号吗?”

    此言一出貂婵白了陆仁一眼,邓艾楞在那里,陆仁自己却想打自己耳光。汉时的表字可以说是士家子弟的专利,一般的老百姓根本不会去取,就算是取的话也要到十六岁或二十岁行了冠礼才会取。眼前的邓艾才不过六、七岁的样子,哪里会有表字?

    陆仁赶紧摆了摆手道:“糊涂了糊涂了,你现在哪里会有表字?你看的是什么书?”

    邓艾道:“三、三略。”

    貂婵呀然道:“三略?好像是部兵法书啊。你小小年纪就看兵书?”

    陆仁大致断定眼前这个孩童就是日后灭蜀名将之一的邓艾,但最后还是要确认一下。仔细的回想了一下邓艾比较出名的事迹,笑问道:“你可不可以先把书放一放?我问你,如果这里会成为战场的话,你认为哪里合适扎营,哪里适合屯粮?”

    貂婵再次白了陆仁一眼,小邓艾却来了兴趣,还视了一眼四周后苦思许久,指点着几处说哪里合适扎营,哪里适合屯粮什么的。可惜就是口吃,说得不怎么流利不说,陆仁与貂婵听着都累。

    好一阵子邓艾总算说完,陆仁也肯定这个小孩子就是日后的名将邓艾无疑。肚子里的坏水上涌,伸手拍拍小邓艾的头道:“我很喜欢你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愿不愿意去我庄上?你想读书的话,我供你。”

    邓艾楞住,戒备的向后退了两步道:“无、无功不受禄,你、你与我又素、素不相识!”

    陆仁笑道:“也是哦,不说清楚的话你可能都会把我当成不贩子了(心说这年头有这词吗?)。要不这样吧,我请你当我的小书僮,平日里帮我整理一下书房就是,你喜欢看什么书只管在我书房里拿。”

    邓艾又上上下下的打晾了陆仁许久,疑惑着问道:“敢、敢问大人名讳!方才您未曾告知。”

    陆仁脸上摆出微笑,不过怎么看怎么像是狼外婆的那种笑:“是啊,这到是我唐突了。我姓陆,名仁,表字义浩。你也许听过我的名号吧?”

    邓艾大吃一惊,手中的竹简也掉到了地上:“大、大、大人,您、您、您就是陆、陆、陆……陆仆射?”

    陆仁微笑点头,心道:“有时候我这个名号还是很管用的嘛!”

    而在下一秒,陆仁就发现邓艾向自己跪了下来,口吃得也愈发厉害:“陆、陆……陆仆射!小、小、小子想、想拜、拜您为师!!”

    “啥米!?”

    陆仁当时就懵了。这小子想拜自己为师?这又是怎么个意思?愣了好一会儿之后,陆仁看了看邓艾手里的《三略》,不解的问道:“你想清楚了?我知道你喜欢的是军事,但这却是我教不了你的,我能教你的不过是一些旁人眼中可能会看不上眼的东西。”

    邓艾急得有些说不出话来,索性连连的向陆仁点头。

    陆仁怔了一下,复又问道:“你拜我为师到不是不行,但我想问一下,你想拜我为师的目的是什么?”

    邓艾道:“我、我、我想……出人投地!”

    陆仁哑然良久,心中也是哭笑不得,心说我出来玩一趟还能捡个人才回去。不过脸上到是装模作样的皱了皱眉再沉思许久后道:“出人投地?也就是说你想日后学成出仕……也罢,不想出仕那又到我这里学个什么劲。好吧,你起来,我同意你成为我的学生便是!”

    邓艾却没起来,而是按照礼节向陆仁拜了三拜,道:“师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一十九回 工神月英

    “师傅!”

    这一声“师父”让陆仁的心中偷笑不已,明面上则是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你这个小鬼头,逮住了机会就不肯放手。你小小年纪心机就能精明到这种地步,我都不知道你这个徒弟到底收得是对是错。好了,你跟我来吧。”

    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过后,陆仁领着邓艾这么个小尾巴回到了庄中,至于邓艾的老娘,陆仁扔给张放去安顿一下也就行了。而在书房中坐好之后,陆仁向邓艾问道:“小艾,你现在想看什么书”

    邓艾道:“《孙子兵法》。”

    陆仁道:“《孙子兵法》?这到挺合你的兴趣。嗯……你既然已经是我的门生,那我也要你像你师兄那样选修两样。这样吧,你加修《算学》与《农耕》。”

    这到是陆仁早就想好的,在他的记忆中邓艾在领兵之前其实很擅长这两样事物,如果不是司马懿发现了邓艾的军事才能并加以重用,很可能邓艾会成为三国后期的能吏型人物。

    邓艾恭敬的道:“弟子领命!”

    陆仁看看自己这开山大弟子,忽然笑了一下道:“你现在既然已经是我的弟子,那么我来给你安排一下你的作息。吃苦是肯定少不了的,但也是为了磨练于你,你明白吗?”

    邓艾昂然道:“弟子明白!”

    陆仁点头,取过房中纸笔,写了一份每日作息表出来,大致是这样——

    早上七点:准点起床,打扫庭院,再去庄外的河边挑三担水,然后早饭。主要是想让邓艾多锻炼一下身体。

    八点至九点:练剑。这个不用说,邓艾原本也是文武双全。

    九点至十二点:看书,如果陆仁在庄里可以向他提问。

    十二点至下午两点:午饭与午睡的时间。

    下午两点至四点:继续读书,不过不强制。想动的话可以去庄外走走。

    四点:清理书房和各处杂务。

    五点:晚饭时间。之后两个人看着办,但晚上九点之前一定要熄灯睡觉。

    当然这些都是用古代的时辰来写的。

    写完后陆仁自己先看了一遍,心道:“怎么看怎么像是我那个时代读书的时候的东西?就这安排的,快和军训差不多了吧?”

    交给邓艾后,陆仁又道道:“明日起,务必按此章程行事。不过每月的初一、十五放你两天假,想去哪里玩随你们的便。”

    邓艾自然没说什么,陆仁见状背起手转过身向门外走去,头也不回的道:“严师才能出高徒,你既然拜入我门下,我就会很严厉的对待你。我说的这些你要是有哪点没能做到的,轻则打手心,重则打屁股!!”

    邓艾躬身领命,陆仁晃出小院时心里却在暗笑:“当老师、先生训人的感觉还真不错。只可惜我算不上什么合格的老师,那这小子会不会成为汉代版的‘逃学威龙’?算了,我这也是电影看多了吧?不过能捡着这么个有天份的宝贝徒弟回去,也算是不错了。嗯……现在的我夷州小城也有了一定的人口基数,培养人才的事差不多也可以启动了。没办法,和曹刘孙三家抢人才,现在的我貌似还真没有什么竞争力的说。唉!”

    ————————————————————

    又是数日过去,陆仁办完了一些事情之后就闲了下来。想想现在这个时间段相对来说比较安定,自己的手头也没什么特别要紧的事,再回想起那天诸葛亮来访的事,觉得也差不多应该去回访一下了,索性让人准备了一下行装,打算去隆中拜会一下这位名传千古的妖道军师。至于碰不碰得上,陆仁却并不是很在意,反正也没什么事的,没碰上就当是出门踏青旅游好了。

    隆中距离襄阳并不远,陆仁与貂婵是一路欣赏着景色慢慢晃过去的。晃到一个三岔道口,陆仁不知道哪条道是去隆中,再看看天色近午,一行人的肚子都有些饿,就在路边的亭中支起了小火炉,煮点热酒热食什么的暖暖肠胃再说。

    正边吃边喝间,貂婵忽然一抬手指向某个方向道:“义浩,你看那边。”

    陆仁顺指望去,望见那边的岔道上有一乘驴车正在过来。这不是正愁找不到人问路吗?陆仁起身到近前拦住了驴车,向车夫问询道:“请问一下,从这里去往隆中是应该走哪条道?”

    车夫没有回话,到是车厢之中有一女子回应道:“先生是要去隆中?走那边那条就是了。”

    “多谢!”

    陆仁道了声谢就准备回亭,只是方一转身却觉得有什么地方很不对劲,但一时半会儿的却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劲。歪着脑袋皱着皱的走出几步,陆仁忽然反应过来,猛的一拍脑门再仔细的观看。而这一细看,陆仁的下巴就差点没砸到地上去:“这、这个车夫……怎么会有这么死板的表情?不对不对!”

    再一次的仔细观看,陆仁便为之哑然了:“居然是木头人?可这雕工、着色……木头人?机关人偶?我靠!我这是碰上正主了……错错错,应该是正主的夫人。”

    这会儿那驴车已经走出去了一些路,而且走的正好就是去隆中的岔道。陆仁至此再无疑虑,急急的追奔上去向着车厢中高声问道:“敢问车中所坐之人,是否是卧龙先生孔明之妻,襄阳黄承彦之女,黄月英黄夫人?”

    驴车立时停住,车中女子亦呀然的回应道:“正是妾身……敢问先生何人,又何以知晓妾身?”

    陆仁心中暗笑。其实如果是面对面的碰上,陆仁多半会不知道是谁,关键就在那个木头人车夫的身上。诸葛亮的机械制品很出名,最出名的莫过于木牛流马与连弩。而不管是在史料上还是民间的传闻中都很明确的说,诸葛亮的这些东西有很多都得益于他的老婆黄月英的指点,换句话说黄月英是当时少见的机械发明家。

    现在陆仁身处这个时代的荆州,突然一下见到那么精良的木制机械人,那真是用脚趾头都能猜出来车里的人是谁了。

    “在下陆仁,正欲往隆中拜会卧龙先生。既在此与夫人偶遇,斗胆请夫人与游同行……哦,游亦有携女眷,所以夫人大可放心。”

    ————————————————————

    道畔小亭。

    一双娇小但却并不纤美的手端起了面前的竹杯,接着观茶色、闻茶香、品茶味一气呵成,其举止有如行云流水一般的自然流畅。虽只是一杯茶,但其表现出来的端庄与修养足以令人折服。

    陆仁这会儿正仔细的打晾着对座的黄月英,心中则满是惊呀。怎么说呢?史料上说黄月英的相貌丑陋,“黄头黑色”,但也有不少野史传闻说黄月英其实是个美女,只不过是为了避开那些无谓的骚扰才对外界有所隐瞒。

    其实黄月英无论是美是丑,陆仁本来都并不会觉得惊呀,可现在的问题是……黄月英给人的感觉是很“怪”。

    确切的说,如果单以姿容而论,黄月英其实是中等偏上,但这个中等偏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