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417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17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琦狠声道:“蔡氏既然不以我为念,我又有何顾虑?”

    陆仁道:“看来你是打算依计而行了。也罢,我最后再劝你一句,此计若成你便是与刘皇叔同取了荆州,但这荆州之主你千万不要去贪!能让,就尽量的让于刘皇叔吧。要是刘皇叔执意要你成为荆州牧,你也当把荆州大权全部交付于他,不要去过问……我的话,你能明白吗?”

    刘琦面色一正,接上话道:“当然明白!在下虽然不才,但一向颇有自知之明。在下一则是我身边无人为辅,治理不了荆州;二则是依我的性情也绝不适合治理州郡。”

    “最重要的是我不知道你强行去抢这个荆州牧,刘备会不会在暗中要了你的小命!“

    这句话陆仁当然不敢说出来,只能在心里悄悄的嘀咕,嘴上则是婉转的道:“我给你出这此主意只是希望你能够平平安安,活得逍遥自在。现在正值乱世,你绝对不是个能在乱世中守住荆州这块兵家必争之地的人。与其如此你到不如把这些烦心事扔给那些能做的人、想做的人去做。我反正是觉得你比较适合继承令尊的文彩,那在安定之后勤读诗书,学业有成后开馆授业、广收门徒,逍遥自在间一样可以贤名远播,又何乐而不为呢?”

    刘琦听得如小鸡吃米一般猛点其头,陆仁心中却在暗叫好累!毕竟这中间花费的心思口舌也太大了点。这是好在刘琦这小子没啥城府,不然陆仁还有得累。

    看看谈得差不多,刘琦起身告辞,陆仁急忙唤住他道:“切记,在市井传闻未起或是令尊并未与众议事之前万万不可提及此事,不然定会惹人生疑!还有,你回去后马上写封呈于刘皇叔的书信,信中把我那一计写清楚,然后差心腹之人送来我这里。

    “前些时候刘皇叔有向我订购一批军需物件,现已完备,即日就要送往新野,我这里会派心腹之人趁机此机会将信呈于皇叔,请皇叔在暗中帮你早作准备。万一令尊不肯调你或皇叔去夏口,战事一起也可以让皇叔以驰援为名前往江夏。总而言之,你无论如何一定要与皇叔同赴江夏,这可是你眼下唯一的生路!”

    刘琦用力的点头应下。刚转身出门陆仁又想起一事,叫住刘琦后指了指放在桌案上的字贴道:“大公子你回去的时候带上这些。”

    刘琦问道:“这是什么?”

    陆仁道:“我收藏的一些字贴,本来是打算送给文姬,现在先借给你用来圆谎用。你可千万不能让蔡瑁知道我在暗中给你出主意,不然你和我都会死得很难看。用这些东西作个唐塞,我想你也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唉,好不容易收集到了这些,转手却这么送了出去,这要是被文姬知道了诂计少不了要埋怨我一通。”

    刘琦无语,半晌才从摇摇头道:“只是几卷古贴的话,用不着让尊夫人割爱,因为我出门时就带了几卷家父都不知道字贴的私藏在身上……本来是打算迟些时候给家父作生辰贺礼的,如果家父问起今日之事就先直接交给家父吧,就说是请你代购来的也一样。陆仆射,在下也并非是那么愚笨之人。”

    这回换陆仁无语,心说看来刘琦这小子也有很机灵的时候。看看放在桌案上没动的字贴,陆仁心道:“这样也好……多少能让蔡琰养胎的时候不会那么无聊……唉,这稀哩糊涂的,我居然快当父亲了?嗯,叫张放来再安排一下,我今天天一黑就得赶回柴桑去。”

    ————————————————————

    数日后,荆州北部新野城附近,有一队约有五十余辆牛马车辆的商队正在缓缓的向新野进发。

    天气已经有些炎势,张放骑马走在车队的最前面,不停的伸袖擦汗。行了一阵终于来到新野城门前,张放以手遮阳细看城墙,见新野城的城墙比起他上次来时明显的坚固了不少,城门那里往来的百姓川流不息,看过去颇有生机,心中暗暗点头。

    张放让车队在城门不远处停了下来,自己下马向城门走去。守门的士卒见到这般阵仗也不敢怠慢,门伯也领着几个门兵迎了上来礼罢后问道:“请问怎么称呼?带着这么多车辆来新野城何干?”

    张放伸手拦住后自己上前道:“在下张放,应刘皇叔之契,送当日订购的军需粮米而来。这是刘皇叔帐下主理此事的糜从事(糜竺此时已经被刘备任命为左将军从事中郎)交与在下的令文。”

    门伯接过令文细看之后道:“原来是陆仆射的商队!先日糜从事已经交待过我们,说不日便会有商队送货物至此,让我们好生招呼。还请张先生稍等片刻,容我们检视一番车辆诸物后再行入城。职责所在,万望勿怪。”

    张放道:“无妨。另请你派人去通传一声刘皇叔,就说张放有要事求见。”

    门伯马上差人去城中禀报,自己再带了几个人诸辆车检视过去。且不说这门伯言语之间执礼甚恭敬,检查车辆货物时如何小心谨慎,张放到是留心到新野城门前的另一番景象,就是留在那里的守门士卒并没有向任何进出城门的小商贩们收取城门税。张放是七百陷阵营出身,对军中的那些事十分清楚,顿时心中呀然道:“刘备可真行!城门税都敢免掉,要知道这可是当时官府税收的来源之一……”

    看了一阵子门伯回来道:“张先生久等,车辆货物都已经检视妥当,请入城。”

    张放点点头,从怀中摸出一袋钱递给门伯道:“有劳了,这个算是我请几位喝杯酒。以后少不了要常来常往的,还请各位多多关照着点。”

    门伯连忙摇头道:“不可不可!先生的好意小人们心领了,只是主公有明令,擅取民间一物者斩,小人们不敢违令。”

    张放的心中再次赞叹道:“不错不错,刘备的治军能力还是很强的,仅在这一点上就比刘表强出太多了。想我这几十车货物出襄阳城的时候,光城门税都要交掉不少,末了还要打发那些个城门卫士……难怪主公会让我专门到新野这里来看看!就这情况,是得好好的看看才行。”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十回 江边命名

    张放去新野打探情况其实是好几天之后的事,而陆仁却早在几天前办完了手上的事情之后,就“御”起了反重力翔板连夜赶回柴桑。

    其实这个事陆仁用通讯器和张放取得联系,再由张放去转告刘表也行。但陆仁在考虑再三之下,还是决定由自己亲自出面去和刘表打这个招呼才比较好。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这个时候出面的人的身份与立场很重要。

    毕竟陆仁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需要依赖长江水道上的商贸往来,那么不管是刘表方面还是孙权方面,陆仁都要留有一个相应的余地。现在周瑜已经出了招,陆仁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在刘表的面前亲自出一次面,回过头来等刘表与孙权之间的仗打完了,周瑜再传点什么流言到刘表的耳朵里,陆仁在荆襄那边的日子可就不太好过了。

    反过来在周瑜这边,周瑜要是收到了点什么消息,并且对陆仁有所问难的时候,陆仁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对周瑜说“我明明呆在柴桑,还几乎天天去你那里玩,你凭什么说我跑去了刘表的府上泄漏了你们江东的军事机密”。那时候的路不好走,更何况还要渡过长江,所以没谁会相信有人能在一天一夜之间在襄阳与荆州之间打上一个来回。

    不过话又说回来,襄阳与柴桑之间直线距离六百公里不到的路,陆仁用翔板也就是两个小时左右的事。这个事要是放到了周瑜那里,诂计打死周瑜也想不到陆仁只不过是隔了一天没去他那里玩,却能在这一天之内在柴桑与襄阳之间打完一个来回,因此相信周瑜到时候再怎么怀疑,也不能怀疑到陆仁的身上。

    即便是周瑜有这个想法,相信以周瑜眼光也不太可能会拿这个事来问难陆仁,毕竟陆仁作为眼下江东世家豪族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太多人的目光可都盯在陆仁的身上,孙权或是周瑜要是因为一些说不通、不靠谱的事情来问难陆仁,那太容易激起江东豪族大姓的强烈反感。周瑜和孙权都是聪明人,也不可能会做那么不明智的事情。

    总而言之,陆仁借此机会向刘表表明了个人的立场之后就趁夜启程,回到柴桑码头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子时中刻,也就是晚上十二点左右。那个时代本就没什么夜生活可言,所以整个码头都静悄悄的。陆仁驾着翔板在半空中看看没什么问题就挑了个合适的地方降落,然后转到道路上往码头走去。

    码头这里当然会有守夜的人,见陆仁这大半夜的背着东西、打着火把的走回来都不免大吃一惊,不过陆仁要应付过去不要太简单,只说自己是哪里玩了一下再回来晚了就行。而在稀哩哗啦的折腾了一通之后登上船时,陆仁却隐隐约约的听到船尾甲板那里有琴声传来。稍一犹豫,陆仁就走到了船尾,果然一眼就看见蔡琰正在那里轻轻的拔弄着琴弦。

    相处多年,蔡琰是个什么样的脾气,陆仁自问还是比较了解的。就拿现在来说,蔡琰在这个时候一个人坐在那里轻弄琴弦,却并没有拔弄出什么完整的旋律,陆仁便知道蔡琰肯定是在想着什么心事。再想想蔡琰的身上有那样的事却还在瞒着自己,而且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因为乱七八糟的事情的缘故,对蔡琰有些无暇顾及,陆仁心中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所以在轻叹了口气之后,陆仁悄悄的来到了蔡琰的身后。但还没等陆仁有点什么动作,蔡琰就头也不回的出声道:“你回来了。”

    “……我都尽量的不出声了,你还知道是我?”

    蔡琰仍旧没有回头:“好歹我们也夫妻多年,你的那点习惯我能不清楚?”

    陆仁无言以对,只好在蔡琰的身侧坐下,老半晌的才问出一句话:“怎么突然有兴致,三更半夜的在这里舞弦弄乐?”

    蔡琰沉默了许久,最后才摇摇头道:“有点心事而已……不过正好你来了。义浩,有件事情我本来还想再瞒上一阵,因为我知道你最近有些很难缠的事情要办,我这里的事恐怕只会让你为之分心。可是、可是……”

    陆仁干笑着打断了蔡琰的话:“行了,别说了,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

    蔡琰微微一惊:“你、你早就看出来了?”

    陆仁向蔡琰双手一摊:“你、我、阿秀、小兰,还有糜贞,我们这几号人是没有碰上过这种事,因而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你也别忘了我再怎么说也得来了个‘仙师’的名号,你身上的那点事哪瞒得过我?”

    蔡琰哑然许久才摇了摇头道:“这到是我疏忽了……我还以为自秀妹到来,你又与糜家妹子正式成亲之后,你左右都顾暇不及,我这里你会看不出什么……”

    陆仁无语之下伸手抓头:“我怎么听你这话像是在埋怨我什么来着?”

    蔡琰甩给了陆仁一个白眼:“你说这种话到是在骂我了吧?难道我又是那种会去怀怨抱嫉的怨妇?”

    此刻的陆仁份外的尴尬,除了在那里不停的“呵呵”干笑之外也不知该如何应对。说句开玩笑的话,蔡琰真要是对陆仁耍点伶牙俐齿的技能,恐怕十个陆仁也不是蔡琰的对手。

    蔡琰又白了陆仁一眼,摇摇头道:“这么多年了,你什么脾性我能不清楚?真要说白了,你也是个好色之徒。只不过你始终都有着你的分寸,这到让我放心不少。再者把话说回来,你今年都三十有三了,而这一支的血脉似乎仅存你一人,你多娶几房妾室以求开枝散叶也在情理之中,我又怎么能持以那种怨妇的心态去阻碍你的人伦大事?最重要的,是秀妹也好,小贞也罢,可以说大家都是生死与共过的好姐妹,彼此间又哪里会有那些龌龊之事?”

    陆仁继续干笑。作为一个男人,对古时的这种婚姻制度当然打从心眼里喜欢,当然人也得挑对了才行。如果弄回来的是袁绍的刘氏,亦或是刘表的蔡氏那样的主,诂计就只能呵呵了。

    蔡琰又道:“义浩,我这里你不用担心什么,我懂得如何照顾自己,你可以安心的去做事要做的事。”

    陆仁道:“话是这么说,可毕竟……哎,怎么说呢?其实在我查觉到的时候,自己也吓了一大跳。老实说,我直到现在都有点没啥心理准备,这稀哩糊涂的就成了个快要当父亲的人。你也知道的,虽然已经经历了不少事,可现在的我很多时候还跟个大孩子似的,我甚至都在担心我这个父亲会当得不称职。”

    蔡琰笑了笑,但思绪却忽然一下被勾了起来,轻叹了一声之后仰望着星空道:“当初婉妹一直跟在你的身边,没少被你糟蹋,却一直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