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408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08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老夫人又冷哼了一声,并不接答张放的话头,而是直问道:“甄姜、甄宓,老身这两个不忠不孝的孽女现在何处?”

    张放不紧不慢的回应道:“老夫人莫急,姜、宓二位小姐现如今暂居于夷州,并不在荆襄之地。”

    “不在荆襄!?在什么夷州!?”

    甄老夫人当场就火冒三丈,抬手一指张放骂道:“我甄氏因无男丁继家,使她们姐妹二人外出行商贩货实属无奈之举,可她们却不知自珍自重,弃家而逃直至今日已是我甄氏一族的奇耻大辱!当初为老身本已应下袁家二公子的求亲,虽因诸多之故而未下聘礼,但甄宓已是袁氏之妇。她如此行径,知不知道害了整个中山甄氏一族!?”

    张放知道那些个传闻,但因为早就得到过陆仁的提示,因此这会儿当然在揣着明白装糊涂:“老夫人,这、这都是怎么回事啊?当日姜、宓二位小姐官渡交兵之故改道徐州,不幸为贼寇所劫而众从皆散,不得已之下只能暂投在我家主公的府坻中以求庇护,而后与我家主公合力逃离许都……”

    甄老夫人这会儿哪听得进话去,又喝骂道:“还要狡辩!?弃家逃婚就是弃家逃婚,又哪有那么多的虚辩之言?”

    再看甄老夫人于盛怒之下可就把拐杖给举了起来要打张放,可张放又哪里会容得这老人家乱来?而且张放当初可是高顺手下七百陷阵营的人,身手可不是开玩笑的,随意一闪就躲过了甄老夫人的拐杖,脸色也变得阴郁了几分,微怒道:“老夫人,你这是何意?我怎么听老夫人的话,句句都在是说我家主公与甄小姐私情有染?我家主公与甄小姐之间可是清清白白的!!”

    ————————————————————

    甄氏一族的人怎么会跑到荆州这里来?其实说白了真的很简单。

    几年前甄姜和甄宓往河南跑生意,偏赶上曹操和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正式开打,她们姐妹因此不敢走官渡、白马这条道路,就改道向东,想从徐州那边先回青州,再由当时的青州刺史袁谭把她们姐妹护送回中山。可是在半道上碰上了匪徒,差点人财全丢干净,却又意外的碰上了赵云而被解救下来,接下来就碰上了临时去徐州赴任镇抚的陆仁。因为甄氏与陆仁之间生意上的关系,自然就投奔到了陆仁的身边以寻求庇护。

    因为考虑到当时曹操和袁绍的交战关系,甄宓作为袁绍的儿媳妇,自然是不敢声张,以免中山甄氏被袁绍给祸害了。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甄氏姐妹也不得不跟着陆仁一同逃往了夷州。这时陆仁安排着传回中山的消息,也只是说甄氏姐妹在道上被贼寇所杀。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不见得就会按照预定的方向去走。“甄氏姐妹被贼寇所杀”虽然算是能给袁家一个交代,但想让袁家不记恨甄氏宗族,却也有点不太现实。尽管在明面上袁家是不好说甄氏一族什么,但在暗地里使点坏却不要太简单。

    而最重要的是当时官渡之战已经打完,袁绍打输了之后急于翻本,少不了要对境内进行过份的征兵征钱加征粮。而这时的甄氏宗族已经得罪了袁家,因而失去了靠山,在碰上征兵征钱征粮这一类的事情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成了“重点”照顾的对像,其他那些早就垂涎于甄氏宗族的人也少不了要做些落井下石的事,因此建安六、七年间的甄氏宗族,就好像是一个人被饿了许久的吸血鬼一下子咬住了动脉,其血液被源源不断的吸走。如果不是袁绍病死,曹操又连着击破袁绍的三个儿子,甄氏宗族会被袁家吸成干尸,进而家破人亡都有可能。

    但这时的甄氏宗族已经是元气大伤,难以复振却是毫无异议的。而这个时候陆仁已经从夷州返回了中原荆楚,不管是出于陆仁自身的目的,还是甄氏姐妹的拜托,陆仁都肯定要派出人手去中山打探消息,那么陆仁的人与甄氏宗族接上头就是肯定的事了。

    甄老夫人得知了这么一档子的事之后,就算是再生气也明白已经到了事关宗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且不说这时的曹袁两家战事仍在继续,就算是曹操攻破邺城占据河北,他们甄氏一族也因为没有能够出仕的人而失去了进身之本,谁让现在仅剩的甄尧是个随时都可能会死翘翘的病秧子来着?无奈之下,甄老夫人只能率领族人离开中山,前往荆州去找陆仁依附。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听说了陆、糜两氏的族人在夷州安居乐业的原因在里面。乱世之中有这样的一块地头,对许多宗族的吸引力会有多大那可是不言而喻的。而现在的甄氏宗族,就正需要这样一块能够休养生息的地头。所以甄老夫人在历经长途跋涉之后,终于抵达了荆州地区。

    不过他们来的时间有点不太凑巧,陆仁因为一系列的变故,决定先离开荆州一段时间。但是陆仁有考虑到这方面的事,所以对张放有过重点的交待。反正以陆仁现在在荆州地区的资本,权且安置一个破败的宗族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再说陆仁的手头上也有点缺人,正好让甄氏宗族里想做事的人先顶上再说。

    大道上毕竟不是说话的地方,因此一大队的人在张放的带领之下又赶了一下路,于入夜二更之时来到了陆仁所暂居住的渔村。

    甄老夫人的气还没消,而且一路劳顿之下再加上年纪大了些,这暂时的一安顿下来居然就犯起了病。陆仁不在,张放也啥没办法,赶紧的让人去找医者来看看。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可真不是说什么话的时候。反正张放按照陆仁之前的授意,先把甄氏宗族给安顿下来也就行了。至于把甄氏宗族送到夷州去……那还得等陆仁的下一次船队过来才行,按目前的情况,只怕少说也得四个月左右才有船过来。

    张放的手上也有一套通讯工具,而且陆仁现在是在柴桑,仍在通讯工具的联络范围之内,所以张放在得了空闲之后,马上就用通讯工具告知了陆仁甄氏宗族抵达的事,却又让陆仁一阵阵的头痛。按说他的船队现在在柴桑,回个头去把甄氏宗族的人接上船再直接带去夷州并非什么难事,可问题就在于现在的时局,他又哪里可以轻易的掉头回航?别的不说,周瑜这里的问题要是没解决,他陆仁掉头回荆州不是在给刘表送菜上桌吗?

    再想了想,陆仁决定这个事还是先放一放再说。反正之前也是让张放先安顿甄氏族人一段时间,那么至少在几个月之内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自己这里则是先看看情况再说,如果周瑜这里的事情处理得好,那么回一次头去把甄氏族人都接上船再送去夷州也没多大的问题。

    不过这个事眼下还是先跟甄氏姐妹打个招呼好点,因为之前在与雪莉的通讯中,雪莉就说甄氏姐妹的心态不宁。要是这俩姐妹在心慌之下做了点什么傻事,对陆仁接下来的发展步署可非常不利的说。

    于是乎,陆仁就取出了之前向蔡琰展示过的那套“千里传音”装置,通知雪莉去找甄氏姐妹,自己则要亲自向甄氏姐妹说一说情况。也许大的用处目前是没有,但还是那句话,眼下只要能稳住这俩姐妹的心态也就可以了。人不都是这样吗?心里有个盼头,这心才能安得下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十八回 小城现状

    七、八月间的宝岛夷州,天气就一个字:热!

    陆仁最初选定的迁居登陆点大致上就是后世的基隆。本来陆仁因为受到《大航海时代四》中那个淡水港的影响,最初是想选在淡水河下游的地区,但最后出于诸如航道、海峡季风等多方面的考虑,最后还是选在了在当时各方面的条件限制下,建港环境要相对优越一些的基隆。

    基隆的地理位置是北纬25度稍多一点,而这样的地理位置即便是在北半球的冬季,一般都会有二十度左右的气温,到了夏、秋时节会有多热那就不用说了。不过这样的地理条件很适合许多农作物的生长,就拿现在这个时候来说,于六月种下的第二季水稻已经是一片葱郁的景像,到九月左右就又会是一大批的粮食收入仓中。

    因为没有战乱的侵害,没有饥馑的困扰,这个小小的夷州小城显得平静而富足,这里的人们也都是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别的也不多说,只说人们在收工之后三五成群的凑到一起打打牌、玩玩球,喝点小酒聊点小天,就可以知道这里人们的生活有多自在详和。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夷州小城与桃源之境都没多大的分别……当然,这会儿那篇流传千古的《桃花源记》都还没有诞生。

    而现在的夷州小城的政治形态……可能说政治形态有点不态合适,应该说是管理模式会比较合适一点,总之现在的夷州小城是宗族管理制度,说白了就是以陆、糜两氏为主要核心,陆仁的身份就是陆、糜两氏宗族联盟的大宗主。

    其他的那些非陆、糜两氏族人的迁居流民,则是以佃农的身份依附于这个核心。不过用陆仁自己的话来说,这些佃农其实只是自己这个家族性大集团的员工而已。剥削固然是必定的,但千万不能剥削得过份了。

    其实这种管理形态在那个时代很常见,像许褚在归附曹操之前,就是以宗主的身份聚拢了一大批的人,建起了坞在乱世中自保。

    另外还有个田畴在给曹操带路之前也是这种情况,而说起来田畴的情况和陆仁最为相近,即“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谓其父老曰:‘诸君不以畴不肖,远来相就。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恐非久安之道,原推择其贤长者以为之主。’”

    陆仁的名声可比田畴要大得多,而且当过高官,甚至夷州小城基本上可以说是陆仁一手谋划出来的,因此陆仁有着足够的条件成为这里的领导者,大家也都服陆仁的管。而这样的一个夷州小城,正是因为有着陆仁这么个大家都信服的领导者的管理,在方方面面上就都井井有条。

    除此之外,陆仁也很清楚一定程度的武力保障的必须性,一味的只靠所谓的信服去管理那根本就是扯淡。所以在最初的时候,陆仁就有请高顺、陈宫迁居去夷州当“公安部部长”;接下来貂婵与吕玲绮抵达夷州,进一部强化了武力基础;再到后来陆仁自己抵达夷州,带来的陆诚与赵雨就使夷州小城的基础武力大致成形。

    现在夷州小城的人口大概是一万六至一万七之间,兵力是一千人。说起来十五比一的比例有点过份,但这一千人目前主要就是维持一下治安,要不就是有什么探索性的任务的时候由他们出去执行,基本上就是根本没仗可打,所以是处在一个半工半屯、自给自足的状态,并没有给夷州小城的经济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正是因为这些基础都打得比较扎实,陆仁也才能够放心大胆的前往荆州地区搞自己的活动。武备方面有高顺这些人顶着,发展和开发的方面则是有雪莉在主理。看上去雪莉这头的人手好像是有点单薄,可实际上雪莉还是有俩好帮手……

    ————————————————————

    夷州小城的城政中心……反正陆仁是这么称呼的。

    办公室里,甄宓放下了手中的毛笔之后,就一边轻揉着眼角,一边检看着自己这里刚刚处理好的公文。

    现时点陆仁的手边可没什么文政方面的人。虽然有个雪莉,但雪莉是属于技术型的,并不擅长管理和经营;陆信到是有一定的这方面的能力,但是在陆仁的计划里陆信过些时候就要调去别的地方;再就是陈宫也还行,不过明显的陈宫是属于军略方面的人,而且以陈宫那种士族阶层的人文理念,有点不太适合夷州小城的发展管理。

    所以所以,陆仁在建安六年抵达夷州之后,于几经考虑之下,就很不客气的把手伸向了甄姜与甄宓这对姐妹。说起来这俩姐妹因为一直在打理着甄氏宗族的产业,自身的情况与糜贞颇为相似,身上也有着很不错的理事能力,让她们去当雪莉的助手,弥补一下雪莉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就正合适。再说都是女性,很多时候说个话、办个事什么的也比较方便。

    反过来甄氏姐妹对这样的安排也十分乐意。说起来她们在投奔陆仁以寻求庇护之后,可以说一直是在当寄生虫,完全是在吃陆仁的、用陆仁的。都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甄氏姐妹又不是那种恬不知耻的人,心里面当然会生出一些负面情绪,比如说时不时的就得担心陆仁是不是对她们姐妹有什么不良居心。而让她们有活干,让她们自食其力,她们也会少些心理负担。

    这会儿甄宓正在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