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326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326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尉,在现时点来说是太仓的顶头上司,偶尔的来视察一下工作那也在情理之中。

    于是乎陆仁就步入了太仓署衙。随意的查阅与问询了一下之后,陆仁就索性在这里歇歇脚再喝杯茶。因为闲着没事,陆仁就随手拿起了吏员的名薄检看。当看到低级吏员的时候,有一个名子引起了陆仁的注意:

    “徐康?这个名子我好像在哪里听说过,有那么点映像来着,难道是徐晃或是徐质的族中子弟?”

    随意的笑了笑,陆仁也没怎么上心,毕竟这种事过问得多了也没什么意义,因此在把这卷名薄粗略的看完之后就随手放到了一边。端起茶杯喝了两口,陆仁却猛然间心里一动:

    “等等,这个徐康是颍川人,可徐晃是关西那边的人,和关羽是老乡……颍川?我倒?不会吧?不可能吧?事情能有这么巧?”

    赶紧的又把那卷名薄拿起来细看,见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这个徐康是颍川人,陆仁就实在是有些忍不住了,遂让人把这个叫徐康的家伙叫来和自己见见面再说。

    没过多久,这个叫徐康的家伙就赶到了陆仁的面前,施礼客套了一番之后,陆仁先是摆出了一副要去徐康管理的那一小片地方看看的模样,让徐康在前面带路。等走出一段,看看周边无人的时候,陆仁这才小声的问道:“徐康你是不是本为‘单’姓?”

    徐康明显的愣了愣,老半晌的才回应道:“陆仆射何故有此一问?”

    陆仁见徐康是这种反应,心里有了点底,便向徐康微笑道:“不用担心,我无恶意。真要是想对你不利,刚才就着人将你拿下了。别跟我说你没有过错,以我现在的官职,想给你安个罪名那还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我现在就是想问你一句,单福……现在是叫徐庶徐元直吧?他是不是你的兄长?”

    徐康无言了许久,这才向陆仁点点头道:“不错,正是我家兄长。却不知陆仆射是如何知道我这位兄长的?”

    陆仁对此是既意外却又不怎么意外。上上下下的打晾了徐康几眼,陆仁又笑了:“你的胆色和学识,比起你的兄长元直,好像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徐庶,汉末三国的这段历史中最让人觉得可惜了的人才之一,其才华仅仅是在刘备占据新野的时候有过一次昙花一现般的精彩表现,但是但凡是了解一些徐庶的人,就没有人会否认徐庶的才华。就连诸葛亮在后期得知徐庶在魏国的际遇的时候,都苦叹过“魏多殊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ps?这里是以演义为基准的。事实上徐庶在魏国当到了御史中丞,官并不算低。不过从诸葛亮的话来看,以徐庶的才干要混个三公九卿应该不是难事才对。但是魏国在实行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之后,徐庶这样的寒门士子,想出头是非常难的,除非像邓艾那样得到了司马懿破格的赏识。可话又说回来,邓艾一直被魏国的豪族大姓看不起。)

    陆仁作为穿越者,当然对徐庶这样的悲情人物持有很普遍的同情心态。当初去颍川的地头帮荀氏一族搞开发的时候,陆仁也曾经让人帮着打听过徐庶的这个弟弟和徐母的下落,想顺便的照顾一下徐氏母子,不过没能打听到什么消息。后来因为陆仁身上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慢慢的也就把这件事情给淡忘了。现在突然发现徐康居然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活动,也着实是让陆仁有些哭笑不得。

    史料上说徐康是早早的就病死了,扔下个徐母在街头乞讨度日。不过那是建安十二年左右的事,现在才建安五年,徐康还没有病死到也没什么稀奇的。再说陆仁在搞开发的时候,没少叮嘱和传播一些医疗卫生方面的常识,许许多多的人或许都因此而捡回了一条命也说不定。

    要知道在那样的时代,一个重感冒引发的肺炎都很可能会要了一个人的命。陆仁虽然不是专业的医生,但现代许多的卫生知识却还是有的。而这些卫生知识,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疾病的发生。疾病不生,病死的机率当然就会少了很多,徐康或许就是这些受益者其中的一个。

    当下又多看了徐康几眼,感觉这徐康二十出头的年纪,身子骨好像是有些瘦弱,真要是来场什么急病,没准几天就能要了他的小命。出于这种看法,陆仁就习惯性的摇了摇头。

    只是陆仁这一摇头,再联系上陆仁刚才所说的话,却让徐康会错了意,一张没多少血色的脸当时就涨了个通红,但仍然强自辩解道:“家兄虽有胆识,但轻狂任侠,只为一时之意气而置家母于不顾。虽可当得一个‘义’字,却有负于孝道。在下虽无甚长处,但能恪守孝道,敬老母于堂前,足矣。”

    陆仁无语。这种事一向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要扯起来根本就没有半点的意义。再想了想,自己也只不过是想照顾一下徐康母子,说得难听点无非就是想给徐康母子一口饱饭吃而已。至于打徐庶的主意,一则是陆仁当初根本就没那个想法,二则徐庶现在多半还躲在水镜先生那里进修,陆仁就算是想打徐庶的主意,他的手也伸不过去,所以陆仁并没有作何指望。

    淡淡的笑了笑,陆仁翻出了一个物件递给了徐康:“我看你年纪轻轻的,身体却很不怎么样,哪天真要是得了什么急病,恐怕三两下的就能要了你的小命。这个你拿着,万一哪天真的得了急病难以医治,你带着这个去求见华陀华议郎,他看在我的面子上会救治于你的。”

    华陀是神医不假,但华陀实际上却是士子的身份,读书当官对华陀来说才是正途,只不过他的医道之精把他的士子身份几乎完全的掩盖掉了。后来在献帝刘协迁都许昌的时候,华陀很不得已凭借着当初救过陆仁的事,请陆仁帮忙举荐,最后混到了个议郎的官职。不过在陆仁看来,华陀如果只是当官的话,这个议郎诂计也就到了头了。

    曹操当然也有请华陀去看过他的头风,不过就因为华陀比起原有的历史多了个议郎的身份,曹操就有点不方便让华陀扔到正儿八经的朝堂官职,却跑去曹操那里当一个私人医生。而这样的结果是对是错,陆仁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不管怎么说,陆仁这边要是有个什么头痛脑热的,找华陀帮忙看看到是很方便。

    再看徐康也不知道陆仁这么做是有什么用意,但至少从表面上来看,陆仁的确是没有什么恶意。再略一细想,徐庶杀人逃亡的事是发生在中平年间,而以陆仁的“身世”,中平年间诂计还在哪里流浪着,那没准陆仁在流浪的时候曾经和徐庶有过一点交情也说不定。再者说,陆仁现在是什么官职,他徐康又算是哪根葱?有这样的大人物关照自己,自己应该偷着乐才对。

    一念至此,徐康就向陆仁大礼拜谢,陆仁则随意的摆了摆手表示不必在意,毕竟这件事对陆仁来说基本上就和随手给了街边上的乞丐几块钱一样没多大的分别。不过也该着陆仁这会儿有那么些的有口无心,顺嘴就来了这么一句:

    “令堂在家中闲着没事的话,不如去抚幼义舍谋份照顾孤儿的差事吧。”

    ————————————————————

    闲逛了这么一圈,陆仁慢步回到了府坻门前。向门人点了点头再步入府院之中,大老远的就听见了陆兰的尖叫声:“曹子桓,你够了没有?你要请教诗辞歌赋,应该去找我家蔡姐姐,你老缠着我干什么?这些我又不怎么懂!”

    “曹子桓?”

    陆仁当时愣住,心说“子桓”不是曹丕那小子的字吗?可这小子跑到我府坻里来干什么?要说蔡琰是常常会去曹操那里教曹操的几个儿子女儿诗辞歌赋和琴艺什么的,曹丕有什么不解之处会跑来陆仁家里来请教一下也说得过去。可是曹丕缠着陆兰又是怎么个意思?难道说……

    “我勒了个去!难不成我把甄宓拐跑了,却得把自家的兰丫头给抵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三十七回 狠打一棒

    “我勒了个去!难不成我把甄宓拐跑了,却得把自家的兰丫头给抵上?”

    这只是一句下意识的玩笑话,但陆仁在行动上可没开玩笑,而是加快了些脚步,赶往小陆兰发出尖叫声的偏院。

    陆仁对陆兰的心态其实也挺怪的。陆兰九岁的时候就跟随在了陆仁的身边,陆仁可以说是看着小陆兰从一个黄毛丫头长成如今这个婷婷玉立的少女,而且两个人相差了十五岁之多,所以陆仁在潜意识里既有点把陆兰当成了自家的小妹妹,又有那么点把陆兰当成了女儿的心态。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一份心态,陆仁就曾经想过在自己离开之前帮陆兰找一户好人家。原先是想把陆兰塞给曹昂的,可惜曹昂最后还是死在了宛城,陆仁也不得不作罢。再者陆兰的年纪到底还是有点小,陆仁自己身上的事情又多,一来二去的就有点没顾上。但有一条,陆兰未来的的夫君,挑上谁陆仁也不会挑曹丕。

    诂计但凡是比较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会认为曹丕可不是什么好家伙。其实真要论及学识与才干,曹丕都算得上是很不错的人。但曹丕的心境太阴狠,有些地方甚至比曹操都还要狠得多,而且很有那么些为达目标会不择手段的味道。

    如果只是在政治上这么阴狠到也罢了,毕竟身为政客,很多时候不够阴狠就会活不下去,在这种问题上陆仁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曹丕又是如何对待甄宓的?甄宓不就是因为发了几句牢骚而被曹丕逼死的吗?

    甄宓死的时候是四十来岁,正是一个女人更年期话多的时候,发几句牢骚实在是太平常不过。而陆兰呢?单从性格上来说,陆兰可是个野丫头出身,没有甄宓那么好的脾气和教养,真要和曹丕碰到了一块儿,那还不得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后落得个香消玉殒?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陆仁宁可给陆兰找一个家世不显但脾气好的夫君也不愿意找上曹丕,哪怕曹丕是曹昂的弟弟。如果是曹植的话到是可以考虑一下,但最好还是不要。因为以陆兰的那种性格,太容易惹得曹操发火,分分钟会被曹操赐死的说……曹植的某个老婆就是被曹操赐死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衣着太华丽了点。

    就这样,陆仁急匆匆的赶到了陆兰所在之处。到了地方人还没自廊入院,就听见了曹丕有些惶恐的声音:“兰姑娘莫要误会!其实是蔡夫人在教习我与诸弟音律并于寒舍小住的时候,我曾在无意中听闻得蔡夫人吟唱过几首歌赋,觉得辞曲皆美,令人回味不尽。本有意想请蔡夫人专门吟唱,但又不敢太过冒犯。而后得知兰姑娘你会那数曲,所以就……”

    陆仁在廊下那里听得心中哑然,心说真的假的?你曹丕也喜欢音乐的事这我知道,可你他妹的会就为了听几首歌,而专门跑到我这里来找小陆兰?那曹操家里养的那些歌姬舞伎都是吃干饭的不成?行了,不用多说了,肯定是这小子想讨陆兰的便宜却碰了钉子,又怕把事情闹大,所以找出了这样的借口。话说你小子抢甄宓的时候,也是借口保护人家来着。

    因为怕陆兰吃亏,陆仁就用力的干咳了一声,然后从廊下转了出来。这会儿再一看,见陆兰的手里拎着木棒,向曹丕怒目而视,大有曹丕敢再上前一步就痛扁曹丕一顿的意思。而曹丕这小子的样子看似歉恭害怕,可目光中的一丝不屑之意却被陆仁看得清清楚楚。

    对此陆仁也是看得直摇头,心说陆兰要是真的动了手就铁定吃大亏。别人或许不清楚,陆仁却清楚曹丕这小子可是个文武双全的主,文有后来的《典论》,武怎么说也得有个70+。而自家的兰丫头虽然会几下,跟人家自幼习武击剑的主却还是比不了的。

    再细看了几眼曹丕,陆仁都想几步过去一脚把曹丕给踹翻了再说。这家伙,今年才多大啊?建安九年曹丕抢甄宓的时候是十八岁,现在才建安五年,这混帐小子才十四岁!而且还是虚岁的十四岁,实际年龄也就十三岁再出点头。

    这么小小的年纪,怎么就想着抢男霸女的事了?小丁丁的毛长齐了没有?话说陆仁自己十三、四岁的时候……哦算了,陆仁自己的身世记忆早就遗失了。不过在现代社会,那些十三、四岁的初中生一个个都被激素给激得身体上太早熟了点,早恋什么的早就屡见不鲜了。

    却说陆仁这么一咳,当然惊动到了院中的陆兰与曹丕。曹丕是吓了一跳,陆兰则是愣了一下之后,赶紧就几步窜到了陆仁身后,然后从陆仁的身后探出个头,仍旧对曹丕怒目而视,手里也仍旧紧握着那根木棒。

    “陆、陆仆射……”

    曹丕回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