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318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318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城时所能够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即便是没怎么受过训练的平民百姓,几百把的弩弓只要往城墙那里一放,箭雨也能够给对方带来巨大的伤害……话说陆仁现在能做的貌似也只有这个了。

    就这样到了五月中旬,曹操和袁绍在官渡那里对峙的局面已然形成,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一些,但基本上是谁都奈何不了谁。而就在这个时候,身在郯城的陆仁,收到了驻守在匡琦城的陈登发来的急报:

    “纳尼!?吴寇万余众强行攻城,陈登与战不利,今死守匡琦,欲破围而不得出……怎么会变成这样?陈登不是有本事把这些人给吓住的吗?”

    心中大惊之下,陆仁就向送信的人详细的问询了一下事情的经过。而在问完之后,陆仁气得把桌案拍得嗵嗵作响,心中骂道:“你个死陈登,叫你看不起我!我都一而再、再而三的让你早作准备了,你他吗的当成了耳旁风是不是?”

    吼是这么吼,陆仁却不知道自己是有些错怪了陈登。确切的说,陈登固然是有些责任,但陆仁自己这里也有些好心办坏事。这么说吧,陈登固然是有些心高气傲而看不起陆仁,陆仁在这件事上也犯了个太过罗嗦的毛病。

    这个事你提醒陈登那么一次两次其实已经够了,更何况陈登也参与了陆仁制定的徐州防务。可是陆仁说得太多,到了陈登那里就使得陈登生出了些逆反心理,再加上陈登在心里本来就看不起陆仁,因此在防务上的事较之原有的历史就有了些变动。可这一变动到好,陈登原本的那些疑兵计就没能唬住敌军,反而导致了敌军的全力攻城。

    陈登手头上的兵力不足,或者可以说整个徐州地区的兵力都有些不足,现在一硬干上,陈登立刻就陷入了劣势之中。说起来要不是陆仁让工匠们赶制出来的第一批弓弩箭矢优先发送给了陈登,使得陈登的手上有这些硬家伙作为依仗,匡琦城没准都被敌军用人海战术给硬堆了下来。

    论打仗的事,陆仁自知自己是个二百五,那么现在当然是第一时间把赵云和陆逊给叫来,问问他们现在这局面要怎么解决。赵云的想法比较简单,让他带上人马冲过去干架解围就行,而陆逊则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贤兄明鉴,陈元龙所镇守的匡琦城虽然是跨江之后攻袭徐州的桥头要地,却只是之一而并非是唯一,观当日陈元龙所拟之策,亦有与另外两城非为掎角之意。今贼众来袭,虽有取匡琦立足之意,但贤兄只需令掎角二城各出些军兵,分散贼众之势,令贼众不敢全力攻城便足矣。至于发兵与之强斗,却还太早。”

    都说听人劝、吃饱饭,陆仁便采纳了陆逊的建议,急令匡琦城附近的两座城池各自派出些兵马进逼敌军的两翼,也不要求他们去打,只要他们在两翼摇旗呐喊咋呼一下也就行了。因为说实话,那两座城池里也真没多少兵力可言,加起来诂计也就五、六千人的样子。

    顺便说一下,那个时候的徐州在籍人口也就一百三、四十万,经过了几次的战事之后虽谈不上是人口锐减,但也真心多不到哪里去。整个徐州地区,注意是整个徐州,其总兵力大概也就是三万出点头。

    陈登在布防的时候用了八千,北线的青州一带又驻留有八千,再减去些其他的必要兵力,陆仁的郯城这里也就四千来人。不过陆仁的那五百骑兵并没有算在这里面,那是陆仁自己带来的人马,不在徐州的编制之内。再说句实在话,徐州当时能有这三万的兵力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曹操带去官渡战场的总兵力,其实也就是三万左右。至于史料上所说的曹操在与袁绍对决的时候是“兵不满万”那是扯淡,不过当时曹操要布防的地方确实也多。

    还别说,陆仁这个徐州刺史在关键的时候发下的命令,各处带兵将领到也不敢违命,因此那两座城池都各派出了千余人赶到敌军的两翼,在瞎咋呼吓唬人的情况下,陈登的匡琦城所受到的压力顿时就减缓了许多。至少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局面暂时还能够稳得住。

    而陈登本人也不知是不是意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在这个时候又给陆仁来了封信,请陆仁不要轻举妄动,需“待敌锐气消减,纵奇兵以破之”。按说这也没啥错,可陈登接下来的要求就差点气得陆仁跳起脚来骂娘,因为陈登居然盯上了陆仁身边的这五百骑兵,希望陆仁能把这五百骑兵借给他使用。

    你说这玩意儿陆仁能受得了?心说你陈登在该不要脸的时候,这脸皮还真是有够厚的!早先的时候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你,你他妹的就因为看不起老子,结果闹出了个这样的局面,现在还好意思问老子借兵,借的还是老子的嫡系……说嫡系有点过份,不过这五百骑兵至少在目前来说的确是陆仁自己压箱底的货。但因为毕竟不是自己的,这要是真打没了,陆仁也不好向赵云和张绣交待。

    但陆仁也明白陈登如果不是到了某个程度,以陈登的为人也不会厚着脸皮来向自己借兵,再从大局方面来考虑,这兵也应该借调给陈登使用。无奈之下,陆仁只好把赵云给请来,询问一下赵云是什么意思。如果赵云不愿意帮忙领队,陆仁就只能是自己带着张绣的三百骑兵和自家的百余杂牌骑兵过去了。

    不过对此陆仁到是有些多心了。云哥是将领型的人物,从某方面来说就是在战场上寻找着自身存在的意义。一听说有仗可打,虽不至于手心发痒,却也是跃跃欲试。再说云哥自从在彭城与陆仁相遇并且被陆仁给忽悠到现在已经好几个月了,除了在救郑玄的时候出过一次力,打了场都算不上是仗的仗之外,就再没有动过手。而平日里在陆仁这里吃好的住好的,陆仁又一直对云哥客客气气,兼之云哥又有心想把宝贝妹妹托付给陆仁照顾,总觉得是得帮陆仁做点什么像样的事情才说得过去。现在陆仁厚着脸皮请云哥出头帮忙,云哥自然会慨然应允……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二十六回 孙策奇袭

    郯城城外,一支数百骑的骑兵队伍正在向南行进,领头的正是陆仁和赵云兄妹。话说这都离郯城足有七、八十里地了,陆仁因为放心不下,加上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所以仍然在向赵云有的没的的叮嘱些什么。

    陆仁身边的五百余骑兵,分别是张绣的三百,自家的一百多,再就是赵云的百十来骑白马义从,这回是一股脑的全都塞给了赵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只让赵云的白马义从和张绣的三百骑兵去拼命,却把自家的那一百多杂牌骑兵留在身边吧?真要是那么做了,别人心里会怎么想?陆仁再笨也没笨到那种地步。

    而每每的想起来,陆仁也会在心中暗嘲说总算明白了在某个光头掌权的时期,连光头带军阀的为什么会只想着让别人去拼命,自家的部队却不想动的那种心态。这玩意儿,真轮到自己头上的时候,还真不是一般的肉痛。

    又走出了一段路,赵云也不知是受不了陆仁的罗嗦,还是陆仁确实已经离城太远,就请陆仁早些回城,自己这里也好向匡琦城快速进发,同时赵云也没忘记让赵雨保护好陆仁的安全。这次动手可以说是正规作战,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赵云可不想带上赵雨。

    赵雨当然是有些不乐意,但是看看赵云的神情,知道自己这回再扯皮也没用,只好在差不多的时候与赵云道别,随后就领着留下来的十余骑准备护送陆仁回城。

    再看陆仁还是因为不放心的缘故,驻马在某个高坡之上,目送着赵云那一行人渐渐远去。直到都快看不见了,陆仁才策马下坡,与赵雨等人策马回城。由于心里挂念着事情,陆仁并没有扬鞭打马,只是任由跨下马匹随意的慢慢前行而已,自己这里则是在和赵雨漫不经心的聊着一些没有啥营养的话题。

    就这么走着、聊着,赵雨却忽然竖起了耳朵,好像是听到了什么声音。陆仁好奇之下刚想发问,赵雨却向陆仁摆了摆手,然后就跳下马再趴到了地上。陆仁是属于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的人物,见赵雨如此就知道赵雨这是在搞什么“伏地听声”,也就没有出声打扰赵雨。

    片刻之后赵雨站回身躯,不解的向陆仁道:“怪了,这是东面传来的马蹄声,多应该没有很多,最多也就几百骑的样子。可是大哥他们走的是南面啊……陆仆射,是不是你下令调集的兵马赶来汇合?”

    陆仁苦笑。徐州这里是华中平原,真心不是什么产马的地方,像早先刘备、吕布占据徐州的时候,想买些战马之类的还得跑去河内那些地方买。总之徐州这里虽然有三万多点的兵力,骑兵数量却是少得可怜,为数不多的一点都是作为传令兵来使用,又哪里有骑兵可调?若非如此,陈登那家伙也不会盯上自己的这五百骑兵了。说出来也算是搞笑,就陆仁的这五百骑兵,在当时的徐州差不多可算是独一份。

    “……小雨,你是不是听错了?”

    赵雨用力摇头:“不可能!我从小就没少和马匹打交道,这点本事还是有的。陆仆射你不是有望远镜吗?往西面看一看就知道了。”

    陆仁虽然在这个时代已经混了七年,但骨子里毕竟还是个现代人,对这一类的事情虽然早就见怪不怪,可真要说完全相信,陆仁却还做不到。因此在听了赵雨的话之后,陆仁也是懒洋洋的取出望远镜,往赵雨所指的方向望了过去。而在片刻之后,陆仁的眼中的确是出现了不少的骑兵,看那架势很有些来势汹汹的味道。

    再到稍近一些,双方相隔约十五、六里,陆仁可以借着望远镜看清楚对方的旗号的时候,陆仁就犯起了嘀咕:“旗号上是一个‘孙’字……徐州这里的将领有谁是姓孙的吗?我记得好像是有哪个姓孙的。”

    他在这里有些漫不经心,身边的一个陆氏子弟却吓了一跳,急忙向陆仁讨来望远镜细看了一下就惊呼道:“家主快快回城!来的是小霸王孙策!”

    “你说什么?这怎么可能!?”

    陆仁差点没从马背上摔了下去,心中仍然在连连惊呼这根本就不可能好不好?因为陈登的来信上说得很明白,孙策虽然派了人来攻打,但孙策本人并没有来。而陆仁虽然有过这样的担心,但在反复的考较过史料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孙策在这一时期才刚刚拿下江东地界,出于要稳固地盘的考虑,也不太可能会亲自跑来徐州作战。

    另一方面,陈登所在的匡琦城距离郯城说远不远,说近也并不近,如果骑马以一般正常的速度得需要三天左右,而陈登所布置的防线又不是形同虚设的东西,孙策的兵马不太可能会越过防线直接就杀到郯城这里来。若非如此,陆仁又哪里会这么放心的把赵云送出城近百里地?他这里可是大后方啊!

    他正在这里发着傻,赵雨和一众从骑可没敢发傻怠慢,赵雨更是一扯陆仁的马缰,扬起鞭来照着陆仁的马臀就是一鞭子下去,战马吃痛之下当然是马上就发足狂奔。只可惜陆仁在一时失神之下,被赵雨的这一下给闹了个措手不及,人险些从马背上摔下去不说,因为没能来得及拉好缰绳,方向也因此而跑偏了。

    赵雨等从骑一看这个样子,既气恼又无可奈何,只能打马去追上陆仁,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再想顺原路回城就不太可能了。对方的人在陆氏子弟查觉到是孙策的时候,距离陆仁这十来骑人马已经不足十里,再被陆仁这一导偏的缘故,他们已经分出了一支人马去堵住了陆仁的归路。

    陆仁这里还有啥话说?跑吧!总算赵雨还算反应快,急急的吩咐了两骑赶去南面,因为赵云那五百骑还没走多久,应该没有走远,追一下追得上。这个时候当然是叫赵云赶紧带那几百人回头帮忙。自己这里则是小小的绕了个弯,也向赵云的那个方向追了上去。

    再看孙策这里当先一骑,纵马执枪间追陆仁追得最紧,口中还喝喊道:“陆仁小儿!你竟如此疏而无备,吾军压境之时竟然还敢轻离城廓,合当取死!当年陆康之死一事,今日就该在你身上重现!”

    陆仁在百忙之中到也回头来了一句:“你真的是小霸王孙策?”

    孙策狂笑道回应道:“正是!”

    “你他吗的怎么会跑到我这里来了?”

    孙策再度张狂的大笑:“以舟船载兵,越海而行者,你以为只有你们陆、糜两氏才会吗?”

    陆仁的回应是:“我勒了个去!”

    真是要狠狠的“去”上一下了,陆仁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孙策会来这一手。或者说,陆仁都没想到孙策真的会亲自跑到徐州来。

    不过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说不清楚的,如果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