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164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64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洪愕然,而曹仁虽然帮着曹洪出了头,但他毕竟是局外人而“清”,这会儿已经感觉到事情好像不对劲,就赶紧上前按住了曹洪,免得曹洪再惹得曹操发怒。

    另一头的毛玠也不是什么笨人,听了荀彧的话之后就意识到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内幕,所以马上就向荀彧问道:“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

    荀彧再叹道:“孝先,你明于法纪,今日确实是出于公心,不能怪你什么。可是你怎么这么糊涂?你怎么就不想想,当日义浩与子廉对阵,人在盛怒之下却宁可弃剑相迎击杀战马也不对子廉动手。有着这么一份心性的人,又哪里会有谋取私利之心?

    “实话告诉你们吧。去年入秋之初,许都铁货不足,不止是民用铁货缺乏,就连府库官铁都已然吃紧。那时若不设法解决只怕会兵无槊具、农乏耕锄。我在得子阳(刘晔的字)急报之后本也无计可施,是报着试一试的心态找了义浩来商议,后来是义浩设法从河北购回了大量的铁货解了这燃眉之急。”

    毛玠又是一愣:“是荀先生你派陆仁去购的铁?等等,他是从河北购回来的铁?那……”

    荀彧点点头,他知道以毛玠的见识,应该已经想明白了这里面的关键之处,但看了看一旁仍然有些不解之意的曹仁和曹洪,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把事情向这二位说清楚点的好,所以就接着道:“你们都知道明公与袁绍早已是面和心不和,袁绍绝不会坐视明公的军势壮大,自然会授意治下不可贩运铜铁到明公境内,意在使明公难以整顿兵甲。在此等情形之下,义浩只能用借用私铁之名暗中购回。而发给免税令,为的就是不让沿途对货物有所查验,以免此事走漏出去。而这里面的诸多关节,你们知道有多麻烦吗?本来好不容易都已经打通了,被你们这一闹就全都毁于一旦!

    “这里我还想帮义浩说几句话。孝先你怎么就不想想,以义浩那逍遥淡薄的心性,他会为了钱财去犯这种险吗?贩卖私铁避税?他每个月都把大半的俸禄拿出来供抚幼义舍就食,他自己除了贪吃一点、喜欢给家人做几身漂亮衣服之外,他贪过什么?他要那么多的钱干什么?”

    这些话一说出来,毛玠于惊讶之下已经是面带羞愧之意,而曹仁、曹洪可就都傻了眼。

    荀彧这时终于把头转向了曹仁和曹洪:“二位将军皆为良将之才,却不知后方钱粮盐铁蓄聚之艰!在下只说若是兵无槊具,又与虎狼无爪牙何异?你们征战在外时,难道让部下只用寻常的棍棒去和敌军厮杀搏命?真要是那样,又将会有多少的将士枉死在阵前?”

    曹仁和曹洪不敢吭声了。

    曹操这时也忍不住插了话进来:“子孝、子廉,你们都是孤之亲族,子廉你更是对孤有让马之恩,孤本不应该如此喝骂于你,但现在孤对你们说几句心里话。孤为什么会器重于义浩?就是因为他胸中之才可以令孤再无钱粮盐铁之忧!

    “秦人以急谷而兼天下,孤若钱粮充沛兵强马壮,又何愁天下不定!?想孤初时不以他为意,而文若却再三对孤言及义浩可比萧何。结果如何你们也看见了,去秋许都获谷多少?一百七十余万斛!两年之内孤但有征讨,无有粮草之忧!这样的人才又岂能不重用?

    “别说他这次是蒙了冤屈,就算他真的是贩运了私铁逃了些税,只要不是行之太过,孤都会容忍下来!此等贤士孤正当重用,却怎么也没想到在这个时候会是你们把这件事给捅出来!如果只是你们暗中禀报于孤还好,孤暗中对你们解释清楚也就是了,可是你们……你们为什么不先禀我,偏要在那么多人的面前奏请!?你们说,现在要孤如何是好?杀陆仁吗!?”

    曹操也真的是气坏了:“你们几个,真的是给孤惹来了天大的麻烦!子孝、孝先,你们只是为明正法纪,孤不怪你们,孤只骂子廉。你一意报复义浩,又怕孤会姑息于他,所以才会请孝先在今日众人之前奏请于孤,子廉你以为孤看不出来吗!孤现在真的想把你推出去斩了!做事也太不知轻重了!

    “三万斤的上等镔铁,这能够打造出多少槊具了?而且这还只是开了个头,若是每年都能从袁绍那里购回这么多的镔铁,孤这里能省掉多少的事?可现在到好,被你们这一闹,这铁还能买回来吗?子廉,你家境甚丰,那你给孤去买回来啊!?”

    曹仁与曹洪的脊背上冷汗直冒。

    郭嘉一直没说话,但这时终于开了口:“买不到铁以充军备或许还是小事。这一类的事,义浩这小子一向都很有办法,只要有他在,就不怕解决不了。可是……二位将军,你们知不知道义浩他虽在明公的帐下效力,却一直都是很想辞官返乡的?主公为了留住他,前前后后已经动了不少的心思了,可现在到好,直接就让你们给赶走了。”

    不说还好,这一说出来,曹操的火气腾的一下又冒了上来。这是案头的简椟刚才就扔完了,不然曹洪还得挨上一下。

    可郭嘉这时却还在火上浇油:“各位不妨想想,自义浩请命屯田之后,主公可曾再为粮草一事担忧过?许都新建之时,就是义浩在濮阳屯田大收并送至许都听用,使得前前后后从未有过钱粮不济之事。有他在后面帮主公和各位将军屯田蓄粮,主公和各位将军在征战之时便可无有后顾之忧,可现在嘛……”

    曹洪没敢说话,到是曹仁迟疑道:“这……在下愿去将陆先生请回来。”

    “屁话!”曹操火了:“拜汝二人所赐,义浩他是因罪而罢官,最后含恨而去。刚才那么多人看着,事情又闹得那么大,又怎么可以轻易就将他官复原职?传扬出去,岂不是变成了孤只是作了个样子欺众?回过头来,众人会说孤执法不明而人心离散!人心若散,那孤还做什么大事!?”

    郭嘉笑了笑道:“这都没什么,地也不是没了义浩就种不了,另选他人代之也就行了,最多也就是没义浩能种得那么好而已。不过这样的贤才,今日里含恨而去,若是投在了其他的诸候之下又会是怎样?在下还得提醒各位一句,义浩这小子可不是只会种地,他胸中的见识也颇有过人之处。而且他久在主公麾下,对主公军政之事虽不能说是了如指掌,却也是知之甚详。若是他与一怒之下改投到了主公的死敌麾下……”

    众人的脸色当时就都是一变,曹操则阴晴不定的向郭嘉道:“奉孝,你是在劝孤把义浩……”

    郭嘉连忙摆手道:“不不不,在下可不是这个意思。而且说实话,主公忘了义浩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比如当初的濮阳一战,我们都以为义浩必死,可义浩现在不都活得好好的吗?在下说句难听些的话,想杀他不见得就能杀得了,而且一但对他动了手,只会真的把他逼得与主公作对,不智。而在在下看来,现在的事也并非没有挽回的余地。”

    (老陆还是丢了官,诂计又有人会说很虐主,呵呵。无耻求票、求收藏、求推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一十九回 先当正名

    “而在在下看来,现在的事也并非没有挽回的余地。”

    郭嘉的这句话让曹操的目光一亮,急问道:“奉孝有何良策?”

    郭嘉笑了笑,看看这里也没什么外人,就解下了腰间的酒葫芦灌了两口,然后才在曹操急切的目光之下问道:“主公想留用义浩吗?”

    “废话!”

    的确是有点废话。曹操的爱才之心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即便是与曹操敌对的人,或是后来许多看不起曹操的人,却都对此表示了肯定。虽说曹操前前后后也杀过不少人才,但那也得看是什么情况。

    比如说杨修。杨修死得冤吗?其实一点都不冤,所谓的“鸡肋”是杨修在耍小聪明,可曹操当时是在行军打仗,你杨修的小聪明平时耍耍也就罢了,怎么能凑合到军事行动里面去?往轻了说都是在动摇军心,不杀你才怪了!

    而曹操眼中的陆仁又是什么情况?这么说吧,陆仁虽说也有些小毛病,但陆仁从来就不会去犯曹操的忌讳,一直都是老老实实的做事,而且事情都做得很漂亮。这要是搁到现代社会,哪个领导会不喜欢这种做事做得漂亮又老老实实的人?一听说对方想辞职跳槽的时候,那还不是想尽可能的把对方留下来?

    但郭嘉的这句话确是必须要说的,因为郭嘉需要得到曹操的一个明确的态度。而在曹操发了话之后,郭嘉就向曹操笑道:“既然如此,就请主公明日上朝议政之后,亲自带着一些朝庭官卿去查阅籍没义浩的家产吧。”

    “什么!?”曹操差点被气乐了:“籍没义浩的家产?奉孝啊,孤已经罢免了义浩的官职,真论起来孤本身就已经是有负于义浩,若是再籍没他的家产,使得他无处容身,甚至是饭都没得吃,岂不是在将他逼上绝路?”

    郭嘉轻叹道:“主公不仅仅是要留他,最重要的是还想用他。只是留他的话到无所谓,可如果是想用他,一些事就不得不做了。”

    说到这里郭嘉又灌了口酒,然后才意味深长的向曹操道:“主公,义浩这小子的家,是不怕被查的啊!”

    曹操主要是之前气糊涂了,一下子没能反应过来。但这时被郭嘉这么一提醒,曹操马上就反应过来了一些,目光也随即飘向了荀彧。

    荀彧早就明白了郭嘉的意思,见曹操的目光飘向了自己这里,荀彧便点头道:“的确是得让那些朝庭官卿去看一看义浩的家中可有钱财,否则那些不明就里的人,只会在口口相传之下,把义浩贪墨之事传说得无比夸张,介时不管是主公想启用义浩,还是义浩自己想出仕为官,可都是难上加难了。”

    曹操跟着点了点头。曹操也可以说是陆仁那里的常客,很清楚陆仁的府坻之中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但并不表示其他人也知道陆仁的府里是什么情况,现在郭嘉的办法就是带着那些人去陆仁这个“贪官”的家里看看是不是像那些人想像的那么奢华。

    其实说白了,就是曹操如果想重新启用陆仁的话,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给陆仁正名。要知道现在陆仁是摊上了个以权谋私和贪污的罪名而被罢的官,至少至少也是有这方面的嫌疑。而不管在什么时代,一个官员如果被坐实了贪污的罪名,再想当官基本上就是不可能了的事,没要他的命都已经是不错的了。即便是在那些政局已经腐败到了极点的朝代,至少也是在明面上不能把这些事闹出来的。

    现在虽说有荀彧出来为陆仁辩解为是“无心之失”,但这种事又哪里是有人站出来说了几句话就可以让其他的人为之信服的?再要是碰上那些恶心的人,认为荀彧和曹操是在姑息放纵陆仁,那事情只会闹得更糟糕,而此时的朝庭之中对曹操不满意的人可是大有人在的。现在郭嘉就是要拿点实实在在的东西给那些人看,让这些对陆仁的这场事想来个借题发挥的人都哑口无言,证明陆仁的的确确只是“无心之失”。

    而“有意而为”和“无心之失”这两者之间的性质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会让际仁不能翻身,后者却可以证明陆仁本身的职业道德并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是不小心犯了个不该犯的错而已,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一笔勾消掉。换言之就是陆仁如果只是“无心之失”的话,到了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重新启用,而且不会有什么问题。

    曹操这时也想明白了这些,所以就向荀彧和郭嘉点了点头。郭嘉却叹了口气,晃了晃手里的酒葫芦道:“只是可惜了!义浩的家被抄没之后,恐怕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那里的美酒佳酿我就喝不到了,我又该上哪去蹭酒喝?”

    在场众人一齐无语,曹洪还忍不住轻轻的噗哧了一下。但也就是这下轻而又轻的噗哧声惹来了曹操的不满,立刻就指着曹洪骂道:“你还敢笑?明日上朝之时,就由你来上奏此事!”

    曹洪吓一跳,指着自己道:“我、我来上奏?”

    众人的目光都锁定了曹洪,曹洪顿时就没了言语。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事可能还真的是由曹洪去“领衔主演”才最合适,道理则有些近似于“贼喊捉贼”,因为你曹洪可是曹操的嫡系。

    这种事算是初步的定了下来,但曹操还不放心的复又向郭嘉问道:“奉孝,为求给义浩正名而固然不得不如此,可是义浩失了安居之地与就食之源,万一生出了改投他处之心又该如何?而且这件事暂时还不能对他明说,他的心中要是生出了怨恨之意,那孤岂不是在弄巧成拙?”

    郭嘉道:“这个请主公放心,我去跑一趟就行了。而且现在能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