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123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23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涣牛托灾识栽蚴遣懿俚暮献髡撸景嗯盼黄涫刀际潜冉峡壳暗摹0此德饺氏衷诘墓僦案揪兔蛔矢窀谲鲝纳砗螅谲鲝挠行恼展酥拢揭裁忝闱壳康哪芩档霉ァ

    而此刻的陆仁嘛……老实说,真有那么点“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味道。虽说兴建皇宫的事有陆仁一份,可陆仁只是负责提供板砖建材,真正具体方面的事陆仁是插不进手来的,加上又一天到晚的奔波在外,陆仁还真没和哪个汉庭官卿打过交道。现在在这些一个个都正儿八经的官卿面前,说陆仁是个土包子一点都不过份。

    好在这只是一场相对来说比较宽松的欢宴,不是正式的朝议。初时的几下礼仪过去之后,大殿之中就尽是一片酒乐之声。而陆仁为了避免惹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一直都是闷着头在席间喝酒吃菜,偶尔的才会跟着大家一起举杯互敬。

    不过到这个时候,陆仁也终于是见到了“传说中”的汉献帝。当然了“汉献帝”这个名号是刘协在死后由魏国谥予的,现在一般都只是呼为“帝”、“天子”或是“圣上”之类的。而陆仁尽管心里早有准备,可是在真的见到这个还是个少年的刘协的时候,陆仁的心头还是泛上了一股很难以言喻的怪异感觉。

    现在是建安元年,汉献帝刘协才十六岁,再过两个月到建安二年才不过虚岁十七。这个年纪要是搁到现代社会,还只是个高中生而已,可陆仁尽管坐的位置比较远,却仍然能在刘协那张尚且带着几分稚嫩之气的脸上,看出几分与其年龄不符的坚忍与厚重。

    仔细想想吧,其实也难怪。刘协九岁的时候被董卓立为新帝,数年之中所经历过的苦难其实是旁人很难体会得到的。而在这样苦难的环境之中成长起来的少年天子,如果没有相当成熟的心境和过人的聪慧,又怎么可能能在最后抓住机会逃离魔窟?

    一般人都认为汉献帝是无能之辈,但后来许多学者都纷纷指出汉献帝其实是相当聪明的人,只可惜汉献帝刘协遇到的是一个已经完完全全穷途末路的时局,再没有什么机会给刘协。若是真的再有什么机会被刘协给把握住,那么刘协没准会成为第二个刘秀也说不定。

    陆仁早期没怎么留意过汉献帝刘协,不过后来到是慢慢的改变了对刘协的看法,成了刘协其实是聪明人的支持者。现在亲眼看见了这位少年天子,心中在暗暗点头之余,也对刘协多出了几分可惜之意。不过这些事和陆仁的关系不大,反正陆仁也就是再混上个几年就闪人回穿,所以并没有别的什么想法,依旧在席间闷着头喝酒吃菜就行了。

    可他不在意别人,却并不表示别人就不会在意他。他在这里正闷着头吃吃喝喝,汉献帝刘协却忽然向坐在旁席的曹操问道:“曹爱卿,朕闻这宫室能如此快的修建出来,试守许都令陆仁所用的砖石之法功不可没。今见此宫室,朕心中甚喜,却不知陆卿可曾到席?”

    曹操笑了笑,向众席中唤问陆仁。陆仁完全没有心理准备,被这一唤可就慌了神,再想去问荀彧现在应该怎么做可就有些来不及了,只能是小小心心的离开席位,远远的就向着汉献帝刘协拜了下去。可越是小心翼翼,却越是容易出错,陆仁在拜下去的时候没注意自己的脚踩到了衣角……这样的场合得穿朝服,而那种朝服的宽袖大摆,一向为求做事方便而穿着简便的陆仁突然之间很难适应得了的说。

    拜倒的时候踩到了衣角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但听得“扑通”一声闷响,陆仁整个人就趴到了地上,如此一来自然就惹来了满殿人的哄笑,荀彧则是以手捂额,却也没什么办法。

    如此失礼之事,自然也有人出声喝骂,陆仁心中暗骂自己太不小心了点,现在却也只能是赶紧的爬起身再重新跪好致礼。曹操见到这般情形,少不了要为陆仁说几句好话,而汉献帝却只是笑了笑之后道:“陆卿醉矣,略有所失,不足为怪也。众卿家就不要太过责难陆卿了。”

    皇帝发了话,这面子谁能不给?陆仁这时到也松了口气。在人前出了这样的大糗,陆仁心里也很不是滋味的说。

    本以为汉献帝叫自己出来,也就是说几句漂亮话褒奖一下而已就行了,却不料汉献帝在褒奖了几句之后,忽然向陆仁道:“朕在途中,亦有听闻过陆卿的一些逸闻趣事,据说陆卿年少之时曾侍奉于伯喈之侧,因此精习音律。今日欢宴,陆卿可否鸣奏数曲助兴?”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六十三回 乐过留难

    “今日欢宴,陆卿可否鸣奏数曲助兴?”

    献帝刘协颇有兴致的说出了这样的话,却把陆仁给整得额前见汗。自己是什么情况,自己能不清楚?当初会想到顶上个“曾为蔡邕侍僮”的名头,说白了就是想借着蔡邕的名头来坑蒙拐骗,混饭吃的时候能方便一点而已。

    可时至今日,陆仁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混到一个朝堂为官的地步。如果说是以前到还罢了,自己玩的那点音乐诂计没什么人会听得出来是不是蔡邕的音乐,可这些汉庭官卿却不一样,要知道蔡邕在作为董卓的幕僚的时候,就经常会被董卓在酒宴之上点名出来奏乐助兴,因此这些个汉庭官卿对蔡邕的音乐都可说是非常之熟,自己要是不知好歹的弄上几曲,搞不好就得露馅。

    也正因为如此,陆仁在抵达许昌之后就几乎再没玩过音乐,甚至和蔡琰“同”居了那么久,都没和蔡琰把玩过音乐。当然了,蔡琰其实是知道陆仁的底的,但陆仁不玩音乐,蔡琰的手边又没有琴,再加上二人之间的关系又那么的尴尬,彼此间不玩音乐也没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而陆仁也是有意如此,因为陆仁知道这个时候他要是和蔡琰一起玩音乐,犹其是蔡琰的琴声一响,就很有可能就会惊动到许昌这里的官卿,那么他的“音律之艺”也势必会引起许昌城中官卿们的注意,再接下来没准就得穿帮。而陆仁一直不玩音乐的目的,不外乎就是想让人们渐渐的淡忘掉他陆仁“曾为蔡邕侍僮”的事。

    应该说这几个月下来的情况不错,好像从来就没有人向陆仁提及过音乐方面的事,陆仁也算是稍稍安心了一些,可怎么也没想到今天在这样的场合,竟然会是献帝刘协开了这样的口,那陆仁的身上会不见汗?

    更要命的是开口的人可是皇帝,而曹操不管是“挟”还是“奉”,在这样的场合都得给足献帝刘协面子,你陆仁小小的一个许都令敢不从命?脑袋还想不想要了?可是一吹奏音乐,再被现场的官卿们听出来不对路数……

    陆仁在这里脑门子见汗,人也跟着一犹豫,坐在献帝侧席的曹操可就不乐意了。对曹操来说,这个时候不止是要给足献帝面子,而且陆仁作为自己阵营里的人,要是这点事没办好的话,岂不是折了他老曹的脸面?

    眼见着陆仁正好向自己这里递过来了带着怯意的目光,曹操的脸色就稍稍往下一沉:“圣上有命,义浩你敢不从命?”

    “……诺。”

    陆仁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今天这场事是不可能躲掉的了,再暗一咬牙,心说死就死吧,再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当着这么多识货的人的面玩几首曲乐吗?就算是被人听出来说不对蔡邕的风格路数,咱还能没个说辞?貌似以前这个事也没少做嘛!嗯,现在不过是在识货的人面前有些怯场而已。

    既然心中作了这样的打算,陆仁反到有些放开了,不过嘴上可没忘记先说几句漂亮话:“陛下圣明,微臣年少之时不过是曾在伯喈公的身侧充一侍僮,并不曾正式向伯喈公求师学艺,且臣自知技拙艺劣,今日献丑只怕有污圣听。”该往自己身上泼的脏水还是先泼足了的好,回头自己这里也好说话是不是?

    但见献帝刘协笑道:“无妨无妨,到是陆卿如此坦诚,朕甚觉欣慰,陆卿只管鸣奏便是。”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陆仁索性破罐子破摔,反正他也没别的选择了。他用惯了的竹笛没带在身边,但这不是问题,在这种场合,大殿之中有的是为酒宴奏乐的乐工,弄支竹笛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不一会儿陆仁就挑出了一支音质上乘的竹笛。手里试着音,陆仁也寻思着事情闹到现在这个地步,也千万不能让人给看扁了,所以在激活了芯片之后,很用心的挑选起了曲乐。而此时的大殿之中也都安静了下来,只等着陆仁开始弄乐。

    陆仁思考过之后,先以《白河寒秋》来开场,因为陆仁是在蔡邕流亡吴地的时候当的蔡邕的侍僮……当然这是扯淡的话,不过万一有人问起,陆仁也比较好解释,大可推说这是蔡邕在游览长江的时候谱写出来的曲乐;接着是《朝曦煦风》,一首平柔舒畅的曲乐;然后是《紫陌丰田》,绵长抒情;《凤歌青天》,悠扬清美……

    陆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发了疯,一口气竟然连着吹奏了十多首曲乐,到后来都是因为气息有些跟不上了这才停了手。而吹奏了这么多的曲乐,陆仁在选曲的时候却有一个原则,就是挑选出来的都是些比较柔和抒情的音乐,太过欢快或是太过凄凉、高昂的,像孤寒高昂的《御剑江湖》和凄美的《仙剑问情》,陆仁就没有选取出来。

    会作出这样的选择,陆仁当然有自己的打算。因为当初蔡邕在吴地是属于政治避难,而且在吴地的十年算得上是蔡邕一生中比较安宁的十年,那时候和蔡琰打交道,蔡琰也曾说过蔡邕在那一时期玩的都是些比较轻柔抒情的音乐……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蔡邕是抱着一个闲云野鹤的隐士之心在玩音乐。而陆仁自己编的那些瞎话,正好是在这几年在蔡邕的身边当侍僮,那听来的学来的当然就是这些轻柔抒情的音乐,回过头来也好向众人解释。

    不过陆仁心中对于穿帮的担心好像是有点多余,或者说陆仁刻意挑选出来的这些音乐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因为在陆仁乐罢之后,群臣之中已经有人在议论说蔡邕当年避难于吴地是何等的逍遥自在,听曲乐都能听出蔡邕当时的心境……

    陆仁心中暗暗的松了口气,正准备向献帝刘协致礼归席,献帝刘协却抚掌笑道:“陆卿果然不辱伯喈公之名!朕自蒙难以来,已不知有多久未曾听闻到这般清美的曲乐了。朕还有听闻到一些陆卿的逸事,只是现在不便问及。这样吧,陆卿今夜且在宫中住下,待明日朕再问询陆卿。”

    “!!!”

    陆仁吓了一跳,心说你个小皇帝又想问什么?而下意识的,陆仁的目光可就瞄向了曹操。曹操现在可是把献帝刘协控制在手心里,可献帝刘协现在却对自己要问这问那的,那曹操那里会怎么想?而且要命的是现在自己可是许都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许昌一带是有着一定的实权的人物。而献帝刘协不是笨人,相反是很聪明的人,万一是存着对自己的拉拢之心……

    “靠!我又不是刘备,你个小皇帝这是想干嘛?别害我好不好?”

    之前陆仁还只是额前见汗,可现在却已经是一身的冷汗。但在这样的场合,皇帝都已经发了话下来,就算是曹操也得给皇帝面子,自己能不听命?

    嘴里应了声“微臣领旨”,陆仁却有意的望向了曹操,那意思不外乎“老曹你可别冤枉我”,随后亦望向了荀彧。而不出意外的,曹操的神情之中流露/出了几分很复杂的意味。

    ————————————————————

    一夜过去,陆仁于胆战心惊之下根本就没有睡好,天亮之后完全就是顶着俩黑眼圈,跟着宫中内侍去见献帝刘协。

    等到了地头,陆仁却发觉这场景有些眼熟。再一细看,陆仁就心说这怎么回事?这尼玛是个篮场嘛!而此刻的献帝刘协嘛,却是一身精悍的短着,正在篮球场中玩着投篮。不过这篮球场上也只有献帝刘协一个人在玩而已……谁他妹的敢和皇帝一起玩篮球?

    献帝刘协一个人玩得当然有些索然无味,一扭头见陆仁到来便停下了手再向陆仁唤道:“陆卿到近前来。”

    陆仁这会儿都还有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懵头懵脑的走到近前刚想施礼,献帝刘协却摆了摆手道:“不是朝议之时就不必多礼了。”

    说着献帝刘协就轻声自嘲道:“朕蒙难多年,什么失礼之事未曾见过?若真有敬朕之心,哪怕只是向朕点个头、拱拱手都已足矣;若是心怀不臣之意,就是对朕三跪九叩又有何用?”

    献帝刘协的这些话说得声音其实很低,应该是属于自言自语,可陆仁耳朵灵,勉强的听了个大概,心中对这位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