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1180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180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赶赴帕尔西斯地区救场。

    当然,卡丝伊莉也不敢太过托大,所以只是调走了一半。再就是除了陆路之外,帕尔西斯地区由于就是在波斯湾的北岸,从海路过去再直接登陆的话,很多事会比较方便,所以卡丝伊莉还调动了目前残存的安息海军舰船的一部份。反正对卡丝伊莉来说,从霍尔木兹海峡到帕尔西斯南岸的几个地方也没多少路程,调动的这些舰船把兵送了过去再赶紧的回去也就行了。

    从军事层面再严格一点的来说,这些其实都没有什么错,卡丝伊莉即便是调走了一半的兵力,可仍然留下了相当数量的兵力防守。陆仁的主力大军即便是打了过来,哈桑克因凭借着留给他的那些兵力,怎么说也能挡上一段时间,坚持到卡丝伊莉再把兵给调过来。

    所以在这里,只能说他们忽略了,或者说他们都不清楚陆仁要打这一仗的决心。而一但时机到来,早已作好的充份准备的陆仁,也会打出自己这里最为强劲的一击!

    ————————————————————

    某一日的深夜,霍尔木兹海峡的南岸。

    这会儿的天气正热,而波斯湾地区又是出了名的气候炎热,所以好不容易到了晚上凉快上了一些的时候,军士也好、役工也罢,都倒在了各自的休息点里呼呼大睡,只有那些轮值的人员一边在发着牢骚与抱怨,一边在作着警戒的工作。

    隐隐约约的,有人听到了某个方向传来了厚重的马蹄声。安息民众大多擅马,所以很快就马蹄声中大致的判断出过来的马匹应该在五千左右,示警的钟声也因此马上就被敲响。

    只是即便如此,这里的安息人员却也并不是很在意。事实上这段时间以来,阿拉伯势力的那些骑兵时不时的就会跑来捣上一通乱,但一般也就是在距离城墙还有那么一段距离的地方舞上一通的刀法、骂上一通的人,然后就在天亮之前灰溜溜的撤走。

    安息的人员其实到挺希望这些阿拉伯骑兵干干脆脆的过来攻城,要知道自从哈桑克因留任安息的海军司令,并且开始加强霍尔木兹海峡的防御时起,安息方面的人员几乎就是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修筑工事,也因此早就把各类的工事修得严严实实。别的不说,城头上架着的火炮、弓弩、投石机之类的东西,真要碰上阿拉伯骑兵的攻城,安息方面的人员都敢拍着胸脯说那些阿拉伯人来多少就会死多少。

    但是阿拉伯骑兵每次来都是就这么喊上一通再在天刚亮的时候闪人,从来就没有发起过任何的攻击,这着实就让安息方面的人员烦不胜烦了……尼玛的,每次都是夜里来扰人清梦,换成是谁都会烦得够呛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卷三 第四百一十四回 争分夺秒(三)

    本该是一片宁静,大家都在呼呼大睡的深夜时分,这会儿却是人声马咈,城里城外的叫骂之声那叫一个不绝于耳。

    城内的安息人员真的是烦,烦这些阿拉伯骑兵三天两头的就来捣乱,总是搅得他们在这大半夜的不能好好睡觉,所以这会儿骂起人来骂得也是格外的凶。这也是哈桑克因有严令,不准他们随意的出城作战,不然以许多安息人员火暴的脾气,只怕早就打开大门冲杀了出去。

    所以说在这个时候,安息的人员除了在城头之上指着城外的阿拉伯骑兵大骂个不停之外也做不了什么事。而城外的阿拉伯骑兵则还是老样子,同样是在城外齐声的叫骂,看那意思似乎是想把安息的人员给激出城来进行野战……嗯,看起来的确是如此。骑兵本来就不利于攻城,而且这里的安息城防坚固,硬冲上去诂计就和送去大量的人头没太大的分别。

    这种事双方的心里都清楚,所以阿拉伯骑兵除了叫骂之外就是不攻城,而安息的人员除了叫骂之外,也就是不肯出城迎战。那么现在看来,今天这情况多半是双方互骂得差不多了再各归各家、各找各妈。

    不过在这夜色之下看东西本来就不怎么清楚,而且阿拉伯骑兵为了安全起见,都呆在了城头的火炮射程之外,所以双方的距离稍有点远。总之,城头的安息人员根本就无法查觉到现在在城外叫骂的阿拉伯骑兵,其实根本就不是阿拉伯人。

    或者再确切一点的说,现在城外的这支骑兵部队里只有少量的阿拉伯人在引导着身边的同伴们向安息叫骂,而其他的人员,实际上都是马超所率领的骑兵穿上了阿拉伯服饰而已。而安息人员在心中的烦燥影响之下,也没有留意到现在这支正在城外叫骂的骑兵部队,其手里所执的武器都不是阿拉伯人惯用的弯刀,而几乎是齐唰唰的长杆马枪……顺便说一句,这种长杆的马枪在当时几乎就是西凉骑兵的标志。

    马超此刻也混迹在众多的骑兵之中,正举着望远镜向安息的城头探望。借着安息城头上比较明亮的火光,马超对安息城头的情况看到到也比较清楚,而在看了一阵之后,马超就嘿嘿嘿的坏笑了几声,望远镜在手里转了几个漂亮的圈再收回囊中,暗自嘀咕道:“虽有防备,但明显的已经是不够警惕。甘兴霸的这一手,看来已经是见效了。”

    马超及其部队怎么会混在阿拉伯骑兵之中?这个事说白了其实很简单。

    之前陆仁让甘宁“便宜行事”,甘宁于心领神会之下来了一手诈称要退还卡利亥特的花招,并且在陆仁那边利用丝法莉莲传递的假情报的配合之下,这一手使得不明真相萨珊家族开始了在帕尔西斯地区那有如疯狗般的行为。

    而在当时甘宁还对外宣称马斯喀特会暂时交由阿拉伯势力来管辖。可实际上呢?甘宁是装模作样的撤了军,但撤走的只是甘宁所部的步兵与水军,马超及其五千精骑则留了下来,乔装成阿拉伯骑兵驻守在马斯喀特。也就是说,马斯喀特实际上仍然是在陆仁的掌控之中。

    这些不用多说,到是甘宁在暂时的撤离之前向马超交待了一件事,就是请马超在这段时间里安排着阿拉伯势力挂靠在这里的骑兵部队隔三差五的就去霍尔木兹海峡南岸的安息要塞捣捣乱,也不用他们去攻城打仗,只要他们三天两头的去那里叫骂上一通就行。至于这些阿拉伯骑兵会不会听从安排……这个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陆仁在这方面给了甘宁足够的权限,甘宁也就留了足够的钱粮财物给马超。

    而对于挂靠在这里的阿拉伯骑兵们来说,只是让他们隔三差五的就跑跑腿、骂骂人,又不用他们去厮杀拼命,这就能拿到很不错的报酬,自然是欣然接受。事实上这些阿拉伯骑兵为了能多赚点钱,真跑起腿来比马超安排的“班次”还要勤快。用现代的话说,这些阿拉伯骑兵那就是主动的去加班加点。所以所以,也才会有了安息的城防要塞被阿拉伯骑兵们给搅得不得安宁,连觉都睡不安稳的事。

    马超的谋略能力虽然不行,但这并不表示他就会连点兵法都不懂。他清楚,甘宁这玩的是一手疲敌之计。而动用的是阿拉伯骑兵,他自己的本部人马则是在养精蓄锐,这也就意味着到了关键的时候,蓄够了力的陆仁就肯定会打出雷霆一击,他这里就不能落了后,不然自己不但会丢了面子不说,在陆仁那里也会不太好交待。

    不过在这个时候,到是要说一说马超现在的心态了。这么说吧,现在的马超就像是那只跳出了枯井的青蛙,走出了华夏的那个圈子之后,才明白外面的世界其实是有多么的大。而在眼界开阔了之后,马超的心态也跟着改变了很多。至少至少,马超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老想着要回归西凉然后“再创辉煌”。

    陆仁之前给马超安排了新的地盘,不过说实话,那些地盘并不怎么合马超的意。马超目前的新地盘大概是在后世的尼泊尔一带,而尼泊尔那边的地貌特征就是山多丘陵多,平原地区相对较少,这自然就会让马超及跟随着马超的西凉骑兵有些不太适应。

    当然了,陆仁有向马超交待过这些都只是暂时的,你马超又不是没本事的人,到了差不多的时候要是愿意的话只管往西北方向打过去,也就是去占据北贵霜的那些地盘,而北贵霜的那些地盘就会比较合你马超的胃口。

    马超当初久在西凉,对西域通道上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所以知道现在的北贵霜的那些地盘的确是很合他的心意。再者,之前的马超是抱着那种在拿下了北贵霜的地盘之后就由西往东,打回凉州去“再创辉煌”的心思,所以对陆仁所说的那些,马超都非常的赞成。

    另外还有一条,尼泊尔的矿藏资源那可是很不错的。按陆仁手头上的资料,尼泊尔已发现的金属矿藏有铁、铜、锌、铅、镍、钴、钼、金、钨、钛和银等;非金属矿藏有菱美矿、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石榴石、云母、石墨、石英、陶土、磷矿、花岗石、硅岩、宝石等;能源矿产有石油、天然气、铀、地热和煤。其中,铁矿储藏约2305万吨,铜矿储量约1618万吨,铅矿储量约300万吨,锌矿储量约266万吨,菱镁矿储量约2亿吨,石灰石储量9。85亿吨,云母储量32万吨。

    这么好的资源存量,陆仁当然要想办法利用起来,再说把马超给扔在尼泊尔这个山多丘陵多,看起来农业不怎么样的地方,以华夏文化中“以农为本”的思想,要是不给他一些甜头,使马超可以比较安心的呆在尼泊尔,那也说不过去是不是?所以陆仁是积极的鼓动着马超在尼泊尔大搞矿产开发,同时在对马超的贸易往来上给予了很多的优惠,马超到也因此赚了不少。

    总之,如果不是有这些因素,马超在尼泊尔那边诂计也呆不住,对陆仁也难保不会生出一些别样的念头,又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对陆仁发过去的命令二话不说就立马照做?但不管怎么说,马超的钱虽然赚得不少,实力增长得也很不错,可对于尼泊尔的山多丘陵多就是有些不适应。

    在这种情况下,马超原本的打算是先积攒实力,等陆仁这里的事情完结之后就开始他的北征之旅,争取在他的有生之年再重返凉州。而在这个时候,马超被陆仁给调来了安息的战场,并且和甘宁一起来到了当时的“阿拉伯旷野”。

    一开始马超还没怎么注意,但是很快的,马超就觉得这片“阿拉伯旷野”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似曾相识”。真的是“似曾相识”,因为“阿拉伯旷野”与马超从小长大的凉州,无论是地貌特征,亦或是民风习惯什么的,都有着太多太多的相似之处,所以总给马超一种这片广大的“阿拉伯旷野”仿佛就是另一个凉州的感觉。

    说是思乡情切也好,说是急于找到一块更合自己心意的地盘也罢,反正马超是喜欢上了这个“阿拉伯旷野”。而对于当地的阿拉伯势力……呵呵吧!以马超的本事,要镇住当时还没有发展起来的阿拉伯势力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更何况马超现在是在甘宁的授意之下,对挂靠在麾下的阿拉伯势力用钱猛砸。这种砸钱战术,能不能把他们给砸得臣服是不太好说,但总归是可以砸得他们很乐意帮忙做事是不是?

    总而言之,马超是喜欢上了这块地方,与当地的阿拉伯势力又比较合得来,所以现在的马超已经存了以后就留在这里的打算。但是马超也清楚,以后想要留在这里经营起自己的地盘,那就离不开陆仁的支持。多了不说,手头的钱要是不够,自己的实力不但会增长不起来,与阿拉伯势力打交道也会变得难上许多。

    而阿拉伯势力现在与马超能合得来,其根本原因之一也是阿拉伯势力想要从陆仁那里得到好处,换句话说他们卖面子的对象其实是陆仁而不是马超。这点关系要是没搞清楚就乱来的话,后面可是会出大事的说。

    所以马超作出的打算是挂靠在陆仁的名下,到时候成为陆仁对阿拉伯贸易的经理人,这样才有助于他今后在阿拉伯地区建立自己的地盘的打算。而想达成这一条,那么在现在的这个时候就要很用心的帮助陆仁安成对安息的攻略,然后以功绩向陆仁要求留下来镇守。再以马超对陆仁的了解,他相信陆仁对这样的事情也会持以一个支持的态度。

    事实上,陆仁一直以来也不都是这样玩的吗?这是马超现在还没和陆仁见上面,没能向陆仁通一通这些气,不然陆仁也肯定会举双手赞成。因为陆仁很清楚这种远隔重洋、离之万里的外境地盘不是自己能够直接驾驭得了的,与其到时候费尽心思的去管,还不如留下一个亲己的势力集团在那里,介时不管是贸易取利还是进行文化侵蚀,反而会方便上很多。

    好了,这些不再多扯,只说抱了那般心思的马超,也早就在期待着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